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 第229節(jié)
是,不能否認,蕭寧或許也有可能騙了蕭鈐,后來蕭寧平安無事的上朝,更提出封王一事,叫人始料未及,也無人來得及問問,蕭寧傳出的病重一事,究竟算是怎么一回事。 眼下,蕭鈐看著蕭寧,哪里有素日在他們面前提起蕭寧時顯露的咬牙切齒,好似極是不滿于蕭寧。 “是。聽聞此處甚是熱鬧,不樂意我上戰(zhàn)場,參政的人都匯集了,我豈能不來看看?!笔拰幝渎浯蠓剑犜谝槐娙说亩淅?,這就等于質問。 別說,背著蕭寧不少人說得繪聲繪色,好似早預見著因蕭寧而起的動亂。 但蕭寧出現(xiàn)在他們跟前,縱然身板不過才過他們的肩頭,依然叫人不敢輕視。 蕭寧問起,等著他們回答,卻半響無人回答。 “怎么?方才你們不是說得挺開心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做下何等人神共憤之惡事,值得你們群起攻之,必將我除之而后快?!笔拰幷f著話,已經(jīng)有人拿來蒲團,蕭寧甩袖跽坐下,真是一點都不客氣。 可她這一問,不少人都拿眼看向蕭鈐,這一位,你可是蕭寧的祖父,是這里身份最高的人,難道你就不想說兩句? 是的,沒錯,蕭鈐完全不打算再張口,就等著他們說話。 這些日子,他被人纏得不行,人都快傻了,終于等到今天,等到蕭寧出面收拾人,他這一回把該做的事做完,等著收工了,好事! 眾人眼神直往蕭鈐身上瞟,不少人心里也開始打鼓了,看起來這一位不打算動口? 不是吧。蕭鈐就算再怎么樣不出手,那都是太上皇,皇帝的父親,眼前蕭寧的祖父。這身份,但凡他說蕭寧一句的不是,比他們好上千倍百倍。 蕭寧,蕭寧都殺過來了,關鍵時候蕭鈐萬萬不能掉鏈子,要出人命的呢。 “太上皇?!瘪T非仁作為第一個靠近蕭鈐,也是跟蕭鈐打交道最久的人,此刻已然顧不上其他,急急地沖蕭鈐喚一聲。他可是打著蕭鈐的旗號,與天下不滿于蕭寧太過冒頭的人說,蕭鈐作為蕭寧的祖父,同樣不喜于蕭寧竟然處處出風頭。 好不容易聚集這么多人,他們都是為了對付蕭寧來的,蕭鈐萬萬不能不吱聲。 “你們說你們的,這些日子一直都是我聽你們說,說的正是鎮(zhèn)國的不是。如今鎮(zhèn)國來了,她既然虛心求教,愿意聽你們的勸告,你們便與她細細說說。說吧。”蕭鈐就等著今天。 每個人都在他的耳邊叨叨叨個沒完,那陣勢不像是在跟他說蕭寧的不是,而是想給他洗腦,讓他記住蕭寧做的不是。 一群不厚道的人,就只記得蕭寧是女郎這回事,就不想想,蕭寧做了多少事,比起他們這些尸位素餐,坐而論道的人,不更值得人敬重? 論功行賞封王,怎么就不行了? 一個兩個就挑著蕭寧是女郎的事鬧個沒完,再由你們鬧,這件事亦不會如你們所愿。 蕭鈐話說著,更是意示他們繼續(xù),不用客氣,正主兒在這兒,就等著他們繼續(xù)發(fā)表意見,對蕭寧有多少不滿的,都暢所欲言。 馮非仁怔怔地望了蕭鈐半響,最終算是恍然大悟,從始至終,蕭鈐或許都從未想過對付蕭寧。 “太上皇對公主所作所為,并非不認同?”明白歸明白,更得問個清楚,他們總不能一天天的折騰,最后,都成了笑話。 “上陣殺敵,打下大昌半壁江山;治國有方,安民有序,得百姓擁戴;你同我說說,這樣的孩子,要她該要的,為何成了她的不是?”蕭鈐或許智商不夠,但那又怎么樣,他一向不會好高騖遠,懂得腳踏實地。 沒有那本事,斷不會攬下自己做不好的事。 自然,對于有本事的人,當聽之納之。愿意信對方的話,也讓對方相信他。 眼前的這些人,犯下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容人。 拿著性別來說事兒,傳揚出去也不怕笑死人。 如果蕭寧沒有本事,蕭諶若想扶蕭寧上位,這事兒,蕭鈐斷然是不會答應的。 但反過來,蕭寧憑本事立下的功勞,天下一統(tǒng)了,論功行賞,蕭寧怎么就不能封王了? “太上皇?!笔掆j如今的態(tài)度,和之前是截然相反,這樣的情況,怎么能不讓人心里七上八下,不得安寧。 