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趕人(上)
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話本身是沒錯的,因為家里的老人是自己的親人,雖然啰嗦一點,總歸是為自己好。 但李承乾卻有些受不住了。 這一天一大早,鄭子文還沒有來,負責(zé)教導(dǎo)他的三個老師就來到了東宮。 三人分別是孔穎達、于志寧還有張玄素。 他們都屬于李世民很器重的人,而三位文臣自然也不希望辜負李世民的信任,所以在教導(dǎo)李承乾這方面也算得上是兢兢業(yè)業(yè)。 孔穎達說話比較直接,雖然老是讓李承乾生氣,但卻是三人中比較溫和的一個了。 于志寧就比較極端了,不管旁邊有沒有人,當(dāng)著眾人就呵斥李承乾,甚至把他比作秦二世那樣的亡國之君,絲毫不給他一點面子,恨不得李承乾每一件事都照他的意思去做。 張玄素就更不得了,簡直就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諫,簡直比魏征還魏征。 三人的出發(fā)點自然都是好的,他們對李承乾就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可惜他們卻忘了一點,那就是李承乾已經(jīng)不是當(dāng)初那個小屁孩了,他今年已經(jīng)二十一歲了,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三位文臣的做法不但沒有把李承乾教好,反而引發(fā)了他的叛逆之心,做事愈發(fā)變得變本加厲起來,這也是為什么李世民讓鄭子文做太師少師的原因。 這天早上,李承乾正高高興興的和一群宦官宮女們玩耍著,真嗨皮呢,就被三人抓了個正著。 頓時,三人圍著李承乾你一言我一語的就開始訓(xùn)斥他起來。 三個老頭都是大儒,訓(xùn)斥起人來那叫一個引經(jīng)據(jù)典,滔滔不絕,頓時把李承乾罵得狗血淋頭,鐵青著臉低著頭不說話,只是把牙齒咬的咯吱作響。 鄭子文才走到門口,就聽到了里面的聲音,進來門之后一看,頓時笑了起來。 “喲,這是怎么了?大清早的就開批斗大會???高明,你怎么惹三位老師生氣了?” 鄭子文這一句話,頓時就幫李承乾解了圍,他連忙朝著鄭子文走了過來,然后恭恭敬敬的叫了一聲。 “見過太子少師?!?/br> 看著他一臉的沮喪,鄭子文頓時又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的這三位老師都是當(dāng)世大儒,說的每一句話都可以被讀書人奉為經(jīng)典,剛才他們說了這么多,口也應(yīng)該渴了,你去煮壺茶過來孝敬他們,要親自煮!” 說完,就沖著李承乾擠了擠眼睛,李承乾頓時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連忙朝著鄭子文躬身道:“少師所言極是,高明這就去!” 說完,一溜煙的就跑了。 三人原本還打算繼續(xù)訓(xùn)斥他兩句的,但看到他跑去給自己煮茶了,也不好在說什么。 人家這可是尊師重道,你這時候還要罵人家不是不識好歹么? 于是三人只好作罷,然后過來朝著鄭子文拱了拱手。 “下官見過太子少師。” 他們可以不給李承乾面子,因為李承乾是他們的學(xué)生,但卻不能不給鄭子文面子,因為鄭子文是他們的上司。 看到三人過來給自己見禮了,鄭子文頓時笑呵呵的虛扶了一把。 “三位大人客氣了,子文對三位也是仰慕得很,不如我們坐下再聊?” “是!” 鄭子文不是那種喜歡賣關(guān)子的人,坐下之后,他就開口了。 “三位大人教導(dǎo)太子也有一段時間了,不知三位大人對太子有何看法?” 鄭子文話音剛落,就發(fā)現(xiàn)三人一臉詫異的看著自己,頓時笑了起來。 “哈哈,本官此舉只是為了加深交流,以便更好的教導(dǎo)太子,本官認為只有了解學(xué)生才能更好的教導(dǎo)學(xué)生,言傳身教不如因材施教!” 鄭子文話音一落,三人頓時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過了一會,孔穎達才撫著自己的胡須笑了。 “不愧是和國子監(jiān)齊名的大唐皇家書院的副院長,好一個‘言傳身教不如因材施教’,老夫受教了?!?/br> 說完就沖著鄭子文拱了拱手。 而于志寧卻皺了皺眉,然后搖了搖頭。 “少師此言差矣,太子頑劣,若不嚴(yán)厲則難以管束?!?/br> 張玄素也點了點頭。 “老夫以為于大人此言有理?!?/br> 聽著三人的話,鄭子文心里立刻就有了計較。 孔穎達這個老頭比較好說話,只要自己和他好好說,以后在教導(dǎo)李承乾方面可以作為自己的幫手,也能讓自己省下不少事。 而且教導(dǎo)學(xué)生和教孩子一樣,總得有人唱紅臉,有人唱黑臉,孔穎達無疑是唱黑臉的最好人選。 