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傳授煉丹
按照道家的說法,煉丹又有外丹和內丹之分。 內丹就是指道士吐息納氣,最后在自己身體里凝聚成內丹,這種說法有些像那種得道高僧的舍利子,難度自然可想而知,在鄭子文看來,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 而外丹就簡單多了,那就是煉丹! 大唐最崇尚和流行的自然就是外丹之術,以硫磺、硝石、各種礦物混在大爐子里一煉,煉失敗了那是理所當然,煉“成功”了就拿出來吃,吃上幾年之后就伸腿瞪眼,“飛升成仙”。 腦子不好使的都已經“飛升”或者正在“飛升”的路上了,而腦子好使的還在繼續(xù)琢磨。 袁天罡和孫思邈就是屬于腦子好使的那種。 孫思邈即是道士,也是郎中,他一身醫(yī)術告訴他,要是吃了那些煉了七七四十九天的“仙丹”,不但不能飛升反而會嗝屁,所以他本身并不贊同吃“仙丹”。 而袁天罡和孫思邈的看法差不多,他們都覺得,比起吞服外丹,還是內丹靠譜一些。 修行內丹,講究淬煉自身,涉及到吐納和辟谷,所以當兩人知道鄭子文弄出來了辟谷丹后,立刻就把注意力放到這上面了。 作為一個郎中,辟谷丹的成分孫思邈已經分析過了,大體上也能分析出來里面的成分,但是卻不完整,但有一點他能確定,那就是這東西能吃,而且吃了不會有壞處。 而李世民這個吃了辟谷丹快四十天的“活榜樣”,則給了兩人充分的信心! 吃辟谷丹,閉關,成仙,似乎一條嶄新的大道出現在兩人的面前。 在這樣的情況下,袁天罡和孫思邈就有了拜鄭子文為師的打算,可惜剛才被他這么一鬧騰,也只好打消了這個的想法。 看著兩人沮喪的深情,鄭子文當然也不好讓他們空手而歸,細心的把辟谷丹在做法告訴了他們,兩人頓時大喜過望,向李世民求了筆墨就開始細心的記了起來。 看著兩人認真的樣子,鄭子文的眼珠子就開始轉了起來,心里頓時冒出了一個想法。 “老李要吃辟谷丹,不如我干脆把辟谷丹的做法教會這兩個老頭,有了這兩個苦力我就不用受累了,嗯,就這么辦!” 想到這里,鄭子文講解的就越發(fā)認真。 而他的表情也被一旁的李世民逮了個正著,老李雖然面色不變,心里卻在暗暗笑了起來。 “嘿嘿,這小子恐怕是存了偷懶的心思了,這么重要的是一個丹方,居然想丟包袱一樣扔掉了,一點也不心疼?!?/br> 想到這里,李世民的心里有有些感慨,更覺得自己沒有看錯鄭子文。 而袁天罡和孫思邈更是覺得鄭子文大方,這樣貴重的丹方也毫不吝嗇的傳給他們,而且還說得這么詳細,把所以的步驟都講得清清楚楚的,讓兩人心悅誠服。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鄭子文就講完了,袁天罡和孫思邈又提出要立刻煉制一次,請鄭子文指導,鄭子文立刻就同意了下來。 要說四人當中最高興的莫過于李世民的,聽到三人決定煉丹了,立刻就要把劉炳叫來,好讓他去準備所需的材料,卻被袁天罡和孫思邈阻止了。 在兩人看來,煉丹這么重要的事,當然是要親自動手選料的,看他們這么積極,李世民也只能同意。 就這樣,兩人高高興興的去準備所需的材料了,弄好了之后就直接在李世民的御花園里開爐煉丹了。 看著兩個一身道袍的老頭守著兩個砂鍋,一邊燒火一邊念《道德經》的樣子,鄭子文頓時覺得這場面很違和。 不過這時候也顧不得那么多了,當下鄭子文就把各種材料的處理方式都說了一遍,袁天罡和孫思邈兩人也依樣照做。 等天黑的時候,鄭子文就告訴李世民自己打算回家了,而李世民也知道后面只需要守著,所以也就答應了他,只不過在他臨走時告訴他每天一早派人來接他,鄭子文拗不過,所以也只好答應。 第二天一早,李世民果然派人來接他了,鄭子文到了御花園之后,就發(fā)現袁天罡和孫思邈已經把東西都準備好,就等他來完成最后一步“成丹”的工序。 鄭子文也不客氣,把手在衣服上擦了兩把,哈哈大笑著就走上前來。 “哈哈,不就是搓丸子嗎?簡單,我來示范給你們看!” 李世民一看,臉頓時黑了,瞇著眼睛斜瞟了他一眼。 “你洗手了么?” 鄭子文頓時微笑著點了點頭。 “洗了,昨晚睡覺的時候就洗過了,麗質說不洗手不讓睡覺來著。” “……” 看著他理直氣壯的樣子,李世民恨不得一個飛踹過去,頓時怒吼起來。 “來人,給朕端一盆……不,端兩盆水來!” 李世民很憤怒,他覺得鄭子文這小子這種不洗手去捏丹藥的行為很過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什么叫“昨天晚上睡覺的時間洗過了”?誰知道你丫昨晚睡覺之后都干了什么?感情這丹藥你不吃你就可以胡來啊? 李世民已經下了決定,這次弄出來的辟谷丹還是老樣子,一顆都不給鄭子文這小子! 宮女很快就端來了兩盆水,還帶來了一盒澡豆,在李世民恨不得吃人的眼神中,鄭子文只好縮著腦袋還自己的手干干凈凈的洗了好幾遍,然后才被李世民踹去制丹。 鄭子文搓丸子速度……哦不,應該說是制丹的速度,那是相當的快的,而且不但速度快,就連丹藥的大小也是非常的統一,看得袁天罡和孫思邈一臉的目瞪口呆。 高人啊,一看就知道不是第一次! 看著兩人嘆為觀止的模樣,鄭子文心里暗暗發(fā)笑。 “難道那么以為我會告訴你們,當初我勤工儉學在學校外面幫人家賣過湯圓,一旦我認真起來,一分鐘搓幾十個那個輕輕松松,哈哈哈哈……” 想到這里,鄭子文也越發(fā)得意,嘴里自然而然的就開始輕哼起那首《賣湯圓》。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湯圓湯圓賣湯圓…… ” 幸虧鄭子文的只是輕哼,聲音也是極小,袁天罡和孫思邈更本聽不清,否則如果兩人知道鄭子文把“制丹”這種崇高偉大的事和搓湯圓相提并論,鐵定是炸毛的。 事實上沒有“如果”,他們不是神,自然也不知道鄭子文在想什么,而且他們已經被鄭子文那神奇的手法完全震驚了,就連鄭子文哼著的歌,也令他們充滿了疑惑。 他在念什么?難道是收丹的口訣?為什么聽起來想是唱歌? 沒錯,這一定是高深莫測的收丹口訣!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兩人對鄭子文更加崇敬,就這樣直愣愣的看著,豎著耳朵聽著,等鄭子文把所以的丹藥都搓好之后,兩人才走上前來朝著鄭子文深鞠一禮。 袁天罡首先開了口。 “道兄,請恕貧道愚昧,這收丹的口訣貧道沒有聽懂,還望道兄不吝賜教。” 說完,就朝著鄭子文躬身行了一禮,看到他的動作,孫思邈也上前朝著鄭子文行了一禮。 “還望道兄不吝賜教!” 道兄?口訣? 鄭子文頓時又愣住了。 他記得當初袁天罡似乎稱呼過他“道友”,但這只是一個平常的叫法,大概整個大唐的神棍們互相都是這樣稱呼的。 但是,“道兄”這個稱呼可不一般,它代表著稱呼者的認可的傾佩,特別是袁天罡這個國師級的神棍,他這一聲道兄,份量可不輕! 而孫思邈更是走在這個時代前沿的醫(yī)學大師,他這聲“道兄”來的份量,絲毫不比袁天罡來得輕。 所以鄭子文一下子就被他們叫愣住了,等他反應過來之后,立刻就上前講兩人攙扶了起來。 “兩位道長客氣了,這聲道兄我可擔待不起,兩位快快起身,你們這般可折煞小子了。” 聽到他這么一說,兩人只好站起身來,但是卻沒有回話,只是用一副求知的眼神看著鄭子文。 鄭子文看到兩人的樣子,這才想起來他們說的口訣是什么,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感情兩人這是把自己剛才唱的《賣湯圓》當成收丹口訣了! 鄭子文知道,這時候可不能說實話,否則自己就不好收場了,所以要么轉移話題,要么就繼續(xù)忽悠。 但照現在這個情形,轉移話音勢必會讓兩人覺得自己有所隱藏,說不定還會產生什么不好的想法,所以自己此刻只能選擇繼續(xù)忽悠了。 想到這里,鄭子文就朝著兩人笑了起來。 “哈哈,其實是這樣的,這只是我在制丹時候為了讓自己專注而自創(chuàng)的口訣,并不是必須的,如果兩位道長不嫌棄的話……” 袁天罡和孫思邈頓時大喜,不等鄭子文說完,就再次朝著他拱手行禮。 “望道兄不吝賜教!” 鄭子文頓時笑著點了點頭。 不一會,御花園里就傳出了三人的歌聲。 “煉丹圓,煉丹圓,子文哥的丹藥是圓又圓,煉丹圓,煉丹圓,子文哥的丹藥是圓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