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祖國做狀元[快穿] 第35節(jié)
瞿麥跟著他們走了,方云期就要下鄉(xiāng),那小院不能空著,沒人住肯定不行。剛好酒館的會計盧芬要結(jié)婚,拖了大半年了結(jié)不成,就因為兩家的住房緊張,小兩口沒地方住,想租房子吧,貴的租不起,便宜的離得又遠,還臟亂,來回的車錢加上更貴。正好,把小院子的門房給他們住,一個月收上兩塊錢,算是租金,他們小兩口住著剛好,將來就是有了孩子,也不擠。 瞿麥帶得行李不多,就一床背子和兩身換洗的衣服,身上的棉衣都是在家這幾天向末現(xiàn)給做的,中原這邊冬天沒東北那么冷,一般人家是穿不起厚棉襖的,能蓄上兩層棉花都是好的。就這么點兒東西。再就是龍師父留給他的錢和醫(yī)書,錢這孩子就把零頭的三十多塊錢帶在身上了。整數(shù)的五百讓向末幫他存著。他自己沒在身上帶。再就是醫(yī)書,方逐溪那一套是原版的,留在家里的書房呢。瞿麥的一套是龍師父謄抄的,上面還有他老人家的心得體會,很有紀念意義,瞿麥舍不得放家里。那就帶著吧。足足兩大袋子,方逐溪背大的,他背小的。 向末也沒空手,方媽又給張羅了不少布、大棗、還有阿膠,老兩口出去半晚上,又給拿回來一根上五十年的老山參。還怕這些東西那么拿著不安全,又給想法子買了半袋子花生米,把阿膠和山參都放在花生米里面藏著。四五十斤的東西呢,她也不輕松。 就這,還是她好說歹說方媽才停手,要是按老爺子和方爸那意思,恨不能給他們拉一火車皮回去。得虧這是管得嚴,還啥都要票,買點東西不容易,要不然,他們是真敢這么干。向末一個勁的說,等以后,來送糧的時候,再讓人捎,更方便,才算是把方媽勸住了。 實際那老山參,別處是真的珍貴,在向家,還真不是難得的。三嫂的爹老夏,整坐山的山珍都在人家心里呢,別說五十年的,五百年的人家也知道哪能找到。深山老林子里,也就他那種段位的才進得去。便是老人的心意,要推大發(fā)了,他們還不高興。能咋辦,拿著吧。 另個,方逐溪在家這七天,也不是干待著。方爸這不是在拖拉機廠上班嘛,農(nóng)場最缺的是啥?拖拉機啊。有多少要多少都成的。但是拖拉機廠也有任務(wù),賣到哪都是有定額,不是你想買就能走。中原機械廠的東西又是全國有名,各處都搶,不好買的。 但你要是有人有關(guān)系,就另說了。一年幾萬臺的產(chǎn)量,多產(chǎn)出來十輛八輛的,難度大嗎?看咋說唄。你要給人家送一車皮糧食來,再問問,難嗎?那必須是不難的。還有,那新車型,是不是得試驗?你出一輛是試驗,出五輛十輛,是不是試驗?還有零件,比車好弄吧?機械廠也不只是拖拉機場一個廠,還有別的機械呢。粉碎機,壓縮機,磚機,電磨,什么沒有啊。這會的工廠可沒分得那么細,都是一個大廠,幾十萬工人,十項全能,什么都產(chǎn)。方爸那是技術(shù)含量越高的廠子他越能說上話。帶著方逐溪跑了一個遍,方逐溪別的不敢答應(yīng),弄糧食這個,他是真敢答應(yīng),農(nóng)場別的沒有,糧食還能沒有? “你說,人家那廠領(lǐng)導,知道不知道咱爸是裝不會呀?”坐在火車上無聊,兩人就聊天。去京城的路上還不敢說太秘密的,從京城回縣城,運氣不錯,趕上了一個臥鋪車廂,列車長和列車員都跟向爺熟得很,向末再給拿了幾斤大棗幾斤花生米,人家就再往車廂里帶人。瞿麥爬到上鋪去睡了。他們兩口子坐在下鋪,連看車外的風景邊聊。 方逐溪就笑,“你當人家傻呀。能當領(lǐng)導的,就沒有笨的。咱爸借著人家進了廠,人家也通過咱爸搭上了別的關(guān)系呀?,F(xiàn)在省里的一二把手,見了咱媽,都得叫一句老領(lǐng)導的。”