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趙承元見女兒也是垂頭喪氣,面色不虞,彷佛真不知道陸行墨計劃的樣子,他只好嘆道:“這陸家小子膽子不知如何做的?他可曾想過若是進攻北夷失敗,那會怎么樣?重者死在異鄉(xiāng),再次者要問罪于朝廷,甚至牽連平陽侯府……孤曾聽人說過這陸大公子沉穩(wěn)早熟,原來都是訛傳,想來也是,會十四歲跑去投軍的人,腦袋就與平常人長得不同!” 趙永樂知道再多想也無用,事情就是如此,還不如先做好準備,便對她父王道:“待陸大公子回京,我尋個機會問清楚,父王若不放心,我便把放在他身邊的太子親衛(wèi)收回來。” 趙承元看著女兒,低聲說:“那倒不是孤在乎的,孤是……” 他說到一半,不肯再說。 趙永樂偏頭不解,趙承元卻敷衍過去,打發(fā)她走了。 過后趙承元才心道,這陸行墨也不知長相人品如何,女兒與他打交道,看不出來有什么私情在其中,但說起來兩人年歲相當,男未婚女未嫁,若是此番回京又有相處機會,說不定…… 趙承元想到女兒的駙馬將來不得參政,不由沉思起來。 *** 章平帝命龐仰威、副帥尤吉、駐軍副參領陸行墨等人停職回京受審,卻不是押解回京,而是乘著馬車,有臨城護軍并欽差御史隨行,一路浩浩蕩蕩回了京城。 兼而押送那老蠻王,這一行人便如凱旋而來似的,京城百姓們老早得知,夾道歡迎,擠得街道水泄不通。 趙永樂讓林義定了臨大街的客棧二樓,并讓龐書雁一同來看。 龐書雁知道她父親果然還活著,甚至帶臨城將領兵士回攻北夷,可見體況不錯,她當即便放聲大哭,跪在地上,心內(nèi)對著死去的龐家人說,終于等來了這一天! 趙永樂今日見她來,仍是紅腫著眼睛,只是滿臉欣悅。 龐書雁看到趙永樂,立刻便跪下了,磕頭道:“郡主是我們龐家的大恩人,我來世做牛做馬也不夠報答,今后郡主有用我的地方,我必萬死不辭!” 趙永樂讓林義扶她起來,溫聲道:“我還不希望發(fā)生需要你用命來還我的事呢,大家都平平安安的,便是大魏之幸?!?/br> 龐書雁紅著眼眶,笑道:“郡主說的是!只是龐家如今只我跟父親二人,父親還不知會不會被問罪,實在不知如何報答郡主的恩情,若郡主不嫌棄,我愿服侍郡主終身,做個洗腳婢也行?!?/br> 趙永樂無奈道:“我還缺人服侍嗎?你且別擔心,皇祖父從前就寵信你父親,如今你父親無事歸來,還立了大功,豈會虧待于他?且等著今后你們龐家好日子呢。” 趙永樂這話說的其來有自,上輩子龐仰威回來,雖然到處都傳說他受了北夷賄賂,是要回來當jian細的,但章平帝還是沒有降罪于他,只不再起復他而已,可見龐仰威簡在帝心。 正說話間,只聽得外頭越來越吵雜。 林義連忙支起窗子,讓趙永樂與龐書雁能看到底下街道。 她們兩個姑娘戴了面紗,便坐在窗臺邊,往下看去,只見街上人潮涌動,讓出一條空路來,而自城門的方向,有一行車馬緩緩駛來。 第60章 北夷蠻王 原來龐仰威、尤吉、陸行墨等人都是騎馬而來, 駐軍親兵人等只專護著中間一輛馬車,最前頭是臨城欽差御史,按理他是監(jiān)送停職人等來京, 但皇帝的手諭里對這些人多有寬容之意,欽差御史便也不出這個鋒頭, 低調騎馬走在前面。 龐書雁只顧看著他父親,趙永樂則是一眼望見陸行墨。 這人許久未見, 竟還又長高了些似的,眉冷眼沉,清俊的臉蛋不茍言笑, 身材彷佛又更結實了些, 因著停職, 身穿墨色長衫便裝, 看起來不像武將, 倒像書生,顯出他天生的世家子弟氣息來。 他目不斜視,路旁有百姓姑娘驚艷出聲, 竟還有丟帕子簪花上來的, 他輕輕一閃避開,只掃了周邊一眼,面無表情, 倒讓那些姑娘們不由害怕起來。 這時候便看出他久在邊疆歷練出來的戾氣了。 趙永樂出神地望著他,不防陸行墨一雙眼睛倏地朝她們所在看過來。 陸行墨一愣, 趙永樂也是微微一驚。 因著車馬不能停,他身下馬蹄只是一頓,又慢慢地前進著。 趙永樂戴著面紗,不確定陸行墨是否認出她, 但陸行墨一直盯著她們這面窗子,趙永樂按著窗臺的手指曲了起來,或許該向他打個招呼? 倒是因為陸行墨一直盯著這客棧二樓,引來龐仰威的注意,也朝那處望去,看見兩個姑娘戴著面紗在窗子里,龐仰威見到其中一人眉眼熟悉,不由一愣。 龐書雁許久未見父親,神情激動,當即便揮起手來。 其實沿路的客店二樓都有許多像她們一樣伸手出來招呼的人,因此龐書雁并不顯眼,但是龐仰威卻心有靈犀,眼眶泛紅,也是神態(tài)興奮,手里緊緊握著馬鞭,像是按捺著情緒一般。 龐仰威早從陸行墨口中知道龐家人押解回京時遇到強盜被害而死,唯有他女兒活了下來,如今藏身京城,只陸行墨對他女兒的行蹤十分保密,也不說如今是何人照顧。 雖與女兒兩年多未見,但到底是親生骨rou,龐仰威覺得那兩個姑娘其中之一的眉眼與女兒十分相似,當下便轉頭過來看向陸行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