當然,更讓他們覺得,他們被騙了。 枉他們這些人自詡聰明,竟然叫蕭鈐玩.弄于股掌之間,這是斷然允許發(fā)生的事。 “你們要除我的孫女,容不下我的孫女,我當阿翁的想看看,究竟有多少像你們這樣的人,難道不妥?”終于是不用再裝模作樣了,蕭鈐也就放心大膽的把話說出來。 不過,蕭鈐揚起手道:“非仁。還記得之前你跟我說過關于朱家的事嗎?” 馮非仁也在消化他們這些人,都被蕭鈐玩.弄于股掌之間的事實,不想蕭鈐竟然有此一問。 “不知太上皇所指?!瘪T非仁顯得有些緊張。 想拉蕭寧下馬,想讓天下的女人都安安份份的回到內院去;保家衛(wèi)國,治理天下之事,同女人們沒有半分關系。 可是,馮非仁以為尋到一個好靠山,一個縱然手中沒有太多的實權,但擁有令人畏懼身份的人;這樣的人,他們可以一起為達到同樣的目標而努力,他可以成為他的棋子,愿意一生為他所驅使,絕不后悔。 然而,一切卻是他太想當然了。 “當日朱家鬧出命案,最后,更是夜半起火,有人想殺他們一家。彼時,你跟我說,我家孫女的嫌疑最大,如這般無視律法,草菅人命之事,絕不能容。 “你說過的話,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你可記得我當時也有一問?” 提起之前的事,過去的時間不長,但蕭鈐一直記得牢牢的,半點不敢忘懷,就怕一個不慎,事情到最后,他沒有質問人的機會。 馮非仁一愣,最終,還是只能恭順再問:“不知太上皇所指的是哪一句?!?/br> 話說得太多了,不管是蕭鈐自己,亦或者是馮非仁自己。 蕭鈐笑了笑,他能記住馮非仁的話,馮非仁卻記不住他的話,這說明了什么? 笑完之后,蕭鈐的眼神突然變得冷了,冷得馮非仁哪怕離得蕭鈐很遠,都能感受得到。 “我當時問你,是不是天下的人,只要犯下這等過錯,草菅人命,縱火殺人,都應該一律處置?”蕭鈐的問題,當時問來確實不善,偏偏,馮非仁避之不談。 可見,在馮非仁的心里,所謂的律法,所謂的禮數(shù),都不過是他的借口,是用來對付他認定的敵人的借口。 馮非仁面上一僵,蕭寧瞄了蕭鈐一眼,好戲要上場了嗎? “我記得你當時并不愿意回答我,所以有意避開了。你避開不談,今日,難得與你交好的人都到齊了,他們做下的事,你也一道聽一聽,該勸的勸,該讓他們老老實實讓位的,就老老實實讓位。” 蕭鈐果然是個記仇的,被人折騰得太久了,久得他這心里一刻都沒有松懈過,難得要收拾人了,就得把人之前說過的話,全都還給他們。 “太上皇?!碧崞鸩葺讶嗣?,殺人放火之事,馮非仁甚是驚愣,同時也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此事,此事隨著趙十四郎落案,朝廷已經(jīng)不再查下去,他們縱然明白,案是還沒有結,但也快了。 雖然,在這樁事上有出過力的人,心里也一樣納了悶了,趙十四郎暫時不吱聲,會永遠不吱聲嗎? 大家?guī)缀跏峭瑯拥南敕?,只有死人,才會永遠不會泄露秘密。 但到現(xiàn)在為止,并沒有人,至少是沒有人動手。 大牢內的守衛(wèi)太嚴,想進去,萬一把他們暴露了,當如何是好。 再者,朝廷沒有依律處置趙十四郎,就是存心要留人問出其他的人。 這個時候動手,殺趙十四郎滅口的人,無異于自投羅網(wǎng),自取滅亡。 作為聰明人,在此刻似乎危機四伏的時候,就要穩(wěn)得住,按兵不動才是上佳之計。 馮非仁最擔心的莫過于,有人按捺不住,一不小心便著了人的道。 “拿上來,送到他們各自手中,給馮郎君拿一份總的,讓他好好地看看。”蕭鈐看得出來馮非仁的恐懼,也正是因為如此,蕭鈐不再繞彎子。 很快,蕭鈐的人立刻將東西呈上,每一個手里都捧著紙張,送到不少人的手中。匯總的,一如蕭鈐所吩咐,也送到了馮非仁手上。 馮非仁臉色一變,但好在很快反應過來,哪怕內心備受煎熬,還是取出其中一份紙張看起來,最擔心的莫過于這上面寫下的會是一份新的供詞。 