方媽是中原省出去的,走的時候是帶著一批鄉(xiāng)親組成的隊伍一起走的,后來打仗,輾轉(zhuǎn)了大半個國家,黃河以前長江以北,她的隊伍沒去的地方少,只要合作過的,碰過面的,那就都算戰(zhàn)友。還因為性別的優(yōu)勢,她隊伍里有個娘子軍,專做敵后偵查,立下過大功。那些娘子軍,解放以后,是最搶手的結(jié)婚對象,嫁得多數(shù)都是領(lǐng)導干部。她們背后的關(guān)系,那可深了去。 行吧,這世上果然笨人少。 “互惠互利的關(guān)系,才是最穩(wěn)定最長久的?!?/br> 這話沒毛病,總是一方幫襯著另一方,不是長久之計。 就像是向家?guī)仔置?,向末跟幾個嫂子的關(guān)系都特別好,方媽常年待在家里給她哄孩子,幾個嫂子都沒意見。人好是一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向末兩口子平時,吃的用的都沒少給各家送,給幾個孩子的衣服,更是一年兩身,連著姻親,也都照顧到了。向末是公銷社出來的,有啥不好買的,她能幫著買,還有誰家人有個頭疼腦熱的,方逐溪就是最有用的?;ハ鄮鸵r著,兄妹間的關(guān)系才會這么好,老人也高興。 在家待了七天,路上折騰了八天,回到家,就半個月過去。 “哎喲,mama的心肝rou兒啊,快讓mama親親?!卑霘q的鬧鬧小朋友會爬了,二哥回來之后,老太太帶著他回村子住了。向末跟方逐溪回到家東西一放就回村接孩子,向末見到在炕上爬得很歡騰的臭小子,兩步就撲上去了,把孩子抱起來就啃。 “啊啊啊啊……”鬧鬧沒哭,他認不出來mama了,但是覺得熟,知道是熟人,也記得mama這個稱呼,被抱起來的時候,就沒鬧騰,被親了幾口就煩了,伸著小手推他媽的臉,啊啊啊的表示他的抗議。 “小沒良心的……”孩子在懷里跟扭麻花似的鬧,向末抱不住,到底把他放下了,人家噌噌噌的就跑到炕里面找哥哥jiejie玩去了。在京城轉(zhuǎn)車的時候,兩口子帶著瞿麥去逛商店,給買了鐵皮青蛙,還有皮球,孩子們沒見過,向前和向紅會玩兒了,鬧鬧爬來爬去的跟著搗亂,玩兒得可高興呢,哪有心思應(yīng)付爹媽。 向末氣得罵,她想人家想得茶不思飯不想的,人家可沒想她呢。 老太太就瞪她,“不許這么說我們,你們把孩子扔下就走,怎么不說呢!”轉(zhuǎn)頭就問姑爺,“家里老人都好?怎么沒多待幾天呢?難得回去一趟的?!?/br> “老人都好著,讓我給你跟我爹帶好呢。本來想再待幾天的,臨時有事回來的。您閨女也想孩子了?!?/br> 老太太就不問了,工作上的事兒,她向來不打聽,說給她聽的她就聽著,不說的,從來不問。 “嫂子,這個阿膠和棗是我孩子姥姥姥爺準備的,你拿著?!毕蚰┌褩椇桶⒛z分了四份,三個嫂子一人一份。 大嫂也不跟她客氣,笑著收下,給老人的東西,她從來不客氣的。人家總想著她爹媽,她就更得對公婆好。 “我家老頭老太太來年也得去場里住了,栓柱媳婦快生了,他們?nèi)ソo哄孩子。我爹說在家看家種地,兩口子死活不讓。工分不要了,把自留地跟鄰居家種了?!贝笊┚驼f她家里的事兒,她弟弟早讓向大哥安排進農(nóng)場當工人了。她弟媳婦就是農(nóng)場的子弟,爹媽是最早招工的工人。老兩口雖然天聾地啞,但是身體不錯,年紀也不大,之前幾年都是自己在老家守著老房子過。還把地種了。兒子讓搬去農(nóng)場跟他們一起住,死活不聽。老人都那樣兒,能干動的時候就覺得掙一點是一點。這是讓大孫子給請去了。 大嫂這是高興,才忍不住的跟向末嘮叨。兒女孝順,總是老人的運道,好兒不用多,人家老兩口就一個兒子,得力就行。 “你看老高家,七個兒子,沒人愿意養(yǎng)老人,那才遭心呢……” 又說村里的閑事。 “哪里有哪里的難處,這城里的人,住房緊張,年輕的得跟著老人住,還惦記著老人的工資被貼著,不養(yǎng)老人的倒是不多。