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書迷正在閱讀:成為鋼琴家后我和影后HE了、不結(jié)了、賀嵐矜、喜歡jiejie怎么了、早點讓你愛上我、首富千金在線護崽、[清穿同人]熹妃娘娘傾國傾城、天作不合、大秦之最強敗家子、[綜漫]開局被純愛戰(zhàn)神打出BE
王朝一愣,馬上就要跑,被馬漢三人立刻圍追堵住了。 “好嘛,我就說昨晚上,蘇姑娘讓人送了四碗餛飩過來,你為何突然大方不吃,還把你那份兒讓給了我們,原來那是蝎rou餛飩?” “可我們問你是什么餡的時候,你怎么說是海參餛飩?” “打他!” 三人伸手便對王朝噼里啪啦一頓亂打。 王朝抱著頭,大叫一聲“包大人”,馬漢等三人立刻停手,站得筆直。王朝便趁此時機一躥,沖出三人的包圍圈,成功溜了。 馬漢等三人立刻去追。 …… 蘇園跟著公孫策到了書房,就見桌案上正鋪著那名瘦臉道士的畫像。 尹傲雪剛才在招供的時候已經(jīng)確認過了,就是這名道士在黃雀樓偶遇她,神叨叨地點撥了她的姻緣,蠱惑她按照他指引的陣法去殺人。 “他與尹傲雪提姻緣的時候,說你是‘煞’,這說法與忘川道長當年對你的批命有相合之處。所以這第一種可能是,這道士與忘川道長有關(guān),他受其唆使去找了尹傲雪,設(shè)套算計你。第二種可能是,這道士與忘川道長沒關(guān)系,受雇于蘇進敬,是蘇進敬故意安排他去接近尹傲雪。第三種可能是,他與忘川道長和蘇進敬都沒關(guān)系,是另外受雇于其他人對付你?!?/br> 公孫策覺得第三種的可能性最小,但也不能排除,便說全面些。 就目前所得到的線索來看,證據(jù)更多指向的嫌疑人是蘇進敬。蘇園的事本是屬于蘇進敬的家事,以忘川道長的身份,直接出手對付蘇園的可能性不高,他最多就是動一動嘴,批命算卦。蘇進敬有錢有人,自然會自己解決。 蘇園聽完公孫策的話后,有點不太明白地望著他:“師父突然特意再跟我說一遍這些,是何緣故?” 公孫策笑了一聲,“你今日與白護衛(wèi)偷偷商量什么呢?可是做了什么計劃,與忘川道長有關(guān)?” 蘇園在心里小小驚訝了下,沒想到這事竟被公孫策察覺到了,不愧是老謀深算的人物。 “就是閑聊呀,沒說什么?!碧K園對公孫策嘿嘿一笑,不打算認。 公孫策見蘇園這反應(yīng),就曉得他猜對了,這倆人肯定有事。 “為師并非是頑固不化之人,但尹傲雪一事當引以為戒,切不可因一時心急,誤入歧途,走上不歸之路。你二人行事當有分寸,可知曉?”公孫策點撥蘇園道。 “師父放心,定有分寸?!碧K園向公孫策保證。他們還不至于傻到,去干害人性命的事。 公孫策意味深長地看一眼蘇園,見她還是沒有坦白的意思,嘆了口氣,“罷了,有分寸就好,那我也就不多問了?!?/br> 這孩子既然不肯說,那就肯定不是什么正經(jīng)的招數(shù)。估計她是怕說出來,他知情了若隱瞞,會連累他在包大人跟前不好交代。其實他哪兒怕這些?別瞧他平日里斯斯文文,骨子里其實是有血性的,否則他也不會選擇跟在清貧的包大人身邊做事了。 但是孩子的好心意總要心領(lǐng)著,不能讓他們?yōu)殡y。 “那你去吧?!惫珜O策打發(fā)走了蘇園。 公孫策看一眼桌上的道士畫像,正要卷起來 ,忽聽有人敲響東窗。 公孫策把窗戶一打開,就看到一張黑臉,可把他嚇了一跳。 這會兒黃昏剛過,天有點黑了,沒黑得徹底。包大人選擇這時機在窗外那么一站,那臉和夜色半融不融的樣子,可比鬼還會嚇人。 “大人怎么在這?從您那邊過來的話,似乎不需要路過這扇窗?”以公孫策的機智,自然察覺出了問題。 “先生的徒弟心有貓膩,本府監(jiān)察一二,理所應(yīng)當?!卑p咳一聲,對自己聽墻根的行為做了冠冕堂皇的解釋。 公孫策愣了下,裝作毫不知情的樣子,好奇問包拯什么貓膩。 “你心里有數(shù)?!卑珜O策一樣,也看見了蘇園和白玉堂在說悄悄話。他們二人選擇在那個時機商議事情,他也猜測到了很可能跟忘川道長有關(guān)。 本來他見公孫策找了蘇園,以為他們師徒之間能坦白,卻沒想到他白做了一次聽墻根的‘賊’,什么都沒聽到。 “倆孩子有分寸,沒事?!惫珜O策道。 包拯瞥眼公孫策:“難有說服力,都沒問清楚是什么事,又怎知沒事?” 公孫策但笑不語。 反正如果包大人想問那就隨他問去,估計結(jié)果一樣,也是問不出來。 “即便不問這個,那你也該問一問,何時能讓咱們吃上喜酒?”包拯發(fā)出這一問時,睛里的好奇比之前更甚。 他不是蘇園的師父,這種問題他來問不合適。包拯怪公孫策這個做師父的居然不夠關(guān)心徒弟,事關(guān)她的終身大事,總該關(guān)心問一問,給她點建議。 從上次他跟包拯提及了蘇園的終身大事后,公孫策就發(fā)現(xiàn)包拯格外關(guān)心蘇園的親事問題。但公孫策沒想到時隔這么久,包拯這方面的關(guān)心還在持續(xù),絲毫不減。 其實他也有幾分想問,但是倆年輕人還不知進展到了什么地步,若貿(mào)然挑明了,令他們反倒不好意思,再不來往了,豈不成了大損失。 公孫策勸包拯莫急,再等等。 “這種事還是要多給他們年輕人時間,若真為良緣,自有我們吃喜酒的一天。不過包大人既然如此期盼,該當這個時候就開始攢錢了,等人家成婚的時候,正好能送上一份大禮?!?/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