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聽到報官二字, 孟夫子大驚失色,忙問他:“你要告誰?” “誰欺負我娘, 我就告誰?!?/br> 孟夫子“……” 這恐怕得一窩兒端了。 孟夫子清楚這孩子驟然失去娘親,心里自然會有一定的落差,有這種想法也屬正常。 但報官哪是這般容易的?更何況那孫大人又是何人?那可是戶部尚書,若是叫他一個孩子給告倒了才是個笑話。 再者說即使他去報了, 京兆尹府的人敢接嗎? 孟夫子敢這么說, 狗蛋兒若是能扳倒孫尚書,往后他再也不去那勾欄瓦舍。 孟夫子將利弊都與狗蛋兒分析清楚, 但這孩子跟他娘一樣,都生了一副驢脾氣, 倔得很,怎么說怎么不聽,索性就由他去了。 就這副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性子,總得叫這孩子親自去試試才能死心。 掐算著日子,孟夫子料定他今日翻不出多大的浪花,報官若是這么簡單,京兆尹府還不得忙死。 這報官的流程可不是光人去就成,提前還要寫好狀紙呈上去,且他們京都的府尹是逢五逢十接收狀紙,今日并不是時間,所以即便狗蛋兒今日去了只怕也是徒勞。 “我還有些事,你帶幾個人去吧!” 這幾日因為狗蛋兒和張翠花的事情,府里一直忙得很,一直到狗蛋兒回來孟夫子才有時間處理內(nèi)務。 孩子要折騰,他總不能全依著他的性子來,就叫了三個下人跟在他后頭看著,免得再鬧出什么事兒。 如此,他也好處理他自己的事情。 “唉,管理一個皇子府哪是這么容易的事兒?” …… 至于狗蛋兒那邊,等他們一行四人到了京兆府衙門前,堂上正在審案,此時,百姓們正遠遠地站在審訊大堂的門外,聽著堂上案情的審理。 在大魏,審理案情具有一定的公開性,甚至還會設有觀案的區(qū)域,《周禮小司寇》有言:“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曰訊群臣,二曰訊群吏,三曰訊萬民,聽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狗蛋兒只知道報案,等來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不懂,不過他也不懼,絲毫不怯的找了個人問起了這報案的流程。 好在他問起的那人對于這衙門審案,以及各項事宜也都清楚,雖然見他是個孩子,卻也不糊弄他,直接給他指了那接收狀紙的地方。 只是,他過去時那書吏卻說:“今日不接狀紙,逢五逢十再來,且得再等兩日?!?/br> 狗蛋兒還想再與他分辨,那書吏見他空手而來,又勸他兩日后來的時候記得攜帶狀紙,便揮手讓他出去,他還要記錄這堂上的案情進度,哪有時間跟一個孩子絮絮叨叨? 狗蛋身后跟著的三個下人本就是得了孟夫子的吩咐,見今日來此一無所獲,便建議說先回去。 只要將人勸回去,兩日內(nèi)六殿下必定能趕回來,屆時如何去處理就是上頭的事情了。 但他們雖是這么勸,狗蛋兒卻不愿,若是他干爹回來知道此事,必定要摻和進去,唯有此時行事才能不把他拖下水。 他娘走之前可是與他說過,讓他不要給他干爹惹事,狗蛋兒不保證自己不惹事,但他會盡量確保自己惹出的事不牽涉到他干爹。 思及此,他又找到了剛才指引他去找書吏的那個男人,問他應該怎么辦。 那人叫趙之垣,此番見狗蛋兒這孩子又來找他倒是覺得有趣。 說起來,他也是這京都的富家公子哥兒,平日里沒什么旁的愛好,就愛來這京兆府尹聽聽這案情審理,跟著湊湊熱鬧,遇著什么稀奇有趣的案件便回去跟家里頭說道說道,久而久之,就什么也都知道些。 這衙門他來的多了,卻還是頭一回遇著個孩子來報案,自然是耐心與他講解。 “若說不遞狀紙直接報案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只是要付出些代價?!?/br> “什么代價?”狗蛋兒忙問。 趙之垣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輕笑了笑,指了指衙門口邊兒上的一面架起來的大鼓,低聲道:“你瞧見衙門口那面鼓了沒?” 沒等狗蛋兒接話,他又徐徐解釋道:“那鼓叫鳴冤鼓,雖然它的作用大多時候是為了召集官差,但說起來想要報案也不是不行……” 聽到這里,狗蛋兒眼睛一亮,當即就要告辭過去,但那人卻話音一轉(zhuǎn),彎下身子,笑瞇瞇的看著他,又說:“你不會以為什么代價都不用付出吧?若是報案都像這么簡單,京兆府衙門還不得忙死?” “倒也是。”狗蛋點點頭,也認同他說的這話。 趙之垣手持紙扇,以扇擊掌,直言道:“實話跟你說了吧,那鼓但凡敲擊必要受到杖責,畢竟衙門已經(jīng)給了流程,若是按著流程,自然不必受到杖責,若是不按流程辦事,就得付出代價?!?/br> “嘖嘖嘖!說起來,本公子來這京兆府衙門聽過這么多案子,拋開召集官差之外,也只見那鼓敲了一回?!?/br> “不過還有一面股比這明淵谷還要響亮,叫登聞鼓,只不過那登聞鼓是在朝堂外懸掛,平常人可去不得,你就莫要想了……” 說到這最后一句時,他似乎是在自言自語,說話間,隱隱還帶著憧憬,聽慣了這衙門上雞毛蒜皮的小案子,他倒也想聽聽能呈到圣上面前的大案子…… 嗯……不為別的,只是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