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 最佳自由人今天去白鳥澤了嗎、[紅樓同人] 奪下那把鴛鴦劍、[HP同人] HP寂靜之聲、[亨利八世] 國王要離婚、[綜漫] 在柯學(xué)世界收集庫洛牌、[綜漫] 找不到尸魂界的路、[清穿同人] 崽崽能有什么壞心思呢、[崩鐵] 社恐被迫綁定樂子系統(tǒng)后、[咒術(shù)同人] 全咒術(shù)界都知道禪院家主被騙婚了、[美娛同人] 男神收割機(jī)
諸葛亮心中恍惚,言行卻毫無錯處, 對著坐在上座的孫權(quán)行禮。一番禮尚往來之后,諸葛亮坐在了為他準(zhǔn)備的座椅上, 而他對面是一個面容儒雅的中年人, 正面帶笑意的看著他。瞧見諸葛亮也看向自己, 對著他點了點頭。 周瑜,周公瑾,幫助小霸王入主江東,并且掌控江東的真正人才!諸葛亮在心中劃下了一筆,也對著對方微笑點頭,心中難免澎湃。這人也是他此行最大的阻礙,其他人他尚又把握說服,唯獨(dú)此人是個例外。 然而例外先生卻不是今日的出頭鳥,常規(guī)性的互相夸贊之后,江東的老臣張昭吐出了自己的險惡用心:“既然先生自比管仲樂毅,坊間又有傳聞‘得臥龍者可得天下’,如今劉豫州得了先生,本應(yīng)是如魚得水如溪如海,為何反失了荊襄?” 對于自己同伴的咄咄逼人,周瑜只是坐在那里,手中捧著一杯熱茶笑而不語。諸葛亮知道這是給自己的下馬威,畢竟合作,總是要拿出一些誠意和底牌的:“取荊襄之地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我主只是不忍奪取同宗基業(yè),故而讓位于其侄劉琮?!?/br> 他將劉備失去荊襄的舉動比作了禪讓:“當(dāng)年我主入主偏野小縣,兵不過滿千,謀臣將士僅一二人。劉將軍(劉表)不過暫借容聲,若是借勢奪取荊襄之地,與那不知恩德為何的曹賊又有何區(qū)別?” 這一番高帽帶下來,將劉備失去荊州的責(zé)任全部推給了劉表的兒子劉琮。 然而張昭不吃這一套:“若是劉將軍高仁,為何不與先生早前一樣在草廬之中落黑白笑風(fēng)月。昭雖蝸居江東,卻也聽聞早些時日荊襄百姓掘草根而食,新野、樊城等鎮(zhèn)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依昭之所見,倒不如曹cao治下清明了?!?/br> “若不是劉琮小兒偏聽他人之言,不練兵,不屯糧,不鍛甲,不固城,荊襄百姓也不知如此。”諸葛亮面對張昭的話語不急不亂,回答的條條有序,雖然都是廢言,“我主仁慈,劍豫州有百姓流離失所,扶老弱相攜同生共死,敢問先生可有此決心?”他看著張昭,帶著自信的笑意,“不言其他,就是此等仁義之心,才是亮決心輔佐我主的因由。” “仁義之心?”話音一落,諸葛亮對面一只一言不發(fā)的周瑜卻是笑了,“所謂仁義之心,便是帶著百姓一起被曹cao追殺,然后前來求援?” 引經(jīng)據(jù)典一向是最有利的證詞:“昔年高祖數(shù)次敗于項羽,又有幾人能夠遇見垓下一戰(zhàn)高祖反敗為勝?若沒有前翻高祖數(shù)年仁義之心,壯士之舉,又豈能有那般累計,讓項羽手下叛臣棄甲投降?” 周瑜饒有興致的看著諸葛亮:“這些都是空話,若是仁義能抵百萬大軍,劉豫州又如何需要我江東的全力支持?”又將球重新扔回給了諸葛亮。 “我主區(qū)區(qū)數(shù)千仁義之師,又如何能夠抵抗曹賊百萬殘暴之眾?”他嘆氣搖頭痛心疾首,“所以我主退守夏口,與曹cao前鋒抗衡,所求不過是江東援手。”他把話攤開了給江東的人看,“我主敬仰孫老將軍當(dāng)年義舉,敢以數(shù)千并將直入董賊腹地,便以為孫老將軍之后也是如此忠肝義膽,愿為漢室流血犧牲的忠義之士?!?/br> 聽聞如此,周瑜臉上的笑意更勝,卻是諷刺的笑容。他看著諸葛亮,看著他繼續(xù)往孫權(quán)的頭頂戴高帽:“如今江東兵精糧足,又占據(jù)長江天險,若是有如此天時地利,將軍還不愿爭一爭那人和,會被天下人所恥笑的。” 周瑜側(cè)頭去看孫權(quán),看見頂坐那青年若有所思的面容,才接話:“如此說來,若是沒有我江東百姓的支持,劉豫州也會迎難而上,為漢室流血犧牲?”將剛才諸葛亮的話再次踢了回去,等他的答案。 比起其他人,果然還是周瑜最難解決。諸葛亮只覺得自己的手心都濕透了,他在其他人的臉上或多或少都看見了動搖或者是不滿,只有周瑜,他離自己最近,可臉上卻一直都是這樣笑盈盈的模樣,無動于衷。 “這是自然,”諸葛亮面無懼色,回答的理直氣壯,“我主乃中山靖王之后,當(dāng)今天子之叔,君子理與天地之間本就應(yīng)以忠孝為立身之本,此乃我朝‘舉孝廉’之由來。而曹賊卻廢除此制,不以忠孝衡量忠jian與否,實是大逆不道逆天之舉。” 在場的多是江東名門之后,又或者是世族大家之子,所以諸葛亮諷刺起來科舉制底氣十足。只因在場的人皆為‘舉孝廉’的受益者,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會成為這一制度的受益者,而并非與那些寒門弟子站在一條線上開始。 “曹cao自詡名門正派叨食漢祿,卻不思報效實為漢賊。如今更是大權(quán)在屋目無尊上,甚至假傳圣旨挾天子以令諸侯?!彼h(huán)視自己四周江東的這些臣子,最后眼睛落在了周瑜身上,“若是諸位仍覺曹賊大義,亮與諸君無話可說。” “先生未免太過激進(jìn)了,”周瑜的聲音里滿是笑意,“還未曾問過,劉豫州既然已與曹丞相交手一二,敢問其下兵力如何?” 這是一枝橄欖枝,象征著他們的聯(lián)盟還是有話可說的,這讓諸葛亮多少松了口氣:“此戰(zhàn)陸軍并非主力,北方士兵南下多水土不服不以為意,反倒是荊襄水軍實是心頭大患。”他再次抬高了江東一眾臣子,“實需將軍相助?!?/br> 看著似乎格外誠懇的諸葛亮,周瑜終于放下了手中的被子,臉上的表情微正:“瑜卻不這么看,荊襄水軍多是劉表舊部,多是迫于形勢服從于他,若是見到昔年舊主,或許會倒戈相向也未可知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