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跟本王玩心計?你們還嫩了點!
書迷正在閱讀:家犬、逍遙小神棍、諸天從火影開始簽到、天降三寶,爹地寵妻甜如蜜、我能看見經驗值、她想腳踏兩條船【偽骨科 1v2】、表哥(骨科、出軌H)、與太傅不得不說二三事(1v1)、帝少的重生狂妻、綁定天才就變強
晨光微露。 往日清冷的王府門前熱鬧無比,各色各樣的人靜立等候,均穿戴整齊,懷捧禮盒,排隊立于府門之前,也不知已經等了多久。 陸續(xù)還有人前來,同樣不敢造次,恭敬無比地緊隨長隊。 幾十號人都著考究,其中不乏傭人相隨的大族子弟,甚至還有身穿官服的官員,粗看就知都是鄴城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突然的異狀,引得不少民眾遠遠停步觀望,敬畏的議論聲嘀咕不斷。 “今日北王府究竟發(fā)生了何事啊,居然有如此多有頭有臉的人前來?” “你竟還不知曉?據說北王瘋癥已經痊愈,昨日誅殺了宋千秋,如今已經重掌王府,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嘶......瘋癥居然也能痊愈?!” “如此說來,今后咱們鄴城就是北王說了算?” “鄴城本就是北王的封地,宋千秋那狗賊不過是鳩占鵲巢,仗著王府的威勢欺壓百姓,眼下這賊人伏誅,但愿將來咱們能有太平日子?!?/br> “瘋癥能夠痊愈,看來也是上蒼眷顧,能手刃jian賊立威,讓這么多大人物來拜見,依我看啊,這位殿下很是厲害......” ...... 七嘴八舌的評議愈發(fā)激烈,衣著破舊的平民們滿眼好奇,敬畏的議論聲里充斥著激動,也不知是期望還是感慨。 王府門前的眾人已然恭候將近半個時辰,漸漸等得有些心煩氣躁,卻是不敢失禮,只能在心中埋怨,宋千秋的前車之鑒就在昨日,沒人愿意觸霉頭。 “咯吱......” 丈高的紅門終于打開,門房的王府家丁做禮相請。 “諸位,北王殿下已經起身,請隨我來?!?/br> 領頭幾人悄聲對望,立即做禮相還,謹慎地隨著家丁踏入了府門,其余人也照樣學禮,依次而入,不敢表現(xiàn)出絲毫的埋怨。 俗語有云:宰相門前七品官。 身居高位者,府中下人也已經超脫了尋常的身份,擁有著極大的權利和便利,宰相府看門的家丁不亞于七品縣令,何況素未謀面的北王乃是鄴城之主,生殺大權盡在一手,府中門衛(wèi)自然身價更高。 經歷了宋千秋的傳聞,所有人都對北王更為好奇,哪怕今日還未得見,已然遭受了半個時辰等候的下馬威,心中敬畏漸生。 一路前行,歷經雕欄走廊,再穿過一道院門,沿路花卉盛開,王府的華美令人贊嘆,商賈鄉(xiāng)紳們敬畏之心愈發(fā)明顯,不敢妄自窺視。 直到立于大廳之前,門房家丁的做禮稟報,再度讓眾人牽緊了心神。 “啟稟殿下,有客求見。” 緊張恭候下,只聽屋內響起了溫潤之聲,儒雅而不失風度,令人如沐春風。 “請他們進來吧?!?/br> 單單一個“請”字,眾人只覺得受寵若驚,能被當朝殿下如此禮待,實在是莫大的榮耀,與之相比,方才那半個時辰的久候也算不得什么,立即懂事地將各自禮物放于門外桌臺。 一干人滿心歡喜地踏入了大廳,由縣令薛松濤領頭,前行數(shù)步,再度雙手做禮,齊齊躬身拜見。 “下官鄴城縣令薛松濤,參見殿下!” “草民參見殿下!” “學生參見殿下!” ...... 形形色色的二三十號人齊齊做禮,此刻表現(xiàn)得心悅誠服,恭候之間,只聽平靜之音再度響起,令人心中緊張消散大半。 “免禮,賜座?!?/br> 薛松濤等人緩緩起身,這才望見端坐大椅的俊朗青年,五官如玉,青絲如瀑,淡然落座,渾身已然散發(fā)著超凡的氣度,眉宇間的貴氣令人望塵莫及。 這位就是傳聞中的北王殿下,曾經被譽為文武絕巔的天驕皇裔,如今看來,果然傳言不虛,瘋癥也已經痊愈。 一眼驚艷。 薛松濤謝恩落座,心中波瀾漸起,絲毫不敢有托大之心,相隨的商賈看不出端倪,他卻是大為不同。 歷經官場磨煉多年,又在北塞邊城為官數(shù)載,薛松濤自問見多識廣,也算得上閱歷豐富,卻從未見過如此沉穩(wěn)之人。 這位年輕的殿下,先以未起身為名,下馬威試探眾人,消磨來人耐心,又以平和之言拉進距離,令人放松心神,一切看似自然而然的舉動里,實則蘊含著極深的城府,談笑風生間就將一個人看得清清楚楚。 這份手段,當真是有些不俗,而且還是出自一個年方弱冠的青年,皇室之中無庸才,世人所知的話語,在此刻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原本聽聞宋千秋之死,薛松濤心中震動,忌憚于宋氏一族的聲勢,并不愿前來,奈何身為當?shù)孛?,又轄制于北王,他無從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參見,心中緊張不已。 可今日初見,薛縣令卻隱隱覺得,此行似乎是來對了...... 沉吟之間。 薛松濤打起了幾分精神,盡他縣令的本職,起身做禮通報起了鄴城的概況。 “啟稟殿下,下官聽聞殿下康復,特來請安,如今鄴城動亂百廢待興,還望殿下主持大局,下官無能,上任多年僅能盡力維持百姓生計,鄴城屬地今有在籍人口三千余戶,共計8562人,耕牛68頭,商戶百余......” 一番講述下來,鄴城百姓的窮困愈發(fā)的清晰,商業(yè)的發(fā)達卻是有些出乎意料,似乎是因處于大玄朝、吐蕃、匈奴三國相交的特殊地境,商業(yè)流通十分便利,也算是占了地利。 秦風淡淡點頭,看不出喜怒。 經由薛縣令領頭,其余略有聲望的家族子弟也依次向著殿下做禮,多是說出些奉承討好的場面官話,看起來心悅誠服。 這些人的來意,秦風心知肚明,至于沒來的某些鄉(xiāng)紳商賈,也在他的預料之中,無非是害怕宋家的報復而已。 看似簡簡單單的拜見,實則是一張眾人心知肚明的拜名帖。 若是求見與王府,那便是站隊北王,今后承認北王所轄的鄴城民眾身份,若是不來,則表明宋千秋之死不被承認,有討好宋家之意,但一切遠沒這么簡單,即便這些前來的人里,未必就是人人忠心,見風使舵的大有其人。 鄴城只是邊疆小城,卻因地境特殊而龍蛇混雜,若想甄別出值得任用的人選,還需要更多的試探。 待到丫鬟們上了清茶,秦風笑著看向了眾人。 “諸位的心意,本王已經知曉,只要將來恪守本分,鄴城自然會庇護爾等,如今本王有一件大事,不知誰愿助力?” 眾人聞言一僵,緩緩抬頭注目而來,臉上的神色變得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