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村民安置
書迷正在閱讀:我有讀心術(shù)、頂級誘捕公式abo、黑白偏執(zhí)、暗戀翻車后、[系統(tǒng)]攻略夫君、下一秒熱戀、手撕邪祟后我爆紅全世界、護國戰(zhàn)神、和老板做同桌的那些年、我盯上的omega竟然是A
顧瑾只負責監(jiān)工,畫圖自然有專門的人進行,但是顧瑾也不是現(xiàn)場走兩圈就沒事了。 皇城規(guī)劃有人打理了,他還要監(jiān)督建蓋作坊,砌窯燒磚。 “燕都府冬天十分的冷,炭窯必須有,不能建蓋得離皇城太近,就建在陰山附近,將磚窯也修建在這里,這一片的泥土很適合燒磚用。” 顧瑾在地圖上圈下一塊地方,大家對此都沒有意見。 “石材這邊沒有合適的地方,你們可有推薦的?” “普通的青石可有從山島采挖,特定的石材只能從外地一點點的往這里運送了,這是沒辦法的?!?/br> “那就先將炭窯磚窯建造起來,石材先行采挖著,木材也需要浸泡曬干才能用,村子與鎮(zhèn)子上的人必須安排妥當了,不能鬧出事情來,誰若是暗中欺壓百姓,休怪我不講情面。” “顧大人,那么多人該如何安排,一下子也弄不出來那么多的房屋田地來置換呀!很多人都舍不得離開……” 何況,若是能留在原地,將來對后輩也是無限的好處,稍微聰明些的都不愿意離開。 “百姓就近原則,不規(guī)劃到的村落暫時不動,規(guī)劃到了的,先搬到西區(qū),朝廷出錢,百姓自己出力,按照原本的房屋來折算,統(tǒng)一建蓋,分大中小三種不同的房子,愿意要大的自己掏錢貼補,同時,每戶扣除必須參加徭役的,自愿參加徭役者可算工錢用來置換房屋。” 眾人眼前一亮,這還真是個好主意,每一戶都是有地契的,登記之后保留,就不用那么麻煩了,征集徭役也不怕引起百姓怨言,并且還能同時先將西區(qū)建蓋起來,不會讓新都城毫無人氣。 “下官這就去統(tǒng)籌安排?!?/br> 負責這一塊的官員高興的離開了,百姓蓋房子就是弄泥磚麻煩一些,但是人多力量大啊,大家一起搬遷,蓋出來的房子都是自己的,只掏力不用掏錢,何樂而不為呢。 果然,當官府帶著人到村鎮(zhèn)一次召集了所有的村長過來,將政策說出來之后,所有人面色都激動不已。 “大人說的可是真的?若是,若是想要分家的,家中舊宅折算后貼補銀錢或者參加徭役能夠置換房屋?” “都可以,只要肯干活,再過兩日徭役的名單就出來了,每個村子按規(guī)定出人,剩下的人可以自行報名,以工抵錢。” “大人,若是家中男兒少,都是婦人當如何?” “也有婦人能做的活,到時候根據(jù)情況進行安排,會張貼告示,各村里長村長都多注意一些,行了,若是沒有問題,明日起各村進行登記好后上報過來,時間就三天,過時不候。” 三里五村的,順道的聚在一起邊走邊聊,路途遠的,恨不能跑起來回村去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 之前的時候得知他們的村子被圈出來要建蓋新都城,一個個激動又彷徨。 蓋都城是好事,男人們除了地里活還能找事情做,但是相對的,一些人要服徭役,而他們也面臨這要離開故土的問題。 哪怕是搬到其他的村子,田地是搬不走的,并且祖祖輩輩種的田地養(yǎng)好了,再換到其他地方田地就由不得他們挑了,還要擔心被排外。 如今不一樣了,村子還是要遷走,但是不是被分散遷到其他的村子,而是統(tǒng)一遷到了西城區(qū),一個村子的人還是圍在一起。 只不過從一個村子變成了很多個村子,大家還是鄰里鄰居,田地雖然少了,活卻多了,也能養(yǎng)活一大家子的人,將來攢了錢還能再買地或者開荒。 可以當?shù)柁r(nóng),可以打勞工,而且招的都是長工,只要肯出力氣不怕掙不了錢。 夜九這邊批復也下來了,不過地里的糧食都沒收呢,半點不著急,讓人送來大量的耕牛,打造配套的農(nóng)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百姓手里是沒有多少地的,富戶手里有不少,但是夜九出的條件,用燕都府的地置換京都的地,富商紛紛響應。 雖然燕都府要建新都城,但是誰知道最后成不成,京都卻是實實在在的繁華,哪怕將來遷都,他們的根基穩(wěn)了,也不害怕。 之前是沒有機會插入到京都的地盤里,如今機會擺在眼前,哪里有不肯的。 “大伙都聽好了,男丁全數(shù)輪替服徭役一月,剩余者登記后可用力役抵扣人頭稅,部分糧稅,多勞者可抵扣銀錢置換房屋,所以,想要住大房子的,就看男人們肯不肯掏力了?!?/br> “村長,那我們孤兒寡母該怎么辦?沒了田地,光有屋子有什么用,我兒年紀還小,又做不得力役,這不是、不是逼……?!?/br> “王寡婦可不要亂言,朝廷沒有不管,女子孩童也有可以做的活計,你雖孤兒寡母,但是鐵蛋也八歲了,雖不能做力役,卻也還能做些其他的, 官老爺說了,讓你們這樣的人先安排燒火做飯的活,其他的婦人若是也想做些什么的,過兩日上報完了男人們的名單,就會貼告示出來,有的事活兒, 再說了,老爺們都出去了,家里的地還有孩子不也要人照顧,勞役也只提供一頓飯,剩下的你們不得給掏力干活的爺們做飯不成,咱們村沒那么快搬,地還能繼續(xù)種著,不能種了再說。” 原本蠢蠢欲動的婦人們一聽也都xiele氣,不再想爭那出門干活的活計了,可不是,家里老爺們大小子都出去了,地不要了?冬天還過不過了?不得囤柴火收莊稼嗎。 村長見那幾個想要抓尖的人熄了火,悄悄松了口氣,就怕這幾個老娘們鬧事,本來是好事,讓這幾個給鬧騰沒了,把他們村子留到最后那就麻煩了。 一戶一戶的地契村長那都有登記的,大伙過來就是按手印,把徭役的名單報上。 往年服役一家家哭天抹淚的,今年幾乎全村的大老爺們都把名給留下了,輪著來,一年十二個月,就一個白干,其他的都是自己的,為了大房子,為了后輩們,咬緊牙也要干,大不了摸黑回來打理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