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興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第46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無雙戰(zhàn)神、斗氣和武魂居然能同時修煉、重生后我成了病弱王爺的小祖宗、西游開局先救七仙女、戲精重生:本宮只想做咸魚、女俠和yin賊、突然成仙了怎么辦、三觀不正、真人秀性愛直播、越界(重生H)
這邊桓棟也向著自己的姑婆說了這件事,并評價道:“初時看著挺成熟一個孩子,沒想到到底是個孩子,沒藏住委屈?!?/br> 桓氏笑了笑:“這可不多見,你竟是能跟人談得來。” 桓棟笑了:“他跟一般孩子不一樣。” 桓氏笑問他:“那你真是覺得他藏不住委屈嗎?” 桓棟怔了一下,他不像向煒一樣,路上總想著這件事,他根本沒當回事,只是隨意說來聽聽,此時聽了他姑婆的話,晃然道:“原來竟是裝的,這唐瑾,腦子轉的真快,一點委屈都不想受?!?/br> “那可不一定是不想受委屈啊。”桓氏嘆了口氣,喝了口茶,放下杯子道,“你要是不討厭,倒是可以交交,說起來,以前京城里可是有一個姓姓唐的富貴人家,家長也是個聰明的性子。” 桓棟意外了,問:“唐家?我怎么沒聽過?”以他家和他姑婆家的家世,能被她說一聲富貴人家的,那也不一般了。 第64章 加了一千多字 “那都是幾十年之前的事情了,我那時還小著呢,也是聽說的,不說也罷?!被甘险f著,皺起了眉頭來。 桓棟連忙拿了藥膏來,揩了點在手指上,給桓氏按著頭,勸她道:“不說就不說了,姑婆你可別多想,好好養(yǎng)好身子,我爺我爹他們可都掛念著你呢?!?/br> 桓氏點著頭,過了一會兒,好受了些,就讓桓棟去休息去了。 等桓棟走了,桓氏想起姑姑當年感嘆閨蜜命運不好,再一想自己這一輩子浮浮沉沉,當年那些手帕交里只她活到如今了,現時是體會到了她姑姑那種傷感了。 這邊唐瑾跟唐老爺子說完話后,很快就進入了夢鄉(xiāng)里。 這次童子科的省試考兩場,還是連著考兩場,中間不休息,考完以后出總的成績。 很多人都抱怨,說是中間沒個歇息,第二麒曾經也說過,這樣太累,唐老爺子卻對第二晟說,看這個樣子,朝廷不是很認真的樣子,所以事情才辦成這樣,想草草了事不為孩子考慮,不然也不會不讓孩子休息,到底不是成年人啊吃不消啊。 至于考試嚴格反是放到貢院考,不是說朝廷重視了,很可能是重開童子科壓力大,兩方較量下,一方故意嚴格。 第二天唐瑾也是早早起來了,去貢院,等待點名,搜身后進場,睡覺,睡醒后等待發(fā)卷,考試。 這一天倒是沒有遇到什么事,考試的題有些出乎唐瑾的意料。 考的是五經文兩篇,策問一道。五經文考的是《易經》一篇,《春秋》一篇,策問考的是時務。 題唐瑾倒是會答的,不過這對于這次的考生來說,卻是很難的了。 《易經》本來就好學難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非研究不能理解一二,春秋考的是歷史,有些偏,對于沒有多少人生經歷的孩子來說,也不容易答。至于時務,那更是難了。 唐瑾感覺到了出題官對于考子深深的惡意! 他看過以前的鄉(xiāng)試的題目,比較一下,他們的題出的的確是簡單,可是再簡單,架不住考試的人都太稚嫩?。?/br> 給小學生出初中甚至高中的題,就算出的再簡單,大家也不會啊。 出這樣的題,怕是不想讓人過吧! 不過,唐瑾卻是有些開心的,哈哈! 