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魚大佬搞種田 第266節(jié)
段珍娘被她的舉動逗笑了,竇氏道:“我們先商量商量,下午晚些時候答復(fù)你,如何?” 牙人應(yīng)聲好。 幾人在回去的路上商議一番,段珍娘覺得可以租,竇氏覺得中規(guī)中矩,秦宛如折中道:“咱們可以先租下來做著,后面若有好的商鋪,再搬也行。” 竇氏:“也不能搬遠了。” 秦宛如:“做起來了就只盯那兩條街的商鋪也行,現(xiàn)在主要是把鋪子定下來,下月一過就入秋了,咱們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接到預(yù)訂的單子?!?/br> 段珍娘點頭,“我贊同三妹的意見,先把商鋪開出來,接幾筆預(yù)訂的貨單也是好的?!?/br> 竇氏:“既然你們都覺得可租,那回頭我差人把這事定了。” 秦宛如點頭,看向段珍娘道:“去年張家胡同那些彈棉匠,咱們回去了去問一問他們?nèi)肭锖笤覆辉敢馊ラh縣做短工?!?/br> 段珍娘應(yīng)聲好,又問:“怎么給工錢呀?” 竇氏問:“去年是怎么給的?” 秦宛如:“五十文一天?!?/br> 竇氏皺眉,“今年給不了這么高,按短工來算一月頂多八百文?!庇值?,“這事不需什么技巧,只要耐心就能做好?!?/br> 秦宛如摸下巴道:“不若咱們采取這種方式,一月六百文的保底,再加上數(shù)量,如果出活快,東西也能達到要求,就額外添,這樣能有效防止磨洋工混時日的短工?!?/br> 段珍娘:“跟紡線一樣按斤算,被褥子就按床算?” 秦宛如點頭。 竇氏問:“若是只處理散裝的呢?” 秦宛如:“那就固定講好,一月八百文?!?/br> 竇氏想了想,覺得這法子可行,“既然有保底的工錢,總得做一些出來?!?/br> 段珍娘:“稍微熟練些的一天能出來一床?!?/br> 幾人就工錢一事細細商議。 紡線和除籽都好計價,直接論斤算就行。 采摘一天農(nóng)業(yè)市價也不過十文,農(nóng)業(yè)勞力不含技術(shù),沒有門檻誰都能行,是非常低廉的。 回去后竇氏負責處理商鋪事宜,秦宛如和段珍娘則去張家胡同找去年的彈棉匠。 胡同里還有三四人惦記著去年的短工,兩人把他們找來,說起今年的計劃。 如果是光彈制散裝的白疊子,則是八百文一月。 彈制被褥分了保底工錢六百文一月,如果當月只有二十八天,則要交二十八床被褥保底,當月有三十天就要交三十床被褥,不論三斤還是五斤。 超出來的則按一床十五文算。 如果你每天能出兩床被褥,假使三十天你提交了三十床后還有三十床溢出的,則再添四百五十文,這樣一個月就能拿一貫零五十文了。 中午那餐仍舊提供,住所自尋。 這是針對熟手彈棉匠,至于新手,初期會壓價,因為出不了活兒。 今年的雇傭條件明顯比去年苛刻,因為白疊子的價格調(diào)整下來了。去年上乘白疊子散裝的要四百文,而今年只要二百二十文,五斤重的被褥也才八百文。 工錢相對也會下調(diào)。 其中一人對彈制是非常熟練的,去年在平康坊嘗到了甜頭,平時也是做的短工,好奇問:“今年的短工能做多久呢?” 秦宛如看向段珍娘,“三五幾月要吧?” 段珍娘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一千多畝白疊子呢,去年四十畝地就折騰了許久,兩人一時也吃不準。 另一人道:“就是宿的地方不方便,過去了還得重新找房子?!?/br> 這的確是個問題。 柳婆子冷不丁道:“西市的商鋪既然這般小,定然要再尋一個地方存放貨物的。” 秦宛如:“姻伯母說把一處空置的宅子騰出來擱放?!