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私吞貢品
“車婆婆,那您的店鋪呢?” “不礙事的,就一小會——不打緊的?!?/br> 一行四人向西,在距離古董店三百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裁縫鋪,這就是趙師傅的“趙記裁縫鋪”,在裁縫鋪的西邊有一條小巷子,巷口的磚墻上鑲嵌著一塊藍底白字的鐵牌子,上面寫著三個字:“青花巷”。 “車婆婆,這個小巷子怎么叫青花巷呢?” “咱們黃窯崗過去是燒制青花瓷器的地方,你們到后面去看看——就知道了?!?/br> “車婆婆,巷子后面有什么?” “后面過去是燒制陶瓷的地方?!?/br> 巷子非常窄,四個人魚貫而入。 巷子彎彎曲曲,足有四五百米長,巷子里面有幾扇門,住著幾戶人家。 走出巷子,和眼前是一片山林,沿著山腳卞一條山路向東,沿途——山腳下,有不少隆起的土丘。行至三百米處,有一個隆起的更大更長的土丘,土丘成南北走向,土丘的南端平緩下移,土丘南邊四五米處,就是陳家第三進房子。 “車婆婆,這個土丘是做什么的?” “你們到上面看看就知道了?!?/br> 歐陽平和水隊長躬身爬上兩米多高的土丘,在土丘的上面露出一些呈拱形的青磚,部分地方已經(jīng)坍塌了,坍塌的地方露出黑咕隆咚的洞。 “車婆婆,這是不是過去專門用來燒制陶瓷的窯?” “不錯,這就是燒陶瓷的窯——這些窯有些年頭了。我太太爺?shù)臅r候,這些窯就在這兒了。” 關(guān)于黃窯崗制陶的歷史,不但有文字的記載,還有遺址作為佐證。 “車婆婆,我們聽說,黃窯崗燒制陶瓷的歷史從宋朝就開始了?!?/br> “可不是嗎?從大宋年間就開始了。聽我太爺爺說,每年三月二十八前兩天,黃窯崗都要舉行一次點火大會?!?/br> “為什么要舉行點火大會呢?” “點火開窯?。 ?/br> “點火開窯?” “每年春天,朝廷都要攤派一些瓷器,開窯之前,地方上的大小官員都要到東門鎮(zhèn)來,點火儀式由宮里面派來的人主持。” “點火開窯,車婆婆,您跟我們說說。” “點火那一天,要搭一個高臺,先祭天,后點火,點火的時候,所有窯口,每個人拿著一個火把,主持點火的人點著所有的火把,這些火把再將每一口窯點著?!?/br> “這些要都是官窯嗎?” “都是官窯,宮里派來的人要在十幾家燒制的陶瓷中挑選最好的,然后用船送到京城去,沒有被選中的人家,就賣給普通老百姓?!?/br> 歐陽平雖然生在東門鎮(zhèn),但對這些傳說一無所知。 “要不然東門鎮(zhèn)怎么會有廟會呢?先有陶瓷后有廟會?!?/br> 車婆婆提供的情況似乎和3.29案沒有什么關(guān)系。 “車婆婆,陳耀祖家很早就經(jīng)營古董店了嗎?”歐陽平卻不這么認(rèn)為。 “聽我太爺爺說,陳家最早是專管進貢給朝廷的瓷器的,陳家就是從那個時候發(fā)起來的。” “陳家是不是收藏了一些比較值錢的瓷器呢?” 陳梅說過,她曾經(jīng)在密室里面看到過一些瓷器。 “這個——你們可以去問湯由衷,還可以去問一問趙掌柜?!?/br> “趙掌柜是干什么的呢?” “他就是茶水爐對面開瓷器店的趙掌柜,他家祖上就是燒制陶瓷的,現(xiàn)在,黃窯崗就剩下他一家燒瓷器了。湯由衷是更生土長的黃窯崗人,在我們黃窯崗,大部分人家都是外來戶?!?/br> 歐陽平想起來了,在茶水爐的對面,確實有一家陶瓷店。 聽了車婆婆的話以后,歐陽平立即返回古董店,他讓汪小引和水隊長請來了湯由衷和趙掌柜。 下面是歐陽平和湯由衷、找掌柜的對話:“湯掌柜,趙掌柜,今天請你們來,想請教你們一些問題。 水隊長遞給湯、趙二位掌柜一人一支香煙,病給他們點著了。 “你問吧!只要是我們知道的。”湯由衷道。