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藥王空間穿到七零年 第10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互穿后我把皇帝逼成學(xué)霸[古穿今]、嬌縛、童養(yǎng)媳、[綜漫同人]當(dāng)被被有了本丸、七十年代小甜妻[穿書]、溺愛(作者:川瀾)、血霧、回到渣了夫君前(重生)、女上、【綜美劇】夜班
蘇月曦之所以敢確定,也是因為鐘啟航皮下出現(xiàn)了囊蟲結(jié)節(jié)。 這些囊蟲結(jié)節(jié)少量分布在鐘啟航的皮膚下,因為里面的囊蟲已死,不紅不癢不疼,還可以推動。 要不是蘇月曦細(xì)心,說不定就忽略了。 有囊蟲結(jié)節(jié)就證明鐘啟航被囊蟲寄生過,再結(jié)合他從前并沒有癲癇,蘇月曦才確定,他應(yīng)該是豬囊蟲誘發(fā)的癲癇病。 蘇月曦又問了程秀麗,得知鐘啟航以前確定經(jīng)常喊頭疼頭暈后,蘇月曦就有百分九十九的把握了。 至于剩下的百分之一,那只是蘇月曦謙虛而已。 為了進(jìn)一步確認(rèn),蘇月曦最后一次問:“阿姨,你們從前有沒有吃過rou里面有很多類似大米一樣,看著很惡心的豬rou。還有你家的蔬菜水果是生吃還是熟吃,洗干凈沒有?” “你說的是病豬,那肯定吃過,”程秀麗肯定的說。 她又道:“病豬比較便宜,也吃不出問題,就是有點惡心人,但我能接受,因此只要遇上了,我都會買一點?!?/br> “不過我總共也才遇上兩三次,吃的次數(shù)不多。” 蘇月曦聽了程秀麗的話,無語的拍了一下額頭。 “阿姨,誰說人吃了病豬會沒事?你知道嗎?那些豬rou里面的白點,都是蟲卵?!?/br> “那種蟲,人吃了就會寄生在人的身體里,你兒子之所以會得癲癇,就是因為那種蟲子跑到他腦子里了?!?/br> “你說啥?”程秀麗和鐘武同時說了這一句話。 就連鐘啟航,也吃驚的坐了起來。 蘇月曦也很無奈,七十年代,人們只能勉強(qiáng)溫飽,對各種食物非常珍惜。 就是嗖了臭了的飯菜都能吃下去,更別說病豬了。 可就是這種習(xí)慣,卻導(dǎo)致人被各種病菌寄生蟲入侵,弄壞了身體,實在是得不償失。 程秀麗被嚇到之后,很快又反應(yīng)過來,難以置信說:“可是,那rou我們一家六口都在吃,怎么只有我大兒子出問題?小姑娘,你是不是搞錯了?” 蘇月曦嘆了一口氣,“阿姨,我要是不確定,也不敢說??!至于你家其他人沒中招的原因,有可能是身體太好,也有可能是蟲卵還在潛伏?!?/br> “豬囊蟲的潛伏期可以長達(dá)三十年之久,意思是,你們?nèi)羰潜患纳?,有可能一兩個月發(fā)病,也有可能幾年十幾年三十年才發(fā)病?!?/br> “這么……恐怖嗎?” 程秀麗和鐘武想到自己身體里可能會有一大堆蟲子,同時打了個寒顫。 程秀麗甚至有些惡心,全身發(fā)癢,好像身體里有一堆蟲子在爬似的。 鐘啟航則苦笑起來,原來,全家只有他最倒霉。 鐘家三個人皆神思恍惚,過了好幾分鐘,程秀麗才用哀求的眼神看著蘇月曦問,“小姑娘,軍醫(yī)同志,我們……還有救嗎?” 看程秀麗一副自己可能馬上就要死的表情,蘇月曦哭笑不得。 “能治,當(dāng)然能治,其實你們應(yīng)該高興的,囊蟲寄生誘發(fā)的癲癇,只要將寄生蟲殺死,就可以好很多?!?/br> “雖然以后還有可能復(fù)發(fā),次數(shù)卻極少,這可比其它癲癇好治多了。” “不能完全痊愈嗎?”鐘啟航有些貪心的問。 “也有很大的可能,后續(xù)還得看你的恢復(fù)情況?!?