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第101節(jié)
大楚駐軍就在邊城,興許,盛京城外營軍也到了邊城,和親的文書只管了三年多。 他寫了四個字,小心行事,然后把信塞到了鷹腳綁著的小木哨里。 大毛二毛飛上長天,朝著大楚的方向飛去,很快化作兩個黑點,耶律加央真慶幸當(dāng)初撿了兩只鷹。 * 徐景行人在豫州,京郊軍營的三萬兵馬已經(jīng)到豫州了,加上邊城十二萬兵馬,總共十五萬。 羽三半月之前去了烏邇,只帶了兩個人。 徐景行眉頭緊鎖,他如今最怕的事來了。 兩國交戰(zhàn),容姝不愿留在大楚,去年想方設(shè)法逃了回去,若是交戰(zhàn),她該如何自處。 徐景行想給皇上遞一份奏折,提筆卻不知道寫些什么。 寫如今不宜打仗,不宜撕毀和親的條約,還是寫交戰(zhàn)會陷長公主于不義,陷邊關(guān)百姓于水火之中,于情于理,于千秋萬代,都應(yīng)該和平相處,互不侵犯。 這些皇上都明白。 大臣們也明白,甚至連一個普通百姓都明白。 但皇上調(diào)動兵馬,就是有打仗的心思,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徐景行不由想起了以前,他在邊關(guān)待了數(shù)年,那時容姝已經(jīng)進宮了,再見已是許多年后,容姝身后就跟著容譽。 那時皇上有意擇他做駙馬,容譽對他很是不喜。 想方設(shè)法不讓他進宮,或是有容姝的地方就想盡辦法把他支開,不止一次。 原來從那個時候就……徐景行嘆了口氣,把筆放下,容姝說的沒錯。 當(dāng)初不顧她意愿送她去和親,現(xiàn)在又要不顧她意愿接她回來,何其荒謬。 只是他是大楚人,是大楚的將軍,生為保家衛(wèi)國,服從軍令,不得不戰(zhàn)。 所有人都是皇上手上的一把刀。 羽三回來的時候,差不多便是大楚出兵烏邇的時候。 如果羽三不回來…… 這個念頭只在徐景行腦中閃過了一瞬,他是大楚人,無論怎么樣都得為大楚打算,也不知道羽三何時回來。 六月,沙漠里奇熱,羽三搖頭感嘆,他出來沒個好時候,要么冷要么熱,這回出來辦事他長記性了,帶多了水和草料,馬不至于餓死渴死。 只是沙漠太熱了,干,走一段路嗓子就干的冒煙,嘴唇全部都干裂開,總想用舌頭舔一舔。 隨行的兩人上次來過,但也是難受的厲害,他們羽林軍什么苦都吃過,卻從未經(jīng)年累月待在沙漠里,而且,上次記得路,找不到了。 沙漠里風(fēng)大,沙丘一直在變化,根本分不清哪條路是原來走過的路,只能依據(jù)太陽和星辰辨別方向,在沙漠里他們走了十三天,才走出去。 沙漠以外,正是炎炎夏日,草木青翠,路邊還有野花,三人在江邊喝足了水,還給馬兒喂飽了,這才準(zhǔn)備向北,穿過母親河,探一探烏邇內(nèi)部是什么樣子。 還是那條路,穿過之后要向東走三十多里,走了差不多二十里路,三人一直小心謹(jǐn)慎,眼觀四路耳聽八方,這條路走過,雖然冬夏景色不同,但還是熟悉的路。 忽然間,羽三看見前面有幾個細(xì)長的黑點,上面有什么東西在動。 “別往前走了,”羽三心下一緊,“退到林子里?!?/br> 他慶幸現(xiàn)在不是冬日,周圍有草和樹木遮擋,他們穿的都是綠色,馬伸上也遮了綠色的草,要是那個點是人,他們恐怕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了。 自從探過一次烏邇之后,羽三就不敢掉以輕心,他帶著兩人在林子里鉆了一天,直到夜幕降臨,才敢有所動作。 馬自是不敢騎的,直接栓在樹上,三個人直接穿過長嶺山下的密林,往山谷的方向探去。 走了大概兩刻鐘,羽三等人才看見瞭望塔的全貌,很高,是青磚壘的,塔上頂頭是稻草蓋的篷子,能遮風(fēng)擋雨,還有燈光從頂頭泄下來。 彼時離長嶺山脈的山谷不過數(shù)百步之遙。 無法形容羽三現(xiàn)在是什么心情,大夏天的,身上黏黏糊糊的汗,剛才還熱的厲害,現(xiàn)在卻跟在嚴(yán)冬里一樣,心都是涼的。 烏邇什么時候修了十座瞭望塔,明明上次來的時候還沒有。 十座瞭望塔算不上什么,甚至連一萬兵馬都攔不住,到時候鐵騎一來,瞭望塔就和紙糊的一般。 可是有這十座瞭望塔,他什么都干不了,連長嶺山的山谷都進不去。 羽三的心涼了一半,十座瞭望塔都亮著,并且,塔上有人,就像守城的士兵一樣。 何時建的,肯定是在他們回大楚之后,難道烏邇發(fā)現(xiàn)他們來過,還是說…… 另外兩人現(xiàn)在是什么辦法都沒有,這進不去,怎么打探消息。 羽三道:“實在不行從山上翻過去,反正不下雪了,山好翻?!?/br> 烏漆嘛黑的天,除了亮著燈的瞭望塔,其他的什么也看不見,只看見了瞭望塔,三人只能回去,羽三打算爬長嶺山,趁天黑爬上去,然后悄悄潛進去,再做打算。 他理了理衣裳,大夏天在樹林子里待著,簡直不是人干的事兒,蚊子多,草葉子往腳脖子上一劃,就是一道火辣辣的口子,蚊子包,口子,雖然不致命,但是又疼又癢,讓人難受。 