第301頁
書迷正在閱讀:桃花色、黑心天子朱砂痣、女公子、快穿之女主很佛(np)、家養(yǎng)小王妃、縱火者(劇情 np)、掌控欲(SM 1V1)、相府情事(古言純rouNPH)、總裁,請原地投降、氪金大佬的生存游戲
“他可是走的密道?公主可有受傷?”紅素搖搖頭,她剛瞧見欽差入內(nèi),還沒說話就被迷暈了,自然不知道后事。 江儼沿著那密道一路行,這密道極窄,里頭盡是灰塵,想必是洞頂上掉下的碎土。像是許久沒有人來過,大約那府尹說他這幾年沒來過確是真話。 密道里頭留著一個侍衛(wèi),正在拓地上的鞋印子。瞧見江儼跟了上來,忙說:“地上這腳印在我們進來之前便留下了,想來是賊人留下的。” 江儼點點頭,這密道不長,中間也沒有任何岔路。因那春鶯樓就在旁邊一條街上,走了不足百步就到了。他與先前順著密道追上去的幾個侍衛(wèi)碰了頭,不過片刻,分散住在客棧的幾十侍衛(wèi)也追了上來。 這么多差爺把春鶯樓圍得水泄不通,老鴇何曾瞧過這般陣仗?跪在地上一連磕了好幾個響頭,臉上的妝粉都撲簌簌得落,扯著嗓門哭嚎道:“官爺明察!這些姑娘都是自愿來的,奴家可沒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 江儼沒空與她歪纏,帶著人上樓挨個踹了門,把里頭正在忙活的野鴛鴦嚇得不輕,驚起一片雞飛狗跳。 卻也沒找到陸甫或公主任何一人,又抓過那老鴇問她,那老鴇靈機一動,忙說:“一刻鐘前有一輛雙騎的灰頂馬車,從后門出去了!后門是通向北城門的!”一旁的龜奴也連聲附和。 江儼只好又去追,等不及府尹調(diào)令,直接叫隨行的幾十侍衛(wèi)分散把南北兩道城門堵住,不許任何人出入。 襄城只有南北兩道城門,江儼先按著老鴇的話去了北城門,把這半個時辰內(nèi)的出城記錄翻找了出來,抓過兩個守城軍來挨個問,凡是攜了女眷的都問了一遍。 此時正是晌午,烈日當頭,百姓往往不會選這個時候出城門,半個時辰之內(nèi)出城門的統(tǒng)共只有四伙人。 一個趕著牛車的菜販賣完了菜要回村里,牛車本就小,車上又是空的,定不是這個; 一個帶著孫女的老嫗,白發(fā)蒼蒼,還駝著背,她的孫女身量矮小。祖孫倆方出了城門,大約是中了暑氣,此時還在官道旁的一棵老樹下坐著乘涼,江儼一眼望去就能瞧得見,也不是她們。 一位富家公子哥與女眷同乘一騎,似是要去郊外玩樂。 江儼心中一動,忙追問了幾句,聽那守城軍又描述了幾句,才知馬上的那女子巧笑倩兮,穿著暴露,與那公子哥旁若無人地親近,定是青樓女子無疑。 若是公主給人劫持,定不會與他說笑。江儼把這個也排除了。 最后一個是一駕馬車,正如那老鴇所說,是雙騎灰頂?shù)摹?/br> 聽得此話,江儼心砰砰直跳,扯著那守城軍衣襟疾聲問:“這馬車里頭坐得是何人?” 這事剛過去兩刻鐘,守城軍自然記得清清楚楚,“趕車的是個三十來歲的書生,模樣還挺周正的,車里頭的是他病重的媳婦,瞧不出生了啥病,靠在車里閉著眼睛不說話。另有兩個年輕書童騎著馬跟著,個子都不高。” 江儼頓時認定這便是公主了,閉著眼睛,又不說話,定是被迷暈的公主!而守城軍形容的男子長相、年紀和穿著也如陸甫相仿。此行,陸甫身邊也只帶著兩個書童。 忙飛身上馬,帶了十幾個侍衛(wèi)從這北城門上了官道去追。 而一刻鐘前的南城門,一隊幾十人的喪儀隊行了過去。 送葬的人中年紀最小的還是個總角孩童,年紀最大的是個駝背老翁,其中男女老少 作者有話要說: 送葬的人中年紀最小的還是個總角孩童,年紀最大的是個駝背老翁,其中男女老少都有,直系親眷穿著白色孝服,旁的親友身著黑藍,各個掩面低泣漣漣,手持冥旌、彩旗、挽幛、紙扎護著棺材前行,光是吹哀樂的就有十幾個。 打頭的是一位年約而立的男子,披麻戴孝,手捧靈牌,眸中掩不去哀痛,抹了抹眼角哀戚道:“我娘臨去前交待后事說定要落葉歸根,把她送回她出生的濰城,煩請官爺行個方便。”話落,不著痕跡地在守城軍袖中塞了一小塊銀子。 守城軍例行查過戶籍路引,又問了幾句。守城的士兵也都是有爹娘的人,這樣千里送葬的陣仗以往他們也見過幾回,自然不會不通人情地掀棺查看,便放了行。 卻不知這一行人方出了南城門上了官道,總角孩童和駝背老翁得了賞錢,自行離去了。方才領頭的男子掀下臉上面具,自己換成了一身貴公子裝束。又一刀把棺材頂劈爛,抱著公主上了一輛四騎馬車。 而剩下的青年男女脫去身下孝服,從前方行來的幾十人的鏢隊中牽過足數(shù)馬匹,紛紛上了馬,鏢箱里頭裝的都是貨物,短短幾息功夫便假扮成了商隊。 那身高八尺的鏢頭招呼手下把這些人的孝服、冥旌彩旗、挽幛紙扎還有一應喇叭嗩吶收拾好,又有幾個大漢駕著棺材車往最近的村子行去。鏢頭拍著胸口正色道:“少爺放心,我宋三辦事定不會留下馬腳。” 男子點點頭,眾人快馬加鞭朝前路行去,官道上只余滾滾煙塵。 等到一刻鐘后儀衛(wèi)趕來,強行關(guān)上城門,把城門出入記錄細細查過,也沒覺得這喪儀隊中會有古怪,更不知他們已經(jīng)改頭換面了。 作者有話說: 我用三章兜了個大圈子,只為了把承熹離京并被劫持的過程寫得更合理些,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