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開國皇帝的獨女 第183節(jié)
此一生,蕭寧帶上了明鑒和崔攸,畢竟用順了手,正好,一個丞相,一個吏部尚書,這兩位配合,蕭寧能省心不少。 顧義并不意外,應下一聲是。 京城,這是興朝的京城,這等四不靠的地方,一但攻破京城所在的防御,京城唾手可得。 顧義送蕭寧,從頭到尾都沒有要問蕭寧,打算如何處置曹根以姬氏皇陵,和蕭氏祖墳威脅之事。 蕭寧領十萬大軍而出,悄無聲息而動,等趕到兗州,又以最快的速度包圍兗州,三面圍攻,叫兗州只有荊州可逃,可那荊州叢密,若是擅入,豈有那般容易。 兵起之時,有內應在,蕭寧的兵馬勢如破竹,待楊眉收到消息時,已然立刻命人準備掘姬氏歷代先帝之陵,挖蕭氏的祖墳。 結果兵馬才入姬氏皇陵,竟然遭遇兵馬抵抗,直接將曹軍抵于山下。 楊眉得到回稟,臉都綠了,“蕭氏大軍進入兗州了?” “回丞相,觀他們服飾,并非黑衣玄甲?!焙迷?,這個答案讓楊眉臉色稍緩。 縱然以皇陵為要挾,面對兵馬有缺的情況,曹根并未派人看守姬氏皇陵。 以至于今日都鬧不清楚,究竟現在守衛(wèi)在姬氏皇陵的是何人。 “攻,必要傾盡全力,繼續(xù)進攻。既然蕭氏敢自稱忠義,今又出兵,奪兗州,便該讓他自食其果?!睏蠲家嗍菤鈽O,恨不得把人搞死。 只有拿下姬氏皇陵才能保證,他們之前的威脅有效,否則就是一場笑話。 然傾盡兵力進攻皇陵,當真有用? “蕭氏祖墳呢?”楊眉想起另一樁事,他可是雙管齊下的,現在怎么只有一方傳來消息。 “空了?!彪m然這則消息對他們來說同樣不是什么好消息,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楊眉震驚的站起,待要說話,卻又想起了什么。 “是啊,既然陛下能做出以姬氏皇陵威脅人的事,又怎么會做不出用蕭氏的祖墳要挾于人?這一對父女都是聰明絕頂的人。之前按兵不動,按甲寢兵之時,又怎么會不趁機將祖墳遷移。” 也是他們沒有提防,才會給了蕭氏可乘之機。 楊眉此刻甚悔,怎么就沒有想到提防一二呢。 “無論如何,一定要攻上皇陵?!睏蠲济髁?,現在他們唯一的籌碼就是姬氏陵寢。 然而能倚山而守的人,人縱然不及曹軍,同樣不少。 況且擅長因時因勢而用之之人,豈能讓自身陷入困境。 楊眉卯足勁欲攻破皇陵,偏在這個時候,更有一個壞消息傳來。 兗州發(fā)生洪災,洪水已然淹沒村莊,有數萬萬人因洪水而失蹤,此時,當如何是好? 洪災,不過是一夜之間突降暴雨,致使沿岸河堤決壩,來勢洶洶,瞬間淹沒了整個村莊。 楊眉聞之,再也支撐不住的坐下,“這是天要亡我吳朝?” 本已是內憂外患,再加天災,而且來勢洶洶,這一回,吳朝何來的能力應對如今的一切。 楊眉急得上火,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想讓自己緩和下來,至少,他不能就此放棄。 “丞相,內憂外患,該如何是好?”曹根出兵,并未將消息對外透露半分,現如今的吳朝都以為曹根只是患了采薪之憂,一切朝事皆由楊眉代掌! 遇事不決,自然也只能尋楊眉。 可是,連楊眉都喊出是天要望我吳朝的話,落在其他人的耳中,這是何等讓人無望的話,連他們的丞相都無力回天了嗎? “內憂外患又如何,既是水災來了,何不借天之勢,滅了蕭氏!” 不得不說,楊眉此刻滿腦子都只有一個念頭,內憂外患,眼看無力回天,何不拼個你死我活。 誰也不是好相與的,天災面前,誰也不會是例外的一個。天災,或許可以成為一個突破口,讓他們吳朝反敗為勝。 念頭一閃而過,再經過細細一想,楊眉更不會愿意輕易放棄。 “命人安排百姓撤離,注意水流,想辦法引蕭軍入河堤內。”楊眉計上心來。