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 第110節(jié)
從這個角度去分析的話,他們那年高考的作文能寫的點倒是有不少。 紀時希望自己的作文有那種感覺,他形容不出來,但改卷老師一看就覺得他很突出——可他也只是想想而已,自己有幾斤幾兩他心里相當有數(shù)。 悲哀。 姚蒙看著紀時一臉苦大仇深盯著作文的表情,好奇道:“你怎么又看上作文了?” “我作文好嗎?” 姚蒙:“……我上次語文分數(shù)還不如你?!?/br> 他覺得,紀時的存在就是給人制造壓力來的。 這學期以來,姚蒙已經(jīng)習慣了語數(shù)外三門被紀時壓制的日子,兩人之間的分差似乎也越來越大,姚蒙不是不想沖刺班里第一,可紀時每一次的發(fā)揮都能比他更好一些。 對方就像他的緊箍咒一樣,激勵著姚蒙不敢放松。 他之所以處在“習慣”的心態(tài)中,是因為他的班級排名雖然在第2,年級排名卻一直在往上爬,高三上學期,他在第3考場待過,也在第2考場待過,但最近這幾次月考,他基本已經(jīng)穩(wěn)定在第1考場了。 姚蒙心里認為,這份改變和紀時有關(guān)。 “你在看哪門?”紀時問。 姚蒙晃了晃手里的參考書:“找點數(shù)學題做做,不然下次考試大題還做不出來怎么辦?” 紀時嘆了口氣:“要不我也來看數(shù)學吧。” “作文不看了?”姚蒙瞅他一眼,“我看你表情是挺痛苦的?!?/br> “誰看了這個能不痛苦?”紀時把書指給姚蒙看,“你看這篇?!?/br> 姚蒙:“……” 第一句就是,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巴拉巴拉,然后過了幾句,《約翰克里斯朵夫》的作者……怎么說呢?作文好的學生水字數(shù)的功底比他們渣渣還是強上不少的,就算是水,人家也是老師心目中的佳作范文。 紀時感慨道:“我就想起之前曾泰然的作文,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寫過,你數(shù)數(shù)這都多少字了?” 加書名號20多個字,占了全文的40分之一。 但他寫作文的時候還真想不出這種表達,所以最后經(jīng)常就差那么100、50個字憋不出來。 …… 紀時說是要看數(shù)學,可他還是堅持啃了幾篇作文,心無旁騖地把一篇作文的開頭、結(jié)尾、中間填充的部分分析了出來,能入選佳作的范文重點要么在深度,要么在情感,他們學校唯一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側(cè)重點就在深度,紀時拼深度肯定拼不過別人,所以他爭取讓自己在情感表達上和閱卷老師產(chǎn)生共鳴。 深度未必人人有,過深的文章甚至有讓閱卷老師看不懂的風險,但情感表達不一樣,人人都有,只要產(chǎn)生共鳴,就算是閱卷老師也可能在某一瞬忘記理性。 但那同樣是個大工程。 不需要去補物理化學的日子,紀時都在11班的教室自習,主要看語數(shù)外這三科,英語的單詞和語法紀時刷了無數(shù)遍,但不得不說,知識是永無止盡的,就算他的英語在z中排名一向靠前,可紀時還是會遇到新的知識點。 相比復習物理化學的時間,紀時留給語數(shù)外的時間還是偏少的。 姚蒙又轉(zhuǎn)過來給了他兩根香蕉。 如果是紀時出門補課的日子,他和周偉樂曾泰然幾人一般一起出校門,可如果紀時在學校里上晚自習,那他和姚蒙平時討論題目就更多些。 兩人是11班的前兩名,除了彼此之間討論之外,他們班也有不少人來找他們問題目,還有外班的人悄悄鉆進他們教室一起討論。 “作文看完了?”姚蒙一邊說著一邊丟給紀時一張紙,“問完了就幫我看看這道題。” 紀時接過紙,抬起頭:“你要看作文嗎?我把我作文書借你?!?/br> “等快放學的時候再說吧?!币γ捎挠膰@了口氣,“好好的晚自習,看什么作文??!” 紀時:“……” 他一直覺得姚蒙挺熱愛語文來著,看來大家都一樣。 …… 紀時跑了趟廁所,洗了把臉,才回教室安安穩(wěn)穩(wěn)坐下來。 姚蒙找的題一般都很有難度,紀時每次都要花很長時間去解決,所以他解題之前也有自己的儀式感,讓自己在最佳狀態(tài)下去對付一道難題。 他看了眼手表,又瞥了眼題目,這道題估計要解到下晚自習了。 紀時最近戴著一支新手表,是他爸買的,之前知道他考年級第一之后,紀爸就一直想著給他買個什么禮物,后面他也不知道是找誰問的,給紀時買了支卡西歐的電子表,好像還是托人買的,他家這邊商場里都是中老年男表,沒什么針對年輕人的手表。 紀時挺想告訴他爸說別買的,電子表回頭高考考場上都未必能帶,可看著他爸一臉美滋滋獻寶似的模樣,紀時心里也挺受觸動的。 他記憶里很久沒有他爸這么開懷的畫面了,還有他媽,兩個人高興得都像年輕了好幾歲。 原來他的努力會讓他們這么開心,紀時真真切切意識到了這一點。 如果他沒有回到十年前,他恐怕永遠也不會知道,高中時代的遺憾不僅是自己的遺憾,也是父母的遺憾。 紀時高考考砸了以后,村里就有人在說“上了z中也沒什么用”之類的話,那個暑假結(jié)束后,紀時去上學了,那些話再沒有傳進他耳朵里,可他爸媽呢?可能是一年,可能更長……他們恐怕一直都能聽到那種話。 他們甚至沒有發(fā)泄渠道,他們沒有對紀時發(fā)火,恐怕也只能把這種情緒默默藏在心里。 紀時手指輕輕撫摸著手表。 接下來,他要珍惜好每一分每一秒。 …… 事實證明,姚蒙解決不了的題都不是一般的難,紀時從坐下之后就一直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一開始是沒思路,想完一個法子再想下一個,好不容易確定一條思路是對的,紀時就開始瘋狂寫公式,足足寫了三頁草稿紙,這道題目的解題思路才被他徹底理順了。 “原來是這樣。”姚蒙瞇起眼睛,輕輕地翻著紀時的草稿紙本,“可這步驟也太多了?!?/br> “高考遇上這種題該怎么辦?” “應(yīng)該遇不到吧。”姚蒙把參考書拿過來,“這是東山省三模的題?!?/br> “果然。” 蘇省的題他們一直練得不少,包括前幾年的高考卷和近幾年各市的模擬卷,蘇省是散裝大省,全省很少有統(tǒng)一性的模考,但是相鄰幾市之間互相組織考試的情況還比較普遍,他們老師也給他們做過這些卷子,總體來說,蘇省的試卷有蘇省的味道,尤其在語文和英語兩科上,蘇省比其他省份的卷子更活,數(shù)學的話,光不出選擇題這一招在全國就夠獨樹一幟的了,別的省份的卷子或許更有難度,但是做不出蘇省那種感覺。 紀時覺得,本省的考試確實挺卷的。 這道題做完的時間和他預(yù)估差不多,寫完之后沒多久就下課了,和之前一到下晚自習燈立刻關(guān)了相比,這學期不少人下了晚自習也不急著回家,依舊在教室里看書,只要趕在熄燈之前回宿舍就行了。 紀時干脆在教室里多賴了幾分鐘,背單詞。 等決定回去的時候,他把耳機插上,聽著耳機里播的voa和bbc英語,走路的話紀時一般聽慢速英語,據(jù)說慢速英語比他們平時月考的語速還慢,但這樣可以一心兩用,不需要撥回來重聽,還能和身邊人聊聊天。 不過他們英語老師也警告他們,說慢速英語不能多聽,防止他們習慣慢速英語之后不適應(yīng)高考的聽力。 “好累啊?!奔o時伸了個懶腰,“又一天結(jié)束了?!?/br> 黑板上,距離高考還剩多少天的數(shù)字空著,一般放學之前班長會把這個數(shù)字擦掉,等第二天早上再填進去,這一行字寫起來容易,但是威懾力極強,好像他們是即將奔赴刑場的犯人,數(shù)著他們生命的倒計時。 …… 紀媽不在這邊的話,紀時晚上照樣回宿舍,他和姚蒙兩人打包了炒飯回宿舍,怕炒飯冷,兩人從食堂到宿舍是跑回去的,回宿舍沒過多久燈就熄了,紀時扒完炒飯又啃了一個蘋果,炒飯有點油,吃點蘋果正好去油。 宿舍里安安靜靜的,但只要在過道里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間宿舍都有燈光亮起來,宿管阿姨其實也知道,不過她們這時候?qū)Ω呷呀?jīng)很包容了,人人都知道高三這一年有多重要。 