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7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yǎng)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那怎么會,他們的真實目的,是要殿下對岐、雍二王的一個態(tài)度,并裹挾殿下一起促成此事。 吳寬卻眉頭一皺,皇太子竟會出此疏漏?難道會忘記兩王奏乞田畝一事? “在太子殿下面前,齊寬何談什么背景?”程敏政忽然站了起來,正兒八經(jīng)的說:“啟稟殿下!近日有岐、雍二王奏乞田畝事,因陛下不準。臣已上疏,懇請陛下為大明社稷計,為天下蒼生計,駁回二王所請,還田于民!殿下既知百姓無田,不可活命。必定也知賞賜藩王太甚,于民之害不淺!” 這樣一下,還真給太子架在這里了,除了同意他們似乎就只能同意他們。 說出去,皇叔們應該也能理解,這是他們逼的。 朱厚照站了起來,背過身去,嘆息說:“這樣的話,本宮……也只能去勉力一試了?!?/br> 劉健和李東陽相互對視一眼, 東宮就這般合了他們的意? 有些奇怪啊。 不止他們這樣想,幾乎沒人會覺得今日來東宮會如此順利。 該不會,又有什么坑吧? 哪怕是程敏政這樣做夢都希望皇太子能堅定他的人,也覺得此刻的太子和之前的凌厲似乎不太一樣。 “殿下?!?/br> 太子坐在主位上,望向聲音的來處——是剛剛還激動的程敏政。 “怎么了?” “殿下恕罪,殿下說的勉力一試是……向皇上奏請,不準岐王和雍王的土地?” 他們這幾個,看起來放松,但笑得都不是很暢快的樣子。 但這話問得朱厚照真想給他一個白眼,“我大明朝如今是這種風氣?皇太子給百姓做主,在你們臣子的心中是意外之事?” 此言懟得犀利! 眾人頭一低,“臣等不敢!” 程敏政心里頭則寬慰一些:還是熟悉的感覺。 “這幾日……先生們教了我許多道理,本宮是太子,因而吃穿用度自不必愁??商煜氯f民并非如此。對了,還有那晉惠帝,竟有何不食rou糜之語??梢姎v代皇族時間久了,都會不知民間疾苦。” “本宮……不想成為那樣的皇子。如今天下百姓本就有青黃不接之苦,再奪他的田,就是要他的命啊?!?/br> 朱厚照這幾句話,是出自他的本心, 也是儒家臣子對皇帝(儲君)最大的期待之一, 現(xiàn)在說出口, 那么殿里的臣子自然是全都跪了下來,誠心搖拜,“殿下寬仁愛民之心可追堯舜!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還有程敏政程先生……” “臣在!” 朱厚照走過去扶住他的胳膊,“這次還好有程先生不顧生死,直言力薦。本宮先前還以為程先生……哎,那也都是一番誤解了?!?/br> 程敏政傻了眼,他們的關系至于轉眼就到這樣士為知己者死的程度嗎? 但不管是真是假,他這個戲要演下去, “殿下哪里的話,為人臣子,即便是誤解,亦不曾更改臣忠君報國之心分毫!” “好!”朱厚照大聲喊了一聲,“對了,這奏疏父皇看了沒有?” “回殿下。”劉健執(zhí)禮,“陛下已然看過了?!?/br> “可有旨意?” “未有?!?/br> 朱厚照一副思考猶豫之狀,等了一會兒后說:“那,本宮去一趟乾清宮?!?/br> “臣等代奏乞土地上之百姓謝殿下寬厚之德,憐蒼生之念!” 不過他們這邊還沒商量完, 外面就有小宦官快步?jīng)_進來跪下, “殿下,閣老?;薁斢锌谥I!” 朱厚照裝作不知道的樣子,起身和眾人一起領旨。 “圣上說:朕讀程敏政之為民請?zhí)锸?,其中一句講,皇帝不獨為一家之父,乃為天下百姓之君父。此言,深得朕心。故而準從內(nèi)閣所請,駁回岐、雍二王所奏乞之田畝。另有山東按察使齊寬,侵奪民田,喪盡天良,令爾內(nèi)閣會三法司立即審查此案,不得半點包庇!”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弘治皇帝是脾氣還不錯的皇帝, 現(xiàn)在他的親弟弟要田拿不到。 卻出個山東按察使搶田之事, 那皇上能忍? 