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致富發(fā)家 第20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明冬仍有雪、錦繡良緣之男顏傾天下、日出夢幻曲、后媽對照組不干了[七零]、我,嫦娥男閨蜜!、完美失控、高嶺之花他過分呆萌、穿越之八十年代拖油瓶[古穿今]、重生七零:改嫁悍夫后我多胎了!、咸魚領主今天種菜了嗎?[全息]
她是后來看到哥哥一直吃藥,堅持問才知道哥哥這樣的情況,要是想出國做試管嬰兒的話,要花的錢是少不了的。 有什么好的掙錢方法? 陳天晴立刻就想到了自己這。 如果不是她要上學,她估計已經成為萬元戶了。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掙錢的機會。 當然要是被人知道了,肯定不會很好聽,但是現(xiàn)在也沒有那么難聽了,錢是個好東西,誰不想擁有錢? 要是有了錢,就算被別人說幾句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不痛不癢。 陳天佑跟在meimei身邊,嘗了一段時間的甜頭之后,他沒有太糾結,就下了決定,他申請了停職留薪,下海了。 他仔細的打聽過了,在試管嬰兒這方面,國內的技術沒有國外的成熟,他現(xiàn)在要先吃段時間的藥,然后去首都,如果國內不行,他只能去國外。 他很理智。 就算是去首都,憑他的工資,也是不夠的,更別說國外了。 所以他下海了。 而他下海也有各種便利的條件。 大伯母那邊就有交好的產家,他可以直接從那邊拿貨,在市里開店。 他的媳婦也默認了。 他一開始也是從擺地攤開始。 在晚上,在人多的地方擺攤。 他還被人認出來了。 “咦,你怎么在這里賣衣服?” “你下海了,就是為了在這里擺攤嗎?” “你做事太沖動了。” “道不同不相為謀?!?/br> 陳天佑全都笑著應了:“要買衣服嗎?我這里的衣服物美價廉,有很多回頭客,你們要不要看看,我給你們算便宜點。” 然后他成功的賣出去了更多衣服。 眾人:“……” 這人的臉皮,挺厚實的啊。 很快陳天佑就有了原始的積累。 他租了一間店鋪。 有了店面之后,生意更好了。 他還會給其他人進貨,他收一筆“辛苦費”,沒多久就有了第二家、第三家店面。 一家店面,一個月最少可以給他一千五百塊的收入。 而這時候,普通工人的工資,還在百元以下。 陳天佑身體有問題這件事情陳天晴知道了,但是顧向興不知道。 沒有人告訴他,他一般也記不起來關心這個兒子。 他生活在市里,見面的機會也不多,他跟前還有個小兒子讓他頭疼。 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小小年紀就叛逆了,根本就不愛學習,讓他每回看到他的試卷就頭疼。 顧向興希望他能夠跟哥哥jiejie學習,有個好成績,考上好大學,但是這個兒子一點都不聽大人勸。 他不聽,顧向喜罵也罵了,沒用。 至于打,打是打不了的,每次他想要動手,王小翠就會出現(xiàn),阻止他。 孩子一點教訓都沒有,他哪里知道怕,知道學習? 長此以往,該怎么辦才好? —— 趙大石現(xiàn)在是磚場的副廠長。 來到特區(qū)開了磚廠,生意出乎意料的好,從早到晚沒有停歇的時候。賣出去了數(shù)不盡的磚塊,他也隨之擁有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收入。 他的月薪說起來也不是高的離譜。 但是高層是可以拿分紅的。 年底拿一次分紅,比他一年的月薪加起來還要多! 他看著這個分紅,干活也是充滿了干勁。 生意越好,分紅越多。 當然要賣力了。 他們磚廠,也一再擴招,有了越來越多的人,大部分的人是農民,這從他們手上的繭子就能看得出來,他們還組建了自己的建筑隊,專門幫人蓋廠房、修路,同樣賺的滿瓢盆。 因為忙,他很少回村里。 一旦回去了,大家就會湊過來送上熱情的笑容。 一開始他出來的時候,村里還有人覺得他傻,好好的跑去外面做什么,但是他想來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村里的生活確實很安逸,但是一直安逸下去也不見得是好事。 不然怎么他們的廠長就從村里跑出去了呢? 而且要是沒有一點冒險精神,怎么會有現(xiàn)在的他? 現(xiàn)在的那些說他當初傻了的人,臉都被打腫了。 事實證明,他出去是一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他一個月的收入就是很多人不敢想的數(shù)字,這還是他沒有說分紅的情況下。 他們村里的人還好,他們年底也有分紅,但是其他村子,有分紅的,也不能跟上莊村相比。 有了錢,他可以讓自己的孩子都跟著他一起過上好生活。 買那些昂貴的大件,不需要考慮。 房子修建起來也不用考慮太多,自己合心意最重要。 錢,不是問題。 他還在外面買了房子。 為此有不少之前認識的人說想要跟著他去外面闖蕩,混出頭風光回鄉(xiāng)。 說的好像出去了就一定能衣錦還鄉(xiāng)一樣。 這讓他有些好笑,想要出去闖蕩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沒有本事的話,還不如在家里面待著,掙那份穩(wěn)定的工資。 他在外面見的人也算是多了,在外面只要是有一技之長、勤勞肯干,基本上都能把日子過的不錯,但是人多就雜亂了,有好人也有壞人,這需要自己判斷。 他見過好幾回被騙的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的可憐人,在那里哭嚎遇到了騙子。 他還遇到過同是易水縣的。 只要是他遇上了這樣的事,他都給對方買了回家的車票。 這點他是跟廠長學的,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或許會有人說他是冤大頭,但就算有一兩個可以平安回家,他這錢出的就有意義。 況且誰都不能保證自己沒有遇到問題的時候,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是一件很有成就感、滿足感的事。 有的人說他有良心。 他思考了下,覺得是吧。 廠長就很有良心。 出來了,見到了很多來到他們這里投資的資本家。 對待員工這么大方的,他只見過他們廠長一個。 他是受益者,他也希望,能夠讓別人跟著受益。 —— 劉歡騎著自行車帶人過去choucha一個村子的蔬菜。 這本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后來他們選中了這里,在這里承包了土地種菜,每天凌晨會有人收割地里的蔬菜,趁著新鮮送到超市,然后會被整理干凈送上貨架,只要一開門,就會有一大堆人擠過來購買。 這不是他們唯一的蔬菜渠道,但是有自己的蔬菜渠道,可以保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他們也不會斷了貨源。 像這樣的生產基地他們有好些個。 根據(jù)不同的村有不同的分工。 像這個村子承包的土地就是用來種植蔬菜的。 聘請的也是本地人,每個月拿工資,他們只要照料好地里的那些菜就可以了。 這里的地都是經過規(guī)劃的,被承包后就專門切割成了方方正正的地塊,路也修了。 這樣子村子受益,他們送貨也更方便。 她去的時候,那塊地沒有人,她很順利的就去了地里轉了一圈,綠油油一片,看上去讓人心曠神怡。 蹲下身體仔細打量,有蟲子的部分少。 長的也好。 這一片地的菜估計是明早就要收割的了。 沒有多久他們三個人就被人發(fā)現(xiàn)了,“你們是誰?” 不等介紹,就有人認出來了:“啊,你是劉經理!” “我去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