湯由衷年齡在流逝歲左右,穿一件本裝棉襖。 “這些天,街坊鄰居都在談?wù)撨@件事,我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陳家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闭f話的是趙掌柜。趙掌柜的年齡比湯由衷稍微大幾歲。他的頭上戴著一頂瓜皮帽——瓜皮帽是羊皮的,腰上系著一條皮圍裙,汪小引道他家的時候,他正在加工陶瓷的毛坯。皮圍裙上和手上沾著以一些泥巴。 “我們聽說二位是根生土長的本地人,你們對黃窯崗歷史上發(fā)生的一些事情,知道的一定比較多?!?/br> “不知道你們想問那些方面的情況?” “陳耀祖家經(jīng)營古董文物好幾代,會不會留下幾樣值錢的寶貝呢?” “那是一定的?!睖芍缘?。 “怎么講?” “在咱們東門鎮(zhèn),一個有兩家古董店,但生意做得好的,就數(shù)陳耀祖家,外地的一些客商,到東門鎮(zhèn)來,大部分都是沖陳家來的。陳家做這種生意做了很多年,他們進的貨,一般不會走眼。這些年,古董文物的生意不怎么景氣,明清時期,陳家古董店的生意大部分時候都用銀票,這就足以說明陳家過去的生意做得比較大。”湯由衷有點答非所問。但歐陽平不得不耐心傾聽。 “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路過我們黃窯崗的時候,把陳家的古董店洗劫一空,古董店里面有不少貨的貨款還沒有付給人家。我們以為陳家的古董店再也開不下去了??申愐婧退嘀粋€箱子,在廣州呆了幾天,回來后,沒有幾天,陳家的古董店又開張了。如果陳家沒有幾樣值錢的寶貝,是沒有辦法應(yīng)對這種變故的?!?/br> “湯掌柜說的對,陳家肯定有價值連城的東西,我爺爺曾經(jīng)跟我說過?!?/br> “說過什么?” “陳家祖上曾經(jīng)在朝廷做事。” “做什么事?” 歐陽平的腦海有這方面的信息。 “陳家是專管貢品事宜?!?/br> “什么貢品?” “陶瓷。我爺爺說,陳家經(jīng)常假公濟私,私吞貢品。這些進貢給朝廷的東西都是有數(shù)量限制的。”趙掌柜看了看前面和后門,他顯得很謹(jǐn)慎,“街坊鄰居都以為陳家是做古董生意發(fā)財?shù)?,可我爺爺卻說,陳家是在專管貢品以后發(fā)財?shù)?。?/br> “貢品為什么要在數(shù)量上加以限制呢?” “這很簡單,這些貢品是宮里面專用的,只有皇家才能用,如果大家都用,那就不稀奇了。除了在數(shù)量上加以限制,有些次品,還要按照規(guī)定進行銷毀。以防止流入民間。我爺爺說,陳家就是私吞了這些次品,即使是次品,這些東西如果放到現(xiàn)在,也是價值連城的寶貝?!?/br> “還有一件事情?!睖芍缘馈?/br> “什么事情?” “一九三幾年,有一個國民黨的師長帶著一隊人馬進駐東門鎮(zhèn),這個師長在戲院看戲的時候,看到了陳耀祖的meimei陳耀英,第二天就請鎮(zhèn)長到陳家來提親做媒。當(dāng)天夜里,陳老爺和舅老爺拎著一個箱子帶著陳耀英離開了東門鎮(zhèn)。幾天后,三個人又回來了,回來的時候,手上還拎著那個箱子。我爹估計,箱子里面的東西一定不簡單,陳家是想把陳耀英送到香港去避禍,當(dāng)時,陳家的生意出于低谷,世道太亂,生意沒有辦法做,在這種情況下,陳家只有動那些寶貝的心思。就在陳老爺帶陳耀英離開東門鎮(zhèn)的第二天早上,人們發(fā)現(xiàn)那個胖師長和他的部隊不見了,后來才知道,龐師長的部隊夜里面開拔到前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