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咸魚大佬搞種田 第225節(jié)
秦宛如:“主要是種子的質(zhì)量一定要好?!?/br> 段珍娘點頭,“拿到東西后會像去年那樣看出芽的情況,姻伯母同他們談了,款項分成四次支付,謹防種子出岔子?!?/br> 秦宛如贊道:“姜到底是老的辣,她做事是要周全不少?!?/br> 段珍娘打趣道:“畢竟是賣宅子的錢,每一文都要花到刀刃上?!庇值?,“也不知我阿娘幾時能到,她來了得把咱們的協(xié)議簽署了?!?/br> 秦宛如:“碼頭都有人看著呢,她走水路,這里是必經(jīng)之路?!蓖nD片刻,“大姐呢,現(xiàn)在應(yīng)該出月子了。” “出了,這回姻伯母回去也開始把府里的事務(wù)轉(zhuǎn)交給她打理,若是不明白的大娘隨時可以過來,她會騎馬,來回半日就行,耽擱不了多少時辰?!?/br> “還是大姐厲害。” “她說了,不會給咱們拖后腿?!?/br> 秦宛如咧嘴笑,段珍娘調(diào)侃道:“咱們一幫子女人出來打天下,將來混個名堂,走到哪兒都有臉面?!?/br> 秦宛如:“可不,等里子有了,再砸錢買個面子,便什么都有了?!?/br> 段珍娘單手托腮,“明兒就去看合適的作坊鋪子,要大一些的?!?/br> 秦宛如點頭,“作坊還可以慢慢來,先把鋪子和我們的住處定了,早些收拾出來安置。” 兩人就商鋪討論一番,持續(xù)到很久才消停。 翌日董蔡兩家去差使佃農(nóng)把地里的灌溉溝渠修繕好,秦宛如她們則選合適的商鋪和住宅。 牙人帶著她們在縣城里穿梭,這里的商鋪租子比京城里便宜了一半還不止。 竇氏邊走邊說道:“到時候我把莊子那里改成一個大型的中轉(zhuǎn)倉庫,專門拿來做閔縣和京里的庫存。” 段珍娘道:“這主意好,有時候萬一送貨進京耽擱了也有個落腳的去處?!?/br> 秦宛如也贊成這個打算,“京里若是缺貨,直接出城就能拿,方便快捷。” 竇氏繼續(xù)道:“西市開一家商鋪,再找附近的坊租一個場地做存貨,莊子里做庫存,縣城里開一家商鋪作坊,再備一個庫存,應(yīng)該就能周轉(zhuǎn)過來了?!?/br> 秦宛如:“咱們發(fā)東西出去的單子還得分開來做,比如閔縣出的單子是閔縣的,西市出的單子是西市的,做一個標識出來,方便到時候查賬?!?/br> 段珍娘:“招牌也得做了?!?/br> 竇氏:“就拿你們之前做到被褥子上的那個招牌來做就好,紅色底,燙金字,如何?” 秦宛如點頭,“極好?!庇值溃拔乙言蹅冏龅牡谝淮脖蝗熳?,第一個線滾,第一支白疊子這些東西留一個紀念?!?/br> 竇氏笑道:“你那第一床被褥子還在我那兒,沒用,擱著的?!?/br> 段珍娘好奇問:“那第一支白疊子呢?” 秦宛如:“家里頭供奉給織女娘娘的,我去取來,她應(yīng)該不會怪罪?!?/br> 幾人走了許久,牙人才領(lǐng)著她們?nèi)チ丝h里最好的地段。那邊有家是做玉器生意的鋪子,要搬走,把鋪子騰出來轉(zhuǎn)手,她們過去看了看。 那商鋪方方正正,也寬敞,只需稍加修繕便能使用。 竇氏是瞧得上的,段珍娘也覺得可以,問牙人租子,開口要二十多貫,要價頗高。 對此秦宛如有不同的看法,說道:“我其實有一個疑問?!?/br> 兩人同時扭頭看她,竇氏:“你且說來?!?/br> 秦宛如一本正經(jīng)道:“姻伯母以為,咱們?yōu)槭裁匆x擇在閔縣種白疊子呢?” 竇氏理所當然道:“因為租子以及人工,各方面都比較便宜,能省下不少成本。” 秦宛如又問:“閔縣加工出來的白疊子主要的銷路是?” 段珍娘:“京城?!?/br> 秦宛如:“咱們一千多畝白疊子種在這里,當?shù)厝藭恢腊庄B子這個東西嗎?” 這話把兩人問愣住了。 秦宛如指了指玉器鋪子,分析道:“誠然這里的地段是極好的,客流量也大,但對我們的鋪子來說并沒有什么作用。因為一千多畝白疊子待到秋收時就是最好的招牌了,當?shù)厝硕喟胍矔^看稀奇?!?/br> 段珍娘:“……” 竇氏:“……” 秦宛如發(fā)出靈魂拷問:“我為什么要花冤枉錢在這樣的商鋪上呢?” 竇氏后知后覺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偏一些的也無妨,反正當?shù)厝艘仓?,若對白疊子有興趣,自然會問過來?!?/br> 秦宛如點頭,“就是這個意思,反正閔縣的客流量幾乎都是當?shù)厝耍揖筒恍拍且磺Ф喈€白疊子種出來他們還不知道?!?/br> 段珍娘仔細想了想,好像是這個道理。 秦宛如繼續(xù)道:“西市的鋪子才要講究排場和地段,因為那需要吸引外來者,可以把錢砸到那里頭,至于閔縣,合適就好?!?/br> 竇氏忍不住指了指她,“你還說你不會生意經(jīng),忽悠我?!?