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蕭干投奔
從宣和三年開始,宋、金、遼在燕京爭斗的好生熱鬧,熱鬧到讓天下人渾然忘卻了東亞地區(qū)還有一方大勢力。除了在收攏田虎殘部稍微驚動河北諸州府之外,盧俊義的齊國其他地方都在埋頭發(fā)展,平靜地出奇,仿佛是另一個世界。 但齊國派到燕京的特工數(shù)以千計,燕云十六州內(nèi)發(fā)生的軍政大小事都在盧俊義的監(jiān)控之中,宋、金、遼三方大勢力和每個勢力內(nèi)的小勢力如遼國的蕭干(兀顏光)、天祚帝的舉動,通過各種途徑陸續(xù)傳至盧俊義元首府內(nèi)御案前。 這段時期,盧俊義一直在盤算著自己出手的合適機會和地點。 宣和五年四月五日,因形勢不利敗于峰山的蕭干(兀顏光)領(lǐng)著忠勇殘部沖過涿州、永清、武清,到達(dá)寧河沿海地區(qū),在那邊密林處跟郭藥師部對抗打游擊,一邊派人前去山東盧俊義處請求歸附和援救。就在兀顏光剛開始派出使者時,盧俊義就很快知道了兀顏光部的動靜,派岳飛領(lǐng)一萬近衛(wèi)騎兵在海軍配合下,從登州搭乘一百艘大海船走海路飆去寧河。 在渤海天津岸邊,岳飛部剛到海邊與兀顏光部約好的地點,郭藥師領(lǐng)著五萬人馬前來剿滅兀顏光殘部,而兀顏光部只剩下了二千多人。 岳飛見兀顏光部大勢不妙,就急令所有大海船的二百門火炮對準(zhǔn)郭藥師部猛轟。郭藥師部雖然在降宋后在北地算是戰(zhàn)斗力最強的宋軍,但那也只是矬子里挑將軍。郭藥師部里大部分是從遼東逃難而來的遼人,他們驍勇于騎戰(zhàn),故此能乘著兀顏光失去軍心時撈個便宜,但那里遇到過這么犀利的火器,他們的反應(yīng)甚至不如宋軍,至少宋軍都曾見識過趙宋朝廷的火藥局里的火炮,更曾在童貫洪澤之?dāng)∫娮R過。郭藥師部向來是靠著郭藥師的重賞維持著,這樣的軍隊是重賞之下的勇夫,但是一旦遇到險境就先溜走了,毫無軍紀(jì),能勝而不能敗。 郭藥師部頓時大亂,在血rou橫飛、硝煙彌漫、震耳欲聾之中四散奔逃,連郭藥師本人也被驚慌了,一是驚懼于火炮的威力,一是驚懼于這一百多艘大海船,不知道從哪里來的大軍,讓他頓時生了逃跑自保之心,反正他認(rèn)為自己能夠被趙宋器重完全是因為他手中的常勝軍。 將是兵的魂,那些還想上前沖的常勝軍士卒見到主帥都跑了,失魂落魄,忙掉頭落荒而逃。而此時岳飛部將士在火炮的掩護(hù)下,牽馬下船,騎上馬沖擊掩殺。本來郭藥師能不惜犧牲沖過那段炮火區(qū),襲擊半渡涉水的岳飛部,岳飛這一萬人就有慘敗的危險,幸好郭藥師是一個想擁兵自重的宋末安祿山,他不肯犧牲自己的嫡系部隊,而選擇撤退。 當(dāng)岳飛領(lǐng)的這一萬騎兵跑動起來了,郭藥師部發(fā)現(xiàn)齊國這一萬鐵騎比剛才的火炮更難抵擋。當(dāng)岳飛槍下斃命二十多個敵兵時,郭藥師知曉岳飛是齊軍統(tǒng)帥,就撥馬跟岳飛單挑。 二十多回合,郭藥師的頭盔被岳飛挑飛,郭藥師心驚膽顫,胡晃一槍,撥馬就跑。岳飛接到盧俊義的吩咐,暫不要郭藥師的性命(郭藥師在趙宋小朝廷迅速喪命過程中算是催化劑),就駐馬不前,吩咐收兵。 此役中,兀顏光大展神威,回馬跟著齊軍沖殺那所謂的常勝軍,搏殺掉一百多個常勝軍將士,但他發(fā)現(xiàn)齊軍中的岳飛、楊再興、羅延慶等這些無名小卒雖然沒有他那般戰(zhàn)績,但遠(yuǎn)比自己年輕時厲害,不禁暗嘆齊國人才之盛,可想盧俊義、林沖、王進(jìn)、關(guān)勝等名將該有何等厲害。 盧俊義親自到濱州去迎接兀顏光。不是為了兀顏光的武力,不是為了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單單是為了他這個人,還為了在齊國支持后兀顏光重展神威后對燕云一帶百姓的感召力,尤其是那些契丹人、奚人。 盧俊義先是鄭重承諾會替兀顏光報仇,將來必定會將宋國、金國給平定了,如果兀顏光能盡心輔助盧俊義平定這兩個國家,遼候、遼公乃至遼王都可以得到的(當(dāng)然是那種沒有封地的,不過他們暫時都不知道盧俊義這個打算,盧俊義給他們畫的餅可是空心餅)。 兀顏光大喜,當(dāng)即表示即可歸附盧俊義麾下指揮,愿受盧俊義驅(qū)使,萬死不辭。 隨后盧俊義跟兀顏光就未來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和部隊編制達(dá)成了共識。 公事完畢后,盧俊義想起原著中伐遼那一段,不由得問詢起兀顏光一些水滸中嶄露頭角但在現(xiàn)實中從未聽說過的人物。