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致富發(fā)家 第20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明冬仍有雪、錦繡良緣之男顏傾天下、日出夢幻曲、后媽對照組不干了[七零]、我,嫦娥男閨蜜!、完美失控、高嶺之花他過分呆萌、穿越之八十年代拖油瓶[古穿今]、重生七零:改嫁悍夫后我多胎了!、咸魚領(lǐng)主今天種菜了嗎?[全息]
在這個時候,這種活動是很新鮮的。 那張傳單也被不少附近的人拿去了,上面列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日常用品,比如rou菜糧食等等,大部分是市價,有些優(yōu)惠價,在這個基礎(chǔ)上打九折,那不就是很優(yōu)惠? 人很多,為了讓大家知道怎么買東西,有人不停的拿著大喇叭在說購買的規(guī)章,每個人自己拿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后再統(tǒng)一去柜臺結(jié)算。 這是一種有風(fēng)險的銷售措施。 相應(yīng)的防盜措施自然也做了,零零散散的穿著保安制服的人用銳利的眼神掃視著人群。 旁邊還有提前請來壓陣的公安。 后世有監(jiān)控被偷盜都避免不了,但只要把損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那就沒有什么大問題。 一些價值比較高的東西都在玻璃柜,那里有銷售人員看著,不過那種昂貴的物品比較少。 他們這里現(xiàn)在主要做的還是日常用品,沒有太多高價的東西。 這是一種對國人來說比較新鮮的模式。 這一片區(qū)域住的人大部分都有比較高的收入,但是買東西比較雜,不方便,買的多了,就要各個地方到處跑,在這里開了一個什么都有的大賣場,自然就會吸引他們。 看到了計劃之外的好東西,他們能一直忍住不買嗎? —— 不論在什么時候,都有一些嗅覺靈敏的人,走在時代的尖端,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他們有著敏銳的嗅覺,長遠(yuǎn)的目光。 在特區(qū)成立的時候,就把視線的焦點放到了這。 潘志宏之前是被批dou的資本家分子,他的祖上是商人,不過因為是庶子出身的關(guān)系,在舉家搬遷到國外的時候,他被他親爹給拋棄了。 在這里度過了可以說黑暗的十年,他忍了下來,終于等到了黎明的到來。 之后他憑借著自己敏銳的目光,在改革開放的宗旨明確之后,就成了第一批富裕起來的人。 他的第一桶金是在鄉(xiāng)下收泥鰍,從半大的少年、小孩子手里收,然后賣到了城里,每天起早摸黑,數(shù)量越來越大。 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 他承包了附近十里八鄉(xiāng)的泥鰍,積累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然后他就來到了特區(qū),在這個地方,跟內(nèi)地城市緩慢的變化不同,這里變化的飛快。 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在這里,大家cao著五湖四海的口音,加上比手畫腳來交流。 潘志宏在這里踏遍了所有區(qū)域,慎重思考后,他看上服裝行業(yè)。 在這里一件衣服九塊錢,把衣服帶回去,他可以賣到十幾二十塊。 有些布料、款式好的,他還能賣到三四十,冬天的大衣更貴,利潤更高。 他冒著風(fēng)險,在各個地方銷售他的衣服。 很辛苦,在車上來回奔波,還要小心自己的貨。 但辛苦是值得的,錢沒少賺。 風(fēng)險他也愿意承擔(dān)。 有些地方還是老樣子,他也差點被逮住,為了脫身把自己的貨給扔了,但總的來說利益足以讓他鋌而走險。 這么賺到了第二桶金。 積累自己的資本和人脈,現(xiàn)在他在做代理商。 發(fā)展自己的下線,他負(fù)責(zé)進(jìn)貨,把挑選的衣服在成本的基礎(chǔ)上加價賣給他們,他們再賣出去,賣多少由他們自己做主。 這樣子他的風(fēng)險降低了,價格也下去了,看上去少賺,但是量上去了實際上賺的更多。 他還在特區(qū)這里買了個房子作為落腳地,這樣子更方便。 