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不配追封
書迷正在閱讀:微光(GL)、萬妖校園、與校草公然談戀愛、假千金Alpha自救手札(GL)、總裁的小逃妻、滿夜星光只為你、聽說我是渣攻(快穿)、七零嬌妻她有空間、六零穿成女配閨蜜、本紅娘賠了自己又被套路
皇上還是想的簡單了。 轉(zhuǎn)天上朝,高澤就稱病了。 而李軒帶著幾個大臣跪在了太和殿前,請求皇上收回圣命。 “說什么已過兩朝,追封并不合適,什么違了祖制,將先皇至于何地什么什么的。”不出意外,甜兒又跑去聽去了,但是小姑娘不好好讀書,所以文臣們說的那些拗口的話都學(xué)不來,只學(xué)了些她自己聽得懂的。 鄒落梨蹙眉問道:“皇上呢?” “上朝呢啊,奴婢去問過,哥哥說這幾天事情多的很呢,各處藩王都有上表,還有前朝留下的多少事,簡直一塌糊涂的?!碧饍旱?。 之前先皇病重了許久,朝政自然是荒廢了,還不知道遺留了多少事務(wù)要急著辦。還有,這才登基幾天而已,連京城都只是表面上看著平靜,內(nèi)里還不知道多少事呢,更何況九州各處?尤其是那些邊疆駐地的守軍們,能夠安心穩(wěn)定的繼續(xù)領(lǐng)兵守衛(wèi)嗎? 皇上是先皇的弟弟,先皇死的突然,并未留下傳位詔書,只要誰不服,那么想找到反叛的理由還是很容易的。 偏偏朝堂上的大臣們也無法跟皇帝一條心,文臣們還在想著怎么給他們自己的功勞上多加一筆,在新皇的這個朝代,能夠成為權(quán)勢熏天的大臣。 鄒落梨有點上火,想了想吩咐果兒道:“你去找莫七,叫他將高澤、李軒等反對皇上追封母妃的官員名單寫一份給本宮,將這些人的家人,尤其是父母、妻兒的具體情況也寫上,要詳細的,尤其是高澤!一個時辰之后就要?!?/br> 果兒忙答應(yīng)趕緊去傳話。 一個時辰之后,鄒落梨就拿到了名單和各人的家庭情況。 看了看,其他的幾個都只是附庸而已,領(lǐng)頭的是高澤,幫腔的李軒。 鄒落梨現(xiàn)在也知道了,朝廷上便是如此,位高權(quán)重之人必然是有些自己人的,只要他有什么建議或者反對什么,指使一下便有人替他說話表態(tài)。 將高澤的家人情況再三看了幾遍,鄒落梨想明白了高澤為什么堅決反對了。 高大人年屆六十,出身渤海高氏,乃是名門世族,世族人家對于聯(lián)姻也是非常重視的,能與高氏聯(lián)姻的一般也是名門貴胄或者書香門第。 高澤的母親出身當?shù)匾粦魰汩T第,在高澤十歲的時候去世。高家給求了當?shù)毓俑亩鞯?,賜了牌坊。 高澤母親的節(jié)表上所寫,知書達理秀外慧中,賢良淑德蘭心蕙質(zhì),總之,是什么好聽說什么。 但是鄒落梨發(fā)現(xiàn),高澤其實算是他父親的側(cè)室養(yǎng)大的,從他四歲起,他母親就在家庵住著,說的是修心養(yǎng)性,其實不就是帶發(fā)修行,半個人都出家了。 高澤父親妾室亦多,共有六房姨娘,高澤是一位周姓姨娘養(yǎng)大的。 外表是名門世族,內(nèi)宅卻又是這樣的情況,鄒落梨就算是不仔細查,想都想得到必然是有什么緣故。高澤母親為什么會拋下年幼的兒子不理跑家庵住著?高澤父親納了那么多的妾室姨娘,又能是什么好東西?嘴上仁義道德,骨子里起碼是個好色之徒。 但因為有強大的名門世族的光環(huán),所以這些內(nèi)宅的事都被淹沒了,尤其納妾娶小,文人們甚至還給編了不少好聽的名稱來,誰又會認為這是人品問題? 鄒落梨看明白了,就叫冬香叫來肩輿,她要去太和殿。 帶著皇后的儀仗,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太和殿這邊,并未進來,到了門口就停下了。 鄒落梨坐在肩輿上看了看那幾個跪在外面的大臣,如今已經(jīng)接近下朝的時間,若是他們一直在這邊跪著,下朝的官員們看到了,又會怎么想? 起碼對皇上的威嚴是個損害。 鄒落梨下了肩輿,踱步到了眾人面前。 李軒忙帶著眾大臣磕頭:“臣等叩見皇后娘娘?!?/br> “你們跪在這里,是為了讓皇上收回追封先賢妃的圣命?你們?yōu)楹畏磳Γ俊编u落梨問道。 有個大臣便搶著道:“隔代追封,有違祖制!” “臣等上錫天恩下昭祖德,為君之臣必當竭力以報君恩,為圣上,為天下分憂解難。圣上追封先賢妃雖是仁孝之意,然圣上心中應(yīng)該以天下為重,隔代追封后妃,實在非圣賢之君應(yīng)該所為?!?/br> 李軒侃侃的說了起來:“孟圣曾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F(xiàn)如今新皇登基朝局未穩(wěn),天下百姓心中惶惶,皇上既有雄心抱負,正該勵精圖治大展抱負,而非只看眼前自身之事?!?/br> “說得好?!编u落梨笑著點頭稱贊:“李少卿言辭懇切,冠冕堂皇,實在是說的很好?!?/br> 李軒大約是覺著她用的詞不是很貼切,稍微的頓了頓,低頭看了看地上以避開眼神,主要也是為了別讓皇后看到他瞬間露出了鄙視。 很顯然,這些大臣們從心里是看不起皇后娘娘的,覺著皇后娘娘出身不高,必然是沒讀過什么書的,用的詞都不那么準確! “賢妃雖是皇上生母,但生前亦列淑妃之后,淑妃尚未追封為后,賢妃如何追封?皇上還要賜謚號上封冊及附祭廟庭之禮,這實是違了祖制!新皇才登基就做有違祖制之事,這必然影響皇上的威信!天下百姓如何議論?后世史書如何記載?” 另一個跪在李軒身邊的,姓傅的大臣就更加敢說一點,看樣子是個心直口快或者說是口無遮攔的人,當然,這樣的臣子自以為是直臣——直言進諫,不管不顧。 傅大人這話等于是說,皇上的生母不配追封,不配配享太廟。 這話說的太直白了,李軒都忍不住側(cè)目看了他一眼,頓了頓可能話太難聽了恐娘娘心中不快,是覺著需要緩和一下的,忙道:“皇上一片孝心,臣等都明白,皇上以仁孝治國亦是正理,然現(xiàn)在朝廷初定,尚有弒君之賊尚未伏法,反叛之兵尚未伏誅,皇上應(yīng)該雷霆手段,穩(wěn)定朝局,伏誅逆臣,震懾宵小?!?/br> 跟著他的大臣們便齊聲道:“請皇上穩(wěn)定朝局,伏誅逆臣,震懾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