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太監(jiān)宮女等級(1)
當(dāng)皇帝達到一定年齡后,一些老太監(jiān)就會讓皇帝開始看春宮圖,然后和皇帝討論和教導(dǎo)。 當(dāng)理論達到一定水平之后,這些皇帝就要開始進行實踐和探索。 這個時候,皇宮就專門挑選一些有姿色成熟的女官伺候皇帝,并且讓他們教皇帝一個“生理”知識。 這種女官大多數(shù)存在于南北朝時期,她們的地位要比普通女官高一些,畢竟是專門為了皇帝而工作的。 但是就算和皇帝發(fā)生關(guān)系也不代表就會成為主子,要是皇上真的喜歡就會給你一個名分,從此就會擺脫宮女身份。 但也有些會被賞賜給大臣或者外來的使者,也有的會被升為女官之首。 但大多數(shù)不是被流放出宮,就是在教導(dǎo)皇帝的時候觸犯龍顏,結(jié)果尸骨無存! 可以說皇帝的貼身女官悲慘結(jié)局真的是沒人性! 不過也有運氣好的女官,例如宋朝著名的好皇帝宋仁宗,他的母親就是女官出身。 由于經(jīng)常在皇帝寢宮里面工作,一日在給皇帝鋪床的時候,酒醉的宋真宗,看她嫵媚動人,一把將她放入帳中,纏綿一個晚上。 不久之后便懷上皇子,為宋朝誕生了一位好皇帝。 而對于這種運氣好的女官,歷史上并不多,絕大多數(shù)女官成為皇帝驅(qū)使的對象和玩物,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唐朝的上官婉兒在歷代女官中算得上重量級的人物,她文才頗高,且熟諳政務(wù),先后受到武則天和唐中宗李顯的重用,專掌帝王文件,百官奏事多由她裁決。 當(dāng)時深受皇帝信賴的上官婉兒,盡管沒有明確的封號,實際屬于手握實權(quán)的“女宰相”,翻翻中國歷史,這種權(quán)傾朝野鐵腕女人,簡直是鳳毛麟角。 可惜在韋后政變中,上官婉兒站錯了隊,最終被李隆基所殺,年僅46歲。 令人(皇貴妃,貴妃身邊女官)、掌事嬤嬤(管理所有宮里大事,負責(zé)分發(fā)俸祿,分配宮女等)這是正三品。 惠人(皇妃,側(cè)妃,庶妃身邊女官)、御前尚義(皇帝貼身宮女)這是從三品。 宜人(夫人,貴嬪身邊女官)、禮教司儀(教導(dǎo)正七品以下小主和宮女)這是正四品。 良人(昭儀,淑儀,嬪身邊女官)這是從四品。 司侍(隨六尚的24司)這是正五品。 令侍(皇貴妃,貴妃身邊女史)、各宮主管(每個宮里的主管宮女,可監(jiān)督其他宮女)(每個宮1名)這是從五品。 惠侍(皇妃,側(cè)妃,庶妃身邊女史)、御花園,佛堂等其他宮殿里的主管宮女,這是正六品。 宜侍(夫人,貴嬪身邊女史)、浣衣局主管(管教犯錯的宮女)這是從六品。 良侍(昭儀,淑儀,嬪身邊女史)、冷宮主管(分配冷宮里的食物,衣裳)這是正七品。 一等宮女(端茶倒水等輕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無)這是從七品。 二等宮女(做飯煎藥等不輕不重的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無)這是正八品。 三等宮女(燒煤守夜等重活)(娘娘2名,小主1名,秀女無)這是從八品。 打掃道路和每晚巡視的宮女,這是正九品。 冷宮宮女(1位妃嬪1名)這是從九品。 浣衣局里的宮女,這是正十品。 從五品以上可以稱姑姑。 這些都是宮女制度,那就完整一些吧,說說太監(jiān)制度。 太監(jiān),原指古代宦官中的高級官員,現(xiàn)指被閹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 中國古代有很多太監(jiān),但是不止是中國古代,東方或西方,其歷史上都長期存在著。這種制度極度殘忍不人道,是一種典型的畸形產(chǎn)物。 用閹割過的男人作為“宮庭內(nèi)侍”并非中國獨有產(chǎn)物。埃及、波斯、印度等古文明都曾經(jīng)有相同的做法。 