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這可氣壞了薛皇后,薛皇后原本屬意娘家侄女為太子妃,誰知道兒子去一趟南方就認(rèn)定梅氏一人,這不是梅氏一家心懷不軌是什么? 這便種下了薛皇后厭惡梅氏的前因。 可梅家人自覺無辜,章平帝悄悄派人南下打探梅家,梅家人還委婉地拒絕了皇太子的提親,消息傳回京城皇宮,皇太子卻不氣餒,向梅氏的父親去信好幾封,一再表明誠意,這一來一往,情勢便有些僵持。 恰在這時南方災(zāi)情稍歇,卻出現(xiàn)幾波小動亂,南方好幾個官員下了大獄,梅氏的父親身為兩廣巡撫,難辭其咎,日夜忙碌之下一病不起,梅氏眼見其他官員為求脫罪,竟將過錯推到父親身上,心中焦急,無計(jì)可施,便由兄長帶著她的親筆信去了京城,親自交到太子手上。 章平帝與薛皇后雖反對太子的選擇,但太子從小到大都很聽話,只這一樁就與帝后執(zhí)拗了半年,帝后無奈,最終同意了婚事。 梅簪雅被封為太子妃后,梅家人從此逃過一劫,卻元?dú)獯髠?,在梅簪雅赴京后她父親便主動辭了官,梅家人也無后繼之力,于是身為太子妃的梅簪雅,并沒有給太子帶來什么妻族的助力。 但成婚十多年,太子對太子妃是滿朝皆知的鐘情不二,太子甚至不納側(cè)妃良娣,夫妻感情深重。 不過也是因?yàn)槿绱?,才讓薛皇后對兒媳婦十幾年來累積更多不滿,梅簪雅在公婆皇室與子嗣不順的壓力下漸漸抑郁,太子心疼她,又更是不讓她接觸外面的人事物,讓梅簪雅更是消息閉鎖,想法愈趨單純。 第15章 風(fēng)光無限 趙永樂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比之母妃梅簪雅更是心思細(xì)膩,但因著與父王一樣的心思,都想保護(hù)母妃不受外力傷害,倒比梅簪雅還懂得怎么在皇室生存。 此時見母妃對黃嬤嬤過意不去,趙永樂便熟練地謊道:“母妃的心意我也知道,我既然回了宮,自然要慰問黃家一番,母妃若是有想賞賜黃家的,交代給我便是,其余母妃都不用擔(dān)心,只管養(yǎng)胎。” 梅氏聽了這話,果真放了心,她之所以對黃嬤嬤如此掛心,也是因著黃嬤嬤乃薛皇后所賜,她向來怕黃嬤嬤在薛皇后跟前說趙永樂的不是,因此養(yǎng)成了對黃嬤嬤的敬重。 母女倆這在細(xì)說分別的日子,忽聽得外頭一片請安聲。 原是皇太子趙承元下朝后,便直奔重華宮來看女兒了。 比起妻子的貌美,趙承元長相并不出色,但一張圓臉看著就很和善,笑起來時會瞇著眼,讓看的人也不禁微笑。 “父王!” 趙永樂見到父親,便開心地起身去迎他,只有跟父母獨(dú)處時,她才會變回那個愛撒嬌的姑娘。 “樂樂身子都大好了?今日回宮可讓太醫(yī)瞧過?” 趙承元連忙讓趙永樂又坐下,他一手握住妻子,一手握住女兒,笑得雙眼如彎月一般。 “父王忘了?我就是帶著太醫(yī)回來的,不但身子好了,那些痘痂一個沒留呢!” 趙永樂歡快的語調(diào)讓整個重華宮都明亮起來,宮侍們俱皆微笑看著這一家三口。 趙承元聽了女兒的話,還是不安心,當(dāng)即傳了太醫(yī)來,親耳從太醫(yī)口中聽到女兒已經(jīng)完全沒事,才放下心中一塊大石。 趙永樂倒是讓太醫(yī)也給母妃診脈,沒了前世因她落水毀容而導(dǎo)致母妃驚懼流產(chǎn),這一世的母妃總算坐穩(wěn)了胎,雖則還是盡量避免情緒大起大落,但可比前世要好多了。 趙永樂在太醫(yī)退下后,又仔細(xì)地叮囑母妃平日不可胡思亂想,起居坐臥她都要盯著,看到女兒這番小大人的啰嗦模樣,梅簪雅跟趙承元都寵溺地笑了。 趙永樂看著這一幕,覺得有些恍惚,這樣的日子她多久沒有感受到了? 上輩子她落水毀容,母妃流產(chǎn),身子也虛弱下來,但在她面前卻還是那樣溫柔,父王也是,對她一如以往的疼愛,甚至更加細(xì)心,雖然外界的磨難一個接著一個,但身為父母的他們卻從未想讓她承擔(dān)。 前世她和親前,母親躺在病榻上那般憔悴不堪,死命握著她的手,哭喊別讓她女兒去和親;父親恨自己無能為力,痛哭流涕說對不起她,趙永樂想起那些回憶,如今還是心痛不已。 而她上輩子在邊疆就被炸死,這消息如若傳回京城,父母會如何絕望傷心?趙永樂簡直不敢想象。 幸好,她回來了。 趙永樂眼前有些模糊,她強(qiáng)忍著,怕掉淚又讓父母為她擔(dān)心,連忙綻開笑容。 一家三口敘了一番天倫之樂,太子夫婦便攜手要回東宮去,趙永樂找了個借口留下趙承元,梅簪雅就獨(dú)自先行。 沒了母親在旁,趙永樂的神情變得嚴(yán)肅起來,趙承元也知道女兒要說的事與別宮有關(guān),屏退無關(guān)的宮人后,父女倆才開口談話。 趙永樂在別宮做的事時常用到趙承元留給她的太子親衛(wèi)們,他們自然已將別宮中發(fā)生的事一一稟告趙承元,此刻便無需多加解釋。 趙永樂直奔正題:“父王,我懷疑我無端出了水痘便是黃嬤嬤手筆,這一開始就是想經(jīng)由我出事而害母妃的身孕有礙,但當(dāng)時母妃僅是胎相不穩(wěn),所以即使我到了別宮,黃嬤嬤繼續(xù)害我落水、下藥,我猜目的就是要讓母妃這胎保不住,畢竟東宮那兒難以下手,只好從我這兒了。” 趙承元表情沉重,嘆道:“幸虧樂樂機(jī)靈,及早察覺到黃氏的不妥?!?/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