紀時打了會手電筒就覺得眼睛有點干,他干脆不看書了,繼續(xù)聽聽力,睡覺前這段時間是珍貴的英語學習時間,再加早自習和每天的英語課,他的英語分數(shù)基本就是這么穩(wěn)住的。 聽著聽著紀時也困了,好在他的mp3還有定時功能,設(shè)置聽半個小時就會自動關(guān)了。 紀時在床上翻了個身,任由自己沉沉睡去。 他確實是困得厲害,中午只在桌上趴了會,沒有好好睡,晚上差不多把語數(shù)外該翻的資料都翻了一遍,做的事情和平時差不多,但今天感覺特別累。 紀時甚至懷疑自己是到倦怠期了。 第121章 回憶 關(guān)于2010年 倦怠期這種事情紀時說不準,但作為一個尚未滿18周歲的青少年,睡過一覺之后,他第二天早晨照樣生龍活虎。 但紀時同樣意識到了一件事情—— 他找不到更多的值得復習的東西了。 該看的材料他基本都看過了,該翻的書也都翻過了,雖說每天的五套試卷還照常發(fā)下來,但紀時的正確率越來越高,他去訂正試卷的時候,除了物理和化學,其他幾門科目基本沒有什么需要訂正的。 知識點一共就那些,月考、練習卷加上他手頭的輔導資料已經(jīng)可以覆蓋90%了,即便紀時的心態(tài)很穩(wěn),可因為復習的內(nèi)容都太過熟悉,他看著看著就覺得自己已經(jīng)沒東西可看了。 但他也知道,他不可能只看物理和化學,什么叫學如逆水行舟,一旦他覺得自己復習夠了,不需要再復習的時候,下次考試成績絕對會跌的。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老師課上講的內(nèi)容。 語文還好,畢竟紀時的語文還沒達到班級頂尖水平,更不必說在年級上,所以徐老師講的知識點對他都很有用,但數(shù)學和英語就不同了,老師在課堂上講的知識點他基本都會,甚至有不少題紀時都提前遇到過。 不聽課他會有身為好學生的愧疚感,可認真聽課又確實都是那些他很熟悉的東西。 這應(yīng)該就屬于倦怠期的一種。 “那你再去買幾本新參考書做做,就找那種最難的?!痹┤惶嵝阉澳愕摹段迦愤€沒寫完吧?” “誰做得完?”紀時嘆著氣,“那么厚一大本?!?/br> “那你就做?!痹┤慌闹绨?,“把自己變成學習的機器,做著做著說不定就能找回狀態(tài)了?!?/br> 紀時決定試一試。 《五三》的難度比他們平時練習還是高一點的,紀時之前都是偶爾做一做,平時都是以看練習卷為主,厚厚的《五三》被他塞在桌子下面,落了一層灰。 “你之前的資料都看完了嗎?”見紀時吃力地把《五三》翻出來,黃雅瓊瞪著眼睛,“紀時時,別告訴我這是真的!” “這就是真的?!痹┤恢钢o時,表情看起來比他自己更光榮,“這個人告訴我說,他現(xiàn)在都找不到可以看的資料了。” “早說??!”黃雅瓊在桌子里摸了半天,“我還怕打擾你,我這邊有不少題,你有空幫我看看唄!” 紀時把《五三》上的灰擦了擦,從黃雅瓊手里把她那邊的難題接了過來。 正如黃雅瓊所說,這確實是她積累了很久的題目,有數(shù)學的,也有英語和物化的,紀時把最底下放著的物理和化學題拿出來:“我先看物理和化學,看我會不會做。” “行啊。”黃雅瓊嘆了口氣,“說實話,我覺得我的那些資料高考前是看不完了,話說紀時,你之前不是找了不少高一和高二的資料嗎?都看完了?” “沒?!奔o時搖了搖頭,“但我找的資料基本都是物理和化學?!?/br> “也對,你其他幾科確實沒什么可看的?!?/br> 紀時慢悠悠地掏出草稿紙,先從物理和化學看起,還好,黃雅瓊給的題目里他會的是大部分,只有個位數(shù)的題目他也不太清楚。 紀時一個人琢磨了會,感覺還是需要一到兩位理科學霸的幫助,見周偉樂和姚蒙都有點忙的樣子,他等了會,等兩人都閑下來再問他們有沒有空一起討論。 一般來說,紀時有要求的話,他倆都是積極響應(yīng)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