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太子妃:宿主大大求放過、我在妖界開初中、再嫁后我又當上了皇后、總有繼子想給我掙誥命、我給男主當嬸嬸、八十年代女反派、人魚不是法外狂徒、隱秘疼愛[快穿]、孩子他爸讓我多喝熱水、她與白山茶
按常理來說,徐家不過是在河陽縣及郡內(nèi)開了兩家酒肆,即便世代積累也不該攢下了如此驚人的財富,單說家中府宅內(nèi)的布置擺設就不是一般的小富之家能用得起的。 事實上徐家先祖是以走南闖北私販貨物起家,靠著南北倒賣攢下了好一筆潑天富貴,卻不知為何從徐氏的曾祖那一代開始徐家子嗣緣日漸單薄,連著兩代都是一根獨苗單傳,私底下不知看了多少名醫(yī)也無濟于事,開枝散葉幾乎成了徐家人的心病。 到了徐父這里,他卻是自小從藥罐子里泡大的,自身體質(zhì)欠佳因而早早就歇了心思,未及不惑便將府中那些姨娘都給了筆銀子遣回家去,一心一意教養(yǎng)起膝下唯一的女兒,他生前一直抱著將徐氏當做家業(yè)的繼承者教養(yǎng)的念頭。 甚至在撒手前,他也已經(jīng)把女兒的終身大事考慮好,將徐氏許配給自己舊友的兒子,一個性情溫和、做事穩(wěn)妥的富家公子,兩戶人家門當戶對、交情匪淺,小夫妻二人更是自小青梅竹馬,感情甚篤。這本是一樁再好不過的姻緣。 但徐老爺死后,徐老夫人卻一直借口不滿意女婿家境,雞蛋里挑骨頭一般不過挑起爭端,搞的兩家越發(fā)生分,徐氏嫁入的董家也因為老夫人這種態(tài)度漸漸對徐氏本人有了隔閡,尤其是徐氏的婆母,經(jīng)常找借口讓徐氏在自己床前侍疾立威,而婆媳矛盾的頂點則爆發(fā)于徐氏嫁入董家后四年也沒能生下一兒半女。 董母思抱孫子心切,便整日對徐氏挑鼻子豎眼的,婆媳關系一度緊張,董家少爺本人也常常夾在嬌妻老母之間,本人性格又溫吞,根本無力解決家庭內(nèi)部的矛盾。 嫁過來四年后,董夫人就以“無子”為借口,直接招呼都沒打地塞了兩個精心□□的美人進了兒子的書房。面對母親帶來的壓力,董家長子董行語一開始還能維護自己的妻子,后來“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壓力朝他襲來,他很快扛不住,默認了母親送過來的通房的存在。 徐氏自嫁入董府后,一直克己奉禮地侍候公婆、關愛弟妹,努力當一個符合世俗期望的好妻子,就連嫁過去一年后她肚子遲遲沒有動靜,也是私底下主動派人尋醫(yī)問藥,努力想要為夫家誕下子嗣,粘稠苦澀的湯藥不知喝了多少,卻依舊不見效果。 她知道自己子嗣艱難,因此她忍受著婆母施加給她的壓力和刻意刁難,希望守住自己和夫君還算琴瑟和鳴的生活。從小她便知道自己會成為行語哥哥的妻子,她曾無數(shù)次憧憬過二人婚后的幸福生活。在少女懷春的年紀,她甚至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和對方有幾個可愛的孩子。 她想,自己一定會努力練好針線活,給孩子們做最好看的小衣服。她絕對不會成為自己娘親那樣的人,她會讓自己的孩子成長在一個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中,無拘無束自由快樂地成長,像天底下其他家庭和睦的孩子一樣。 時至今日,她從小便幻想的夢碎了。她的行語哥哥也會有別的妾侍和孩子,他們會是很幸福的一家?guī)卓?,與自己無半分關系的一家?guī)卓凇?/br> 董行語決定收下侍妾通房的那一日,徐氏真正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以來拼命維持的東西,其實不過都是鏡花水月。 虛無地諷刺。 正巧近日徐老夫人又派人送信逼她,徐氏輕笑一聲,在臥房的桌上留下一封和離書,帶著自己的丫鬟和嫁妝干干凈凈地離開了董府。 從此,她們便再無瓜葛了,他將來會有幾個妻妾和孩子,都與她徐敏,無關了。 — 而在徐老爺死后,徐氏看似成為了出嫁女,實際上家中的生意和人脈都一直牢牢地把控在她手中,每月她會借出門上香的理由會見各家鋪子的管事,這些緊握在手中的財富也是徐老夫人頻頻來信,想要把她弄回徐家的理由。 老夫人沒想到的是,徐氏瀟灑留信回了娘家后,自己手里能接觸到的權(quán)柄就更少了,徐氏開始正常出入酒肆和家里,經(jīng)常兩三個地方來回奔波。左右家中也沒人期待她歸家,索性經(jīng)常住在酒肆中便是。 徐氏將父親留給自己的人脈重新聯(lián)系起來,當然這種面子情對于她想要保住自家的鋪子甚至更上一層樓來說,確實幫助有限。 令生意場上那些虎視眈眈的老狐貍震驚的是,老徐的這個女兒竟然在釀酒方面有著尋常人無法企及的天賦,不少酒液,只要徐氏飲下兩杯便能將其中的原料嘗出個七七八八。 徐氏自小被帶在徐父手邊耳濡目染,接觸到的酒品種頗多,對于酒方的改良和升級也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嘗試,她不似徐父每天有著大批的應酬,徐氏正式成為酒肆主人后,很多商業(yè)聚會都因不看好徐記酒肆的發(fā)展而拒絕對她們發(fā)放邀請函。 無人攪擾,徐氏有了大把的空閑時間,自然有精力來提升自家酒液的品質(zhì)。 果然,半年后徐記酒肆新推出的“落雪”滋味辛辣綿長,價格又公道合理,一經(jīng)推出便受到各個階層的客人喜愛,狠狠打了商場上那群見風使舵的墻頭草的臉。 徐記酒肆用自己輝煌的銷售記錄讓河陽縣的眾人都意識到,徐記酒肆換了這位女少東家上任后,只會青出于藍,前途可期。一時間,徐記酒肆風頭無量,在周邊的縣城里都紛紛設了徐記酒肆分肆,日進斗金對于徐記來說,絕非虛言。 事業(y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徐氏曾經(jīng)那個相夫教子的天真的夢徹底煙消云散了,只一心一意擴展自己的事業(yè),連同宿知袖第一次會面時,聽到底下人來報董家郎君的新岳家得罪了人,差點連累得董家的基業(yè)也毀于一旦時,徐氏也能夠云淡風輕地一笑,而后便將此事拋于腦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