可是,馮非仁在看完其中一份后,雖然內心的震撼得以平定,但同時也掀起了軒然大波。 一份一份的看下來,馮非仁才反應過來,蕭鈐方才所言,是不是所有草菅人命,放火燒人的人,都該嚴懲以待是什么意思? 至于紙上所寫的正主,每一個在看到自己做過的事,都被事無巨細的記錄在案時,皆震撼無比。 “草菅人命,目無法律該如何處置?”蕭鈐早得到盧氏送上來的這份大禮,一直都在等著有一天能用上,今天可算讓他等著了。 必須要揚眉吐氣的人問起旁邊的人,目光更是落在馮非仁的身上。 當日馮非仁是怎么娓娓道來,疾言厲色,言辭犀利地指責有嫌棄的蕭寧,他都牢記在心。現(xiàn)在換成了別人,也不知道馮非仁會是怎么樣的看法。 馮非仁時刻感受到不少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每一個人似乎都在無聲的詢問。 為何被他邀請前來一套對付蕭寧的人,最后竟然成了被對付的對象? 這上面的證據(jù)不是一朝一夕查得出來的,看來蕭鈐早有準備,這些事馮非仁到底知不知道? “怎么,我的問題很難回答?”蕭鈐等了半天,等不到任何人的回答,顯得有些著急的催問。 “太上皇?!瘪T非仁輕喚一聲。 蕭鈐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應該是你們求之不得的。但既然是朝廷所定的律法,草菅人命之人,自該依法處置。 “是你送他們走一趟,還是我命京兆府來一趟?” 誰也沒有想到,蕭鈐在最后既然還給馮非仁選擇的權利。 但這對馮非仁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可以,馮非仁更希望蕭鈐不給他選擇的機會。 其實世家之中對于手中的奴仆,從來都是視如螻蟻,根本不把他們的性命當回事。 這么多年以來,死在主人家手中的奴仆不知凡幾,這其中有多少人問,有多少人管? 也就是蕭寧仁厚,放過朱家人一馬,否則縱然將朱家一家人賜死,在朱三娘意圖謀害蕭寧的前提下,誰也不敢指摘。 偏偏一群想對付蕭寧的人,拿著雞毛當令箭,揪著這么一點小事鬧得滿城風雨。 朝堂也罷,蕭寧也好,都想利用這樁事,樹立大昌朝律法公正的典型。順便堵住天下悠悠眾口,也算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蕭鈐手里拿著的這些證據(jù),證明氏族所殺的并不僅僅是家中的奴仆,而是尋常的百姓。人證物證具在,證據(jù)確鑿。 如此情況下,蕭鈐想怎么處置這群人,就能怎么處置這群人,誰也不敢提出異議。 也正是因為如此,蕭鈐問起馮非仁時,明擺為難馮非仁,其心實在險惡。 馮非仁從前說起蕭寧的過錯時,認定蕭寧是那樣草菅人命,目無王法之人巴不得將蕭寧以重刑處置。 眼下輪到其他人,這一回可不是空xue來風,只聽了些風言風語,而是證據(jù)確鑿,馮非仁又該是何意見? 證據(jù)確鑿的情況下,若是馮非仁還認為這些人不該處置,那么先前對蕭寧內般苛刻,可見他針對的并不是觸及律法,草菅人命之人,而是蕭寧本身。 然而馮非仁一直在人前,表現(xiàn)出的都是一個心懷天下,想要撥亂反正,匡扶大昌的人。自然也是一心遵紀守法,捍衛(wèi)朝廷威嚴的人。 可是現(xiàn)在,馮非仁費心網(wǎng)絡來的人都被蕭鈐查了個底朝天,他們犯下的過錯全都擺在人前,完全不給人解釋的機會。 因馮非仁說動一道對付蕭寧的人,對付蕭寧不成,反而把他們自個兒給坑了。 此事若是傳揚出去,從今往后,馮非仁再想聯(lián)合所謂的盟友,誰還敢輕信于他? 蕭鈐給馮非仁所謂的選擇,就是看馮非仁陷入這兩難之境內究竟會如何? 馮非仁臉上青一陣,紅一陣。 “太上皇,我等知罪,任憑太上皇處置?!笔掆j欣賞馮非仁,陷入兩難抉擇的掙扎,可沒想到,那些拿到蕭鈐亮出證據(jù)的人忽然都跪下了。 跪下也就算了,這些人既然連一聲辯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