山林沒有人走過,齊腰的草,還有時不時伸出來的樹枝,羽三臉上還被劃了幾道口子,山太高了。 想當(dāng)初耶律加央他們上山,還拿了鐮刀砍樹,清理石頭,這才清出一條路來,更何況現(xiàn)在是黑天,上山哪兒那么容易。 三個習(xí)武之人,爬一半用了快兩個時辰。 再往上,就爬不動了,三個人打算歇一會兒。 靠著樹,歇了兩刻鐘,三人繼續(xù)往上爬。 天已經(jīng)蒙蒙亮了,夏天天亮的早,一片的霧氣,草葉和樹葉上落了霧,很快就化成了露水,潮乎乎的,但總算涼快下來了。 羽三道:“繼續(xù)爬?!?/br> 得快一點,然后下山,實在不行在山上待一天,然后等天黑了再下去。 三人吃了點東西,又喝了水,繼續(xù)往上爬。 露水重,褲子全濕了,其中一人想看看還有多高才到山頂,剛才霧蒙蒙的看不清楚。 一抬頭,便看見了豎起的城墻。 青色的磚石,那墻像是一面鏡子,像飛流直下的瀑布,又好像不可逾越的天塹。 他張開嘴,卻沒有發(fā)出聲音,最后沒有辦法,只能扯扯羽三,他指了指上面。 長嶺山脈高,且陡,翻山不易,昨晚天黑,根本看不清楚這里有墻,究竟是何時建的。 羽三腿有點軟,他伸手扶住旁邊的樹,腦子里一團亂麻。 “三哥,現(xiàn)在怎么辦?” 翻得了山,卻翻不過城墻,而且,城墻上肯定有人看守,他們上去無異于送死,現(xiàn)在羽三慶幸天亮的早,不然他們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城墻向兩邊延申,往外不知道還有多長,不用想,山谷那邊應(yīng)該也有,瞭望塔防不住人,城墻防的住。 羽三深吸一口氣,“小心些,咱們下山。” 他們?nèi)齻€貓著腰,不敢動作太大,上山花了三個時辰,下山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下午,下山花了近四個時辰,也不知道有沒有被山上的人發(fā)現(xiàn)。 到山腳下,三人總算松了口氣。 小心翼翼藏到天黑,羽三躲著瞭望臺,遠(yuǎn)遠(yuǎn)望了眼山谷,看得并不真切,黑漆漆一片,也不知道城墻有多高。 三人退到了母親河,還不放心,一直走到了沙漠邊上,才敢歇上一晚。 第九十章 回烏邇的第三十一天耶律加…… 該回去了,晨起霧蒙蒙的,河對岸是一片奶白色,羽三心還在怦怦跳,久久不能平靜。 那面好像有吃人的怪物。 因為沙漠和長嶺山,烏邇本就易守難攻,不然幾千萬人的大楚緣何打不過只有幾十萬人的烏邇。 因為地勢。 烏邇王庭難尋,十萬大軍穿過荒漠難如登天,糧草難以為繼,所以才啃不下這塊硬骨頭。 當(dāng)然,烏邇?nèi)擞欣切?打起仗來不要命,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本就難攻的地方多了一座城墻,把城墻啃下來,大楚必得傷筋動骨。 羽三搖了搖頭,不行,他不能就這么走。 “你們二人,速速回大楚,把消息帶回去?!庇鹑殉菈筒t望塔標(biāo)在了地圖上,十座瞭望塔,城墻不知多長,他得探清楚了。 兩個下屬點了點頭,這陣子信鴿常常不知所蹤,他們也不敢飛鴿傳信,得盡快回去。 “三哥,萬事小心。” 三人分成兩隊,兩人往南,快馬加鞭,消失在沙漠中,羽三又歇了一會兒,往北穿過母親河源頭,又打了點水,然后帶著干糧一頭扎進了林子里。 這里的山更陡峭,仰頭樹木遮天蔽日,要想從這里翻過去,一個人或許行,倘若十萬大軍,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事。 羽三真的不知道城墻是什么建起來的,莫不是烏邇發(fā)現(xiàn)他們的蹤跡,卻故意放他們回去,那城墻呢,今年開始,還是去年。 去年二月多,大楚接長公主回京,長公主六月份才回去,難不成從那個時候起,耶律加央就有打算了。 有些事禁不住細(xì)想,越想就越冷汗涔涔,他們二月份還穿過山谷,進去查探過,當(dāng)時山上全是雪,若是有城墻,縱使下雪,縱使山高,也能看的見。 到底是何時建的。 再說羽十三和十七謹(jǐn)而又慎地穿過荒漠,生怕丟了性命,到大楚已是七月初,正是三伏天,來不及歇一晚,就讓城守備快馬往盛京趕。 別人或許不知道,但二人在容譽手下辦事,殺過貪官,殺過佞臣,殺過攔路之人,殺過無辜之人,也殺過自己人。 他們是容譽手里的刀,這把刀染了無數(shù)人的血,才打下了銅墻鐵壁的江山,他們比別人更清楚,容譽是怎樣的人。 心細(xì)如絲,心狠手辣,為達目的誓不罷休,世人皆可殺。 把這則消息帶回去,還不知道會惹什么眾怒。 七月中旬,兩人抵達盛京,城門有羽林軍,行十一。 羽十一只看見兩個人,他問:“三哥呢?” 羽十三道:“三哥還在烏邇?!鄙啦恢?。 后面這四個字他沒有說,畢竟說出來太喪氣了,在刀口討生活的人,腦袋就在褲腰帶上。 羽十一也明白這個道理,“皇上在御書房,一直等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