既以人力不可正面對抗,好啊,就用另外的辦法,且看看蕭家是不是得天獨厚。 “唯!”楊眉這個辦法是要借天力對付蕭家軍,并無問題,或許更應該說,這個辦法再好不過。 戰(zhàn)事一起,楊眉縮減兵馬,一退再退。 縱然早料到蕭家斷然不會放過兗州內亂的機會,趁機發(fā)兵,本以為他們有姬氏皇陵在,更有他們蕭家的祖墳在,多少總能起到震懾的效果。 不想蕭家這對父女果然不是尋常人,姬氏陵寢他們要護,蕭家的祖墳,那更不可能任他們處置。 于蕭家而言,一時的退讓,那都是為了將來不受人要挾,事實證明蕭家人一時的退讓確實讓曹根他們心生松懈,以為這個辦法可以一勞永逸。 然,蕭家再起之勢,已是他們不可阻擋的局面。 以實力而比,曹軍縱然驍勇善戰(zhàn),蕭軍從來不比他們差,甚至蕭軍的裝備和武器比之曹軍,更勝一籌。 如今蕭寧親自領軍前來,曹根又領了大部分的兵馬奇襲雍州,如今的曹軍所剩兵馬無幾! 是以,蕭寧進軍兗州,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攻略大批城池,自然難免碰上逃難的百姓,亦知天災降下,百姓流離。 “內憂外患,連天都助我們一臂之力,我們更應該發(fā)兵而出,一統天下?!笔拰幝犅勌鞛慕迪?,立刻命令軍隊休整,這樣的命令,讓一直沖在最前面,以為可以滅曹根的人都一愣。 蕭寧卻道:“天災之下,誰能逃離?兗州天降大雨,水災不斷,若河流決堤,百姓慘死,災情過后更生瘟疫,你以為我們就能幸免?” 問出這句話,蕭寧掃過一旁的眾人,只想打贏仗,殺了曹根以為再無后患?天災來了,更應該想想,究竟百姓在水災中所遭遇的一切,為將士面對逃離的百姓都可以視若不見? “命三軍休整,安置災民,尋幾個口舌伶俐之人過來,我要知道他們從哪里逃出?!笔拰幉桓逸p視天災,心里也比誰都清楚,天災人禍,若不及時出手,損失慘重。 消息不靈通,意味著蕭寧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里弄清楚災難蔓延之地,需得從百姓嘴中打聽。 “另,給顧先生傳信,讓他準備糧食、藥物,能備多少備多少,考慮整個兗州百姓所需亦可?!笔拰幨亲隽俗顗牡拇蛩悖麄€兗州若都因水災而受困,百姓焉能如何自救? 朝廷,當急百姓所急,救百姓于危難。 蕭寧想起新中國,那一個值得全中國人民信賴的政府,有他們在,百姓無所畏懼,那些子弟兵,他們會前撲后繼的趕往災難之地,拼盡全力救百姓。 于災難前,災難無情,人卻有情。真正做到一方有難,八方來援。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政府,怎么不叫百姓擁戴呢? 蕭寧,也想建起這樣一個讓人信服,永遠不會為百姓所棄的朝廷。 “走,去看看災民?!笔拰幰宦暳钕拢蟛竭~向安頓的災民。 洪水爆發(fā),河流決堤,來勢洶洶,逃出來的人逃出來了,什么都沒有帶上,跑得慢一些的,面對滔天的洪水,一發(fā)不可收拾,瞬間消失在洪水。 親眼看到這一幕幕的人,此刻面對似乎已經安全的地方,泣不成聲。 蕭寧命人為災民準備糧食和熱湯,更讓軍醫(yī)準備藥材,讓他們全都服用。 安定人的心神后,蕭寧才寬慰道:“你們能活著出來,很好?,F在我需要你們告訴我,你們所在的縣村,我想有些逃過一劫的百姓,或許還在等著人去救。交通不便,消息不通,我們需要更多精準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救更多人?!?/br> 蕭寧的一番話落下,剛剛算是略穩(wěn)住心弦的人一愣,驚愣的眼神望向蕭寧,有人干巴巴而透著不可置信的問:“小娘子要帶兵去災區(qū)救人?” “不應該嗎?”蕭寧反問,“為官為民,皆為保家衛(wèi)國。