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小娘子 第1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哇,這相聲的內(nèi)涵好豐富耶!、小鎮(zhèn)神醫(yī)、摘星(np)、超級資源大亨、咸魚他想開了、入世、穿成虐文女主的懷中喵(GL)、穿成年代文反派大佬的白月光、誘我高攀、重回奮斗時代
這個價格還算是在黎湘的接受范圍之內(nèi)。一斤面粉能做大概十七八個大包子,小籠包的話能做四五十個,還是有很大賺錢空間的。 “湘兒,在看什么呢?” 黎湘一回頭發(fā)現(xiàn)爹娘都過來了。 “爹,娘……我想,我想買這個?!?/br> “這是……” 黎江卡了殼,他沒見識過這東西。不過女兒要買的肯定是有用,這點他還是知道的。 “伙計,這個幫我們稱上五斤?!?/br> “好嘞!您稍等啊?!?/br> 那伙計一點兒不給人反悔的機會,轉(zhuǎn)身就去拿了舀面的瓢出來。正要舀呢突然又轉(zhuǎn)頭問道:“不知客人是否帶了麻袋?若是沒有話,本店一個麻袋另需一個銅貝?!?/br> “不用不用,我有?!?/br> 黎江知道女兒是要出來買東西,那自然是早有準備。就一個麻袋還一個銅貝,咋不去搶呢。 “稱實點兒,別缺斤少兩啊?!?/br> “那不能,咱們店門口掛了店規(guī)呢,缺一賠十,保證足斤足兩……一共五斤,承惠二十五銅貝?!?/br> 黎江:“?。?!” 二十五!! 他以為頂多才十幾銅貝的…… “爹,拿錢呀,放心女兒能掙回來的?!?/br> 關(guān)氏也在后頭推了推丈夫,黎江這才回過神來掏了二十五個銅貝結(jié)了帳。 一出糧行他就忍不住了,提溜著那麻袋左看右看,仿佛要給看出一朵花兒來。 “湘兒,這是什么糧啊,怎么那么貴?” “爹你別看它多貴,只要能幫咱家賺錢就行。這是小麥,回去我做了你就知道它貴在哪兒了。走走走,咱們還要去賣黃油醬呢,先把這個放回去。” 黎湘開心的很,恨不得馬上賣完船上的醬回去做包子。 跟在后頭的夫妻兩被女兒的快樂感染,心情竟然也跟著輕松多了。那些沉甸甸的債務(wù)仿佛也變輕了。 “當家的,湘兒最近開朗了不少。” “是開朗了,就是要這樣才好。整日跟個小老頭兒似的愁這愁那兒,我天天瞧著心里也難受。” 說到這兒,黎江不知道為什么鼻子一酸,眼睛都紅了。關(guān)氏趕緊安慰的拍了拍他,又說了些開心的事兒兩人才漸漸平復了情緒。 來回走了這么些路,關(guān)氏已經(jīng)開始流起冷汗,臉色也微微有些發(fā)白。黎湘見此自是不敢再拉著娘出去,和爹說好了讓她在船艙里休息,自己和他帶著黃油醬出去賣。 關(guān)氏有心想去,奈何身子不爭氣,最后也只能妥協(xié)靠在窗子上瞧著父女兩越走越遠。 “咦,那是四娃?” 河對岸走過去的兩個人影本是稀松平常,但其中一個那穿著那身形和伍家四娃一模一樣。伍家也沒有親戚在城里,那四娃是跟誰在一起呢? 不等關(guān)氏細看,那兩人就拐進了巷子里,不見了蹤影。 她倒也沒看錯,剛剛那兩人中的其中一人的確就是伍乘風。而那另一人則是城中永明鏢局的一位鏢頭。 鏢頭姓柴,早些年到處偷師學了些武藝,加上膽子不小,又有組織能力,慢慢也在鏢局混出了頭。要說他為什么會和一個碼頭搬工有所交集,那還是兩個月前的事兒了。 柴鏢頭雖常住城里,但他老家卻是在伍乘風做工的鎮(zhèn)上。兩個月前他回去給族老祝壽,下了船沒走多遠就瞧見正在跟人打架的伍乘風。雖說那小子打架沒什么套路,但他一眼就相中了那小子骨子里的倔勁兒,還有那雙夠狠的眼睛。 當時他趕著要去祝壽,只是給伍乘風留了姓名和鏢局名字,后面等了兩個月一直也沒人來找還以為他不來了,沒想到今日這小子就找上了門。 “小子,這是想通了?” “是,柴鏢頭,我想跟著您學武!” 第12章 “跟我學武,那可是沒有工錢的?!?/br> 柴鏢頭自認不是什么善人,那種舍已為人倒貼養(yǎng)徒弟的事兒他可干不出來。 “你自已想想清楚再決定?!?/br> “我想清楚了?!?/br> 伍乘風回答的非??隙?。 之前在船上臨時說要進城的時候兒確是一時沖動,但一路上他已經(jīng)冷靜下來仔細想過了。 留在鎮(zhèn)上每日抗包是賺不了多少的錢的,他也不想再每天回去面對那一家子。十五年,任打任罵十五年,伍家的養(yǎng)恩他還完了。 生恩,等他哪天賺夠了銀錢再回去一次買斷。 伍乘風對那個家沒有一絲留戀。 “好小子,你想明白就行。我這里不包吃,但是可以收拾個柴房給你睡覺用。