不過這旨意來得突然,叫眾人都有一陣恍惚, 先前一直叫內(nèi)閣重擬,沒有人會預料到皇帝竟會就這樣同意。 但圣旨當前, 就算有疑慮也先放在心中再說。 “臣等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厚照站起來的第一句話就說:“父皇既有如此旨意,那么齊寬之案,閣老們也不必請示我了。從嚴從重辦理即可?!?/br> 忽然間一切明朗了起來。 接下來要說什么,是不是得各自打道回府了? 但是……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原先皇帝可是和內(nèi)閣較著勁呢,怎么現(xiàn)在東宮接連陛下全都認了他們的諫言? 這樣的話,心里頭總是打鼓的。 但是也不好反問,圣旨都有了,你還反問,這是大不敬。 “各位先生還有什么事嗎?”朱厚照發(fā)出了逐客令。 額…… 三位閣老和程、吳兩位大人想了又想,也沒什么好說的,請了禮便離開。 到了宮外, 吳寬才和程敏政說出心中的疑問:“楊廷和是東宮的人,這個時候上此疏應不會沒有東宮的授意才對。” “應是有的,但劉閣老那邊,無論如何都要達成今日這般目的,楊廷和是奏疏是故意的又如何?結果上還不是齊寬和二王的事一起辦了?” 所以說吳寬才憂心,這樣吃牢劉健的陽謀才更像他啊…… 第八十八章 兒臣便是父皇的懿文太子 另一邊的三位閣老則不像他們二人這么悠閑, 圣旨既出,那么作為閣臣自然就要照旨辦理。 劉健才不管那么多,他就是要阻止土地被權貴奪取、也要懲罰那些惡官、貪官。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和朱厚照一樣的目標。 但他劉健不想,李東陽卻會想、謝遷更是會說。 “現(xiàn)在看來,太子殿下和我等的態(tài)度應是一致。陛下那邊……東宮應是使了力的,否則如此短的時間里誰又能讓陛下回心轉意?可既然相同,說明殿下也應擔心皇上準了二王所請才對,為何卻從不與我等相商?” 李東陽一邊寫字,一邊思索,“太子之智,智如妖也?!?/br> 其實從更高角度一攬事情全貌,則會看得更清楚些。李東陽大致摸準了,摸準了之后已是贊嘆不已。 首先太子保住了楊廷和,查辦了齊寬。而且現(xiàn)在是名正言順的從嚴從重?;实鄣脑捗黠@是有些氣話的,齊寬這人現(xiàn)在是誰也救不了了。 其次,太子依然顯現(xiàn)了自己重民親民。雖然沒用上他,但是人家表了態(tài)了,若不是圣旨來得及時,那就要去乾清宮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整件事沒有他的身影,但卻都是他的影響,這反而更厲害些。 再者, 程敏政…… 這下天下藩王都該恨上他了。雖然明朝的藩王也沒什么用就是了,恨就恨了,別說程敏政了,就是一般的文臣都懶得去理那些藩王。 但對弘治來說則不一樣,至少這樣一來就恨不到皇帝頭上了,皇帝可是讓內(nèi)閣兩次重新票擬,明顯是不同意。 也恨不到太子頭上,太子是被他們這些人架在這個位置下不來! 這是帝王心術啊。且明顯不是皇上一般處事的風格。 “賓之、于喬,還是來把這兩件事辦了再說?!眲⒔∫呀?jīng)擬了一旨,上面寫的就是不準二王奏乞土地的意思,寫好之后要去用印,“不管東宮是何用意,這兩樁事總歸是利國利民,你二位不要著了相,想想我們這些人最終的目的是什么。” 話是這么說。 但李東陽還是憂慮,“繞這么個大彎子,想來是還有什么在后邊兒等著呢。” …… …… 事后。 朱厚照跑到乾清宮父親的面前跪下。 弘治皇帝本來躲在被窩里,都急忙下床要扶他起來,“地上凍人,照兒你這是干嘛?快快起來?!?/br> “兒臣不孝?!?/br> “哪里是不孝。若朕的皇兒不孝,就不會和盤托出,現(xiàn)在一樁按察使侵奪萬畝土地的大案,一查到底也沒人敢說個于朝局穩(wěn)定不利的話來。于國,還是有利的?!?/br> 道理他都是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