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dú)女 第254節(jié)
李御史的子女中,有多少沒用的,他心里定然也是有數(shù)的??纯从卸嗌偃颂岢龇磳Φ囊庖姟>椭粩?shù)他蹦跶得最是厲害! “現(xiàn)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募糧賑災(zāi),除此之外,閑話少說?!笔捴R也一語定論,不許人再說三道四,指手畫腳,一天天不像個樣兒。 李御史被姚圣哦得面上無光,接著再被蕭諶暗懟一句,心情若說好定然是騙人的。 可他既無良策,賑災(zāi)為重中之重,糧食供應(yīng)不上,揚(yáng)州或許會變成道殣相望,哀鴻遍野之地,若不趁早解決,將來定成大患。 “陛下圣明?!焙寐牭脑挶仨氁f,姚圣第一個山呼,不望一個眼神掃過某位御史,李御史...... 蕭寧得說,有姚圣這樣的人在,朝廷上可要有意思得多。 不過,有好幾個宰相在外,這前方的事辦完了,也該把人召回來了吧? “請陛下召兩位中書令及吏部尚書回朝?!贝蟛越ǔ梢詠?,七相尚未聚集,顧義一直鎮(zhèn)守兗州,現(xiàn)在看來兗州得以暫安,是時候把人召回來。 “下詔?!边@么幾個人都是他們父女的左膀右臂,是該把他們?nèi)颊倩貋怼?/br> 立刻有人起草詔書,有人想起,在外頭的似乎還有一個工部尚書秋渠呢?這一位難道不用回來? 這個,作為一個工部尚書,在天下百廢待舉之時,需要做的是如何建設(shè)這個國家,身先士卒,為天下榜樣。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怎么需要回來? 眼神交流完畢,大家都對這位工部尚書的印象所知甚少,誰讓這一位一向只喜歡悶頭辦事,從來不跟人應(yīng)酬,好些人根本連他長的什么樣都不確定。 “另,揚(yáng)州水災(zāi),梁州之山民感念去歲我朝助山民度過旱災(zāi),不叫山民受苦,故,愿意出萬石糧食以解朝廷燃眉之急。山民雖未經(jīng)教化,愿意助我朝一臂之力,愿意與我朝交好,當(dāng)以禮待之。”蕭寧亦未曾想到,在南宮致遠(yuǎn)的信送來后不久,山民竟然也送來了書信。 聞?chuàng)P州之災(zāi),愿意助他們一臂之力,更是直接給糧什么的,蕭寧頗覺意外,但亦心存感謝。 最后,在信的最末,察覺對方竟然想與大昌交好,甚至有意前來大昌朝,蕭寧深以為這是一個極好的機(jī)會。 “哦,不想山民也懂得知恩圖報?!笔捴R倒是知道這個事,蕭寧當(dāng)日能解決梁州潛在的危險,不至于叫梁州生亂時才手忙腳亂,真正發(fā)生動亂時才意識到發(fā)生了何事,這是好事。 山民知恩圖報,顧念他們大昌助之一臂之力,于大昌有難時愿意伸出援手,這是再好不過的消息。 “我朝百姓,捐糧者亦賞,山民愿意與我朝交好,更有意教化,為我鄰友,陛下更該重賞?!笨坐櫜挥檬拰幪嵝眩讶幌纫徊教岢鲋饕?,深以為這是一個好機(jī)會,一個可以跟山民繼續(xù)交好的機(jī)會。 大昌的地盤不算太大,左鄰右舍,若不犯我中原者,不傷我百姓者,與之交好才是王道。 