咱這農(nóng)村呢,地方有得是,房子自己就能建,到是一個個的奔著自己自在,不養(yǎng)老人了??梢娺@能不能過得好,還得看人?!?/br> 向末也跟家里說這次出門的見聞呢。說瞿麥這孩子的來歷,說龍師父那小院子的安排,又發(fā)散到了城里住房難,再說到養(yǎng)老問題。 “我想著開春把我們那房子往東再接一間,后墻開個門,再蓋上一趟廈房,存放個東西也方便?!?/br> 方逐溪跟向大哥商量糧食的事兒,又說蓋房子。零散的收些雜糧山貨什么的,總得有個放的地方,他們家還能有個研究飼料和化肥的由頭,東西多也不引人注意。 糧食的事兒向大哥一口就答應(yīng)了。村里的存糧,往年都賣到黑市上去了,賣不上價,還得讓中間商扒皮。還不是總能賣出去,得有買主了,再去賣。這要是直接能送走去酒廠,那感情好了。 運輸上也不是問題,有錢和糧開路,把火車站安排明白,在運糧的火車上給多加一兩節(jié)車廂,神不知鬼不覺的。到了地方,方媽找人接就成的。 向大哥心里算計著產(chǎn)量,“今年全村都上你那化肥,我估摸著產(chǎn)量能上兩成,再加上自留地產(chǎn)的,自己開荒地的產(chǎn)量,一年能弄出來二十萬斤來?!?/br> 前一年,幾兄弟的菜園子里后追的肥,產(chǎn)量都能高了兩成。若是剛種地的時候施一次肥,中間再追一次,產(chǎn)量能增加三成。這是菜園子的產(chǎn)量,大地里,效果能差一點,保守了說也能有兩成的。 向大哥還有更狠的,開化之前,他把村里各家的當家人招集到一起,跟大家說了,今年的地,不集體一起種了,跟農(nóng)場學習,化責任區(qū),農(nóng)場是一組負責一片,有小組長帶頭,小組長多掙半個人的工資。村里沒有小組長,按戶分,一家負責一片,按國家交公糧的任務(wù)平分。到秋收的時候,不夠的,自己家拿糧食補。多余的,都是你自己的。向末一聽,這不就是承包責制制嗎?她這么一說,向大哥可不認。人家說了,這是化分責任區(qū),方便管理的,誰干好誰沒干好,一眼就看出來了,方便年底的時候評先進…… 行吧,你這么說,就這么是唄。 第48章 山村一枝花9 任務(wù)又重了…… 老太太沒跟著兩口子回家, 讓他們兩口子把孩子帶回去了,沒開春呢,他們都不忙, 能換著在家?guī)Ш⒆印K诩易∫欢? 歇歇。還有就是,向老爹一個人在家, 大嫂能幫著拆洗被褥洗個外衣啥的,可這貼身的,再細致點兒的活兒, 到底是不方便。 把孩子包得嚴嚴實實的回到家, 一看,這這么小半天的功夫,瞿麥把家里家外都給打掃了一遍。院子里的雪掃得干干凈凈的,屋子里家具明顯是擦了一遍, 柴禾也都抱回來了,炕都燒熱了,一進屋就暖和得很。 “不用你干這些個,我們帶你來, 可不是讓你干活兒的。”把向末給看得,心里老不得勁兒了。十來歲的孩子, 能這么懂事,那是他沒有嬌慣的環(huán)境。 瞿麥就有些不知所措, 向末又趕緊安撫,“你這么大的孩子, 該去學校上學,好好學習的。家里的活兒,不是不讓你干, 我跟你哥忙不過來的時候,你得幫忙呢。還有啊,看見炕上那只小豬沒?只要睜開眼睛就到處爬,你得嫂子看著點兒,別讓他掉地下摔著,行嗎?” 不給他找點事情做,孩子就沒有歸屬感,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客人。 這不是,她這么一說,瞿麥的眼神就亮了,聲音響亮的回答了一個“好”。 “晚上吃油渣炒白菜片,行不行?”中午瞿麥一個人在家吃的向末到公銷社買回來的爐果??茨谴永?,也就少了那么三五塊的,哪能吃飽呢。 “行?!狈街鹣獞?yīng)著,就開始收始帶回來的書。瞿麥打掃了衛(wèi)生,但沒動行李。這會兒,小豬還沒醒呢,他就幫著他哥收拾,拿著書,分門別類的往寫字臺上的書架放。 