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大佬的填房 第12節(jié)
第25章 · 陳景都追到鄉(xiāng)下來了, 第二天的田產(chǎn)誰都沒心思再查。隨便看了看沒什么大差錯,一行人便直接啟程往家走了。 回程路上不管三清怎么問,陳景都不肯告訴自己他在家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是不是跟金氏吵架了,還是回家之后才從春兒嘴里把情況問了個大概。 自從年后陳景為了上課搬去書院, 三清在家就不會老纏著陳景要他回家, 但架不住陳景基本兩天就得讓壽兒回家來一趟, 有時候是讓他拿東西去,有時候是讓壽兒送些信箋花枝回來。 剛開始的時候三清覺得挺有意思,兩人雖隔得不遠但還挺有情調(diào), 但老這么著也就不覺得多稀罕了。尤其被孫媽拿著賬本一刺激,可不就完全沒管這頭就跟著孫媽出去了。 偏那幾天陳景也忙,山長知道他就要出發(fā)了,實在是見不得他還是心中有雜念的模樣,硬是專門開題出考卷把陳景圈在屋里圈了整整五天,直到他把所有題都答完,又聽山長講解完,才把人從他院子里放出來。 放出來以后的陳景第一件事就是回到自己屋里倒頭就睡,一直從頭天中午睡到了第二天上午, 睡得壽兒急得半死,把沈一瑯叫去, 沈一瑯半碗涼茶潑到他臉上才把人潑醒。 醒來之后吃了東西,陳景只覺得自己就是再世為人,這幾天他過得簡直就跟在春闈考場那三天沒什么區(qū)別。尤其緊繃的神經(jīng)放松下來之后,緊跟著到來的就是莫名而又無法填補的空虛, 空得叫人心里發(fā)慌。 之前他獨自一人在京城的時候再空虛也一點辦法都沒有,他試過喝酒也試過會友, 甚至還跟著同窗去里聽過小曲兒。但無一例外都一點用處也沒有,心里好長一段時間都空落落的,仿佛被人挖去了什么。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他環(huán)顧屋里的擺設(shè)一眼就看見來書院前,三清給自己做的驅(qū)蚊荷包。荷包做得真不咋樣,針腳不夠細密花樣也十分簡單,不過陳景還是一直都隨身帶著。 看到這個荷包陳景腦子里就全都是沈三清的模樣,或笑或嗔,不管是什么什么都是一副神采飛揚的樣子,眉目間全是陳景從沒見過的舒朗,好像世間所有的桎梏都擋不住她。 想到此處陳景一刻都在書院待不下去,他當(dāng)時就想馬上回家見一見她,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見一見也好。正好離之前定下出發(fā)的時間也沒幾天了,他干脆一拍大腿站起來,二話不說就帶著壽兒下了山。 原本陳景到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把這回要帶她一起進京的事跟三清說,好讓她高興高興。不想回到東院之后卻沒見著人,一問小鈴鐺,竟然說什么跟著孫媽下鄉(xiāng)查賬去了。 這話一聽到陳景耳朵里他第一反應(yīng)就是扯呢吧,她一嬌滴滴的小姑娘還查賬,查賬就算了還查田產(chǎn)?再說就自己母親如今那硬朗的身子骨,家里除了東院的賬,她怎么可能讓三清碰。 果不其然,等到陳景到了正院去問怎么回事的時候,金氏就以今年春上雨水特別多為理由,來勸兒子別再耽擱日子也別等三清,收拾收拾行李就出發(fā)趕考得了。 這話金氏說得正兒八經(jīng),陳景卻只覺得聽了個笑話,卻又笑不出來。他想跟自己親娘說些什么,可話到嘴邊最終又都都化成一聲嘆息,畢竟是自己親娘,能說什么呢。 況且也沒什么好說的,他沒見著沈三清心里那個大洞就還是空在那里難受得緊,隨即問過巧兒三清到底是哪天出的門,心里盤算了一下便沖出家門找人去。 “二奶奶,您是沒瞧見咱二爺當(dāng)時那樣子,可嚇人了,看得我們跟著都怕,都覺著是我們把您給弄丟了?!鼻蓛悍€(wěn)重,春兒的性子就跟鈴鐺有點像,說起那天的事情來端的是一個繪聲繪色,連陳景就在屋里她都顧不上。 “春兒你少編排爺,這是看著我要出門了你們一個個的膽子就肥了是不是?”不過陳景也不生氣,甚至還在一旁聽得仔細,春兒要是哪處說漏了他還主動幫忙補上,他就是要讓三清知道自己這回出門找她是什么模樣,好讓這妮子記得自己的好。 “二爺,您都讓我跟巧兒姐留在守家了,我還不能趕緊趁著機會編排您幾句啊,現(xiàn)在不說等趕明兒您和二奶奶去了京城,就沒機會了。” 陳景要出門,東西是早在過年前就開始收拾了的,所以之前她們也不知道陳景要提前走,還要把三清也帶走?,F(xiàn)在知道這次陳景三清出門就帶壽兒和鈴鐺,雖在意料之內(nèi),但幾個小丫鬟心里多少還是有點失望。 “你們也別噘著個嘴,你們啊就在家多盼著爺?shù)暮?,要是這回能金榜題名,爺答應(yīng)你們,不管是留在京城還是外放出去,到時候都把你們也接過去,行不行?” 陳家自從陳老爺死了之后,家族里為了陳家的家產(chǎn)很是鬧過一場,最后雖保住了家產(chǎn),但那之后陳家除了跟族長關(guān)系過得去,其他的親戚就只剩下年節(jié)里送份節(jié)禮的關(guān)系,早就疏遠了。 陳景早就想過,若是有一天自己能考上進士,十有八九會有好些年不能在家鄉(xiāng)。到時候麻煩歸麻煩,這一家子人只要愿意跟著的,他都還是要帶上的。要不然自己鞭長莫及,把人留在荊湖他不放心啊。 春兒一聽這話也不管這會兒陳景說的以后根本都沒影兒,只不過在給她畫大餅,立馬就高興的原地蹦起來??上н€沒等她高興多一會兒,外邊孫媽又推門進來,說是太太讓二奶奶過去一趟。 兩人回來之后就知道肯定得有這一出,三清要想跟著陳景走,必定要去金氏那里過堂,要不然惹急了金氏,她擺出母親和孝道來壓人,還真能讓三清走不成。 陳景不肯讓三清獨自一人去正院,不管孫媽怎么勸最后跟著她回正院的還是兩個人。不過金氏好像早就知道會是這樣,見他們二人進來并沒有露出什么意外的神色,還頭一次學(xué)著三清一樣,開門見山半點彎子都沒繞。 “兒子,你要知道三清不比你,她是個女人家,原本身子就弱,真要她隨你上京,路上出了什么意外可沒人能擔(dān)得起這個責(zé)任?!?/br> 只不過習(xí)慣就是習(xí)慣,哪怕金氏再想單刀直入,一張嘴卻還是有些裝模作樣的找了個十分貼心的理由,好像她是全心全意替三清考慮才想要把她留下來。 只可惜這一招對陳景來說半點用處都沒有,畢竟人家才是夫妻,以前外頭那些傳言傳得再兇也不如親自體會一次。要不是這事實在不好對外人說,陳景就恨不得跟他娘說,三清的身子骨弱不弱,瞧瞧您兒子腰間的淤青就知道了。 “況且她一個女人家,哪能跟著你這么拋頭露面的,還要這么千里迢迢往京城去。別到時候還沒考上功名,就叫人在背后嚼了舌根子?!?/br> 金氏見兒子聽完第一個理由不為所動,就又緊跟著拋出第二個。這回她換了個角度,從三從四德女戒女則入手,說得好像沈三清若是跟著陳景去京城,就什么名聲都沒了一樣。 “娘,如今又不是前朝,您不是也每旬都要出門逛集市,每月都要去幾個熟鋪子里去買東西,這不也出門了?!标惥奥犞鹗系脑挾紵o奈了,“再說三清又不是一個人去京城,我是她丈夫,我去哪兒她跟著這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br> “兒子啊,娘還不清楚你什么性子?這會兒娘就是說破大天去,你也絕不會依著娘,是不是?” 金氏其實知道自己的理由說服不了兒子,也知道兒子那些話打動不了自己。只不過有些話不得不說,有些爭取不得不做?,F(xiàn)在話說完了,也就徹底甘心了。 “娘,兒子知道娘清楚兒子是個什么人,您放心,兒子此去一定會考取功名,到時候不管去哪里都會回來接娘,到時候兒子與三清必定伺候在旁,以盡孝道?!?/br> 陳景聽著金氏無奈的語氣心立馬就軟了,寡母養(yǎng)兒多少都會想要把兒子緊緊攥在手里,陳景不愿意被束縛,便時時刻刻都在想著逃離?,F(xiàn)在終于又要踏上高飛的路,可回頭看看親娘,心底里的不舍得又哪里是只言片語就能說出來的。 “接什么接啊,我在家好好的哪兒也不去。你大了,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你自己心里有數(shù)就行,想怎么辦你自己掂量吧?!?/br> “可有一點,你陳二爺往后不管如何飛黃騰達,蕊兒不能丟下。到時候不管你們夫妻走到哪里,就得把這孩子帶到哪里,等她到了年紀給她尋一門好親事,要是這一點做不到,到時候可別怪我這個當(dāng)娘的不體諒兒子。” 金氏知道兒子的意思,她卻不想再多說什么,只有蕊兒的事她又再次叮囑了一回。她知道,蕊兒養(yǎng)在自己身邊可以,但若是長大之后還這樣,還讓她留在荊湖縣城里,她頂天也不過是在縣城找一戶好人家嫁了。 若是兒子往后有大出息,蕊兒能跟著他走,說不定孩子也能有大造化。她這些年終歸養(yǎng)了她一場,得替她把最好的未來都安排妥當(dāng)。 原以為是一場狂風(fēng)暴雨,沒想到自己最后就當(dāng)了一回背景板,除了進門的時候叫了一聲母親,旁的什么都沒說。 不過就算只聽著也不妨礙她能感受到陳景此時心中難以言喻的復(fù)雜,不過此時說什么都顯得蒼白又無力,她只能是伸手牽住陳景的手,堅定的陪他走下去罷了。 第26章 · 決定了出門的事, 接下來幾天整個東院都忙到人仰馬翻。陳景到底是個被人伺候慣了的爺們,他總覺得收拾收拾點東西就能走,根本花不了什么時間, 為了個驚喜鬧出這么一攤子事不止,還把三清給累了個半死。 “二爺, 我可跟你說啊, 這樣的驚喜咱有一回嘗嘗什么滋味就行了, 以后可不興總玩這一招行不行。” 上輩子三清出門旅游玩三天都得帶個大行李箱,現(xiàn)在要去出去住一兩年,還是從南邊往北邊去, 還是個沒快遞沒飛機出了門就跟失了蹤一樣的世界,她這幾天簡直就跟馬上就要過冬,卻還沒屯一粒松子的松鼠一樣,不管看見什么都覺得有用,恨不得都帶上。 最后愣是又挑挑揀揀的收拾出三個老大箱子的東西來,要不是這回走水路,這么多東西還真沒法弄。 “不玩了不玩了,可把爺給玩毀了。”陳景這會兒比誰都后悔,這幾天院里再有下人, 忙不過來的時候他這二爺也得幫著三清收拾,尤其好些東西都是三清貼身要用的, 真要讓別人來歸置,他自己還不樂意呢。 “對了,這事你跟岳父岳母說了嗎,明天早上他們都來?”要不說男人到什么時候都擺脫不了幼稚呢, 他想給驚喜的時候那就一心一意全是驚喜,根本沒想到別的。 現(xiàn)在后續(xù)麻煩事一件接一件可不就傻眼了。尤其是沈家那頭, 他冷不丁的要把三清帶去京城,沈家還什么都不知道呢。 “你這都問第三遍了,前天我哥來府上兇的那人不是你???”三清一聽這話就忍不住沖他皺皺鼻頭,扮了個鬼臉裝模作樣呲了他一下,“你也是,不跟我說就罷了連我哥你也沒說,這下好了,他已經(jīng)回去接我爹我娘去了,明天你就等著吧?!?/br> “不是,咱講講道理好不好,我連你都瞞著我先跟我大舅哥說,你聽聽這話多新鮮?!标惥安环?,一屁股挪到三清身邊坐下。 隨即覺得不舒坦,又換了姿勢在羅漢床上躺下,頭枕在三清腿上耍無賴,“反正明天咱們出發(fā),要是岳父真發(fā)火我也沒轍,到時候干脆我拉著你就跑,咱什么行李東西都不要了,只要上了船誰也追不上我們。 到時候啊咱京城也別去了,一路上瞧見哪里好就在哪里停下?!标惥霸秸f就越?jīng)]個正形兒,幾句話的功夫就已經(jīng)說到隱居之后兩人應(yīng)該生幾個孩子,種幾畝地喂幾頭豬幾只雞了。 只可惜沈三清天生從不向往那種純田園生活,一邊聽陳景胡說一邊完全不克制自己的一臉嫌棄。 “你就帶我一個人走啊,那到時候生了孩子誰給你帶,開了田誰來種?豬我可不會喂,雞只要還會動我就怕,還有菜,二爺您分得清哪里什么是韭菜,什么是草嗎,你啊還是老老實實讀書備考吧?!?/br> 前些天三清跟著孫媽去鄉(xiāng)下時,就無數(shù)次分不清田里的東西是什么,明明上桌都認識的換了個地方就全分不清了。認都認不清又何況還要自己去種,三清只覺得陳景要是真敢那么干,自己就敢立馬拋夫扭頭就走。 “嘖,人家家媳婦都是生怕夫婿太出息了管不住,怎么偏你不一樣?”原本陳景說了這么多還以為三清就算不感動到落淚,也會十分激動的表示愿意跟自己去天涯海角,沒想到自家這媳婦就是跟旁人不一樣。 “我無所謂啊,反正早起讀書的也不是我,這些年為了科舉花了成山成海的銀子的也不是我,這出息不出息的不還是二爺說了算?!?/br> 三清這話說出來,一下子就把還在圖嘴上快活的陳景給堵得說不出話來,他側(cè)過腦袋看了看三清,感覺看不分明又坐起來看,直到看清楚她一臉坦然之后,才又躺回她腿上,“你瞧瞧你說的,俗氣。” 兩人成了夫妻之后,三清其實有慢慢的琢磨出些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來。就好比陳景這人,平時看著對讀書一事不算多上心,甚至看上去連兩次春闈落第他都不大放在心上,頂多一句下回再來就差不多了 。 但其實背地里完全不是這樣,兩人成親沒多久正是膩歪的時候,平時在家連自己出東院久點他都要跟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可過完年山長說要給他單獨開課,他一個磕巴都沒打,隨便收拾了個小包袱就去了。 之后把自己從鄉(xiāng)下找回來那天晚上也是,兩人躺在床上難得的沒干活,自己就聽他絮絮叨叨了大半夜,說的全是這回在書院山長的課,和最后幾天那些考卷他答得如何,哪篇文章寫得最好,那篇又總覺得不夠火候。 說到最后三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時候睡著的,也不知道自己睡著之后他還叨逼叨了多久。但這一晚上就足夠三清明白,這位爺平日里那些淡然處之,瀟灑才子都是裝出來的,心里指不定多想一舉成名天下知。 “誰不俗氣啊,真那么超凡脫俗干脆連秀才也別考,孑然一身了無牽掛那多雅致,最好是寫了什么文章啊詩詞啊也別給人看,就自己個兒捂著,捂他個三五百年的,等到時候后人挖出來了,那才叫品格高潔,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三清知道他說的是反話,才子嘛又是年少成名,這些年陳景從這些名號上得了多少便宜,就有多大的壓力。尤其連著兩次春闈不中,背地里說他閑話的人可不少。 有些人抵抗閑言碎語的方式是奮起直追,陳二爺卻選了另一條路,人家越說他就越裝出一副不往心里去的模樣。只可惜假的就是假的,裝得再好也成不了真。 平時在金氏和自己跟前難免偶爾顯露出他的野心,只不過兩人一個是他娘一個是他妻子,自然不會去戳破他。今天要不是陳景非要把心里的話反著說,三清還不想去碰他這一塊軟肋呢。 “哼,就你這嘴不饒人?!标惥奥犞逭f的,腦子里還真就浮現(xiàn)了那場面,陳景只想想自己那些心血還得幾百年之后才能見人,他就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饒不饒人不要緊,話沒說錯就行了唄。”春日里的下午總有微風(fēng)吹進屋里來,陳景躺在三清腿上,三清又靠在迎枕上,兩人說著說著困勁兒就上來了,之后陳景還說了什么自己又回了什么三清都記不大清楚,反正嗯嗯啊啊回了他幾句,就睡過去了。 一下午,幾句話自然沒法讓陳景把心里頭那點壓了好些年的疙瘩全解開,但三清的話多少還是讓他心中熨帖了些,第二天他整個人都顯得特別意氣風(fēng)發(fā)。 旁人當(dāng)他是要離家趕考才這般氣勢高漲,只有三清知道,他這是得了自己的支持,清楚至少他的妻子沒打算讓他做一個又要淡泊名利,又要光宗耀祖,最好還能入仕為官的活菩薩。 只不過陳景也沒能得意太久,就在陳家人到碼頭的時候,沈家兩老和沈一瑯也匆匆忙忙的趕過來了。 “爹,您別不高興,女兒這可是去京城,咱家還沒人去過呢。您就當(dāng)女兒去探探路,大哥也是要赴京趕考的,到時候不就有經(jīng)驗了嘛。” 