山民既然表現(xiàn)得知恩圖報,何不趁此機(jī)會進(jìn)一步加深感情? “山民頭人尹山,請其子女尹岸、尹依,前往雍州學(xué)習(xí)。”蕭寧甚喜于孔鴻的洞若觀火,同時將另一則消息道來。 落入在場人的耳中,皆以為這是好事,極好的事。 “歡迎,歡迎之極?!笔捴R毫不猶豫地?fù)]動大掌,肯定地告訴眾人,有客遠(yuǎn)來,大昌那是不亦悅乎。 蕭寧立刻應(yīng)下一聲是,同時也想起一事,“此番來的是山民,來日,將來定會有更多他國之人,先前所立的鴻臚寺,掌外交事宜,今,請選鴻臚寺卿,以備諸事?!?/br> 眾人一聽,額,其實官制亮出來的時候,眾人面對這一個從未有過的官位,鴻臚寺卿,內(nèi)心其實充滿了疑惑,瞧瞧蕭寧連寺卿人選都未定下,便可知這一個官位,或許可能就是一個名字,連人都沒有。 就在他們理所當(dāng)然的忘記這一個官的時候,蕭寧竟然提出,設(shè)封卿? 這可是從三品的官位,不低的??! 一時間不少人都心動了,蠢蠢欲動! 蕭諶在上方看得分明,不緊不慢地問:“你有何人選?” “今梁州刺史如何?”蕭寧第一個想到的人正是南宮致遠(yuǎn),人在梁州這一年做得不錯,若不是對山民盡心,如何能讓人愿意把兒子女兒送往雍州? 說是學(xué)習(xí),其實各自很清楚,這就是來看看大昌朝廷的中心是怎么樣的。 學(xué)習(xí)交流,若不是信任你,誰家愿意把自家的孩子送到你家來,生死由你處置? 點點滴滴,都證明南宮致遠(yuǎn)在梁州當(dāng)這個刺史甚是不錯。 既如此,將人調(diào)回雍州,這還是陪同而歸的,比起旁人對山民一無所知,更不知如何同山民打交道,最后鬧出事端,難道不是相互都熟悉,更能保證賓至如歸? “臣附議。”衡量之后,馬上明白蕭寧為何舉薦此人出任鴻臚寺寺卿,眼下的情況,再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 “依你所言,調(diào)梁州刺史回雍州,且讓他隨山郎的郎君和娘子一道歸來,務(wù)必要妥善安排。”蕭諶亦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認(rèn)同地頷首。 一個早朝定下的事,幾乎都是蕭寧提的,一群上朝的人,說話都沒有多少機(jī)會,也讓他們意識到,蕭寧在大昌朝的份量,還真是名不虛傳。 有人心里直犯嘀咕,可是想想去歲山民的問題就是蕭寧出面解決的,這份情,大致山民是要記在蕭寧頭上的。 再怎么不滿于蕭寧管的事情太多,可這人有本事,別管人家管的事有多少,有本事你上,若無本事,且安份的呆著。 事情一件一件的辦起來,蕭寧還是精力集中在募糧一事上。 梁州那邊的一萬石糧食,這會兒應(yīng)該已經(jīng)送達(dá)揚(yáng)州了。 蕭寧心下所思量的是,何時才有人出面為朝廷捐糧。 恰好,這個時候瑤娘尋來,蕭寧正在院里發(fā)呆想事兒,人來了,外面自有通稟,蕭寧一下子回過神來,抬眼看向瑤娘,瑤娘含笑與蕭寧福福身,“殿下所憂何事?” “募糧?!笔拰幤鹕恚埇幠锴易?,如實相告。 “殿下不知如何是好?”瑤娘作一揖,就在蕭寧的對面跽坐下,有此一問。 “若是當(dāng)真有人出面,自是再好不過。若不見好處不出頭,我亦樂意尋一個人出頭,好讓天下人知曉,大昌從不虛言?!