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90之人生贏家 第105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貪戀過界、后娘文里的炮灰前妻、荼蘼花事了、(西幻)黑暗與光明、三生有杏(1v1)、厲少,別捧了,夫人是頂流!、寒陽刺骨[病嬌]、我的七個女徒弟風(fēng)華絕代、她來時滿身是月、守護(hù)神獸:我,國寶熊貓變異了
現(xiàn)在這個機會來了。 上午10點多的時候,就有人陸陸續(xù)續(xù)地到了宿舍,地方太小,所以后來的人便進(jìn)不去宿舍,只能等在樓道里。 他們對此毫不在意,為了美食,別說是站在樓道里吃了,就是站在院子里吃,他們也是愿意的。 說來也是巧了,愛麗絲今天并不在宿舍。 這人昨天晚上就沒有回來,林曉猜測她是回家住了。 反正兩個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撕破臉,見了面也是尷尬,這樣正好。 因為這次人多,林曉周五晚上讓elma陪著買了許多食材。 但為了避免太費時間,她設(shè)定了簡單的菜譜。 宮保雞丁和水煮rou片,除此之外還有一道甜點-艾窩窩。 兩道菜來自川菜,甜點是京城小吃。 雖然簡單,但量還是挺大的,林曉估計怎么著也夠吃了。 但是后來,她就知道自己還是太天真了。 第一道菜水煮rou片被端上桌子的時候,大家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有幸來早而進(jìn)入宿舍的人,這時候就占了先機,趕緊用勺子盛了一塊rou,迫不及待地放進(jìn)嘴里。 然后便是一臉滿足,:簡直無法形容的好吃! 站在樓道里的人聽見里頭的贊嘆聲,也忍不住了,狠命地擠進(jìn)來,伸長了胳膊,拿勺子叉子以及各種工具,胡亂搞了一塊rou,吃了也是一臉的贊嘆。 很快的,一大盆的水煮rou片,就被大家瓜分干凈。 elma仗著自己是林曉最好朋友吃了兩塊,而其他人就沒有這種依仗了。 幸運的能占著一塊rou,不幸運的就只好吃底下的配菜。 不過這個味道實在是絕了,配菜也特別好吃。 大家吃完了,便伸長了脖子等著,有人問道林曉,“我不是催你啊,我就想問問下一道菜還有幾分鐘出來?” 林曉回頭喊了一聲“這就來了”。 這一句話剛說完,便有四五個男女同學(xué)一擁而上,爭著要幫林曉端菜。 他們目的也很明顯,端菜的人能夠第一時間接觸到菜品,那么先吃一口總不過分吧? 可惜,這么想的人可不止四五個,其他人也一擁而上,嚇得林曉連忙端著菜往后躲。 “你們小心一點,這個可燙??!” elma扯著嗓子喊:“各位都小心點,燙著林曉以后可就沒得吃了?!?/br> 這句話非常管用,大家頓時往后縮了退了幾步。 把大廚的手給燙壞了,這么美味的飯食他們可得有好一陣子吃不著了,這種結(jié)果是誰都不想看到的。 場面立刻變得鴉雀無聲,甚至大家還挨個排成了4路縱隊,就等著吃這一口宮保雞丁。 上回有幸吃到宮保雞丁的人,還帶著滿臉的自豪跟其他人描述,“你們是沒有吃過這個,可太好吃了,都能讓你把舌頭咬掉?!?/br> 宮保雞丁上來的時候也幾乎在10分鐘之內(nèi)就被大家吃了個干凈,有人甚至拿過碗去舔。 一面舔,還一面含糊不清地說道,“這個碗都很好吃!” elma調(diào)侃,“干脆你把碗都吃了得了?!?/br> 那個人回嘴,“我主要是嚼不動,我如果能嚼動肯定連碗都吃了?!?/br> 最后的甜點愛艾窩窩更是讓大家驚嘆。 他們平時吃到的甜點都是涂滿奶油加了很多糖的,雖然能滿足對甜食的渴望,但吃起來有些發(fā)膩。 這個艾窩窩吃起來滿口異香,又清淡又好吃,而且還沒有負(fù)擔(dān)。 有幾個女生搶了一個愛窩窩,每人一小口的咬著吃,一面吃一面贊嘆,“華國人太幸福了,!他們想吃這些東西隨時可以吃,可我們呢?” 別人就說了,“你知足吧,如果沒有林曉的話,咱們一輩子都吃不到這么好吃的東西。” 所謂的美美食品鑒會,壓根就沒有品鑒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切都結(jié)束得太快了。 林曉做菜手手腳麻利,而且搶菜的人也手腳麻利,于是不到一個小時,所有的食物都被吃光了。 大家看著三個空空如也的碗碟無助的地嘆息,怎么還沒有怎么吃就沒了呢? 有人斟酌著問林曉,“你最近還有沒有什么需要簽名的活動???或者需要我們證明什么,我們都是有時間的。” 簽名可以,錄音可以,當(dāng)面證明也可以。 就沖著這頓美食,他們愿意幫林曉證明一切 第98章 幾天之后, 林曉相繼接到了電子書平臺和書店老板的電話。 前者說已經(jīng)跟相關(guān)的人商量好了,同意在平臺上售賣中文電子書。 而書店老板帶來的也是好消息,他談下來一些書的電子版權(quán), 不過由于價格的原因,都不是是國內(nèi)的暢銷書。 