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關(guān)素秋這個體力可能夠嗆。 鄭沅坐在廟里只剩下一塊桌板的供桌上絞盡腦汁想著自己能干什么活。 鄭沅從關(guān)素秋的記憶里能夠了解到工分也分很多種,有計算工時的“毛工分”,就是說你干的時間越長,得的工分越多。也有計件的“底工分”,是你干的越多越好,得的工分越多。 還有一些特定的時期,由生產(chǎn)隊長安排的特殊的活,那些活,會普遍比日常的工分多得多。 比如到了春天要插秧的時候。 要有人踏車,要有人犁田。 還要有人漚田、鏟草,到了夏天青苗長成,還要安排專門的人施肥灑藥;到了秋天還要有人專門在田里值守,守著天時,要在下暴雨之前完成所有的收割、晾曬、脫粒。 冬天,生產(chǎn)隊上的牛羊,要趕到更遠的山上去放牧,又要安排專人住在山上。就為了看著牛羊群,免得它們將崽子下到牛羊圈外頭,沒撿回來被凍死。 總之各種各樣的活都有。 年底,生產(chǎn)隊會計根據(jù)每個人的工分數(shù)總計算全年分紅。不夸張的說,現(xiàn)在這個時代,工分是每個人的命根子,每家每戶靠的就是在生產(chǎn)隊掙的這點工分養(yǎng)家糊口。 家里柴米油鹽醬醋茶等一應開支全都靠工分以及年底發(fā)放的各類票據(jù)。 不能私自蓄養(yǎng)超過三頭動物,也不能明目張膽的做生意,大部分家庭人口又多,有時候光靠工分和生產(chǎn)隊分的那點糧票根本不能解決一家人的吃飯問題。 有時候為了活下去也是有人鋌而走險,沒人發(fā)現(xiàn)也就還好。 如果不是時代局限性,她都想自己開個流動飯館了,就專門給那些要辦喜事的人當廚子。 但關(guān)素秋的身份是最大的阻礙。 雖然過幾年形勢就會不一樣,但是現(xiàn)在她不能做任何出格的事。 不然以關(guān)素秋這個成分的人,一旦被人舉報,很可能就會被送去勞改。 就跟原劇情里被方婆子抓住把柄一般。 她還是得找一個能掙工分的活干。 鄭沅決定先在這兒湊合一晚,天亮就去大隊長的辦公室,讓他安排自己回知青住的宿舍里。當初安排他們這批知青下鄉(xiāng),村里專門給蓋了一排房子。 雖然也是茅草房,但生活條件總比這里舒適的多。 什么風花雪月,都沒有填飽肚子重要。 作者有話要說: 季奕銘:我討厭壞女人! 長大后。 真香。 第68章 作精女知情的乖弟弟05 · 小牛背村曬谷場上有棵大槐樹, 上頭掛了個生銹的大鐵鐘。 每天清晨,到了該上工的時候,生產(chǎn)隊長余千里便會背著手, 邁著大步到曬谷場上敲鐘。 他五十來歲,生得黝黑, 滿臉溝壑縱橫的皺紋, 一雙眼睛渾濁但卻目光炯炯,這年頭能當上大隊長的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他原本便是小牛背村的村長,后來建了人民公社, 他便理所當然當上了小牛背村的大隊長。 一是他從不徇私, 評分公平。 二是他是“不脫產(chǎn)”的干部, 哪怕自個是大隊長, 也以身作則下地掙工分,他家人也深受約束, 從不搞特殊化,該怎樣便怎樣。 三是他是農(nóng)活老把式了, 雖然年紀大, 但腦子活絡, 每年都帶著村里的大伙想辦法多干活多分紅,小牛背村的生產(chǎn)隊效益在鎮(zhèn)里一向能排到前頭, 因此這幾年家家都沒餓死人。 所以余千里很得人心, 他一敲鐘, 挨家挨戶沒有拖延的。 今兒也是如此。 “鐺鐺鐺”的鐘聲響起, 村里各家各戶的人們都從各自的家里走出來, 按照小隊分好,聚集在老槐樹下, 等待余千里給他們派今日的活兒。 鄭沅是最早到曬谷場的人,她昨個壓根沒睡著,燒了柴火取取暖,便在廟里逛了一天的系統(tǒng)商城,給自己兌換了一些便宜好用的道具。 比如價值300積分的“長效驅(qū)蚊手環(huán)”,鄭沅兌換了兩個。 這個手環(huán)長得像細細的銀鐲子,帶在手上就可以避免蚊蟲侵擾。 比如價值600積分的“防曬霜”,是雪花霜的外觀,但是只要輕輕涂抹一層,便可以阻擋百分之90的紫外線,鄭沅囤了五罐。 然后她還30積分兌換了一把口琴、200積分兌換了一套“超顯白克萊因藍的發(fā)夾”、700積分的一套草綠色軍裝、軍用挎包還有兩雙解放綠膠鞋,這在目前是最流行的打扮。 鄭沅反正睡不著,天蒙蒙亮便起來拾掇打扮。 頭發(fā)用手指梳整齊,鬢邊夾一枚發(fā)夾,換上衣服,再把季奕銘的舊鞋鞋底刮蹭干凈,拿廟里被人丟棄的報紙包起來,等著晚點給他洗干凈再送去。 她對著山石流淌下來的一洼山泉水照了照。 感覺還不錯。 關(guān)素秋以前都是的確良碎花上衣藍裙子小白鞋,很時髦,但也顯得與整個村莊格格不入,她一副城里人打扮,模樣又生得俏,總有人眼紅眼熱,在背后不知怎么詆毀她的。 鄭沅希望能從改變形象開始,改變關(guān)素秋的人生。 拾掇好,天色還很早,鄭沅便改了主意,將季奕銘的鞋子裝進挎包,干脆下山到曬谷場等大隊長。 她到的時候,曬谷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她便乖乖坐在樹下等。 大概六點多鐘,便看見大隊長那背著手的身影打著哈欠踱步過來了。他一過來便敲鐘,然后才看見坐在那煥然一新的鄭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