笔拰幾匀徊皇菦]有解決的辦法,只是相較之下,蕭寧希望能有一個人真正站出來,懂這家國之重。 瑤娘笑了,“妾有意向朝廷捐出萬石糧食?!?/br> 來,瑤娘可不是白來的,聽聽這消息,蕭寧驚喜地望向瑤娘。 “大好的機(jī)會,萬石糧食可得一個爵位,妾也在等一個機(jī)會出頭呢!”瑤娘助蕭寧良多,蕭諶論功封賞時,因瑤娘是女兒身,總不敢太張揚(yáng)。 現(xiàn)在,蕭寧為女子爭取得越來越多,于家國有難之際,瑤娘伸出援手,這點,誰敢否認(rèn)。 再者,朝廷的文書下達(dá),這可是昭告天下之事,誰要是想反對,置朝堂威嚴(yán)何存? “好,甚好!”驚喜是大驚喜,她倒是忘了身邊有瑤娘這一位傳奇女子。 要是讓她名揚(yáng)天下,這回天下都熱鬧了。 瑤娘聞蕭寧這一聲聲的好,亦露出笑容,“殿下既認(rèn)同,妾這萬石糧草,如何送才妥當(dāng)?亦可為天下之典范?!?/br> “首倡者,自當(dāng)引為天下典范,封爵之詔書,加之瑤娘從前的功勞,可為侯?!笔拰幰讶幌氲酱耸潞螅绾螢楝幠餇幦『尉粑?。 所謂公侯伯子男,爵位便是如此,王那是超品的,不在此列。 一個侯王給瑤娘,有了蕭寧這個之前都得天證認(rèn)可封王的人在前,又有這一次瑤娘對大昌施以援手,哪一個還敢說三道四。 “此事還是由陛下說了算?!爆幠锏故遣患?,跟著蕭諶和蕭寧,知這一對父女絕不會虧待于人,一時給不到最好,慢慢的總會補(bǔ)回來的。 眼下,最重要的是糧草。 瑤娘選擇在此時出面,為的不僅僅是一個爵位,更為助大昌解燃眉之急。 糧食是民之根本,無糧豈能活命。 揚(yáng)州水災(zāi),且揚(yáng)州多年來一直倍受世族所欺,揚(yáng)州之難,他們自心中有數(shù),也愿意傾盡所能,解決揚(yáng)州之危。 “走,隨我去見阿爹?!笔拰幋笙策^望,急忙地拉起瑤娘,這就去見蕭諶。 瑤娘亦不推諉,且隨蕭寧一道走。 首倡之人,其功亦為天下矚目,旁的人縱然做同樣的事,亦未必能有同樣的結(jié)果。這個道理,瑤娘自明了。 天下女子多為男子欺壓,這些年來有增無減。蕭寧賭上自己的一生,為天下女子終于爭來這樣一個可以出仕的機(jī)會,若是世上之女子皆以為從前處處受男兒約束,無出頭之機(jī)的日子才是她們該過的,且隨她們?nèi)グ伞?/br> 瑤娘并不愿意同她們一般。她早年與蕭寧一見如故,只因兩人都不是安守本分之人,她們都想讓天下的女子更好,至少可以選擇自己走的路,而不是只能被困于方寸之間。 是以,若有機(jī)會向天下人證明,論胸襟氣度,遠(yuǎn)見膽識,天下的女人,從來不比任何男人差。 甚至,有些女人,他們比男人更果斷,也更舍得。 “瑤娘捐一萬石糧食?”蕭寧把瑤娘帶到蕭諶的跟前,直接拋出這一個好消息。蕭諶驚喜得和蕭寧如出一轍,站起來望向瑤娘。 瑤娘作一揖道:“能為國分憂,救百姓于水火,妾三生有幸?!?/br> 哎喲,這會說話的人就是不一樣,聽聽,聽聽人家這話說得。 蕭諶連忙走下來,毫不掩飾心中的喜意道:“瑤娘啊瑤娘,你此舉對大昌可謂是久旱逢甘雨。解我們?nèi)济贾?。?/br> 瑤娘面帶笑容,并不認(rèn)為有何大功之人,謙虛地道:“國泰民安,天下之幸,為大昌之子民,妾不過略盡綿薄之力?!?/br> 這話聽來,實在叫人心生愉悅。 