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只是似乎少點什么,他等了會不見主食,正想要碗白米飯時,蟹黃湯包閃著金光一樣呈上來。 個個酒盅一樣大,提起來顫顫巍巍,漂漂亮亮盛在白瓷盤里還須得用內(nèi)里凹陷的圓盤,不然汁水奔涌,染臟衣物就不好了。 蟹膏腴潤,蟹rou鮮甜。 在它頭頂咬下一個小口,散出蒸騰熱氣。調(diào)羹里盡是鮮濃湯汁,先將其一飲而盡,再捏起包子一角,蘸上鎮(zhèn)江香醋。 有吃得急的,大口咬下,很容易燙出一嘴泡。還有初次吃的食客,難免湯汁“嗤”的噴人一身,實不雅觀。 叮叮當當間,賓主盡歡,吃得面色紅潤。 差使兩個小丫鬟給自己捶背,林繡剛舒服地享受起大廚待遇,就被趙管家又匆匆叫走這客人說什么也賴著不走了,非要見見掌勺小娘子。 知她非揚州人,也并不是學士府的廚子,這位客人更是詫異,直接快進到“小娘子愿不愿來我府上做私廚”一步。 林繡笑道,“若您還想再吃,只消小廝帶個話,很快就送至府上?!?/br> 現(xiàn)代外賣行業(yè)風生水起,她眼饞許久,這等好機會可不容錯過。 客人面色一詫,旋即又笑了,“以后定去店里嘗嘗老板手藝。” 微風輕起,馀霞吹軟,盤盞已被撤下,忙活一下午總算有了清閑時間。 桃枝跟她編排起今天的食客們,“他一氣吃了八個包子,個個如手掌來大?!?/br> “那不是說明我做的好吃嘛?!?/br> 桃枝想想,也是。不過若是今后誰再說江南人士個個文雅,她定要與那人好好爭論一番。 洗盤子洗碗有專屬小廝負責,林繡在院子里逛悠一會兒,撩貓逗狗停不下來。 有人從身后叫住她,“林姑娘稍等?!?/br> 他淡淡地開口,明明語氣關(guān)心,面上還是慣常清冷模樣, “你的手可有好些?” 林繡舉起手,招財貓一樣晃蕩幾下。白皙手掌上只留淡淡紅痕。 “無事發(fā)生!” 江霽容也跟著她笑起來。 ---- 很快就是七夕佳節(jié),小商小販里有心思活絡(luò)的,當街擺出了不少花花綠綠。 林大廚自發(fā)兼任起采購組組長,揪著兩個小丫鬟出門買菜。 明明節(jié)日未至,各商家活動“預熱”早已開始。賣情侶香囊的,多繡鴛鴦戲水或比翼雙飛,很討夫婦們喜歡。 至于三步一家的簪釵步搖、鐲子耳環(huán)之類的實屬誘人沖動消費,連她也扣扣索索掏出幾個銅板,興沖沖挑了不少。 雖然主要目的是想出府玩,桃枝和珠梨還是非常盡責地扛了大包小包回去。 林繡興致未減,被一家雜貨鋪子迷花了眼。 白色的砂鍋,底兒帶著點雪青色。 賣鍋的小販笑著迎上來:“小娘子識貨,這是鼎鼎有名的清河砂鍋?!?/br> 圓凸的肚兒和微張的頂仍是包著釉的,林繡伸手一摸,亮晶晶、滑溜溜,細膩如幼童皮膚。 身后兩人眼巴巴望著,她不由嘴角上揚,“今晚吃什錦砂鍋?!?/br> 捧了砂鍋欲走,再一看,居然還有銅火鍋鍋子,可惜三人實在拿不了這許多。 戀戀不舍地放下銅鍋,林繡很懊惱為什么不多帶點人出來。 新鍋上任三把火,先熬了幾回稀粥才能正式使用,確保細小縫隙都被填滿,不會滲水。 林繡之前煮煲仔飯的時候還不懂,連炸三口砂鍋。偏偏每次鍋巴都噴香,讓她忍不住想從碎片上扣下一塊嘗嘗。 素什錦砂鍋又叫旱火鍋,最早只有豆腐白菜,大抵是窮人們寒冬臘月沒甚可吃,找出最便宜的菜亂燉一氣,只管個溫飽與暖和。 后來不知誰創(chuàng)造性地加入菌子,讓整個口感層次都更上層樓當然成本也是。 時蔬一鍋燴沒多少意思,主吃菌子的鮮美。鹿茸菇肥厚汁美,滑溜溜難以夾住,需鋪在鍋子最上層。 桃枝戳戳她,“菌子不是葷菜嗎?” 林繡搖頭,很嚴肅地指正,“當然不是?!?/br> 白菜、紫蘇、腐竹、黃花、茼蒿等沒有嚴格限制,把綠的白的菜清洗干凈,折成小段,再扔進去幾個金黃的炸素丸子。 綠豆粉絲自古就有“碾綻綠珠,撒成銀縷”的做法。綠豆磨面,澄粉,搓成細絲,曬干即可,街上賣的店家還不少??上г诂F(xiàn)代的含義完全被覆蓋,她每次搜索做法都被其他新聞勾走。 林繡瞧著這貨有點像火鍋,但絕非同一物件。 將每樣菜品像蓋房子一樣整齊碼好,藕片是地基,豆腐做房子頂。 上層的嫩豆腐最先熟,煮著微微漲了,魚嘴一樣翕合。這時手不能抖、筷不能夾,要像螃蟹一樣,小心用調(diào)羹做鉗,把它“鏟”起來。豆腐在調(diào)羹上顫顫巍巍,心也跟著顫一下。 生蔬燒不入味,容易有草腥氣,墊在最中才能飽吸菌子的鮮美。 再有雞湯做湯頭,菌菇吊味,這鍋子倒同茄鲞有兩分神似,白菜都能吃出rou味。 旱火鍋是黃河一帶的吃法,若是宋長史在,怕是又要流淚了。林繡不由會心一笑,又思念起她的小店。 三兩下劈好了柴,她搬來個小板凳坐在灶前,等著湯燒開。 什錦鍋子是素,這頓自然少不了rou食。 桃枝湊過來問道,“繡jiejie,還有其它吃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