覃氏那頭好說話,當(dāng)娘的左不過就是那些念叨不夠的東西,大到路上小心注意安全,小到晚上被子得蓋好,千萬別著涼,反反復(fù)復(fù)的說了幾遍也就差不多了。 甚至對陳景能帶三清一起進京這件事,她還感到挺高興的。畢竟自家女婿模樣人品都有,要是這一回真在京城中了進士,生了不該生的野心思,女兒人在荊湖根本管不了。 到時候家里添個妾室都算好的,就怕人那頭是哪家的大家閨秀,三清斗不過拼不過,臨了只能被人一腳踢了。 這故事覃氏在戲臺下邊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就套用到自家閨女身上來。現(xiàn)在姑爺愿意把女兒一起帶去京城,那自然是最好不過,況且夫妻二人常在一起,說不定那天就能有孩子了呢。 但沈繼海這次卻比覃氏反應(yīng)更大,沈一瑯昨天回家把這事一說,他就在家發(fā)了好大的火,先是罵陳景瞎胡鬧,緊接著又罵沈一瑯這么大的事怎么不早說,最后轉(zhuǎn)頭又埋怨覃氏,當(dāng)初就不該答應(yīng)這門親事。 可生氣歸生氣,埋怨歸埋怨,老頭還是一夜沒睡在家搗鼓了一整宿,今天一大早天不亮就又拉著馬車往縣城這邊來。 “京城怎么了,到哪兒還不是都一樣,都是人和屋子,能有什么了不得的東西?!鄙蚶^海一點也不覺得京城有什么好,尤其看著三清這么高高興興的,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你這丫頭沒心沒肺,那么天高地遠有什么好的。當(dāng)初我就說這親事不成不成,你非不聽,現(xiàn)在好了吧,好好的姑娘不在跟前非要去什么京城,你說這要是萬一……” “爹,別說了啊,我這今天上船您盼我點好,不許說那些晦氣的?!鄙蚶^海雖是一家之主,但眼皮子也是一家人里頭最淺的,這會兒女兒要出遠門,他自己說著說著眼看著都要把自己給說哭了。 三清見他這樣心里也酸,只不過人各有志,三清是不甘于一輩子只留在荊湖縣城的,“爹,我又不是不回來了,您再說我可真要哭了啊?!?/br> “好好好,不說了。走吧走吧,趁著這會兒天氣好趕緊出發(fā)?!比逡蝗鰦缮蚶^海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看著兒子女婿一起把他帶給女兒的東西全搬上船,這才狠下心主動揮手讓女兒快走。 第27章 · 船是商客兩用的大船, 下邊是商隊的貨,上邊船老大把船艙收拾得干干凈凈的,拿來當(dāng)客艙正好。只不過這么大的船, 下邊有貨上邊有人,每次出去船老大都勢必要請鏢局的人坐鎮(zhèn), 要不然一路往北不管出點什么事, 折了貨死了人他都賠不起。 這次陳景一行人出發(fā)早, 鏢局的生意還不算忙,請的是府城最有名的萬通鏢局里的四位師傅。四人里兩個鏢頭兩個鏢師另帶一個臨時加的趟子手,都是鏢局里一等一的高手, 高手嘛功夫高自然要價也高。 好在這次一起進京的不止陳家一家,還有陳景的兩個同窗,三家人家同商隊分一分這個賬,商隊占了大頭去,價錢也就還算能接受了。 一個姓劉名漢青,家世跟柳家相當(dāng),讀書馬馬虎虎,能中舉人全家都覺得是燒了高香。家里總勸著能得個舉人就行了,趕緊花銀子某個差事才是正道。 偏劉漢青不愿意, 早早的打聽到消息也打算提前進京,知道陳景也要這時節(jié)出發(fā), 就屁顛屁顛的找了來想結(jié)伴,陳景與他關(guān)系一直不錯,自然欣然同意下來。 還有一個叫羅忠,在三個人里年紀最大性子厚道, 同時也是陳景這么多同窗中家里條件最差的那一批,家里為了供他讀書這些年算是把整個家都掏空了, 直到他三十歲中了舉人之后,名下有了兩百畝免稅田收租子,家里才還了外賬慢慢好起來。 他中舉之后倒是特想趕緊謀個實缺,可惜如今天下大定不缺讀書人,更不缺會做官敢做官的人,就他一個剛把自己生活家里料理明白的舉人,家里在朝中半點關(guān)系都沒有,不花上大把的銀子根本沒差事能讓他去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