林曉覺得暢不暢銷的無所謂,畢竟國內(nèi)和國外的人有時候的思維不太一樣,國內(nèi)不暢銷的書, 說不定拿到m國來反而能炒一把冷飯。 這些版權(quán)雖然說不夠多, 但是林曉覺得初期的時候也差不多了夠了。 畢竟現(xiàn)在平臺上的銷售情況如何他她還不好說,如果說買的版權(quán)過多, 萬一砸手里就不好辦了。 書店老板原本還有些忐忑, 經(jīng)過林曉給他分析之后也就松了一口氣,說這幾天就讓人排版,把電子版發(fā)過來。 林曉給書店老板留了自己的電子郵箱。 她這邊也沒有耽誤, 直接去了電子書平臺簽訂了合同。 十幾天之后,平臺上新出現(xiàn)了8本新書, 全中文的。 林曉買了一臺二手的筆記本,連上網(wǎng)絡(luò)之后,每天除了上課之外她都會看一眼后臺。盼著有人下第一單。 第1天第2天都沒有生意, 不過林曉倒是不著急。 有道是萬事開頭難,她有足夠的耐心等待。 這期間她也沒有閑著, 在網(wǎng)站上看了看英文暢銷書,那本來就有一種想法, 想把英文版的電子書傳播到華國去。 而到了第6天終于有人在平臺上私信詢問林曉。 【你好,請問這家店鋪有沒有適合孩子看的中文書籍?】 他說自己是多年前來美m(xù)國的華人,由于沒有語言環(huán)境,他的孩子的中文很不好。但是這位華人認(rèn)為自己畢竟是華國人, 所以不希望女兒忘本,所以想著給孩子買些中文書籍。 他在各大書店找了個遍,但是毫無所獲。于是想來電子書平臺上碰碰運氣,沒想到真的找到純中文書籍。 但是,這八本中文書籍都沒有適合女兒看的,所以他無法下單只能發(fā)私信。 林曉聽說對方是這個用途,便建議對方先不要下單。 她詢問了對方女兒的年齡,發(fā)現(xiàn)那只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而且因為一直沒有中文方面的閱讀經(jīng)驗,所以實際需要的中文教材閱讀書籍還要比小姑娘的實際年齡要低。 【這樣吧,我在國內(nèi)給你找一些適合一二年級小孩子的中文讀物,到時候會在平臺上進(jìn)行售賣?!?/br> 那人非常高興,連連感謝林曉,叮囑后者一旦發(fā)布他需要的書籍務(wù)必通知自己。 林曉答應(yīng)了,并且留了對方的聯(lián)系方式。 這一單相當(dāng)于沒有談成,但林曉沒有氣餒。 畢竟對方有后續(xù)購買的意向。 她也不怕買了版權(quán)之后這人不買電子書,畢竟在美國的華人數(shù)量還是不少的,即便說這個人不買別人也可以買。 再說了,電子書暢銷是一種趨勢,她非??春眠@個行業(yè)。 不過,這一單雖然沒有談成,但似乎引來了其他生意。 第二天晚上,林曉從圖書館打開電腦就發(fā)現(xiàn)后臺多了一筆收入。 她查看了訂單來,發(fā)現(xiàn)居然有人一次性把平臺上的8本中文數(shù)據(jù)全都買了個遍。 雖然這早在林曉預(yù)料之中,但是他她沒有想到訂單來的如此之快,還是挺驚喜的。 而且因為這里賺的是美元,所以按照匯率換成人民幣的話,利潤相當(dāng)于國內(nèi)一本實體書利潤的兩倍。 畢竟和國內(nèi)相比,在這里賺的是美元。 林曉覺得有必要告訴老板一聲,讓對方也高興高興。 于是在第2天的早晨,也都是華國時間的晚上8:00,她給書店老板打了一個電話。 當(dāng)林曉把最近的情況大概說了一下之后,對方聽了也很高興。 他說:“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你,如果不是你眼光獨到,我們的書也不可能賣到國外去。” 關(guān)于林曉提到的低年級中文閱讀電子版權(quán),他也說這幾天就去談。 好消息來得很快,一個星期之后,書店老板就給林曉打了電話。 “林曉,我把一到六年級的課外讀物都發(fā)給你了,一共6本,你看一下?!?/br> 林曉有些意外,她沒有想到對方居然如此雷厲風(fēng)行。 她立刻把排版好的6本電子書上傳,之后聯(lián)系了第1個給她發(fā)私信的那個男人。 那位顧客也很痛快,一口氣買了6本。 【我想留著給女兒慢慢看,畢竟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12歲了,但閱讀能力遠(yuǎn)遠(yuǎn)落后于華國本地孩子?!?/br> 林曉被對方不忘本精神所感動,當(dāng)時就答應(yīng)繼續(xù)上傳更高年級的閱讀書籍。 書店老板那邊也很給力,每隔幾天都會給林曉發(fā)來各種電子書,后者也會及時上傳,這樣過了一個多月,訂單也越來越多。 到了月底一算,銷售收入達(dá)到了5000美元。 要知道這個店鋪可是剛剛開張呀。 這個收入水平給了林曉信心,也給了書店老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