庇值溃敖纪獾那f子也會用作閔縣與京城的中轉(zhuǎn)倉庫。” 柳婆子:“反正都要另外騰宅子,何不繼續(xù)用平康坊的那處?” 段珍娘道:“那可是大娘的宅子?!?/br> 柳婆子:“老奴是覺得,京城里也可以像去年那樣繼續(xù)彈制,就在平康坊。一來那邊有熟客,二來閔縣離京到底有諸多不便,京里的彈制房可以用來應(yīng)急,好比西市商鋪是醫(yī)館,平康坊那邊是藥房,缺藥的時候也能盡快接上。” 這番話令秦宛如陷入了沉思。 柳婆子繼續(xù)說道:“反正去年夫人也打理過平康坊那邊,輕車駕熟。咱們今年還可以找去年那批人去做,到時候伯爵夫人和夫人她們負責這邊的周轉(zhuǎn),兩位娘子則負責閔縣那邊的周轉(zhuǎn),雙管齊下豈不更好?” 秦宛如:“這樣的話得勞我阿娘cao心了?!?/br> 柳婆子笑道:“賺了錢小娘子再分些給她,指不定多高興呢?!?/br> 聽到這話,秦宛如樂了,段珍娘也笑了起來,“自家閨女能賺錢了,姨母肯定高興?!?/br> 秦宛如道:“那我晚上回去問問阿娘,她三兩日抽空過去看看應(yīng)是沒問題的?!?/br> 段珍娘也道:“平康坊那處宅子的倒座房和后罩房也能再開十多把彈弓了?!?/br> 柳婆子擺手,“老奴覺得倒也沒有必要開這么多出來,只是用于應(yīng)急周轉(zhuǎn),若是缺了貨物,再走一趟莊子就麻煩了,那邊填補上也方便?!?/br> 秦宛如:“這事還得再商量商量?!闭f罷看向幾個彈棉匠,“我們定的工錢就是這樣了,你們回去考慮考慮,若是有意,就過來同家里的仆人說一說,若是最后決定在平康坊繼續(xù)開,那就更方便你們了。” “好,若是你們平康坊那邊也開,我第一個來,比去閔縣方便?!?/br> “嗯,我們先商議商議?!?/br> 晚上秦宛如在飯桌上把今年繼續(xù)在平康坊開彈弓的事情說了一下,問方氏覺得是否可行。 方氏拿起筷子嘗了一口涼拌的胡瓜雞絲,說道:“你們原本是怎么打算的?” 秦宛如回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西市定下了商鋪,姻伯母會再騰一處空置的宅子用于存放貨物,郊外的莊子也會存放,便于閔縣與京里的中轉(zhuǎn),目前京城這邊就是這樣安排的?!?/br> 秦老夫人好奇問:“那平康坊開彈弓的目的呢?” 秦宛如:“今日柳mama說起這茬,她說反正都要騰一處空置的宅子,何不就利用平康坊那處,一來去年有熟客,二來則是可以把平康坊當做應(yīng)急的藥房用,只要有白疊子,隨時都能應(yīng)付急用,而無需再跑一趟莊子耗時?!?/br> 聽了這話,方氏道:“這想法確實更穩(wěn)妥些,中途哪能不出點岔子呢,若開了幾張彈弓,隨時都能處理?!鳖D了頓,“去年留了不少熟客,今年便宜了多半還能引些來。” 秦宛如:“如此說來,阿娘是贊許的了?” 方氏點頭道:“可開的?!?/br> 秦宛如:“可是我們盯不過來啊,西市商鋪那邊姻伯母盯,我和表姐閔縣那邊盯。” 方氏:“陳mama可過去看著?!?/br> 秦宛如咧嘴笑了,“親娘!”頓了頓,“若平康坊的開出來了,我分了利,也給阿娘一份工錢?!?/br> 方氏樂了,“你可莫要哄我。” 秦致坤急忙問:“那我呢,我有沒有工錢?” 秦宛如:“有啊,爹休沐了去看門兒?!?/br> 此話一出,全家人哄堂大笑。 同家里人商議好后,秦宛如又同竇氏說了這茬。她仔細琢磨一番,也覺得這樣是要穩(wěn)妥些。 平康坊由方氏盯,西市商鋪再與之接洽。 平康坊這邊也可以單獨出貨,貨單上會蓋下印章,印章上會注明從哪里取的貨。假如是閔縣發(fā)出來的,印章上則會有閔字,西市則有西,平康坊則是平。 