我的兵,更是以護衛(wèi)百姓為根本,百姓有難,若將士皆視若不見,這樣的兵,有何用?” 蕭寧上輩子從出身那一刻開始,關于人民的子弟兵,一直都是信賴無比的,百姓相信那些兵,不管在什么時候,一定都會守護百姓。 “若有熟悉地形之人,望請相助。至于你們,我會派一部分的兵馬護送你們到安全的地方,你們到了那里,會有人為你們安排一切,一定會助你們平安度過難關。”死里逃生,背井離鄉(xiāng),一無所有的人,他們不知前路如何。蕭寧能做的就是安撫他們。 “崔尚書,此事交給你。”年輕的崔攸,這一回也跟蕭寧一起出征。 畢竟攻城略地,更需要安民之人,大方向有顧義,一城一地,細節(jié)方面,最好的莫過于讓跟隨的人暫時接手安撫。 崔攸其實已然為吏部尚書,未及冠的吏部尚書,一眾人在看到崔攸之時,內心的復雜自不必言語。 可是想想崔攸早早追隨蕭家父女,助蕭氏良多,要不是他這年紀不夠,入相皆可。 眼下吧,他得熬著,或許在吏部尚書這位置上能坐個幾年,彼時亦或許會有其他的安排。但這年紀,實在是硬傷。 “唯。”崔攸看到百姓流離,每一個災民的眼中都失去了光芒,可是隨著蕭寧的話音落下,失去光芒的雙眼恢復了光,望著蕭寧充滿崇敬! “中書令呢?”蕭寧這一回出來,既帶了一個吏部尚書,更有一個死皮賴臉非要跟她一起出來的明鑒。 明鑒在知道自己竟然成為了中書省中書令時,瞄了崔攸,頗是心虛。 此時一群人都在,蕭寧就是沒有看到明鑒,自好奇明鑒在這個時候哪去兒了? 雖說明鑒是個沒正形的人,但一向做事靠譜,蕭寧從并不懷疑明鑒在這事態(tài)緊急時跑哪兒去了。 “中書令在那兒?!笔拰幷胰?,找得挺急的,眾人趕緊大幫忙找,一找吧,便看到明鑒正跟人湊一塊說話。 有人想喚一聲明鑒,叫蕭寧攔下了,“不必驚擾?!?/br> 不著調的人辦他的事,自有他的辦法,蕭寧信得過明鑒。 果不其然,明鑒小半個時辰后回來,蕭寧一直在讓人探聽水災蔓延的位置,東拼西湊的,只得了一個大概的方向。 明鑒來了,喝了好幾口水,亮出一張紙道:“公主,某弄清楚大致的受災范圍。” 蕭寧正讓人收集資料,明鑒亮出來,蕭寧一看,不僅是地形標注得一清二楚,就連河流,決堤口都寫得極清楚。 “明中書令好快的動作?!睔W陽齊隨于蕭寧左右,亦出力幫忙,想不到明鑒的動作比他們一群人加起來都要快! 明鑒不以為然地道:“某比諸位早,看到災民,某便知公主定趕赴災區(qū),救人于水火,某思慮公主所需,方有此準備?!?/br> 不得不說,明鑒知蕭寧,更能為蕭寧早作準備。 蕭寧頷首,明鑒喜上眉梢,被夸了,又被夸了??! “那便事不宜遲,以三萬兵馬隨我入災區(qū)救人。”蕭寧仔細看圖,立刻決定,馬上起兵。 “公主,救人重,然不可不防曹軍?!睔W陽齊知人性之惡,若其中有詐,不可不防。 蕭寧回頭沖歐陽齊道:“先生所指,我亦明了,然見百姓受難,若見死不救,豈不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作者有話要說: 定時失敗的一天,我不是故意的~ 第94章 來了都來了 歐陽齊考慮的是人性之惡,蕭寧考慮的是人心,更是其中的真實。 百姓的生死,至關重要,不可充耳不聞,視若不見。 “若其中有詐,實百姓之幸也?!笔拰幦绱说纴?歐陽齊把嘴閉上了。 最壞的可能對天下人而言是一件好事,蕭寧如此胸襟和氣魄,縱敗亦勝。 “不過,我既要安這天下,同樣也不能讓這個天下因我的仁慈而叫我的將士慘死?!狈朗嵌ㄒ啦苘姷?不急于趁天災之時攻入兗州,并不意味著蕭寧放棄一統天下。 百姓要護,暫不攻城略地,只著急于救百姓,這一點與防備曹軍并不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