深入問后,方才知道遼國人都有別名,有小名、官名、契丹名、漢名之分,原在水滸中露面的人物在現(xiàn)實中也能找到對應(yīng)的人物。 像他兀顏光就是蕭干,而那個跟蕭干并稱北遼兩個擎天巨柱的耶律大石在水滸中名為耶律得重,對,就是那個御弟大王、這廝字重德(顛倒過來就被施耐庵給附會為耶律得重)。想必耶律大石這個名字更為響亮。他是遼太祖耶律億八世孫,通契丹文、漢文,善騎射。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初年,曾為翰林承旨,歷任刺史、節(jié)度使。天祚帝自鴛鴦濼敗走夾山后,其子耶律淳留守燕京,耶律大石便與宰相李處溫等在燕京擁立耶律淳為帝。耶律淳稱帝數(shù)月病死,妻蕭德妃權(quán)主朝政。不久,金兵攻陷南京,蕭德妃西奔天德軍謁天祚帝,被殺。耶律大石在居庸關(guān)抗金之役中為金軍俘獲,后逃出歸依天祚帝。天祚帝赦其擅立之罪,耶律大石心不自安。后天祚帝自夾山率師東伐,謀為恢復(fù)。耶律大石諫阻,天祚帝不從。耶律大石乃自立為王,率二百騎遁走,過黑水,得到白達(dá)達(dá)部的資助,在可敦城召集邊境內(nèi)威武等七州和大黃室韋、烏古、敵烈、達(dá)密里、阻卜、密兒紀(jì)等十八部部眾,組成新軍,“有戰(zhàn)馬萬匹”,設(shè)官置吏,建立了新政權(quán),是為“西遼”。 耶律大石這廝的能力甚是強悍,乃一代梟雄,這樣的人物會是未來盧對金國的一大牽制力量,所以盧俊義沒動他,任其憑著自己的能力自由發(fā)展。 耶律大石的四個兒子在原來那個時空挺倒霉的。耶律宗云是耶律大石長子,是薊州守將,在解救玉田縣時被燕青射殺;耶律宗電是耶律大石次子,薊州守將,在薊州失落后,隨其父在幽州與宋軍交戰(zhàn)時逃散;耶律宗雷是耶律大石三子,薊州守將,在薊州失落后,隨其父在幽州與宋軍交戰(zhàn)時逃散;耶律宗霖是耶律大石四子,在解救玉田縣時被盧俊義所殺。 這四子曾跟大刀關(guān)勝、雙鞭呼延灼、金槍將徐寧、急先鋒索超這四個一流武將對陣,不分勝負(fù)。當(dāng)這四子在亂陣?yán)镉龅奖R俊義時,“盧俊義一騎馬,一條槍,力敵四個番將,并無半點懼怯。約斗了一個時辰,盧俊義得便處,賣個破綻,耶律宗霖把刀砍將入來,被盧俊義大喝一聲,那番將措手不及,著一槍,刺下馬去。那三個小將軍,各吃了一驚,皆有懼色,無心戀戰(zhàn),拍馬去了。盧俊義下馬,拔刀割了耶律宗霖首級,拴在馬項下,翻身上馬,望南而行,又撞見一伙遼兵,約有一千余人,被盧俊義又撞殺入去,遼兵四散奔走?!北R俊義憑此一戰(zhàn)足以奠定他在水滸武將中的超然地位。可惜這四個給原盧俊義當(dāng)參照物的遼國小王子們都跟著耶律大石往中亞跑去了,害得盧俊義只能追憶當(dāng)年的威風(fēng)史而不能重溫。 跟隨耶律大石西去的還有耶律大石手下大將寶密圣、天山勇。其中天山勇原來用“一點油”的馬上漆抹弩險些射死沒羽箭張清,不過原來寶密圣在林沖手下三十余合、天山勇在徐寧手下沒走出二十回合,盡皆戰(zhàn)死,算是二流武將,西去就算了。 水滸里的大遼狼主耶律輝不是天祚帝耶律延禧,而是耶律淳,這廝已經(jīng)病死了。耶律淳的兩個兒子耶律國珍就是那個在薊州被盧俊義和石秀鏟除的契丹王子,耶律國寶在郭藥師投靠宋軍奇襲燕京時被郭藥師殺死。 左丞相幽西孛瑾的漢名即為李處溫,死于亂軍中,右丞相太師褚堅又名左企弓,此人跟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等降金的遼jian一起被張覺處死,同時死于張覺之變的還有幽西孛瑾的弟弟孛堇洞仙,還有三位大將曹明濟、楚明玉、咬兒惟康則在燕京之變死于宋軍攻擊。 至于原來在檀州城下戰(zhàn)敗徐寧的阿里奇,因是奚人,就在燕京失落后投奔兀顏光,成為兀顏光的親信部將,跟賀重寶、瓊妖納延、寇鎮(zhèn)遠(yuǎn)、兀顏延壽、答里孛同為兀顏光麾下猛將。 康里定安又名蕭定安,是遼國國舅,是那個后來執(zhí)政的蕭后的親兄,后來跟著妹子去投奔天祚帝被殺,一起被殺的還有康里定安屬下金福侍郎、葉清侍郎,還有蕭后的駙馬太真胥慶、黃門侍郎李集。李集除了黃門侍郎,還擔(dān)任左執(zhí)金吾上將軍,故稱李金吾大將,他乃李陵之后,蔭襲金吾之爵,可惜是將門犬子。(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 target=_blank>,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