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書迷正在閱讀:女扮男裝后我當(dāng)上了駙馬、被病嬌魔神所偏愛、師尊快醒醒、快穿海王女主有點野、快穿之天道管我叫娘親、流光喜事、東宮有本難念的經(jīng)、把太子當(dāng)替身后我跑了、愛意燎原、三位大佬氪金的閨女鉆出來了
【誰與蕭二狗子為敵,誰就是我的姐妹?!?/br> 【啊啊啊,我鯊了他!】 陳愿低頭,輕輕捏了捏少年的小指,說:“你要求還挺多?” 蕭云硯連尾指都很修長,輕輕一勾,正好勾住陳愿的小指,帶著拉勾的意味說:“好不好?” “我只讓你一個人叫我阿硯?!?/br> 這種“蒼生都是蘿卜白菜,唯有你是例外”的老套路還是讓陳愿破防了,因為她發(fā)現(xiàn),但凡是請求她的時候,蕭云硯的聲音都很輕,連他自己都沒敢奢求。 陳愿最受不了他這種自卑。 她松開手,捧成小喇叭,朝著少年喊:“阿硯,阿硯,阿硯?!?/br> 那天夜里,興許是蕭云硯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候,在少女清冷的嗓音中,他好像找到了活著的意義。 不僅僅是為了做王。 也不僅僅是為了報仇。 想和陳愿天長地久白頭到老,是他除去所有責(zé)任和枷鎖后,作為自己,僅僅是他自己,最本能的欲求。 …… 天將明時,陳愿和蕭云硯走到了臨鎮(zhèn)市集,身上帶的東西不多,需要采購。同樣的,他們留在農(nóng)舍,留給蕭綏的,也只是一封簡單的信件。 為追查鬼行尸,青年徹夜未歇,及至天亮,蕭綏才解下沾染了山林晨露的披風(fēng),捧起井水洗凈了臉。 涼意瞬間叫人清醒,蕭綏坐在院中,開始一目十行看信,不僅僅是陳愿這封,還有藏在暗處的蕭遇之也送來了信。 信中的意思是,他已派巫梵綁走了姜昭,倘若蕭綏顧念小徒弟的死活,就不要把鬼行尸的真相上報給朝廷,至于怎么做,堂堂綏王自有辦法讓秘密爛死在遙城。 蕭綏雖然穩(wěn)重老成,但并不刻板迂腐,也明白必須在小徒弟和鬼行尸之間做出抉擇。 理智讓他傾向后者,那也是蕭綏一貫的原則,凡事以百姓優(yōu)先,但情感又拉著他偏向徒弟。 人非草木,就算是養(yǎng)個阿貓阿狗在綏王府,這么久的朝夕相處,也會養(yǎng)出感情。 蕭綏捏著信,指骨因為用力而發(fā)白,他眉眼沉沉,恰似九月的晨霜,寒意透骨。 天邊的太陽一點一點升起。 蕭綏抬起眼睫,輕敲椅把,對院中的下屬說:“遙城之事,暫且壓下?!?/br> 短短八個字說完,仿佛用盡了青年一生的力氣,想到那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姜三公子,青年頭一次喜怒形于色,輕斥道: “姜九鄰,姜太尉,你生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兒。” 但凡姜暄有他父親三分的謹(jǐn)慎和未雨綢繆,就不至于中了巫梵的套,被種下傀儡蠱,在巫梵的cao控下來禍害他的親meimei。 考慮到姜三公子不堪重用,以及農(nóng)舍中剩下的兩名女子,女太傅姜七月和公主蕭元貞,蕭綏不得已親自坐鎮(zhèn),先送他們回金陵。 另一方面,也是要回朝述職。 至于小徒弟,幸好有陳愿在,蕭綏有多不信任姜暄,就有多信任他麾下曾經(jīng)的女影衛(wèi)。 有阿愿在,萬事無憂。 留下一部分人馬去支援陳愿后,蕭綏就帶著大軍,以及姜暄等人回金陵了,這一路上,任憑姜三公子如何搭訕,綏王殿下都不為所動。 甚至于途中暫休于驛站,點菜時,蕭綏都要給姜暄開小灶,多要一盤豬心和豬腦。 可憐兮兮的姜三公子只能全盤照收,還要在自己的小冊子上違心地寫上一句:綏王真英明。 …… 熱鬧的集市上,不過一刻鐘,陳愿已買好必需品。 這一次和從前去空隱寺不同,當(dāng)初的蕭大小姐終于肯做人了,不僅錢他出,東西也他來拿。 要是陳愿多看了一眼什么,“錢袋子”蕭云硯總會悄悄買上,遞給她時總揚起驕傲臉。 陳愿覺得好笑也可愛。 她從前以為談戀愛千萬不能找年紀(jì)小的,她也沒時間陪一個男孩長大,現(xiàn)在卻覺得,小三個月的姐弟戀除外。 蕭云硯只比她胎穿的身份小三個月,雖然從靈魂上來說,她還是免不了老牛吃嫩草的嫌疑。 陳愿忽然想逗逗他:“阿硯,要是我有兩個十八歲那么大,你還會喜歡我嗎?” 少年仿佛聽到好笑的話,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尖說:“我好像還沒說過喜歡你,所以這個問題不存在。” 陳愿踢了踢他的靴子:“我認真的?!?/br> “那有什么?”蕭云硯無所謂地說:“興許我還是個活了成千上萬年的妖怪呢?!?/br> 陳愿被逗笑了,“你可真敢想,那你直接去當(dāng)神仙好了?!?/br> 少年挑眉:“也不是不行?!?/br> 他牽起她的手走向賣馬的馬廄,小聲又耐心地說: “聽聞過荊玉令嗎?這件東西就被認定為是天外來物,它渾然天成,鬼斧神工,被傳是仙人之物。至于是哪位神明,恐怕當(dāng)世只有你的師父空隱知曉了吧。” 陳愿點頭:“那我們抽空回去見師父,問一問其中內(nèi)情?!?/br> 少年輕輕哦了一聲,眼尾微揚道:“阿愿,我以什么名義去???又該叫空隱老頭什么呢?” 他眼底含笑:“你教教我啊?!?/br> “煩死了,沒見過你這么壞的人?!?/br> 陳愿被蕭云硯三言兩語弄得面紅耳赤,跑遠了才說:“你那個大寶貝,回頭給我瞧瞧吧。” 人多口雜,她沒敢直接說荊玉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