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書迷正在閱讀:成為鋼琴家后我和影后HE了、不結(jié)了、賀嵐矜、喜歡jiejie怎么了、早點讓你愛上我、首富千金在線護崽、[清穿同人]熹妃娘娘傾國傾城、天作不合、大秦之最強敗家子、[綜漫]開局被純愛戰(zhàn)神打出BE
蘇園搖頭。 當(dāng)時她挖掘完現(xiàn)場,就同白玉堂一起回了開封府,一路上平安順?biāo)?,連個大聲點說話的人都沒遇到,更不要說跟什么人產(chǎn)生摩擦和矛盾了。 “不過白天在勘察破廟的時候,四周圍觀了很多百姓,見過我現(xiàn)身在破廟的人不在少數(shù)?!碧K園心里有個猜測,不過這個猜測只是她個人直覺的判斷,還不足以對包拯和公孫策說出口。 雖然那盒子中的眼睛被證實極可能是猴眼,但包拯和公孫策還是擔(dān)心蘇園的安全問題,決定派人保護他。展昭一直有要務(wù)在身,分不出工夫來,王朝等人也要跟著展昭忙。 包拯正發(fā)愁人選的時候,公孫策便提議了白玉堂。 “白玉堂武功高強,巧捷聰敏,的確是不錯的人選。但他那性子,若讓他給蘇園作護衛(wèi),怕是——” “大人可還記得,他當(dāng)初答應(yīng)留在開封府之前,問過大人什么問題?” 包拯和公孫策都很了解白玉堂的性格,他雖好行俠仗義,但他性子冷傲,對官府一直有偏見。想要他留在開封府,必然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游說才行。 上次包拯游說白玉堂時,其實早已經(jīng)做好了被白玉堂駁面子的準(zhǔn)備,但沒想到白玉堂居然很干脆地答應(yīng)了,很出乎包拯的意料。 包拯便公孫策所言,回憶了下那日白玉堂問自己的話。 “蘇姑娘平日里會做飯給大家吃?” 這是白玉堂當(dāng)時問他的那句話。 恰好那晚他們吃的火鍋是蘇園所做,包拯以為白玉堂不知怎么知情了,當(dāng)時就是隨口一問,所以他就如實告知他,蘇園在不忙的時候,的確會偶爾做飯分享美食給大家。之后白玉堂就一口應(yīng)承了,說會留在開封府。 包拯一直以為是自己游說到位,才會令白玉堂答應(yīng)。 “莫非是?”包拯這才反應(yīng)過來,驚訝地向公孫策求證。 公孫策微笑著點了點頭。 包大人在公事方面十分敏思,顧慮周全,但在生活和人際來往上卻未必。比如白玉堂當(dāng)時問那話的心思昭然若揭,但包大人壓根就沒想到。 公孫策是顧慮到了,才會在事后囑托蘇園一句。不然回頭白玉堂在開封府住了十天半個月了,還是沒能吃上一口蘇園做的飯,怕是會覺得他們開封府甚至包大人在誆騙他。 得知真相的包拯,有幾分失落,又不禁失笑,無奈得直搖頭。 “原來在白玉堂那里,本府的面子竟比不得蘇園的一碗面有用。” 公孫策也笑,意味深長道:“年輕人,倒說不清,這會兒確實是因為一口吃的,”以后就難說了。 于是,包拯就聽從了公孫策的建議,請白玉堂去保護蘇園。白玉堂果然沒有異議,對他禮貌作揖之后,便去執(zhí)行了。 包拯因此,對公孫策的話深以為然。 …… 次日一早,蘇園起床后,就伸了伸懶腰,慣例去推窗,欲聽著鳥叫聲迎接清晨的陽光。豈料她剛開窗,突然‘撲棱棱’的幾聲,鳥兒都飛走了,然后便見一抹白影從房頂翩然而下。 白玉堂居然在她的屋頂上守了一夜! “其實我不需要保護,那個人他不是想傷我。” 蘇園看出白玉堂眼中的疑惑,便將那方包裹木盒的青布呈到白玉堂跟前。 “這布干干凈凈,是嶄新的,邊緣還用線鎖縫得密實,瞧著該是普通人家男子所用的帕子。” 白玉堂依舊不解地看蘇園。 “送來的那方木盒便是用這帕子整齊包裹好的,那盒子也是嶄新剛漆過的,若為尋仇或威脅,倒不必如此用心。”蘇園繼續(xù)解釋道。 白玉堂目色幽深,“那照你的意思,那人送你此物,反而是在傾慕你、心悅你、追求你?” 第19章 白玉堂女騙子 蘇園眼睛一亮,欣喜于有人和她想法一樣,“原來白大俠也這么認(rèn)為?” 白玉堂:“……” 她怕是沒聽清他的話。 不過,倒是不能排除蘇園所言的這種可能性。 若挖眼案的犯案者不認(rèn)識蘇園,蘇園也從不曾招惹過他,僅因蘇園在城東破廟現(xiàn)身的緣故,他就注意到了蘇園,那蘇園于他而言的確特別。畢竟當(dāng)時在現(xiàn)場的人有很多,他沒選別人唯獨只挑中了蘇園。 畫師已經(jīng)根據(jù)傳話男孩的描述,將犯案者的畫像繪制出來。 畫像上人有一副很普通的長相,容長臉,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矮,嘴巴不薄不厚,總之是在人群中不會讓人特別去注意的長相。 白玉堂便將畫像交給了白福,令他安排人手憑畫像尋人。 “但不能全然憑這畫像去尋人!” 蘇園提醒道。 “我見那孩子自進開封府后便十分緊張害怕,他是個在酒樓外幫人跑腿的,每日見客無數(shù),除非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否則對一張人臉的印象不會停留太久。特別是在情緒非常緊張惶恐的情況下,他對犯案相貌記憶可能會存在偏差,導(dǎo)致形容出的畫像與犯案者本人并不相似?!?/br> 當(dāng)一種直通結(jié)果的可能性存在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就將全部注意力都撲在這一種可能上,反而忽視了其它重要的線索。 有時看起來容易的方向不一定容易,反而是迷惑人眼的東西。蘇園不希望白費人力,提醒白玉堂用畫像找人的同時不要忽視眼睛的線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