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書迷正在閱讀:萬古神王、東宮寵婢、禁止夫郎當(dāng)反派[女尊]、alpha她只想相夫教子[女A男O]、末日滿級重生逃荒年代[六零]、捧嬌、我能點化萬物、穿越八零:掙錢全靠我、甜妻駕到:霍總別生氣、學(xué)園島戰(zhàn)記
近鄉(xiāng)情怯,大抵如此。 眼看著這小宮女越來越慌,她終究還是問:“你們家蘇大人睡了嗎?” “是,早就歇下了,陛下您……” 話說到一半,卻被廊下一道溫潤聲音打斷:“陛下尋臣何事?” 第2章 夜會 一起睡覺吧。 聽到這個聲音的瞬間,楚瀅只覺得眼眶猛然一熱,淚水幾乎就要不由自主地涌出來。 這么多年了,她以為他的聲音連同相貌,她都快記不清了,如今乍然聽見,才忽覺魂牽夢縈,清晰入骨。 是蘇錦,是……還活著的蘇錦。 她愣神得有點久,對面大約見她形容怪異,忍不住上前兩步,復(fù)又問:“陛下,您怎么了?” 他方才是站在廊下的,只聞其聲,而看不分明,此刻走出來,站進了月光底下,一身雪白寢衣也像鍍了銀輝,襯著他的面容,溫柔俊秀,仿佛仙宮中人。 她的蘇大人,一向都是最好看的。 楚瀅硬生生忍住熱淚,微笑道:“我睡不著,就來看看你?!?/br> 就像從前的很多個夜里一樣。 但此刻,是興德十年的初秋,她還是登基不滿一月的新皇,蘇錦搬進桐花宮,攏共也沒有幾天的光景。他們之間,還陌生又客氣。 這個說辭,顯然是突兀而不合適的。 她明顯地看見,蘇錦的臉上劃過一絲錯愕,但很快就掩了下去,恭敬道:“那陛下別在院子里站著說話,小心受了涼,請到廳中稍坐吧?!?/br> 她看了看他,一身單薄寢衣,連外衣都沒有披,就這樣站在初秋微涼的夜里。 才進宮幾天,就敢這樣形容曖昧地出來見她這個皇帝,倒也不怕被她…… 她瞇了瞇眼,眼神中含著近乎瘋狂的渴望,還有許多旁的復(fù)雜情愫。 還是像從前一樣,最不懂得照顧自己。 “那蘇大人呢?”她淡淡道,“如今夜里已經(jīng)涼了,這樣站在外面,也不怕傷了身子?!?/br> 蘇錦彎了彎唇角,像是極輕地笑了一下,“臣原是睡下了的,是聽門外有人敲了許久,想著怕是有什么要事,才起床來看看。來得急,便忘了添衣?!?/br> “……” 好嘛,話里話外,原來還是怪她。 楚瀅瞥一眼那小宮女,她正滿臉通紅,低著頭,想必是在廊上值夜睡熟了,一時沒聽見叩門,開門晚了,還將主子也擾了起來,這會兒正在不好意思。 她也無心怪她,只道:“細(xì)柳,去替你家蘇大人拿件衣裳?!?/br> 小宮女答應(yīng)得快,連忙就去了。 蘇錦低著頭往正廳走,聞言便道:“陛下竟連臣這里小宮女的名字都記得,果然好記性。” 楚瀅走在他身旁,低低笑了一聲。他這個人性子簡素,不喜鋪張,身邊伺候的人常年也就那么幾個,她早已經(jīng)認(rèn)熟了。后來他沒了,這些人她也沒隨意打發(fā)了去,而是都調(diào)進了卿云殿伺候。 都說睹物思人,日日看著他身邊的舊人,也是一個意思。 坐進了正廳,瞧著他好好穿上了外衣,楚瀅的心也定了許多,捧著手里新沏的茶,默默發(fā)呆。 這一夢,屬實是有點久了。 “陛下有心事?”對面?zhèn)鱽韱栐捖暋?/br> 她在心里默默道,你就是朕唯一的心事。 “嗯。”她簡短應(yīng)了一聲。 蘇錦目光溫和,帶著微微的笑意,“陛下漏夜來找臣,可是還在為白日里的朝政勞神,有事想要與臣商議?” 楚瀅心說,蘇大人真是將她想得太正經(jīng)了。 她也不好直說,其實我只是想你,最好還能上你,竟還認(rèn)真地思考了一番,配合他將話接下去的可能性。 但是畢竟已經(jīng)時隔太久了,她早已不記得當(dāng)年困擾自己的,到底是什么破事,只能囫圇道:“要說具體是因為什么心煩,倒也說不上來,只是心里憋悶得慌,想聽聽蘇大人的見解。” 對面沉吟了片刻,微微一笑:“陛下不必?zé)灒醯谴髮?,面對朝政一時沒有頭緒,自覺無措,也是人之常情。有臣在,臣會替您逐一理順。” 他不緊不慢道:“今日朝堂上,是恭王力主繼續(xù)與額卓部作戰(zhàn),爭取一鼓作氣,在冬季來臨前將對方一舉殲滅,兵部尚書也附和贊成。但臣以為,此舉不妥?!?/br> 楚瀅當(dāng)然知道不妥,這些,她從前全都經(jīng)歷過。 但她仍然給面子地問:“蘇大人以為,不妥在何處?” “如今在西疆前線作戰(zhàn)的,是天機軍,已有四年有余。一來,大漠苦寒,這般連年作戰(zhàn)下來,將士們的士氣也不免低落,并不是好事。二來,常年征戰(zhàn),虛耗國庫,陛下如今年少登基,朝廷尚不穩(wěn)固,不宜如此冒險。三來,天機軍若沒有去邊疆,原該駐守洛州,靠近京畿,于京師防衛(wèi)亦是有利?!?/br> 三言兩語,將局勢講得一清二楚,楚瀅望向他的目光里,忍不住就帶了幾分笑意。 畢竟是蘇錦,古往今來以男子之身任帝師之位的第一人。 當(dāng)年,太宗皇帝行驚世之舉,準(zhǔn)許男子科考入仕,一時為天下議論紛紛。如今百年過去,男子在朝為官者,為數(shù)亦不少,但多止步于副使、主事之流,能夠擔(dān)當(dāng)高位的,屈指可數(shù)。 究其原因,一來朝中女子向來輕視男官,多有排擠,自然難以擢升,二來許多男子為妻家所迫,哪怕官職比妻主更高,一旦嫁人,幾年后往往辭官返家,專心相妻教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