蕭寧于此時提醒地道:“阿爹,莫忘了我們早已昭告天下的詔書,可是不能騙人?!?/br> 蕭諶瞪了蕭寧一眼,“我是言而無信之人?” “那阿爹還在想什么?”既然無意成為言而無信之人,瑤娘捐出一萬石糧食,該賜瑤娘的是什么就得是什么。 “比起爵位,入朝為官更重要。你的公主府建成,請以瑤娘為師如何?瑤娘早年與你意氣相投,多年在雍州助你我良多,若沒有瑤娘安頓后方,豈有今日之大昌。 “先前因瑤娘女子之身,也因你之故,不宜將瑤娘推出,現(xiàn)在,你既解決女子不可出仕為官一事,也該好好地為瑤娘準(zhǔn)備一番?!?/br> 其實瑤娘已然不需要任何人想辦法幫她找機(jī)會,她憑自己的本事,已然找到辦法,如何讓自己出頭,不需要任何人特意提拔。瞧,她現(xiàn)在不就找到最好的機(jī)會了? “妾之幸也。”瑤娘早已經(jīng)跟蕭寧綁在了一起,最希望的莫過于蕭寧能如愿以償,只要蕭寧如愿,她也定能如愿! “那瑤娘的爵位?”蕭寧必須為瑤娘爭取,爭取得越多,越能為瑤娘贏得便利。 “說好的捐萬石糧食則賜下爵位,結(jié)合瑤娘多年之功,封為侯亦不為過。”蕭諶和蕭寧果然是親父女,想法一樣,都不肯虧待幫助他們的自己人。 “稱謂?”蕭寧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一點,侯位,有稱謂和沒稱謂可是有區(qū)別的。 蕭諶眼中閃過一道精光,“仁侯?!?/br> 這稱呼落下,蕭寧第一個叫好!瑤娘倒是覺得甚重,小聲地提醒道:“陛下,此號有些過重了?!?/br> “不重不重,再重亦不為過。于天下為難之時,愿意伸出援手,助朝堂一臂之力,救民于難,是為大仁大義。誰若是不服,且讓他們捫心自問,他們都做了什么?!笔捴R就是想讓天下人知道,他有多么感謝在他最難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的人。 總不能一個個見死不救,不顧家國安寧的人,還敢對一個愿意出手,助大昌排憂解難之人說三道四,指手畫腳。他們倒是好大的臉。 “妾謝過陛下?!爆幠锉悴坏劳饬?,既然蕭諶已然想好,也做下了決定,她且受之。 這一生為大昌,瑤娘必不負(fù)這一個仁字。 “來人,立刻下發(fā)詔書?!笔捴R那叫一個積極。 自打募糧的話說出去到現(xiàn)在,一直沒有人表態(tài),這讓蕭諶心里也有些小嘀咕,現(xiàn)在好了,瑤娘出頭了。 瑤娘一將自己的來意表明,蕭諶已然大喜過望,迫不及待昭示天下。 瞧,你們以為我在說笑呢?且讓你們看看,我是不是在說笑。 女侯,蕭寧是第一個女王,能當(dāng)女王而不當(dāng),只想改公主之制。女侯,這將是古往今來的第一個女侯,這樣的一則身份,何嘗不是有利蕭寧的? 蕭諶是越想越覺得高興,既因糧食一事有人相助,解揚(yáng)州之急,朝廷之困;也因蕭寧的用意,有人也愿意助她。 “謝陛下。”瑤娘還得客氣的道一聲謝,謝過蕭諶的大方。 很快,雍州便知,第一個捐糧的人是瑤娘,這位娘子要是居于雍州的,斷沒有不知道的,容貌出眾不說,一直幫蕭諶和蕭寧安頓百姓,從來盡心盡力。于百姓中亦甚有威望,極得百姓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