/br> 蘇月曦短短的十多個字,給了鐘啟航莫大的希望。 他甚至喜極而泣,捂著臉流著了淚說,“我能好,我可以當(dāng)正常人了。” 程秀麗也不停的對蘇月曦鞠躬,“謝謝你,同志太謝謝你了?!?/br> 蘇月曦扶住了程秀麗,“沒事阿姨,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br> 程秀麗有些崩潰,“不,你這是救了我的命,要是我兒子好不了,那我想死的心都有了。” 就因為自己貪小便宜才害了兒子,要是兒子沒法痊愈,那程秀麗這一生,都會活在愧疚當(dāng)中。 一直沉默的鐘武,看妻子半天沒問道關(guān)鍵問題,干脆自己動嘴。 “同志,請問一下,我兒子要吃什么藥才能好?” 蘇月曦:“我建議你們?nèi)メt(yī)院告知醫(yī)生情況,他們會對癥下藥的?!?/br> “你不可以開藥嗎?”鐘啟航問。 醫(yī)院的醫(yī)生幾年都沒查出自己的病因,鐘啟航現(xiàn)在對他們喪失了信任,很怕他們因為醫(yī)術(shù)不行,又把自考耽誤了。 蘇月曦微笑著搖頭,“不行,治療囊蟲寄生可不容易,起碼需要吃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藥。我是個中醫(yī),如果替你治療,需要經(jīng)常查看你的身體情況,調(diào)整藥方??晌疫^了正月十五就要回部隊了,沒有足夠的時間?!?/br> “所以,與其找我,你還不如最開始就去找其他醫(yī)生。” “這……好吧!”蘇月曦說的有道理,鐘啟航無奈接受。 程秀麗他們也不得不接受,沒辦法,現(xiàn)在去外省太難了。 不僅要得到單位的批準(zhǔn),還要介紹信,準(zhǔn)備全國糧票等等。 并且車費(fèi)也不便宜,就是去一趟隔壁省,都要五六塊錢。 要是去一兩千公里之外的地方更別說了,車費(fèi)要十幾塊。 一次十幾塊,一來一回,一個月工資就沒了,一般家庭可扛不住這種花費(fèi)。 說清楚了,蘇月曦和蘇鴻興準(zhǔn)備離開。 程秀麗拉著他們倆說要請他們吃飯,被蘇月曦直接拒絕,還找借口,說自己今天打算游半天長城,傍晚才回去。 程秀麗急著帶鐘啟航去醫(yī)院,沒法等那么長的時間,只能問蘇月曦家的地址,打算改天再請他們。 不過蘇月曦可不想吃這頓飯,和蘇鴻興一起跑了。 程秀麗他們追不上跑的賊快的兩人,只能遺憾離開。 跑遠(yuǎn)了,蘇鴻興才笑著說:“月月,我咋感覺你逃跑非常熟練啊!” 蘇·凡爾賽·月曦撩了一下頭發(fā),“唉!沒辦法,經(jīng)歷的次數(shù)太過,有經(jīng)驗了?!?/br> 蘇鴻興被蘇月曦逗笑了,輕聲說:“你就皮吧!” 兄妹倆又開開心心的游了起來,直到太陽落山,天氣變冷,他們才回去。 到了家后,蘇月曦他們才被鄰居告知,今天蘇爺爺他們來過的消息。 蘇月曦當(dāng)時就氣笑了,回家關(guān)上門說:“平時一直用厭惡眼神看著我的人,今天居然會紆尊降貴來找我們,可真是稀奇?” 許婷接過話茬,“有啥稀奇的?他們無非就是想讓你們倆勸我和蘇大偉復(fù)婚而已。” “想的挺美,”蘇月曦唯有冷笑。 蘇鴻興也道:“媽你放心吧!我們是不可能同意的。” 許婷心滿意足的笑了,“媽知道,你們倆都是好孩子,有你們倆個,媽這輩子值了?!?/br> “不過,我覺得,你們最近還是出去躲躲吧!你們爺爺奶奶畢竟是長輩,打不得罵不得,和他們打交道,吃虧的只有你們?!?/br> “暫時就先忍著,等你們回部隊就不必怕他們了?!?