但于志寧和張玄素這兩人卻不行,這兩人太倔了,留下來肯定會壞自己的事,得想辦法把他們趕走。 不過卻不能通過李世民把他們趕走,得讓他們自己走,但怎么才能讓他們自己走呢? 此時于志寧并不知道鄭子文是處心積慮的想攆走他,看著鄭子文露出思索的神色,他還以為鄭子文是被頑劣的太子弄得傷腦筋了,頓時微笑著勸慰他。 “少師不用多慮,我們四人同心協(xié)力教導(dǎo)太子,只要盡力而為,可以無憾矣?!?/br> 無憾你妹啊,你要能早點滾回家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忙了! 想到這里,鄭子文忽然想起一件事。 歷史上這個于志寧似乎辭官回家了的,后來是被李世民親自招了回來,然后繼續(xù)教導(dǎo)太子。 “他到底是因為什么辭官的?” 鄭子文覺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重要的線索,但卻怎么也想不起來。 沒辦法,于志寧不像房杜那樣的名臣,所以關(guān)于他的事鄭子文也是記得迷迷糊糊的。 正在這時,鄭子文忽然聽到了旁邊傳來了一陣哭聲。 “娘,娘,你在哪?娘……” 鄭子文頓時笑了,原來是李象這孩子睡醒了找娘呢! 呃?娘? 這時候,鄭子文猛然想了起來這個于志寧到底是為什么辭官回家了! 貞觀十五年,于志寧的母親逝世,所以于志寧為了回家給母親守孝,所以向李世民辭官了。 后來李世民還以“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理由,起復(fù)他為官,繼續(xù)教導(dǎo)太子。 想到這里,鄭子文立刻有了決定。 “好!就用這個理由趕他走!” 鄭子文很自信,他相信這次于志寧不但會痛快的離開東宮,而且心里還會對他感恩戴德的! 心里有了計較之后,鄭子文頓時猛的看向于志寧,兩只眼睛頓時露出了不可思議之色。 看著鄭子文的異樣,于志寧也狐疑的摸了摸自己的臉,然后皺了皺眉。 “鄭大人,下官有什么不對么?” 鄭子文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直接站了起來,然后伸出手掐了掐自己的指頭,臉上一片沉重之色。 顯然,于志寧對于鄭子文的一些傳聞也是聽過的,眉頭頓時也皺了起來。 “鄭大人,莫非是下官命不久矣?” 聽著他的話,鄭子文頓時心中一喜。 “這家伙居然聽說過我的事,看來這事成了!” 想到這里,鄭子文忽然轉(zhuǎn)過頭來,然后面色沉重的搖了搖頭。 “如果是于大人你本人的事,我一眼便能看出來,也不用掐指算了?!?/br> 說著,鄭子文又嘆了口氣。 “雖然天機不可泄露,但是我敬佩于大人是一個孝子,所以才把這事告訴你?!?/br> 于志寧的眼睛頓時瞪大了,露出了一臉的驚恐。 “難道……難道是我母親……” 鄭子文頓時,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 “本官敬佩大人的學(xué)識,也很希望和大人一起輔佐太子,但這事不知道也就罷了,但我現(xiàn)在知道了,若不告知于大人,我內(nèi)心難安啊!” 于志寧一聽,頓時“噗通”一聲坐倒在地,眼淚頓時就留了出來。 “母親……孩兒不孝!” 說完,對著遠方就“嘭嘭嘭”磕了三個響頭。 看著他的做法,鄭子文頓時就知道他誤會了,連忙伸手把他扶了起來。 “哎哎,于大人您先冷靜,你的母親現(xiàn)在還活著!” “呃?我母親還活著?” 于志寧頓時傻眼了,一對包含著淚水的雙眼滿是錯愕。 看著他的樣子,鄭子文頓時點了點頭。 “沒錯,其實我是想告訴你,令堂的大限就在明年,所以想問問你是要回去送她走完這最后一年,還是……” 不等鄭子文說完,于志寧頓時一擺手打斷了他。 “鄭大人不用說了,雖然下官也很想和大人一起共事,但這么多年來,下官虧欠家母良多……” 說道這里,他抿了抿嘴唇,然后朝著鄭子文拱了拱手。 “鄭大人,大恩不言謝,若有機會,下官一定報答大人的提點之恩,告辭!” 說完,急匆匆的就走了,看得孔穎達和張玄素一臉的錯愕。 就連鄭子文也有些驚訝。 于志寧這家伙居然一點都不懷疑就相信自己了,看來真是一個孝子呢! 和鄭子文想的一樣,于志寧之所以相信了鄭子文,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孝子。 于志寧想得很清楚,如果鄭子文說的是假的,那么他陪伴了母親一年并沒有什么損失,但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么這一年就是自己陪伴母親的最后一年了。 這樣的事于志寧不敢賭,因為他怕自己后悔一輩子! 所以,出了東宮之后,于志寧就立刻跑去向李世民辭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