方逐溪的木工手藝越發(fā)的好,家里現(xiàn)在滿滿當當?shù)?,都是他的手工。寫字臺、組合柜、大衣柜,沙發(fā)、床,鞋柜,什么都不缺了。 林場放得近,又有向老爹的方便車,木頭是不缺的。他不忙的時候,就做手工打發(fā)時間呢。知青里有幾個閑不住的,偶爾也來跟他一起做。還有向軍,那小子最喜歡做這些個,得空了就來跟著他姐夫?qū)W。也確實是那塊料,上手很快。用邊角料練手,人家給他自己家里椅子凳子的攢下不老少。 吃完了晚飯,兩口子帶著土特產(chǎn)去給領(lǐng)導拜晚年,瞿麥在家里幫著看鬧鬧,就不用再喊三嫂來幫著看孩子了。 轉(zhuǎn)過天來,就得回單位上班。把孩子往二嫂家一送,瞿麥也跟著過去了。家里就不用惦記。 這一走半個多月,真發(fā)生挺好事情的。 先說工作上。年后場長和書記去省里開會,領(lǐng)今年的任務(wù)。別看紅星農(nóng)場跟農(nóng)場公社的辦公區(qū)在一起,但真不歸公社管,甚至都不歸縣里管。而是省里的農(nóng)墾部門直屬。那些大農(nóng)墾農(nóng)場,都是部里直屬的。所以,紅星農(nóng)場別看規(guī)模不大,級別正經(jīng)不低。 兩位領(lǐng)導這次去,算是滿載而歸。糧食任務(wù)都完成了,生豬任務(wù)超額完成。受了表揚,拿了幾個先進,先進集體,先進個人都有。獎金是別想了,獎品倒是拉回來一吉普車。哦,對,那吉普車就是獎勵之一。剩下的就是搪瓷缸子,筆記本,盆,水壺那些。都是帶著先進字樣的??蓜e覺得土,這會兒的人最喜歡的就是這個,擺出來,誰一看就知道人家是先進。 除了榮譽,當然還有任務(wù)。每年都有開荒的任務(wù),產(chǎn)量任務(wù)也是每年都漲。這些還算是不意外??纱笏夂投瑑Φ拇蟀撞耍甑娜蝿?wù)都在大農(nóng)墾那邊兒,今年紅星農(nóng)場也給派了任務(wù)。100噸大蒜,500噸大白菜。一噸就是兩千斤。算下來就是二十萬斤蒜和一百萬斤的白菜。 說嗎?不算多。也就是兩百畝地的產(chǎn)量。再不濟,有個兩百二十畝地,產(chǎn)量只多不會少。 可這個活,最是費人工,人不夠用啊。 還有生豬的任務(wù),生生漲了一倍。 這就得著落在向末的身上。飼料場和養(yǎng)豬廠都要擴建。還是得要人。 不只是要人,還得喂呢,不得是糧食呀。麥麩和豆餅不也得先有麥子和豆子嘛。糧食產(chǎn)量的任務(wù)看著是正常增加的,可再加上這些個消耗,就相當于是變相的增加產(chǎn)糧任務(wù)了。還有人工,人不夠,就得招工,工資福利那些,都得農(nóng)場自己解決,這不也是增加負擔嘛。 所以呀,兩位領(lǐng)導被表場了高興是真高興,可是生產(chǎn)任務(wù)這么重,愁也是真的愁。 這時候方逐溪說能弄到拖拉機,那可真是及時雨了。 領(lǐng)導們就叫上方逐溪一起商量,拿什么跟機械廠換。 “種些甜菜吧,葉子和邊角料都能做飼料,菜頭能熬糖,咱弄一個熬糖的作坊,用不了幾個人。到時候可能用糖換糧食,糖本身也很受歡迎。” 這年月,糖跟細糧一樣,都是極受歡迎的東西。什么年代都有手里不缺錢的人,現(xiàn)如今也一樣,手里有票有錢的人多了,但是東西卻不好找,有錢花不出去。 方家的小酒館,消息最是靈通,在家的幾天,老爺子和方媽沒少給方逐溪科普。 領(lǐng)導一聽,也行吧。多開地唄,實在干不過來就多雇上些臨時工。偷著多種點細糧,啥都有了。 “種子我去跟農(nóng)墾換。你只說能弄到多少輛拖拉機吧?”李場長私下里跟書記倆人來找方逐溪。 “十輛肯定沒問題。還能弄一些零件,要是能弄到報廢的舊車的話,拆了重新組裝,也不難。貨車也能弄到兩輛,但是不能保證是新車……”方逐溪稍有保留的報了個數(shù)。 