/br> 蘇月曦不覺得這是個好辦法,喝了一口水說:“媽,我們還有二十多天假期,怎么可能一直躲著。” “俗話說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廟,只要他們有心,早晚會遇上我們的?!?/br> “不過你也別擔(dān)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我們兩個咬死了不松口,他們就拿我們沒辦法,頂多就是挨罵而已。” 蘇月曦說的是實話,許婷也沒用更好的辦法,只能一直嘆氣。 過了一會兒,許婷才交待蘇鴻興,“兒子,那之后幾天,你可得注意一點,別讓你爺爺奶奶對你meimei動手。” 至于許婷為啥不擔(dān)心蘇鴻興挨揍,是因為她知道,婆家嚴(yán)重重男輕女,即使公婆不喜歡蘇鴻興,也不會對他動手。 在老蘇家,女孩和男孩的待遇則是一個天一個地,在公婆眼里,女孩就是賠錢貨,不值錢,想怎么打罵都可以。 蘇鴻興回憶起從前meimei的遭遇,眸中寒光一閃,保證道:“媽你放一萬個心吧!有我在,誰也別想動meimei半根毫毛?!?/br> 蘇月曦見親媽哥哥一臉嚴(yán)肅,像是要去上戰(zhàn)場似的,笑著說:“媽,哥,你們別擔(dān)心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他們打不了我。” 許婷納著鞋底,頭也不抬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了你的安全,謹(jǐn)慎點不要緊?!?/br> 蘇月曦:“好吧!” 許婷他們把老蘇家人當(dāng)成洪水猛獸,還想著有一場硬仗要打。 萬萬沒想到,老天爺好像站在了他們這一邊,讓蘇爺爺他們病了。 沒了兩個難纏的老人,就剩蘇大偉這個紙老虎,那根本不足為懼,蘇鴻興三言兩語就把他氣走了。 接下來的日子,蘇月曦以為會過的很平淡。 可事情和她想的完全相反,接下來幾天,蘇家的門檻都差點被人踏平。 為啥呢? 這些人全都是來給蘇鴻興和蘇月曦說媒的。 蘇月曦和蘇鴻興既有工作,長的還好,兩個都是香餑餑。家里有同齡男孩女孩都眼饞他們兄妹,才有很多人托煤人來問問。 蘇月曦還好,年紀(jì)還小,許婷暫時不希望她嫁人,因此只要是給蘇月曦說媒的,許婷通通拒絕。 可蘇鴻興就慘了,許婷想抱孫子,覺得他到了該成家立業(yè)的時候,就逼著他去相親。 蘇鴻興根本不愿意,卻敵不過許婷的一哭二鬧三上吊,只能勉強(qiáng)去相看。 可他暫時真的不想結(jié)婚,因此他把所有相看的人都拒絕了。 拒絕的人太多,周圍方圓十幾公里的人,就都知道了蘇鴻興是個眼光賊高,準(zhǔn)備找個天仙的男人。 這可把許婷氣壞了,即使快過年了,也把蘇鴻興罵的狗血淋頭。 好在,即將過年,為了迎接一年最重要的日子,許婷暫時放了蘇鴻興一馬。 準(zhǔn)備過年了,年貨肯定要備好。 家里剛好有兩個閑人,自臘月二十之后,蘇月曦和蘇鴻興就被許婷指揮的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每天半夜三更去排隊買物資。 過年嘛!要買的東西無非就是花生瓜子,粗糧細(xì)糧,還有rou,糖果等等,基本都是吃的。 至于衣服,蘇家人的衣服都很新,就沒必要再換新衣服了。 在七十年代,年味還是很濃的,就是再窮苦的人家,過年時也要弄一兩樣好東西。 全國人民都在同一個時間大量買東西,在物資匱乏的七十年代,肯定是供不應(yīng)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