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書迷正在閱讀:真千金用鈔能力虐渣[穿書]、停岸(姐弟ABO,1V1,高H)、狂醫(yī)龍爸、女霸總跟她的小奶狗[女尊]、白月光帶著紙扎店穿回來了、豪門未婚夫失憶了、家有冠軍侯、輕輕摘夢、獵戶的嬌軟娘子[重生]、愛你是孤單心事
“三叔說得對?!敝苕虫命c頭,示意地看向綠綺。 綠綺便道:“諸位靜一靜!” 她是練武之人,聲音不大卻中氣十足,將百姓們的叫罵聲都蓋過了。 等周圍安靜下來,周娉婷略微提高了聲音道:“諸位鄉(xiāng)親,你們都看到了,非是我周氏嫡支不肯出錢,實在是被人坑怕了!但祖宗祭祀乃是一個家族的頭等大事,斷斷不能輕待的,為防以后再發(fā)生此等以族銀養(yǎng)全家之事,我周氏嫡支請諸位鄉(xiāng)親做個見證:往后周氏祖墳由我周氏嫡支打理,一概花銷,皆由我周氏嫡支出,但有虧待祖宗的,愿受鄉(xiāng)親唾罵,交出祭祀職責(zé),并承擔(dān)族銀,絕不反悔。但若是我嫡支沒怠慢祖宗香火,任何人膽敢再來我府上討族中銀子,可小心著些,鄉(xiāng)親們的眼睛都雪亮著呢!” 百姓們最喜歡的便是伸張正義還監(jiān)督他人,評判他人的善惡,周娉婷的話引來一陣陣叫好聲:“對!周小姐說得好,咱們都是你的見證人!” “多謝諸位!”周娉婷大聲道,站起來往四面福了福身,又吩咐道:“府上別無所有,聽聞米價上漲,我周家今日開倉賑災(zāi),方才府上小廝已暗自記下了,在場的諸位每人一斗米,聊表謝意?!?/br> 二總管周忠早將一切準(zhǔn)備好了,高聲吩咐著排隊,小廝們也井然有序的維護(hù)著秩序,防止有人擠傷。百姓們沒想到看個熱鬧還能拿到一斗米,個個喜出望外,對周家的印象便更好了,再想想坑了周家嫡支的周六太爺父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人人喊打喊罵。周六太爺與周灃只能乘著轎子灰溜溜地離開。 “小小,做得好!”江夫人在府里早將一切聽得分明,若不是后院婦人不好見外客,她又是周家逐出家門的女兒,她早就去幫腔了。 不過這一回聽了,她著實松了口氣。江夫人一直擔(dān)心自己小妹的性子太隨和,對自己不上心,又不愿與人爭,將來恐怕要給人欺負(fù)。經(jīng)過這一回對陣周六太爺,她終于能放心回京城了。 出發(fā)之前,江夫人又將周府上下整頓了一番,確保每一個下人都沒問題,又與周娉婷給父親周游做了頭七,才依依不舍地?fù)]淚分別,回京城去了。 江夫人離開的第二天,周娉婷便又將周義叫來了。 ☆、祭田貴,銀子缺 “大總管請坐?!敝芷告锰值溃骸拔矣袀€主意,大總管給琢磨琢磨?!?/br> 她對周六太爺一家絲毫不留情面,周義本以為自家小姐是個十分冷酷傲慢之人,但她對自己人卻十分溫和。 周義告了謝,坐下問道:“小姐有何吩咐?” 周娉婷道:“我想在附近買些田,大總管以為如何?” 周義微微皺眉:“咱們府上一向是做錢莊生意的,小姐為何忽然想買田?難道是聽說最近很多無主荒田?” 去年夏天,江南發(fā)了大水,淹了很多田地,無數(shù)的百姓流離失所。到如今足足一年了,直到去年冬天女帝登基之后,才開始著手收編難民之事,也才開始將各處荒蕪的田地還給原本的主人。政令規(guī)定,田地三年無主才能由官府重新買賣,但實際情況卻是,水災(zāi)持續(xù)的時間太長,去年冬天又太冷,死了許多百姓,所屬的田地自然就沒人認(rèn)領(lǐng),而活著的百姓為了生存,已經(jīng)在別處另置業(yè)了,很少有能回到原籍的。 所以,余杭縣周圍出現(xiàn)了很多無主荒田,最近余杭府也在準(zhǔn)備買賣附近的田地了。但田地一事都跟米糧相關(guān),而米糧這條商路有揚(yáng)州鄭家了,周家一直是做錢莊生意的,為什么要插手米糧的事? 周娉婷知道他的疑慮,搖頭道:“大總管誤會了,我不是想買田種稻谷,而是想買些祭田?!?/br> “祭田?” 周娉婷點頭:“周氏一族如今的樣子,你昨天也看到了,族中男丁不爭氣,不知還能撐多久,我要為往后的祖墳做打算。所以,想買些祭田,讓族中貧寒的族人耕種,然后交的租子就拿來當(dāng)族銀?!?/br> 周義一聽便給她算賬起來,“按照當(dāng)日的算法,依舊是每年三百把香,素果三千斤,香就用祠堂里的老山檀香,一把是三百文,三三得九也就一年九十兩銀子。供奉多用蘋果,一般都是六文錢一斤,三千斤就是十八兩,再加上燭火,請人修葺等費(fèi)用,一年的花銷不會超過三百兩銀子?!?/br> 周娉婷自己估算的也是這個價,所以她想知道的是另一件事:“一般來說,田地賺錢如何?”她學(xué)的是錢莊之事,對土地甚少了解。 這就有得來算了。周義低頭,暗自撥了一下算盤才道:“小姐,若是按照平常年份,咱們可以得出這么一筆賬。一般一個五口之家,三個成年人兩個孩子,一年需要口糧二十八石左右,再加上其他支出,一年至少需要相當(dāng)三十六石米的錢才能活下去。咱們大梁朝的佃戶分三種,自己有牛有耕具的,便與主家五五對分,若是有牛沒耕具便是四六分,若是耕具和牛都沒有的,就得三七分?!?/br> “祭田不同于租出去的田,耕牛和耕具都由咱們出,但是租子還是要對分收。”周娉婷想也不想地說,“祭田首要的職責(zé),不過是保證每年有銀子給祖先們享受香火供奉。” 周義也猜到她會這么說,便點頭道:“好,那就五五分,一年三十六石,為了寬松些,不至于讓佃戶日子難過,可算四十。收成看天,一般三年中豐、欠,平各占一年,所以畝產(chǎn)都按一石算,那每戶需要八十畝地。而每戶對分之后有四十石米,平常的米價都是四百文,四十石就是一年十六兩銀子,二百兩銀子就需要十三戶人,咱們再挪一挪,預(yù)算寬松些,就是十五戶,每戶八十畝,需要一千二百畝地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