用印章來區(qū)分執(zhí)行。 還有賬務(wù)方面,閔縣那邊發(fā)過來的去籽白疊子會稱重記賬,如果拿到這邊加工售賣后也會進行投賬,刨除損耗的,大體上都應(yīng)該是能投的,每月核對一次,防止中途私吞。 整個周轉(zhuǎn)流程她們都做了一個大概的模式,防止手忙腳亂。 現(xiàn)在西市商鋪這邊就交給竇氏修繕布置了,秦宛如接下來又走了一趟賀家的莊子,找去年的彈棉匠。 村子里有兩個頗踏實,彈制的被褥也不錯,秦宛如打算把他們請過去教新手,提供住宿,管飯,一月一貫工錢。 那兩人一個叫牛大,一個叫周二郎,想也不想就答應(yīng)了,這條件委實誘人。 把二人談妥后,秦宛如省了不少心。 去年她手把手教,著實費了些口舌,今年讓其他人去教,她要省事多了,只要是能用錢找人代做的,她都不愿意費精力在這上頭,因為她要cao心的事還有更多。 把這邊的事情大概安排妥當后,秦宛如跟打游擊戰(zhàn)似的又回了趟閔縣,看地里的棉花。 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六月酷暑,天氣格外炎熱,地里的棉花已經(jīng)結(jié)了棉桃,董二郎指著棉田道:“我總覺得今年的白疊子比去年要早熟一些?!?/br> 秦宛如忍著日頭去看那些果實,并未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應(yīng)該是跟氣候和種子有關(guān)?!鳖D了頓,“我們?nèi)ツ昀m(xù)種留下來的那些也接果了嗎?” 董二郎搖頭,“沒呢,要晚些?!?/br> 秦宛如:“應(yīng)跟種子有關(guān),今年訂的種子是兩批,兩家訂的?!?/br> 董二郎:“去年八月初才開始采摘,今年看這個勢頭,最早的估計七月中就能采摘了?!?/br> 秦宛如點頭,“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出了不少,今年應(yīng)是會提前秋收了?!闭f罷看向他道,“你們常駐在村子里也要小心些,莫要中了暑?!?/br> 董二郎道:“知道?!?/br> 秦宛如:“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就及時說與我,這段時日我都會在閔縣,待到八月初我二姐大婚才回去。” 董二郎應(yīng)聲曉得。 彩英替她撐傘,也受不了這烈日,催促道:“小娘子快回去吧,莫要中了暑?!?/br> 幾人先去村子里歇著,董二郎給她們端來溫水,秦宛如汗流浹背地灌了一碗。 陶二娘拿蒲扇給她,她接過搖了起來,聽著外頭的夏蟬瘋叫,不由得說道:“今年太熱了,比往年都熱。” 陶二娘也搖著蒲扇道:“幸虧這邊臨河近,能引水灌溉,若是像莊子那邊,肯定缺水了?!?/br> 秦宛如道:“我去過一回,地里的莊稼長勢不太好?!鳖D了頓,“但是白疊子就喜歡這種氣候,喜溫的作物?!?/br> 陶二娘:“今年的收成應(yīng)是不錯的,雖然每株上的果少了些,但一畝地里的數(shù)量多,總體是比去年好的。” 秦宛如點頭,“方才去看過,七月中應(yīng)該就能采摘第一批了,比去年提前了。” 兩人正說著,其他村民好奇過來湊熱鬧,同她們嘮了起來,他們問采摘白疊子的時候要不要請人。 秦宛如應(yīng)道:“最早和收尾不要,中間集中的時候要,一日十文工錢,只要干活麻利,不分男女都要?!?/br> 陶二娘打趣道:“那時候正農(nóng)忙呢,你們得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