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太子妃:宿主大大求放過、我在妖界開初中、再嫁后我又當上了皇后、總有繼子想給我掙誥命、我給男主當嬸嬸、八十年代女反派、人魚不是法外狂徒、隱秘疼愛[快穿]、孩子他爸讓我多喝熱水、她與白山茶
第13章 與宿家人一道用完了晚飯,眼見得天色也不早了,沈嘉奕也就沒有再耽擱,溫和地笑著和眾人道了別。 自從確認對方的身份,宿知袖便存了要和對方打好關系的心思,畢竟未來無論是酒廠還是刺繡坊在營業(yè)之初都須到官府去登記造冊,若是與這位縣令關系良好,何愁到時候開廠之路不暢呢? 有意結交之下,宿知袖待人自然處處體貼,心知對方對柳家村內的情況還不太了解,也就借著給他們帶路的借口將對方一路送至村外。 裴澹自然不知道在他心里百般好的知袖jiejie心里這么多彎彎繞繞,只是見她如此熱情地相送,也定要一同前去。宿知袖只以為他是貪玩的小孩子脾氣,也就將他帶上了。 一路上,宿知袖有意迎合,加之對沈嘉奕這種端方君子的性子有幾分了解,自然與對方交談甚歡。她刻意偽裝成一個心憂社稷之士,與對方沿路談了一番民生大計,到了最后,沈嘉奕幾乎已將她引為半個知己。 天色將晚,云層掩著尚且寡淡的月色,不知從何處襲來一陣夜風,將宿知袖鬢間的發(fā)絲輕輕吹動。 沈嘉奕目光灼灼,嘴角含了點笑意:“……知袖的設想為兄已大致知曉,多余的話也不多加贅述,只一句,現下為兄正任河陽縣縣令一職,知袖若是有什么需要盡管來找我,” 說到此處,他頓了頓,知道她和柳里正不對付,算是給宿知袖透了個底:“柳家村里正的人品我已知曉,待底下人將證據查清之時也就是清算他罪過之日,知袖且安心地放手去做吧,日后不會有什么人再來干擾你了?!?/br> 聽他這話,柳里正是蹦跶不了幾天啦?村里有這么個家伙委實是讓她有些束手束腳,聞得此言宿知袖眸光一亮,今天第一次正經端詳了對方的臉,唔,年輕人有前途,事兒干得不錯,這張白凈的臉也讓人瞧得順眼。 看他的做派與見識,家世必然不同凡響,這么一位金尊玉貴的公子,怎么就被派到河陽縣這等鄉(xiāng)野之地來了呢?宿知袖的思維不由地開始往朝黨傾軋的方向發(fā)散了些…… 但回過神來,她仔細一瞧,對方身姿挺立如一棵孤松,眉目清朗曠達,若說是因為資歷尚淺,被上頭派下來歷練打磨一番亦無不可。左右信息實在太少,猜不透,她也就不想了,對方能給自己帶來切實的利益,這才是最要緊的。 她笑著應了,告別道:“時候也不早啦,該啟程了,沈大哥,祝你們一路順風?!?/br> 又與沈嘉奕身后的沈臨頷首致意了一下,宿知袖站定,目送著二人干脆利落地翻身上馬,飛馳向縣城的方向而去。 演戲嘛,自然演到位了。即使二人已然離開,宿知袖仍做出一副笑著送別他們遠去的模樣,心里卻頗為感興趣地惦記著二人不凡的騎術,暗暗決定日后若是有機會,自己也定要找個師父好生學習一番。 聽到兩人談了一路的民生大計,裴澹也知趣地牽著宿知袖的手從未打斷,他看著宿知袖緊盯著遠去馬匹的灼熱目光,暗暗將此記在了心間。 宿知袖回過神來,拉著他又往村里走去:“這下輪到送你回家啦。小澹,見你這樣愛整日亂跑,看來我該早些將村里的學堂建設提上日程了呀,省得你無事閑逛,還惹你娘親擔憂?!?/br> 裴澹抿了抿唇,又很快調整過心態(tài),賣乖道:“對不起知袖jiejie,我錯啦……我不該隨便跑到建廠的地方去的,讓你和娘親擔心了……”他認錯認得很干脆,說完這段又抬起頭,夜色掩映下一雙泛光的桃花眼一錯不錯地看著宿知袖:“……我只是,真的很久沒見jiejie了。jiejie很忙,小澹見不到你,心里便忍不住掛念著jiejie的身體。” 一字一句,情真意切。 宿知袖牽著他的手卻是微微一僵,她其實不是很明白,自己不過是在山里隨意施舍他幾口餛飩,再就是給了他一個虛無縹緲的承諾,他竟這般信任自己么?即使是親人也會為了利益露出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他憑什么就敢這樣相信一個人? 心中思緒翻涌,宿知袖便注視他良久,直到裴澹隱隱有些不安了才收回了目光。 她忍不住心內自嘲一笑。 不過是一個沒經歷過世事敲打的小孩子罷了。她一時腦袋犯渾了,與他計較個什么勁? 安撫似地露出一個淺淺的笑容,宿知袖道:“不用擔心,jiejie會注意自己身體的,小澹安心讀書即可?!?/br> 話畢,她就不在多言,任憑裴澹使出自個兒在平陽侯府中纏祖母放自己出門游玩的嘴甜勁頭,沖著宿知袖再如何撒嬌,也不過得到她一個點頭或是應聲。 癡纏無用,裴澹漸漸地也就安分下來,但他只以為對方是因為每天cao持建廠事宜太過勞累了,并未多想。 到了孫氏家門口,宿知袖看著他進屋,見他回頭,才淡笑著沖他擺擺手。 裴澹抿唇一笑,這才放心進了屋內。 — 接下來的兩個月內,有數位經驗豐富的本村叔伯指導,再加上資金充足,原料供應及時,柳家村的大家伙莽著一股勁兒狠命干活,酒廠的雛形很快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酒廠里頭零零總總的釀酒器具,還有酒桶一類的事物也在宿知袖妥善地安排下一一備齊。 看著將要落成的嶄新的酒廠,幾乎全員參與其中的柳家村村民們無不激動萬分,畢竟這是他們一磚一瓦、費了近三個月的心血才在這塊荒地上平地而起的建筑,怎能不讓他們內心澎湃,充滿歸屬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