附近新開的廣場取名很簡單粗暴,他在看到的時候就在想,這個名字,要么老板是宋江的愛好者,要么就是兩個合伙的取名廢,居然叫大江木。 這兩個都是姓氏吧? 前面加了個大字就當(dāng)做他看不出來了嗎? 看這個,這個廣場應(yīng)該是他們國人自己投資建立的。 因為住的近,他在開業(yè)的第一天就順路走過來看了一下。 開業(yè)打九折,有便宜可以占,自然要來看看,要是他運氣好,抽獎抽到了特等獎,那就血賺。 人很多。 有些人他估計是被鞭炮還有舞獅子吸引的。 還有很多人手里拿著傳單,這些顯然是被他們的傳單給吸引來的。 看著烏泱泱的人頭,潘志宏有些后悔了,自己不應(yīng)該在這個時候來的,太擁擠了,但是不這個時候來的話,他之后又要趕火車了,算了,擠一點就擠一點吧。 他在人群中看到了兩個穿著西裝的女性,她們一起剪彩,他不知道是什么人,難道是老板? 他來的比較遲,沒有聽到自我介紹,不過倒是聽到了里面的規(guī)則。 聽的他暗暗點頭。 “噼里啪啦——” 鞭炮聲響起,代表著正式開業(yè)了,攔在人群中的那條橫幅被拿走,大家一起從門口涌了進(jìn)去。 潘志宏不用自己走,就順著人流被一起進(jìn)去了。 入口只有一個,可以容納幾個人一起進(jìn)去。 在進(jìn)去之前,還能再旁邊拿一個裝東西的籃子。 他也順手拿了一個。 進(jìn)來之后,四通八達(dá),大家各自往不同的方向走,他走了幾步,發(fā)現(xiàn)在一排排貨架的上方掛了很多紙牌,寫著是什么商品,不認(rèn)字的還有圖片。 不得不說這一點很方便,那些沒有機會讀書認(rèn)字的人,看圖片能知道是賣什么的。 在入口邊的是火腿腸,還有方便面,這里是飲食區(qū)。 看到了火車上經(jīng)常吃的方便面,他看了一眼價格,這個是市價。 打九折,便宜了。 他拿了兩大包自己愛吃的紅燒牛rou味。 火腿腸是泡面搭檔。 他拿了一提玉米rou腸,一提雞rou腸。 后面的貨架上是其他的,有腐竹、豆干、香菇干等等,再過去就是大米蔬菜,還有水果,他看了一下價格,全都一覽無余,下面還有英文字母的。 確實很方便。 他不愛吃水果,這個區(qū)他直接略過了,到了生鮮區(qū)。 這里的種類很多。 切割好的豬rou、雞rou、豬雜、豬骨頭、冰凍魚、活魚,還有海鮮。 這個生鮮區(qū)……種類很齊全啊。 他是個rou食性動物。 潘志宏看了一下。 這里的rou可以自己挑,單價在旁邊標(biāo)好了。 “售貨員,這個豬上rou我要兩斤。” “好咧!” 那個穿著廚師袍,帶著帽子的男人利落的拿起刀,給他切了兩斤。 上稱一看,一兩不多,一兩不少。 用袋子裝了,又用繩子綁好,把標(biāo)價貼上,最后蓋了個戳:“可以了?!?/br> 潘志宏故意問:“這些都是到收銀臺結(jié)賬?” “對!” 潘志宏點了點頭,繼續(xù)走,不知不覺間,他的籃子里就堆滿了東西。 人也越來越多了,他看到了指示牌。 二樓是衣服? 他順著樓梯上了二樓,然后一震。 這里一眼看去,全是各種布料和衣服。 他自己就是賣衣服的,上手摸了摸,不比他拿貨的差,還有更好的。 他看到了類似的款,一看價格,跟他進(jìn)貨的價格相比要貴一些。 潘志宏問售貨員:“這里的衣服我要是買的多的話還能便宜嗎?”售貨員全都穿了紅色的衣服,在人群中很顯眼。 聽到他問了,露出笑臉。 潘志宏可以看得出來,對方也有些緊張,但還是口齒伶俐的交代了個清楚:“可以的,我們這邊標(biāo)注的是零售價,要是購入一百件的就可以拿批發(fā)價,在零售價的基礎(chǔ)上打折,不同的區(qū)間折扣不同,你手上這種就是在原價的基礎(chǔ)上九折,這個一百件是最低批發(fā)價,買的越多,折扣越多,也就是現(xiàn)在實際上上是九折后再打九折,很優(yōu)惠了?!?/br> “這個一百件指的是總數(shù),如果是指單一品種的衣服,最少的拿貨數(shù)量是十件,如果你想湊足一百件的話,可以各挑十件?!?/br> “我們這里還有很多其他的,有小孩、大人的衣服,還有床上被單、枕套,還有桌布,窗簾,我們這里都有,全都明碼標(biāo)價,你看看我們這里的布料,也有分不同的種類,各有各的優(yōu)點?!?/br> 潘志宏明白了,很快的蠢蠢欲動了起來。 今天是開業(yè)大酬賓。 足足有三天。 這九折又九折。 就跟他的進(jìn)貨價差不多了! 他摸著手上這件小孩的衣服,看來看去,覺得生意一定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