李場長就長舒一口氣,“行,你只要能把這些東西弄來,就是大功一件。咱現(xiàn)在手里沒那么些糧食,一下子弄那么多車也太顯眼了。明兒個你跟我跑一趟農(nóng)墾,他們肯定有多少要多少?!?/br> 書記笑著拍方逐溪,“你小子隱藏得挺深哪,組裝拖拉機你都會?” “我爸是學機械出身,現(xiàn)在也在機械廠上班呢,從小跟著他學過一些。” 李場長是方媽的老部下,沒見方爸,也聽過其人。就不深問了。知道那是留過洋的。這年月,學問越大,問題越大,問多了不好。 書記也是明白人,一聽就知道是咋回事了。 這事兒一定下來,方逐溪就開始忙。 到是向末,到單位把這半個月的工作交接一下,就沒什么事情了。大把的時間可以回家?guī)Ш⒆印?/br> 飼料場,冬天也不休息的,汆冰窟窿也一樣能打魚,還有積下的魚骨粉,冬天豆腐坊油坊都是高峰期,豆渣豆餅產(chǎn)量都大,飼料場這邊反而更忙。有兩個辦事員看著,工人也都照章cao作,到不用向末事必躬親。 養(yǎng)豬場里,就更是熟練工。都是老人了,半天多的時間,工作流量也都熟得很,按部就班的干就成。因著向末是管得嚴,干不好的就調(diào)崗,福利給的又多,沒有舍得走的,都干得認真。那向末就cao心少。 比較意外的就是,她才走半個月,一回來,人家王采薇,已經(jīng)是養(yǎng)豬廠的技術(shù)員了。比辦事員還多拿半級工資。 咋上去的呢? 這女的,向來就是個狠人。 這不是正月十五趕上過節(jié)的時候,都想著回家過個團圓節(jié)嘛。因著剛好有兩頭母豬要產(chǎn)崽,晚上得有人整宿的盯著。王采薇就主動跟別人換班,在豬場里值班。那天晚上豬確實產(chǎn)崽了,王采薇用自己的棉衣包著小豬崽,又在豬圈里凍了一晚上看著母豬,第二天,身上都凍傷了。 那豬圈里可沒有暖氣,大冬天的,里面零下十來度,就穿個單衣,能不凍傷嗎? 太能豁得出去了。 保住了豬崽,照顧母豬有功,那就得獎。 再加上,人家到養(yǎng)豬場這半年,自學了養(yǎng)殖技術(shù)和獸醫(yī),連何朗然都跟著學了獸醫(yī)。據(jù)說是人家到新華書店買了書回家自學的,反正是說起專業(yè)術(shù)語,一套一套的。這時候也沒有等級考試,能說出個四五六來,就是懂唄。懂技術(shù),再加上有功勞,工作就調(diào)整了。王采薇成了養(yǎng)豬場的技術(shù)員,何朗然調(diào)到畜牧站做技術(shù)員。 調(diào)動就在向末回來之前一天完成的。 看上去像是怕她回來給人家設(shè)絆子一樣的,趕在她不在的時候走完了手續(xù),生米煮成熟飯,讓她無計可施。 挺隔應(yīng)人的。 但事已在定局了,向末能怎么辦呢? 就正常工作唄,當他們是普通同事對待就好了。還說不定誰心里更不舒服呢。 這么一想,就無所謂了。 除了這一點不那么舒服的小插曲之外。再就是農(nóng)場里小年輕們的春天似乎比大地回春來得還要早。 之前的幾年,知青們一是年輕小,再一個都還想著插隊幾年就回城了,偷著處對象的都少,大部分都還是心無旁騖的??呻S著年紀的增長,再加上回城遙遙無期,個人的事情,就都開始想了。 過年的時候,好些知青都回老家探親??蛇@一回去,發(fā)現(xiàn)家里已經(jīng)沒有自己待的地方了。家家都是五六七八個孩子,房子又小,都恨不能摞起來才能住得下。這些人一回去,家里就更住不開。都是過了年,初幾就往回返。回城的希望看不到,家又回不去,日子還得過吧?二十幾歲的人了,該成家還是得成家吧?就這樣,探親回來之后,偷著處對象的就多起來了。知青里,有好幾對兒都談上了。三四五角關(guān)系也開始出現(xiàn)。 熱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