咱們鏢局暫時沒有招人,不過你要是爭氣早些學會我的功夫,那我也能把你帶進去。” 柴鏢頭一邊講著一邊帶著伍乘風去瞧柴房。 柴房和柴房也是不一樣的。人家這個門窗完好,關(guān)上門就密不透風,好歹過冬也能混下去。 伍乘風當場就拜了師父,說好了三日后就來城里。 兩人商量好了事兒,柴鏢頭也沒留人吃個飯,直接就送了客。伍乘風隱約還記得路,一路找回了碼頭。 一到碼頭他就去給自己找了個活兒,幫船卸貨。和黎家約好的時間還有四個多時辰,反正閑著也是沒事兒,卸一船就能得二十銅貝,瞧那船的大小,一個半時辰就能卸完到時候兒還能干點兒別的。 他其實這幾年有存下不少銀錢,省吃儉用一兩年沒問題,但坐吃山空實在太沒安全感,人嘛,能干就不要懶。 伍乘風很快加入到了卸貨的人群里。 黎湘這會兒還在找之前看到的那個面攤。不知道是不是這里的人不愛吃面,她一路走下來都沒有看到別的面攤,賣餅的也沒有。 走了差不多一刻鐘后她才終于又看到了,總算不是自己看花了眼,這下踏實了。 “姑娘,要吃面嗎?” 黎湘看了下面攤上掛的牌子,寫的什么面她不認識,但她認識數(shù)兒。最便宜的是兩銅貝,最貴的要六銅貝。 “大娘,你這兒都有些什么面呀?” “有清湯面,雞蛋面,rou臊子面……統(tǒng)一二兩,加量另外得再加錢。” 那大娘說完便眼巴巴的盯著黎湘,生怕錯過她說的話。 “那就來二兩清湯面吧,分開裝。面熟了撈起來放一個碗,清湯另個一個碗?!?/br> 黎湘拉著爹過來選了一桌坐下。 大娘瞧見是兩人,心思一喜,一邊煮著面,一邊試探的多問了一句。 “姑娘,你們兩個人,要不再多點碗面?” “不用了,一碗就行。大娘你記得分開裝啊,面里不要加調(diào)味。” “行嘞?!?/br> 大娘動作快的很,沒一會兒兩個碗便端上了桌。一碗是剛撈上來的面,一碗是加了幾顆蔥花的清湯。 “姑娘,我這還是頭一次見這樣分開吃面的。沒湯它能好吃嗎?” “本來是不好吃的,不過加了料就不一樣啦?!?/br> 黎湘也不賣關(guān)子,直接抱出罐子,舀了兩勺禿黃油在那碗白.面上攪和攪和就成了一碗禿黃油拌面。 面還正熱著,熱氣裹著禿黃油的香氣慢慢飄出來,大娘都情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 “姑娘,你這,你這出門兒還自已帶醬啊,真是會過日子。慢用……慢用……” 大娘坐到了旁邊一張桌子,左右現(xiàn)在也沒其他客人。 黎湘把面拌好才推過去。 “爹,你快吃,涼了面就坨了?!?/br> “湘兒你吃吧,爹不餓。” 黎江心知女兒點這一碗面是為什么,他舍不得吃。只是女兒倔起來他也拗不過,最后還是老老實實的接過了面。 黎湘便趁著爹吃面的功夫坐到旁邊桌上,和大娘聊起天來。 “大娘,你這面攤每天都固定開在這兒嗎?我們今兒一路從上面找下來的,一個面攤都沒遇上,想吃碗面走的可太遠了?!?/br> “一看姑娘你就是剛進城沒多久的人。咱們城里要吃面那得去酒樓飯莊去吃。一般人做不出好面條來,除了我。” 大娘很是自豪,非常爽快的告訴了黎湘抻面的訣竅都是她自己無意中琢磨出來的。 “只是這面吶,抻的再好,也趕不上別人的攤子。你瞧瞧我這兒,都沒什么客人?!?/br> 抱怨是這樣抱怨,但黎湘知道這面攤肯定還是掙錢的。 一斤麥子五銅貝,大概能出一斤二的面條,她一碗二兩的清湯面兩銅貝,一斤就能掙一半回來。而且,現(xiàn)在也不是吃飯的點兒,也看不出來她真實的客流量。 “大娘你真是謙虛了,瞧你這手藝就知道生意肯定好?!?/br> 這話黎湘倒不是說來哄人的,她是真覺得這大娘厲害。能自己琢磨出抻面的技巧,抻出來的面粗細均勻且不斷,煮出來也不爛糊湯,沒點兒本事還真不行。 誰不喜歡聽好話呢,大娘也不例外,加上黎湘有意親近,兩人的距離頓時被拉近了。 “大娘,你那和好的面團兒,能不能賣一點兒給我呀?就巴掌大一小團兒就行了?!?/br> “嗯?面團兒?你買那干什么?” 大娘倒不擔心自己的手藝被學到,面團嘛誰都會和,抻面可不是誰都能學會的。她存粹就是好奇那么一問。 黎湘是想拿那個面做老面代替現(xiàn)代的發(fā)酵粉,不過她沒說實話,只說是想吃面疙瘩湯。 “我這就是一時嘴饞,所以才想直接買點面團兒。不然還要去米糧鋪子里買小麥回去再磨再和,那多麻煩?!?/br> 大娘一聽是這個理兒,立刻起身去攤子上揭開蓋住的一大坨面切了一坨出來。 “我這一刀二兩,姑娘你要不信可以去借個稱來稱稱?!?/br> “不用不用,大娘我信得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