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末將趙誠聽命!”趙誠說著,跪了下去。 慎重其事,擲地有聲。 是男子漢,這一刻他不單單是小家小愛,而是家國天下,已比小家小愛更重要。 攝政王看著趙誠,又去看玖娘。 見他的女兒,見到趙誠單膝跪下,眼角眉梢慢慢含了笑,眸中的支持。 “本王以大周攝政王之令冊封趙誠為遠征大將軍,于十六領(lǐng)兵出發(fā),沿途征兵,前往潼關(guān),收復(fù)城池,將韃靼、瓦剌驅(qū)除出我大周!”攝政王說著,扯了腰間玉佩遞給趙誠。 “趙誠……” 這一路危險重重。 他也要立即回京,唯一不放心的就是玖娘。 他知道,這一趟回京,皇帝回布下天羅地網(wǎng),傾盡一切擊殺他。 不若把玖娘托付給趙誠。 “母親,今日這宴席散了吧!”玖娘溫溫出聲,打斷了攝政王的話。 有些事情,已經(jīng)不是姚家人能聽的了。 姚老夫人立即起身,“我們這便走!” 又看向攝政王,“王爺,奴婢回去便湊集一些糧草、馬匹給趙將軍,以助他前往潼關(guān)!” 趙誠雖被冊封為遠征大將軍,可手里是沒有兵將的。 就是糧草、武器都沒有。 所謂沿途征兵,不過是要他沿途收用那些盤踞山頭的山匪,一個弄不好,就是萬劫不復(fù)。 姚家人早被嚇的目瞪口呆,一刻不敢停留,跟著姚夫人走的飛快。 唯有姚子謙臨走時看著莊子的大門,凝眉沉思起來。 大廳內(nèi) 玖娘伸手扶住攝政王的手,“父親,我們?nèi)ブ髟荷套h吧!” 這里到底不適合商議。 “嗯!” 趙誠只喊了曉莊、王麻子一起,到了主院小廳,就五人。 永碌已經(jīng)站到門口,四周侍衛(wèi)護在各處,不允許任何人靠近,聽了接下來的密議。 “父親,趙誠去潼關(guān),朝廷派多少兵?”玖娘問。 四個男人齊齊看向玖娘。 沒有想過她會問這個問題。 “沒有一兵一卒,全程只能靠他自己!”攝政王道。 玖娘站起身,看著攝政王頓時紅了眼眶。 所以所謂的遠征大將軍,不過是個空殼子? 這哪里是去打戰(zhàn),分明是去送死。 “玖娘,我可以沿途征兵,不管這些人什么來歷,只要能為我所用,能殺陣殺敵,便可以給他們一個光明正建功立業(yè)的機會!” 所以這些人,多數(shù)江湖人。 他要利用的便是愛國之心。 而他已經(jīng)有了想法,木樁和那些江湖人,便可以派出去,以他們最大的能力去游說江湖人士,各路英雄豪杰,各個山頭土匪。 “那如果他們不信你呢?”玖娘問。 趙誠看向攝政王,“他們不會不信我,只要我答應(yīng)他們,若是朝廷做不到給他們論功行賞,我就帶領(lǐng)他們推翻朝廷,自立為王……” 玖娘連忙去捂趙誠的嘴。 這是造反。 攝政王看著趙誠。 “好,若是朝廷不能給他們論功行賞,若是本王回京路上出了意外,你就打著清君側(cè),本王之死討一個公道,反正本王令牌給了你,人也給你,女兒也跟了你,也算得上名正言順了!” 父親死的不明不白,女兒要查明真相。 確實可以揭竿而起。 這些年,他親信也培養(yǎng)了不少,里應(yīng)外合,趙誠造反成功幾率有七成。 攝政王說隨行一百人七十人給趙誠,讓趙誠帶著玖娘的時候。 玖娘第一個就反對了。 “我不同意!” “我也不同意!” 趙誠、玖娘齊齊出聲。 趙誠不帶玖娘,是因為此去兇多吉少。 玖娘不愿,是一百隨行護衛(wèi)給了趙誠七十人,那么父親回京就只有三十人。 皇帝連她都不放過,怎么可能放過她的父親。 攝政王開始與趙誠、曉莊、王麻子說他的親信都分布在什么地方,去了潼關(guān)要聯(lián)系哪些人? 又說了自己儲備的糧草、兵器,以及一萬精兵。 還有這些年尋找溫柔的人,全部召集回來,給趙誠帶去潼關(guān)。 “有辦法,一定有別的辦法!”玖娘急的不信,在小廳里走來走去。 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我有一個辦法!”玖娘忽然出聲。 四個男人齊齊看向玖娘。 “趙誠帶著曉莊去邊疆,一路上曉莊男扮女裝,打扮成我的樣子,可以迷惑刺客。父親那一百隨從,給趙誠五十人,不行,五十太少,還是七十人,迷惑那些人,證明我真的跟著去了潼關(guān)!” 玖娘說著,又看向攝政王,“我與父親去京城,就我與父親兩人,不必停留,連夜就走,咱們不走正道,走歪路,父親也男扮女裝,一路我們以姑侄相稱。若是被盤查,就說我們是要被送去京城給貴人……” 四個男人目瞪口呆。 玖娘真是敢說。 曉莊男扮女裝,曉莊是無所謂,他本就瘋癲慣了,做什么都行。 可攝政王啊,那是高高在上的攝政王啊。 “……” 但,這絕對是最好的陽謀了。 “玖兒,你繼續(xù)說!”攝政王溫聲。 他倒是愿意,與女兒去闖一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