古代埃及和羅馬都有把少年奴隸閹割之后,送到大貴族家中當(dāng)侍仆的事。 阿拉伯和土耳其的皇室和貴族也把不少奴隸閹割后,當(dāng)做后宮家奴的情況,另外拜占庭的太監(jiān)可是大大有名。 此外,朝鮮、越南的皇室也喜歡使用“去勢”的男性作為內(nèi)待。 東漢太監(jiān)等級是中常侍、小黃門、黃門令、黃門、畫室、玉堂、丙等署長、中黃門冗從仆射,中黃門及掖庭、永巷、御府、祠祀、鉤盾等令。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鑒于秦亡教訓(xùn),間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勢力。 元帝以后,宦官勢力復(fù)萌。 東漢時,侍從皇帝的中常侍專由宦官充任。他們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左右皇帝視聽。 其時,外戚勢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牽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團專政局面。 中常侍:千石,后增至比二千石。 中常侍之名出現(xiàn)于西漢晚期,元帝時有中常侍許嘉。 許嘉是誰,你們絕對想不到,漢成帝皇后的父親,也就是漢成帝的岳父,對,沒錯就是岳父,親岳父。 成帝時有中常侍班伯(東漢史學(xué)家班彪的大伯、班固的伯祖)、班稚(班彪的父親、班固的祖父)。 這些都不是太監(jiān),是正常人,只是任中常侍這個職位而已。 到了東漢時期,才由太監(jiān)做中常侍。 東漢初改變西漢制度,多以宦者擔(dān)任此職,如順帝、章帝、和帝時,曹騰、鄭眾、蔡倫都從小黃門遷為中常侍。 安帝時,和熹鄧皇后臨朝,中常侍都任用宦官,并授以重任。 以傳達詔令和掌理文書,權(quán)力極大。 從此以后﹐居此位的宦官竟可權(quán)傾人主,員數(shù)也從四人增加到十人,東漢末增加到十二人。 這個官職對東漢末中央政權(quán)走向衰亂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 至魏以后,中常侍和散騎合并,稱散騎常侍,改為正規(guī)官,不再為宦官專職。 黃門侍郎:六百石。 黃門侍郎,又稱黃門郎,秦代初置,即給事于宮門之內(nèi)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傳達詔令,漢代以后沿用此官職,明清時期為從二品官員,負責(zé)協(xié)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wù)。 “黃門侍郎”與小黃門、黃門令、黃門署長、中黃門冗從仆射這些官職不同。 黃門侍郎是官職,由士人充當(dāng),是尚書臺的侍郎,而小黃門、黃門令、黃門署長、中黃門冗從仆射則是宦者。 秦漢時,宮門皆黃色,故號黃門,黃門侍郎因最初在黃門內(nèi)供職而得名。 黃門侍郎是隸屬少府的官員,但是又是皇帝近侍,可以出入禁中,所以身份和地位較為特殊。 有為皇帝監(jiān)督尚書事的職能。但是黃門侍郎與小黃門不同,黃門侍郎是外官,近侍皇帝都有規(guī)定的時間和場合。 例如黃門侍郎出入禁中就有時間限制,以宮門開關(guān)為準。 日暮禁中關(guān)閉宮門時,黃門侍郎需向?qū)m城方向出入的青瑣門行禮。這也表示一天的工作結(jié)束,下班了。 黃門侍郎也因為這個原因被稱作夕郎。 “黃門侍郎毎日暮向青瑣門拜謂之夕郎。” 黃門侍郎一直有很多人誤以為是宦官,那都是從“黃門”這個詞想當(dāng)然而來。實際上黃門侍郎絕不是宦官,這點從很多地方可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