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二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
更新啊更新!求推薦票! ———————— 蔣逸凡冒著戒酒戒色的危險接了那軍令狀后,李彥直才去清點那幫倭寇俘虜,山腰與江邊兩戰(zhàn),一共擊斃了頭領(lǐng)在內(nèi)的四名賊人,其他十四人全部被俘,這十四個俘虜里頭有十個是倭人,兩個是朝鮮人,還有兩個是福建人。 李彥直將他們分開了拷問,才知道這伙倭人是日本的破落武士和浪人,他們在九州弄了艘海船,借了錢冒險到福建來做買賣,卻被一個中國jian商坑了,貨全沒了,連糧食也吃完了,只好上岸劫掠,因不認得路,誤打誤撞之下竟跑到了省城附近,慌張之下殺害了一個出城盤問的官兵,福州守軍又大驚小怪,這才鬧出了這場驚動全城的虛驚。福州守軍固然忙亂,這伙倭人在這么大一座城池面前也自心虛,哪里敢真闖進去?耀武揚威了一番便逃進山林里去了。 “原來只有十八個人?!崩顝┲陛p嘆了一聲,又道:“幸好也只有十八個人,否則咱們這人就丟得大了!” 他便將這群倭人連同斃命者的尸首押解回城,城頭官兵、城中百姓聽說李孝廉得勝回城無不雀躍,紛紛涌到街頭觀看,蔣逸凡附在李彥直耳邊道:“不如押他們游城一周,威風(fēng)威風(fēng)?!?/br> 李彥直低斥道:“胡鬧!”一路安撫百姓,道:“大家回去吧,沒什么事情了?!辈⒉徽f半句豪言壯語,算是很低調(diào)地便進了布政使司衙門,將擒倭經(jīng)過并審問所得之詳情稟告了三司,三司都感尷尬,孫泰和又派人去將這伙倭人審問了一番,確定李彥直所言非虛,與左右布政使、按察使密室會談,布政使、按察使都道:“這次丟人丟大了!若被京城那幫御史知道,我們個個烏紗難保!” 左布政使問:“這個李舉人和那些學(xué)生,回來路上可有胡言亂語?” 孫泰和道:“好像沒有?!?/br> “那還好一些?!庇也颊沟溃骸爸皇遣恢俗有男匀绾危欠窨稍熘??!?/br> 按察使道:“依我所知,此子還算聰明,若回頭我點播一番,定能曉得輕重!” 左右布政使這才暗中松了口氣,幾人商議了一番,當(dāng)下各自行動。 孫泰和召集諸高級將領(lǐng)以及臨近各衛(wèi)所指揮使、千戶,把所有部屬從高到低痛罵了一番,又將“大驚小怪、散布流言”以至于使省城“人心浮動”的城門官打了一頓,發(fā)配到海外數(shù)百里的一座荒島中去。 布政使司衙門也出榜安民,表示倭寇一事純屬誤會,其實那群倭寇并未入侵到省城附近,只是在小埕澳附近登陸,為沿海官兵所攔截,又被新中解元率眾協(xié)助擊破。 按察使那邊則去叫了李彥直來,先好好撫慰一番,跟著加以點撥,幸喜這個新解元甚通人情,按察使無中生有地說:“聽說你是在小埕澳附近才找到這群倭寇的?” 李彥直竟然就說:“是?。 ?/br> 按察使又道:“那時衛(wèi)所官兵正在奮力廝殺?” 李彥直又道:“沒錯?!?/br> 按察使又道:“跟著你率眾沖入戰(zhàn)團,扭轉(zhuǎn)了局面,殺敵二百余,擊沉了敵舟,只擒拿了這倭囚一十四人,帶回布政使衙門,可是如此?” 李彥直道:“大人英明,情況就是如此?!?/br> 按察使大悅,連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于是這場倭犯的地點就被移到了小埕澳,規(guī)模人數(shù)也略為放大,俘虜?shù)募墑e也由日本破落武士、朝鮮脅從棒子、中國濱海漁民大大拔高為倭酋。而在都指揮使的英明領(lǐng)導(dǎo)下,沿海官兵奮勇殺敵,新科舉人率民兵助戰(zhàn),群倭自然一擊即潰,事前事后,布政使安民有道,按察使巡視無jian,終于大事成虛驚,虛驚化小事,報告打上去,兵部沒興趣,內(nèi)閣不理會,嘉靖皇帝更不可能知道,就連福建的士紳在寫私家筆記時也覺得此事不值一書,于是小事也就被變沒了。 孫泰和經(jīng)此一事,深覺福建衛(wèi)所積弊甚深,有心整頓,但正要著手時,卻又發(fā)現(xiàn)其中牽扯著無數(shù)人的利益,從中央到地方,從文官系統(tǒng)到武將系統(tǒng),都有著太多太多他沒法解決的阻力!