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林易東
書迷正在閱讀:和邪神網(wǎng)戀后我紅了、九千歲[重生]、一拳修仙、天降萌寶請接招、拆二代他不干了(娛樂圈)、想結(jié)個婚可真難、全世界都知道她愛我(GL)、穆少夫人又掉馬了、日拋金手指使我暴富[穿書]、含情待放(GL)
年復一年,每當新的電影開始發(fā)行,制片人林易東都會在接受報紙采訪時向那些評論家表示: “我完全明白我的電影,它只是娛樂而已?!?/br> 正如他說的那樣,他的電影富有娛樂性。 “我眼前看到的是一把匕首嗎?” 那里面有女巫、懸疑和特效,還有謀殺、傷害、欲望、貪婪、陰謀、劍斗、流血、復仇和恐懼。 “步槍子彈口徑7.62,彈殼51,子彈可以在100米內(nèi)貫穿6毫米厚的勻質(zhì)鋼板,這不是普通的謀殺?!?/br> 學者和評論家們肯定會說: “他的電影有比這些表面上的緊張,更豐富的內(nèi)容?!?/br> 他們說的沒錯,林易東挨個給他們點了贊。 透過表面沖突,他的電影對人性的某些側(cè)面,做了深刻的剖析。 當然,娛樂和藝術并不相互排斥。 “我是個入殮師,是個一事無成的哲學系應屆畢業(yè)生?!?/br> 與此相反,它們緊密相關,如影隨形。 林易東一直都認為,任何藝術家,尤其是網(wǎng)文作者們,都不必因為給一大群人提供了娛樂而感到抱歉。 長久以來,“娛樂”一詞籠罩著貶義色彩,它暗示的內(nèi)涵是短暫、膚淺、瑣碎、無足輕重,這是不應該的。 但要了解這個詞的真實含義,林易東又不想花錢去查閱一本有價值的詞典。 “所以我的還不夠清楚的嗎? 娛樂從來都是我們可敬的、莊重的傳統(tǒng)之一。” 娛樂是占有,是抱持,是沉浸于思考。 “抱持一種見解”,它不是指一個人在臉上畫油彩,然后跳踢踏舞。 林易東關掉音樂,坐到躺椅上,以“娛樂”某種觀點。 并在腦海中玩味它,娛樂,掂量它的分量,查看它,權衡它,賦予它價值并進行深思。 林易東從朋友那里了解到,娛樂的詞根來源于纏繞。 它有兩種特別的纏繞方式,這一點林易東深有感觸。 第一種自然是將所有元素,情節(jié)、人物、對話、動作、場景和所有其他的,編織成整體,使之成為一件作品。 就像他的電影,就像作者的這本小說,雖然這其實壓根兒也稱不上是什么整體。 第二種呢,自然是將作品與他人連接。 最理想的是什么呢? 任何藝術形式的接受者都能在某種意義上成為創(chuàng)作的一個部分。 “把娛樂僅僅說成是使他人愉悅,顯然是不公平的?!?/br> 林易東朝著他人,畫著自己的大餅, “一切終將歸于深淵中,就此消亡,但娛樂不會?!?/br> 有時,會有人質(zhì)問林易東: “像你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超脫于做買賣的種種束縛嗎?” 他的言下之意,大概就是: “你不這么做的話,該如何另辟蹊徑,挖掘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真實,并最終于他人分享?” 當然,還有一種意思可能就是: “你怎么能將高貴的藝術和骯臟的吸金術連在一起?!” “詩人需要一支筆,畫家需要一把刷子,而電影制作者需要一支軍隊?!?/br> 軍隊需要錢的支撐。 當然,對于這種人,林易東不想理睬他們。 他拿錢擦手的時候,也會嫌太硬。 只是,有的時候會有人抨擊他的電影為“偷窺狂”。 對此,林易東非常不解: “如果電影不偷窺,還能稱其為電影嗎?” 觀眾們坐在電影院的黑暗里,可不是為了看些陽春白雪,他們就是為了透過銀幕去偷窺陌生人的生活和隱私。 他們翻找片中角色的東西,審視他們的行動,偷聽他們的對話。 這可比真的躲在小巷子里,偷窺別人家窗戶里發(fā)生的事情,要好。 正相反,如果一部影片表現(xiàn)的像卑鄙無恥下流的偷窺狂,那只能說明制作者的手藝活兒太差勁了。 這一點放在小說中,似乎也是這樣的。 讀者們?yōu)榈模痪褪峭高^屏幕去偷窺陌生人的生活和隱私? 翻找書中角色的東西,審視他們的想法和行動,偷聽他們的對話。 評頭論足的,就好像自己是個書評家,比作者更懂這本小說。 然而我們都知道,這不過是個作者編造出來的“夢境”。 還有什么能比小說cao縱、編排、策劃、安置得更多呢? 作為讀者,你們看到的場景由連續(xù)或者不連續(xù)的場景、逼真的同期對話組成。 盡管你們會感覺自然真實,可那些不同章節(jié)其實都是在不同時期,甚至可能是不同地點寫出來的。 編造,林易東對此深以為然,如同所有工藝,都不應該被看出編造的痕跡。 就像技巧高超的劇本全是虛假編造,但它們天衣無縫。 但如果你不能忍受夸張杜撰的外觀,不屑于幻想和設計技巧,那你就絕對別涉足寫作行業(yè)。 因為它的編造程度,比所有藝術加起來還要嚴重。 “不要和我說什么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真人真事改編,其實也是一種編造?!?/br> 林易東坐在圓桌前,其他嘍啰正在做著自己的事情, “我來這里只為了一個目的,你們要按照我說的做。 我給你們提詞器,你們照上面寫的來,懂我的意思嗎?” 林東舉了一下手: “我能問一下,必須這么做嗎?” 林易東點了點頭,很是強硬的說道: “是的,必須這么做?!?/br> 就好像讀者是非常難以捉摸的東西,對于書中角色的描述也需要很多的文字來討論。 但是,林易東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他只想讓這些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我來叫你們做事,這樣會更有效率?!?/br> 小說是為讀者寫的,電影是為觀眾拍的。 一幅畫哪怕只要找到一位顧客,就可能世代保存下去。 一首詩哪怕被一家最名不見經(jīng)傳的出版社發(fā)行,最終都可能會被大眾詠頌。 是的,是一首詩,不是一本小說。 網(wǎng)絡小說,就像流行藝術一般,它的對象是普羅大眾。 為了真正達到它的自然目的,小說自然需要各種群體的組合,不是一個讀者,而是一大批各式的讀者。 要讓所有這些人都能打開這本小說,觀看這一本以穩(wěn)定單一速度更新的小說。 小說沒有讀者,就如同小說根本不存在。 當然,在技術形式上,它是客觀存在的。 但無論如何,一本小說如果沒有讀者,其效果和此小說從沒有被人寫出來,是一樣的。 它不會觸動任何人,也不會令任何人感動。 如果沒有讀者觀看,所有傾注其中的天賦和辛勞,所有藝術和工藝,加在一起等于零。 因此,沒有哪一位作者可以忽略讀者。 林易東自然不會例外,雖然他是一名制片人。 “作者不想做的事情,我來做?!?/br> 只是,作者做不成的事情,林易東也做不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