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蜀道難、苒苒時光愿情深、替嫁王妃被迫種田(穿越)、高冷大叔甜寵妻、滿級大佬在星際咸魚躺
“要不這樣!我若是突破到金丹,你答應(yīng)我個要求怎么樣?” 玉衍會提什么要求,溫言臨想都不用想,直接拒絕了。 玉衍再次追加條件:“再考慮一下?我們打個賭,一天之內(nèi)我要是突破了,你就答應(yīng)我件事,要是沒能突破,我答應(yīng)你一個要求,保證完成!怎么樣怎么樣?” 一天突破金丹,乍一聽是個不可能完成的目標(biāo),不過直覺告訴溫言臨,這是個坑,不能答應(yīng)。 但同時他又有些好奇,想知道玉衍如何在一天內(nèi)突破三階,邁入金丹修為。 記得上次她大概用了半個月便從煉氣初期飛躍到了筑基期,這樣的速度,就連溫言臨也望塵莫及。 玉衍看他端然穩(wěn)坐,絲毫不上當(dāng)。 她一邊苦惱小美人腦子怎么生得這么好使,一邊琢磨著怎么讓溫言臨上套。 兩人琢磨了一會,最后還是溫言臨先開口:“換個賭注,你若是一天之內(nèi)突破金丹,我贈你一物,若是沒有,你便和我好好學(xué)?!?/br> 這什么意思?還是想和她賭,所以她還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玉衍得寸進尺道:“不行,我不要你什么東西?!?/br> 溫言臨一笑:“這個東西你想要,而且是你沒有的。” 玉衍不信,“不可能有這種東西?!?/br> “是嗎?”溫言臨端起茶杯,“比如……《風(fēng)華美人錄》最新冊典藏版?” 玉衍頓時不說話了。 溫言臨繼續(xù)說道:“這書是在我名下印書坊印的,市面上還沒有,而且典藏版是買不到的?!?/br> 玉衍心動了。 溫言臨把她的反應(yīng)盡收眼底,又下了一劑猛藥:“而且是精裝加厚全彩的典藏版?!?/br> 玉衍:“?。?!” 可惡!她確實想要! 玉衍糾結(jié)地抓著衣服:“唔唔唔……我不信,除非你先給我看一眼。” 溫言臨但笑不語。 玉衍這才發(fā)現(xiàn)溫言臨好狡猾! “真是條狐貍……”玉衍嘀咕一句,不堪誘惑,答應(yīng)了溫言臨的條件。 區(qū)區(qū)金丹罷了,等她拿到典藏版,再用元嬰期去和溫言臨打賭! 賭約定下,溫言臨又問:“需要我再教講一遍修煉之法嗎?” “不用!”玉衍一擺手,地上出現(xiàn)了小山般的一堆靈石寶珠,玉衍鉆進了其中。 溫言臨看著她的動作,面露困惑。 但隨著靈石寶珠逐漸褪色成石頭,玉衍修為以rou眼可見的速度瘋狂往上攀上,溫言臨的困惑轉(zhuǎn)變?yōu)榱梭@訝,隨后又化作了驚艷。 玉衍是不會讓自己吃半點虧的人。 換了幾次靈石,玉衍剛一突破金丹,她就立馬從靈石堆里站了起來,伸手找溫言臨要書。 整個過程僅僅用了一上午的工夫。 溫言臨說到做到,摸出一本厚厚的典藏版《風(fēng)華美人錄》。 玉衍喜滋滋地把書拿到了手中,翻開一看,典藏版不愧是典藏版,書上繪制的人物比她在地攤買的要精美了不少,而且書頁的材質(zhì)特殊,摸著還怪舒服的。 溫言臨若有所思道:“難怪你說‘靈石到位就行了’,這能力倒特殊。” 想著想著,他眉頭舒展開來。 本來以為讓玉衍修煉到足以裝下整個龍脈的程度要費許多功夫,現(xiàn)在看來,簡直易如反掌。 也正應(yīng)了“天下萬物,相生相克”的道理。 看似不可破解的易脈秘陣,卻恰好被玉衍克制了。 溫言臨喃喃道:“不過多虧你機靈,竟然能想到這種奇招。” 玉衍:“什么?” “我是指你想到將整個龍脈收入儲物空間的辦法?!睖匮耘R到現(xiàn)在還在想,“能第一時間想到這種辦法,難怪千名弟子都不及你。” 玉衍:“……” 其實好幾年前她就在練這本事了……但是不是為了救他們十大宗門。 玉衍把書合起來,示意道:“要不要繼續(xù)打賭?” 書已到手,她這次一定要搶占先風(fēng)! 溫言臨思考了一下,拒絕了。 “為什么?!”玉衍不解。 溫言臨目光沉了沉,“若是知道你有這種本事,你猜十大宗門會不會忌憚于你?” 玉衍驚道:“不會吧?沒了我,易脈秘陣怎么辦?” “這種事不好說……”溫言臨看得透徹,“到時候易脈秘陣沒了,你就是他們最大的威脅,狡兔死,走狗烹,謹(jǐn)防他們對你不利,還是韜光養(yǎng)晦,暫避鋒芒的好?!?/br> 溫言臨的話玉衍不怎么能聽懂,但她可以明顯感受到溫言臨的好意,“……原來你還挺關(guān)心我的嘛?!?/br> 溫言臨一噎,起身把門窗封上了,然后才說道:“你很珍貴?!?/br> 就價格而言的話。 “嘩啦”一聲,里屋傳來紙頁掉落的聲音。 玉衍和溫言臨扭頭看去,林青秋慌張地把稿紙扒拉了兩下,“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打擾你們了!” 她趕緊退回去,同時伸出爪子對玉衍豎起大拇指。 牛哇!這么快就把他拿下了,情話都說起來了。 老大昨晚到底看了什么書?她也想借來學(xué)習(xí)一下。 玉衍和溫言臨都沒反應(yīng)過來林青秋的意思。 不過既然稿子寫完了,溫言臨拿過來一審,修改了兩處后,拓印了一份傳給印書坊,原稿被玉衍拿去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