他身為福建都指揮使,乃是一省軍隊之首腦,不過畢竟只是一個流動官員,而那些衛(wèi)所的指揮使、千戶、百戶,卻都是世襲的武將,個個都在本地有上百年的根基,要想唬他們幾下,挑幾個出來殺雞儆猴,那是治標不治本,若是想把這弊病連根拔起,那就得動大明帝國的整個衛(wèi)所體制,就得動太祖洪武皇帝立下的不拔根基! 他仿佛看見自己這件事情還沒辦成就被御史參了一本,皇帝一怒之下罷了他的官,扒了他的褲子廷杖褲下之物。這還是輕的,若是御史參得狠一點,皇帝的怒氣更大一點,他就是殺頭都有份!想到這里,孫泰和馬上就退縮了。 “何必呢我!”他想:“這一動起來,全省就得有數(shù)萬戶人家得破家,若是鬧得千里哭聲,我又于心何忍!” 所以這個念頭孫泰和腦袋里只是兜了一圈,改革衛(wèi)所積弊的事情還沒開始就結(jié)束了。于是,倭犯福州一事就像一潭死水中偶爾被一塊石頭投入泛起一陣漣漪,石頭沉默之后漣漪消散,而死水又重新變成了一潭死水。 此事最后的手尾就是如何處置那些俘虜。那十四個俘虜中有兩個被拘押在省城牢獄備問,其他人流放二千里,李彥直還記得那個中了一銃一箭之后依然猛沖的倭人,讓風(fēng)啟作為一件小事辦,風(fēng)啟在都司衙門和按察衙門走了兩趟,只買通了兩個書吏,就將那個日本武士的發(fā)配地點由二千里改為二百里,由三峽改為蒼峽,半個月后那個日本武士就到了蒼峽巡檢司,李剛得到了李彥直的照會,派醫(yī)生給他善加調(diào)理,那倭人聽說自己的性命是在戰(zhàn)場上正面打敗自己的那位勇士所救,登時把欽佩和感激都化作忠誠,愿意一生一世侍奉李家,因取姓小犬,名忠太郎。 按下這些枝節(jié)不提,卻說李彥直心中最記掛的其實還是二哥李介的安危,福州市井恢復(fù)平靜之后,他便來求見都指揮使,孫泰和也正要嘉獎他,當(dāng)即接見。李彥直進了府,撲地就痛哭起來,孫泰和不由得愕然,道:“李孝廉何故如此?莫非此次‘小埕澳之戰(zhàn)’,損折了你的好友、學(xué)生?” 李彥直道:“不是。此戰(zhàn)得都指揮使洪福庇佑,晚生的學(xué)生、好友并無一人損傷?!?/br> 孫泰和又問:“那你怎么見到我就哭?” 李彥直哭道:“大人容稟。晚生自幼家貧,父、兄為供晚生讀書,乃不辭勞苦,走千山過萬水,以貨殖為業(yè),逐那蠅頭之利。把辛苦都自己扛了,為的只是讓晚生安心讀書。因此晚生十余年來戰(zhàn)戰(zhàn)兢兢,無一日敢懈怠,凡夫子所傳六藝,無不遍習(xí),為的也是有朝一日能博得功名,光宗耀祖,報父兄深恩之萬一!” 孫泰和聽了贊嘆道:“原來如此,看來李孝廉能文武雙全,令尊、令兄功勞委實也不小。今日你既得了功名,可就要好好孝順他們啊?!崩顝┲币宦牽删涂薜酶鼌柡α耍瑢O泰和奇道:“怎么,莫非……莫非是你的父兄出了什么意外,以至于你欲報恩而親不待?” “大人英明?!崩顝┲笨薜溃骸凹腋冈谟认?,幸得天佑,身體康健。但家兄李介,為替晚生籌募上京趕考之費用,遠走漳、泉之間行商,近有同行商販來報,說家兄在漳、泉之間不幸竟遇海賊上岸劫掠,有傳言說家兄已被倭寇所掠,又有傳言說官兵被倭寇掠至海上后,那伙倭寇旋即被官兵所破,家兄也跟著賊人淪為階下囚——總之是眾說紛紜,晚生也不知傳聞是真是假。但家兄失蹤,至今生死不明則是實情。晚生心想兄長撫育之恩未報,如今就遇不測之險,夤夜思之,肝腸寸斷。有心入海尋兄,又以朝廷法禁在,不敢妄動。要到沿海諸衛(wèi)所探訪,又恐沿海諸衛(wèi)所不允,故此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br> 說到這里,孫泰和已知他的來意,心想這小子剛剛幫了我一個不小的忙,又知情知趣,該做的事情件件辦得妥帖,不該說的話卻一句沒說,又想他小小年紀就中了解元,將來前途只怕不小,將來或許有求著他處,這筆買賣合算!就有心幫他的忙,說道:“原來如此!這倭寇也當(dāng)真可惱!而你兄長的遭遇也當(dāng)真可憫。這樣吧,你可持我手書,沿途探訪諸衛(wèi)所,若得你兄長消息,可憑手書救他出來。萬一你兄長真的落入倭寇手里……嗯,聽說你在延平時能組織鄉(xiāng)勇痛擊山賊,甚有成效。若你也敢下海,我就許你組織濱海鄉(xiāng)勇,入海擊賊,救你兄長上岸。如何?” 李彥直大喜,連連頓首,叫道:“再三拜謝大人,若此番能順利救回家兄,大人便是我兄弟二人的再生父母!”(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