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書迷正在閱讀:落盡梨花月又西(父女1V1)、替身他們私奔了、一胎三寶:我媽咪超A的、乖乖站好[電競]、阿姐、兄長掌心嬌、侯爺今日也沒有回府、睡神與無花果、筆給你,你來寫[沙雕]、團寵醫(yī)妃打卡續(xù)命
前世所求,這輩子如愿,最后再狠狠將真相披露。 越棠才知道,今生這一場大夢,原是戲耍他的荒唐鬧劇。 當心如死灰時,有多愛,就有多恨。 等到云霏再來沈覓碑前時,見到仍舊跪在碑前的越棠,她啞聲道:“節(jié)哀吧,你還得活下去?!?/br> 殿下已經(jīng)死了,越棠總不能繼續(xù)跪下去。 越棠抬眸,看向云霏。 他眼下是淡紅的血淚,對著她笑了笑。 唇角剛剛揚起一絲,眼底顏色更深的血淚就大顆大顆滾落而下。 “死啊,死了好?!?/br> 她如愿了,她是不是已經(jīng)回到了她的地方。 她擺脫他了。 兩輩子。 “我又不是離了她就活不了?!?/br> 云霏閉了閉眼,眼前的少年哭著笑,血淚斑駁。 這一日后,云霏再沒見過越棠。 第58章 回歸 血色和戾氣的殿堂中,他看到她了…… 出院那天, 夏日的陽光明亮地刺眼。 沈覓抱著一大捧花束,走出了醫(yī)院的大門。 21世紀的陽光照在她身上,離開醫(yī)院, 高架路上車來車往, 大城市斑駁的味道混雜又匆忙。 那個古色古香的世界好像徹底從她身上剝離。 沈覓將墨鏡摘下一半, 瞇起眼睛去直視天上的太陽,被刺地眼睛閉眼就是一大塊光斑。 眼睛很不舒服,但是讓她覺得真實。 發(fā)小楚妙等在門口,見到沈覓出來, 朝著她展開手臂, 笑容張揚又漂亮。 “沈覓,歡迎回歸正常生活!” 沈覓懷抱中的向日葵帶著淡淡的清香, 她朝著楚妙露出發(fā)自內心的笑容。 “我回來了。” 沈覓回到現(xiàn)代的生活忙碌又充實。在醫(yī)院臥床太久,她的體能、耐力都大不如前, 她要盡快撿起過去的工作, 每天還要騰出時間去健身鍛煉。 當初漸凍癥來得迅速,在醫(yī)院將近有一年, 這回出院之后,好友一一發(fā)來慰問, 三天兩頭還有聚會慶祝。 剛回來的這幾個月, 是一點兒都算不得輕松。 沈覓站在穿衣鏡前,對著鏡子將衣領的紐扣解開。 鏡中的她因為長久不見陽光, 肌膚白得病態(tài), 手背還能看到微微泛紫的血管。 她的眼眸因為瞳色淺而顯得清冷, 唇色淡紅,是稍有距離感的明艷,和清晏公主有八成相似。 清晏的容貌還要更有迫人的銳氣一些, 沈覓自己的眉眼冷淡大過于銳利。 沈覓看了自己一會兒。 現(xiàn)在她看眼前的自己還有些不真實的陌生感。 她在任務世界的時間,比她在現(xiàn)實世界的時間還要長。 看慣了清晏的模樣,再看自己時,就算再像,也還是會有一種割裂感。 現(xiàn)實生活的匆忙,不能留給她多少空閑時間去胡思亂想,一天就匆匆忙忙地結束。 沈覓不再望著鏡子,換上睡袍就疲憊地躺到床上,思緒有些懶散。 她在想今天的事。她白天應約去看一場發(fā)布會,朋友引薦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給她認識,笑著和她介紹:“這是小唐,唐霖?!?/br> 那時,聽到那兩個字,沈覓手中握著的高腳酒杯差點傾倒,嚇得唐霖一路上都少言寡語。 沈覓抱歉地解釋是她走了神,氣氛才緩和了些。 小唐,只是一個發(fā)音相同的稱呼,卻讓她不合時宜地想起了一個人。 自從回來之后,她幾乎沒時間去想的那個人。 她睜眼看著上方的吊燈,燈光璀璨,刺地眼睛微微酸痛。 一閉眼,她腦海中就浮現(xiàn)了那個少年的身影。 那任務世界的三十年,突然地就好像一場夢,結束后,找不到任何存在過的依據(jù)。 越棠也是。 除了會被漸漸忘卻的記憶,他不存在于她的世界和生活。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概念、任何理論,能去證明他的存在。 仿佛只是一個臆想中的人。 沈覓迷迷糊糊有了些睡意。 幸好啊,她及時抽身回來了。 她的情感都還在她的掌控范圍之內。 過些天,等工作完全和之前接上之后,她就能有不少空出來的時間,她可以再去學一個新的領域技能將這些時間填充上。 沈覓有些困倦地亂想,就,學一學厚涂好了。 她慢慢學,學不來再換。 把心中所想……在記憶模糊前,都畫出來。 - 亂世第一年。南越擁立君主越棠,字長雍。十一月,越長雍統(tǒng)一南越、南朝,出兵攻打車師。 第二年。北朝政權分崩離析,各地割據(jù)為主,漠北南下,占冀州、兗州、營州三州之地。同年,越長雍攻下車師國。 第三年。漠北欲繼續(xù)南下,于青州遇越長雍,戰(zhàn)于戈壁灘,大敗。歲末,越長雍收復原北朝五州之地。自此,中原已定。相較于前朝,新朝另擴大疆域南至南越、西至車師,版圖空前宏大。 大晏元年。開新朝、國號為晏,定都雍州,更名為雍都。七月,帝越長雍攻下漠北。自此,天下歸一。九月,帝于雍都敕造百丈摘星臺;十二月,于皇宮建梧桐殿。 二年。帝命章韜出海、伍瀚西征。 三年。帝重整天下水路,勞舉國之力開山建渠。 四年。年初,摘星臺建成,帝重用方士,親自觀星,大興術數(shù)之道,民間已有哀聲。太平大世不減重典,百姓怨聲載道。新朝不穩(wě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