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京都三大營總督,許康輝?!崩铒@文透過窗柩的縫隙,望向?qū)γ娴牟桊^,意味深長道,“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咱們王爺對總督家的女兒似乎有些看重……” 李顯文點到為止,鄭多斌琢磨了一下,眼里迸發(fā)出一道光,“下官明白了。” 鄭多斌很快離開,李顯文靠在椅子里,好整以暇地望著茶館門口出現(xiàn)的兩個人,唇角揚起,眼中滿是輕蔑。 人一旦有了軟肋,便會脆弱的不堪一擊! 茶館外,許蘊靈和清月一起上了馬車,駛向許府。 趙長淵目送她的離開,很快王府的馬車就到了門口,擋住了周圍所有的視線。 楚恒落后一步,在趙長淵上馬車時,突然低聲詢問道:“王爺,大姑娘哪兒,需不需要屬下派人保護?” 趙長淵偏頭靜靜地看了他一眼。 楚恒一驚,自知失言,忙低下頭,“屬下多嘴了。” 趙長淵坐進馬車,閉目養(yǎng)神。馬車慢慢離開朱雀大街,直到停在了永樂巷的寧王府門口。 趙長淵沒有動作,楚恒規(guī)矩沉默地守在一邊,良久,他聽到馬車里趙長淵磁沉的嗓音響起:“叫蝶影來我書房……” 第42章 【42】 · 許蘊靈坐著馬車回到了許府, 一跨進大門,就見管家躬身迎了上來,恭敬道:“大姑娘, 老夫人在慈安堂等您?!?/br> 許蘊靈略一思索,便知道老夫人要找她干什么了。八成因為永寧伯府的人今日來許府興師問罪, 而她這位“罪魁禍首”正巧不在。 老太太估計不高興, 這會兒讓她過去,鐵定是要拿她的錯處。 許蘊靈頷首應(yīng)了聲,勾起耳邊垂落的發(fā),抬腳朝慈安堂走過去。 慈安堂內(nèi), 只有許康輝父子不在, 許老夫人正襟危坐, 手里捻著一串寶寧寺求的佛珠,面色鐵青。旁邊蘇氏和許蘊純正柔聲和她說著什么,看神情似乎是在安撫老夫人。 許蘊靈進來, 所有人都朝她看過來, 她走上前去,柔聲道:“祖母,您找我?” 許老夫人沒說話, 手掌重重地拍了下案幾, 佛珠磕在桌面上, 發(fā)出清脆的聲響,她輕哼道:“你還知道回來啊?!?/br> 老夫人怒氣不小,蘇氏見狀連忙安撫:“老夫人,您別生氣, 小心氣壞了身子。” 許蘊純點頭,接著蘇氏的話附和道:“是啊, 祖母,這種小事不值得您生氣,您的身子最要緊?!?/br> “你們有心,記得我身子不好,可偏偏有些人不知分寸,膽大包天,沖撞貴人不說,竟然還敢隱瞞,裝得若無其事,真當我這個老婦又聾又啞不成?!” 老夫人盯著許蘊靈語氣不善,就差指名道姓說是許蘊靈了。 許蘊靈掃了眼許蘊純,而后看著老夫人,不按常理出牌,無辜道:“老夫人,您是在罵我嗎?” “……”老夫人讓許蘊靈的直白噎了噎,她本來有一肚子的氣,卻沒有料到許蘊靈竟不給她留點面子,當眾說了出來,那肚子氣瞬間像戳破的氣球,一下癟了。 “大jiejie,責之深愛之切,您怎么能理解成祖母在罵您呢。”許蘊純一副長輩的模樣責備許蘊靈,“大jiejie,您實在是不懂事,寒了祖母的心?!?/br> 蘇氏神情凝重地補充:“大姑娘,永寧伯府已經(jīng)派人告知了老夫人,你昨日與謝家小姐起了沖突,害得人家好好的姑娘得了怪病。永寧伯府是什么人家,大姑娘,你是要陷咱們許府于不義啊。你讓老爺如何面對永寧伯?” 蘇氏和許蘊純兩個人你說一句,我說一句,直接把許蘊靈描述成了不知好歹的惡霸形象。 許蘊靈靜靜地看她們表演。 蘇氏和許蘊靈似乎永遠也學不乖。 “甭說那么多了。”老夫人下了定論,“大姑娘明日去永寧伯府負荊請罪,直到謝家小姐原諒你。無論你用什么辦法,若是不原諒,你就同蘊凡一起去莊子上面壁思過?!?/br> 蘇氏和許蘊純聽到老夫人的話,眼底同時幸災(zāi)樂禍。 許蘊靈笑了笑,輕輕吐出兩個字:“我不。” 許老夫人:“!” 許老夫人面沉如水,直呼全名:“許蘊靈,你莫不是要忤逆祖母不成?” 許蘊靈搖搖頭:“祖母,蘊靈并非要忤逆您,只是希望您能聽聽蘊靈的解釋,而不是只聽一家之言,偏信了旁人的話?!?/br> “大jiejie,你不要狡辯了?!痹S蘊純立在老夫人的身側(cè),除了面對她的許蘊靈,其余人看不到她臉上的笑容,“你推了謝小姐是不錚的事實,謝小姐受到刺激也是因為你的話,大jiejie,你如何能理直氣壯地站在這兒說與自己沒有關(guān)系呢?!?/br> “純兒說的不錯?!碧K氏附和道,“永寧伯夫人親自上門來問罪,大姑娘你要如何解釋?” 許蘊靈對煽風點火的兩個人如若無睹,只是對許老夫人說:“祖母,孫女推了謝家小姐并非故意,而是因為謝小姐趁我不備傷害我,我不得已作出的反擊,這件事有寶寧寺的小師傅作證,出家人不打誑語,祖母不信可以派常嬤嬤打聽打聽。至于謝小姐受刺激,其實是二meimei有意無意在謝小姐面前提起她中秋之夜的事。” “而且,孫女肩膀上有謝小姐用香燭傷我的傷疤?!痹S蘊靈不緊不慢道,“您也可以讓人檢查一番?!?/br> 一聽許蘊靈有傷,許老夫人皺起了眉。 今日謝家的人上門發(fā)了好的脾氣,直言許蘊靈在寶寧寺故意傷了謝端宜。老夫人在寺廟時無人告知她這件事,直到聽聞永寧伯府人的言辭,震驚得啞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