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不過還是要避開別宮里本來的宮侍們,林義安排了一輛青布平頂馬車接應趙永樂,親衛(wèi)們明里暗里護著,趙永樂便戴著面紗,由金川、寶沙跟著,順利出了別宮。 博香樓原先僅是二層小酒樓,林義經(jīng)營得好,近幾年陸續(xù)增建,變成回字型的大型酒樓,有供給說書彈唱的茶廳,另有二十來間雅室?guī)?,中有小園曲徑,流水拱橋,雅俗皆宜。本來店鋪也只在人潮一般的路上,讓博香樓帶動起來,如今很是熱鬧,這條路上的店鋪現(xiàn)如今各個租金昂貴、生意火爆。 趙永樂的馬車從安靜的后門進去,在她的地盤,林義自然是安排得妥妥當當。 皇室規(guī)矩,皇子女乳母會從家境一般或貧困的宗室擇選,這林義身材高大,但面容和善,說話得體,兼之血脈里還是皇親宗戚,不會過于諂媚,與他相處很是舒適。 林義領著趙永樂主仆三人上了二樓,進去一間有外廳內室的廂房,裝飾不俗,頗有書生氣息。 “郡主,這是博香樓最大的廂房,建好以后便是留給您用的,除了母親與小的,還沒有人進來過,郡主日后也可使用,絕不會有人敢打擾您?!绷至x微笑著介紹。 這就是趙永樂為什么喜歡林嬤嬤一家替她做事的原因了,各方各面都合她心意。 上輩子這廂房她來過好幾次,生活不順的時候來透透氣,聽著外頭說書還是很不錯的,這時候便也自在。 趙永樂時間不多,林義也不多問候了,悄聲說了這些日子替趙永樂辦的事。 “郡主,沛兒已安排好了,一天十二個時辰都有人盯著,也防她自盡,問倒是問不出什么?!?/br> 趙永樂并不意外,沛兒無父無母,在黃嬤嬤出事后又毅然殺人投湖,這等心性要套出話來太難,她也只是備著,暫且不用。 因著趙永樂讓人監(jiān)視沛兒,就算沛兒再會甩開人,投湖當下還是讓趙永樂的人給救了起來,當時真是閉了氣,其他宮侍都以為她死了,是趙永樂命人一再救治她,最后終于救了回來。 對外便說沛兒失足落水而亡,放著尸身的屋子恰好失火,燒了個干凈,藉此把沛兒藏起來。 林義見趙永樂并無異議,又接著說:“就是黃嬤嬤一家人……” 林義罕見露出為難的神色,趙永樂有不好的預感,便問:“黃家人怎么了?” “也是昨夜才發(fā)生的事,郡主不來的話小的也會去別宮稟報,太子殿下的侍衛(wèi)們與小的安排的人都盯著黃家,黃家這幾日都在準備黃嬤嬤的后事,來吊唁的人也沒有可疑的,昨夜卻突然起火,一家子人都沒逃出來?!?/br> 趙永樂主仆三個聞言皆是一驚。 林義擰眉,懊惱道:“失火當下太子殿下的侍衛(wèi)們就去報兵馬司了,但火燒得快,來不及救人,兵馬司說了靈堂日夜燒紙燃燭,才出了這樣的事,也是黃家人倒霉?!?/br> 趙永樂臉色一沉,依著趙芷螢的性子,干不出來殺人全家的事,很可能與她所猜想還另有背后主使有關。 這么心狠手辣的人……趙永樂不禁起了雞皮疙瘩。 林義又道:“發(fā)現(xiàn)起火之前,小的安排的小子們說了見到靈堂有人燒紙,當下不以為意,也是之后才覺得奇怪,當時并沒有聽到有人說話跟哭聲,那半夜何故忽然燒紙呢?也是那幾個小子大意了,當下喊左鄰右舍救火也來不及。” 趙永樂擺擺手?!安皇悄愕腻e,對方都敢放火,我倒寧可你們別與對方當面起沖突,之后你安排人,也按照我的吩咐,性命要緊,我不想因著我的事有人受傷?!?/br> 林義大為觸動,為自己與底下人千恩萬謝一番。 “那黃家人的線索就斷了,倒是可惜。”林義嘆了口氣。 趙永樂思索了下,才開口:“黃嬤嬤的大兒子一直沒回家?” 林義一愣?!靶〉挠凶屓巳ゴ蛱?,黃家人都說大兒子在外地做生意,來不及趕回來?!?/br> 趙永樂沉著道:“你讓人打聽那大兒子從前喜歡去哪些賭場,特別是我發(fā)痘前,都去了哪里,雖然我猜黃嬤嬤的大兒子也是兇多吉少……但好歹是有個繼續(xù)調查的地方?!?/br> 林義恍然應是。 這些事情說完了,趙永樂便讓林義退下,坐在窗邊,她讓寶沙打開窗子,她戴著面紗,又在高處,倒不必怕人看見。 金川在旁泡茶,茶香散在廂房里,趙永樂望著窗外的京城,路上人聲鼎沸,與室內的寧靜形成強烈對比。 趙永樂本來只是發(fā)呆,發(fā)散一下思緒,卻突然定睛在某一處,神情怔忡。 那是平陽侯府。 她的腦海里忽然閃過很多事。 那人便是出身平陽侯府,聽說是平陽侯的嫡長子。 上輩子趙永樂對平陽侯府的印象并不好,因為她議親的時候,平陽侯的嫡次子曾是人選之一,名字她記不太清了,只是這位次子頗有意氣,當眾表明不愿當個不能入朝的駙馬,拒絕了成為她夫婿的機會,讓她好生沒臉。 最后這位次子與趙芷螢訂了親。 去了臨城時,趙永樂聽說那人出身平陽侯府,倒沒有什么壞印象,在經(jīng)歷過太多以后,平陽侯府在她心里也不算什么需要記得的東西,況且聽說那人在臨城之役是大功臣。 只是現(xiàn)在想來有些奇怪,那人都二十二歲了,又是嫡長子,也沒聽說被請封為世子,且聽說那人在邊疆七八年,靠著自己實力才爬上右翼前鋒統(tǒng)領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