/br> 秦宛如理直氣壯,“那是因為我窮,摳門。” 竇氏:“……” 于是牙人帶她們往偏些的地段去尋,也不能太偏,合適就好。 之后一行人折騰了近半個時辰,看了兩三家,最后相中了一家頗寬敞的鋪子。 那鋪子是由三間屋組成,地方夠大,也不算太陳舊,改裝下就能使用,出行方便,租子也比方才的便宜了不少,更重要的是離碼頭也較近。 三人都對這家商鋪感到滿意,由竇氏同牙人商談。 之前秦宛如他們在京城租的住宅一年要二十一貫錢的租子,這里的商鋪一年十貫就能拿下來。 段珍娘也覺得劃算,指著鋪子里規(guī)劃道:“把那邊一塊做成屏風(fēng)隔離,弄成待客的地方極好。” 秦宛如:“再擺上幾盆花卉?!?/br> 段珍娘點頭,“還是要布置得精致些才好?!?/br> 兩人走到石板街道上看頂頭,段珍娘指著牌匾的位置,“做一個漂亮檐口擋雨,還要把兩邊刷漆?!?/br> 秦宛如:“掌柜臺上用幾枝白疊子插瓶裝飾?!?/br> 段珍娘:“之前讓孔大娘刺繡的招牌也可以掛到這兒來?!?/br> 秦宛如搖頭,“那個招牌掛到西市的商鋪,咱們再叫孔大娘繡兩塊,一塊掛到這兒,一塊掛到作坊?!鳖D了頓,“以后每多開一家都要掛上那樣的招牌?!?/br> 段珍娘笑道:“極好!” 在竇氏同牙人做租賃契約協(xié)議時,兩人指著那鋪子七嘴八舌討論怎么去布置它,言語里充滿著美好的期待。 把鋪子敲定后,竇氏早就相中了隔壁街盡頭的一處二進院子。 那院落是蘇姓商戶的,里頭空置著,可以把它租過來她們?nèi)耸褂谩?/br> 一行人去瞧,院子里正房有五間,東西廂房各四間,倒座房和后罩房各九間。竇氏住正房,秦宛如和段珍娘住東西廂房,京里的家眷來了也有落腳處。 竇氏問她們覺得如何,兩人都說好,收拾一下就能住進來。 這宅子的租金比方才的鋪子還要貴不少,里頭各色器物俱全,一年要價十六貫,可不便宜。 竇氏是個講究人,不能寒磣了自己,段珍娘也追求舒適些的住宅,倒是秦宛如沒甚講究,哪哪都行。 上午半天把商鋪和住宅定下來,下午又折騰董蔡兩家的安置地方。 竇氏回官驛歇會兒,讓她們自行去尋那兩家的安置地,她晚些還要命人將官驛里的行李物什搬進蘇宅布置,爭取明日住進去。 那牙人一下子談妥兩單生意,高興不已,下午又帶著秦宛如和段珍娘她們?nèi)フ叶虄杉业姆课葑≌?/br> 折騰到傍晚才定了兩家民宅,都在一條街的,相互間離得不遠,租子也不貴,一年才幾貫錢。 秦宛如跑了一天只覺得腿軟,回到官驛后癱在床上喊累。 彩英給她捏腿,笑道:“前些日小娘子下地里沒聽你叫累?!?/br> 秦宛如:“那是沒有一天到晚跑腿啊?!?/br> 彩英問:“我們什么時候能回去一趟?” 秦宛如回道:“明兒把家搬了再說,現(xiàn)在鋪子和住宅也定下來了,鋪子改裝的事就讓表姐她們cao心,我則回去琢磨剝棉籽的東西,得盡快把那玩意兒做出來試試?!?/br> 現(xiàn)在幾人分工合作,董蔡兩家負責(zé)把地里的溝渠弄好,等著來年開春播種。 段珍娘和竇氏則負責(zé)把商鋪改裝出來。 秦宛如要回趟城把剝棉籽用的軋棉機圖紙弄出來拿給鐵匠制作,還要訂做更多的彈棉匠工具備在那里。 翌日上午她把自己的東廂房布置妥當后便興沖沖回城了,猶如一只在外流浪許久的小鳥盼著歸家。 結(jié)果馬車的速度到底太慢,看天色不早了,她索性在莊子里落腳。 莊子里的仆人許久沒見到她,都熱情跟她笑談。 秦宛如剝了兩個柿子吃,坐在凳子上翹著二郎腿跟他們嘮家常。 個個都說今年沒受冷,有棉衣這個好東西,御寒極好。 秦宛如吃了一碗馎饦應(yīng)付,隨后去看留存下來的棉花種子。 彩英取油燈照亮,她隨手抽了兩朵棉花出來細看,彩英半信半疑問:“小娘子真有法子剝籽?” 秦宛如:“求家里頭的織女娘娘,她有法子?!?/br> 彩英發(fā)出疑問:“那不是用來忽悠主母他們的嗎?” 秦宛如愣了愣,是喔,她是知道織女娘娘內(nèi)情的。 “我要做的東西是軋棉機,用鐵來做的,它的全稱是黃道婆軋棉機?!?/br> “黃道婆是誰?” “黃道婆啊,是一名非常杰出的女性,她發(fā)明改革了很多有利于紡織的東西,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鳖D了頓,“咱們家里頭供奉的織女娘娘就是黃道婆?!?/br> 此話一出,彩英吃了一驚,原本以為是瞎忽悠,哪知竟真有來歷。她不由得肅然起敬,問道:“黃道婆真這么厲害?” 秦宛如:“非常厲害,以后你就知道了?!?/br> 第130章 投喂 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br> 當天晚上她進系統(tǒng)戳006, 那家伙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