考場上都是十二歲以下的少年和孩子,一般人家都是五六七歲才開始學習,也就能學個五六年。 他跟他們學的時間差不多,可好在他用功啊,不像小孩子那樣,人還懵懂著呢,不諳世事,貪玩,學的速度能有他快? 這就像是小學六年級能讓小學生學六年,可是對于成熟用功的大人來說,用心的話,一年就學完了。 再有一點,這里的教學制度,都是先教會孩子背,背會了以后才教經文的意思。做詩簡單一點,可是在理解經文這點上,大部分人那比起他來可就差遠了。 所以唐瑾相信,他一定能考上。不但能考上,國子監(jiān)的復查他應該也能過。 國子監(jiān)的復試一般不向下篩人,只是復查前來考試的人是不是真的有那樣的本事,不是蒙混進來的。到了中書省那里,可就難了,這是決定生死的最重要的一關,會篩很多人出去,剩下的才能殿試。 雖然不知道自己能考到多少名,不過,唐瑾的心情卻是很好的。 交了卷子,在龍門前等著放排的時候,他聽著周圍的人都在談論著這次的題,一嘴的抱怨,大多數人都懊惱的很,覺得題出的太難了。 還有八歲九歲的孩子難過的哽咽著,說不會答題。 別人答的不好,雖然不應該高興,不過唐瑾還是有些開心能排在前邊。 出了考場,外邊等候著的人已經不多了,唐瑾眼光在四周搜索著,看到自家五叔坐在車前,就跑過去。 唐老爺子坐在地上的小板凳上,身邊也坐了一個人熟人。 就是上次在茶樓里見到的那個帶著學生過來考試的沈夫子,看他跟唐老爺子聊的很好的樣子。 這長輩一見了他,笑容親切的問:“乖乖,題難不難?。俊?/br> 不問你考的好不好,只問你題難不難。只一句話,就讓人覺得人這會說話。 要是考的不好了,可是能避開考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是考的好,自然會說題簡單了。 他先問候了兩人,笑著道:“題不是很難,都答完了?!?/br> 唐老爺子一聽,就高興了,問起了都考什么題來。問完后,這才想起怕是要說好一陣子,不好讓沈平等著,就看向了他,想看他怎么辦,走不走。 沈平笑著搖搖頭:“那我可要打擾一下老爺子了,想要跟著你再聽聽。那兩個小子個個哭喪著臉,說題難到天邊了??垂怨哉f的,哪有那么難,定是他們學藝不精?!?/br> 自己兩個學生,一個年齡小些不會答題,早早就出來了,另一個出來的晚,題算是答完了,卻連題都沒看懂,答的牛頭不對馬嘴就是好的了,就怕犯了什么忌諱可不好。 最重要的一點,多接觸一下這孩子,了解他的性情,一能看出來唐家家教知道上梁正不正,二來也能從童言童語里窺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唐老爺子站起來時順手拿起了板凳來,唐瑾從他手接過,走了兩步又遞給了伸手向他要的唐五叔。 唐五叔放好兩個小板凳,等三人上了車好上去駕車。 唐瑾坐在唐老爺子身邊,接過他遞來的濕棉巾擦了擦臉,在緩緩啟動的車輪聲與噠噠的蹄聲中,講起了這次都考了什么題來。 他們之間的講題,不會只講考了什么題,唐瑾是怎么答的,而是要連思考時的想法要一起講出來。 唐家人早已經習慣了,沈平初聽時訝異,越聽越是意外。這驚訝一點點的的增加,到最后已經吃驚了。 一個六歲的孩子,四書五經不但背熟,還都學遍了!這該是得有聰慧! 初見時沈平就覺得唐家這個重孫很是乖巧懂事,也知道他念書好,卻沒有想到他竟然能好到這種地步! 等唐瑾講完了,沈平由衷的對著唐老爺子感嘆:“沒想到乖乖學識竟然這樣好,這水平,都能去考舉人了!” 要考舉人,起碼得是個秀才,也就是說沈平覺得唐瑾的學識跟他自己都能比了。 雖然一個秀才唐老爺子才看不上,不過能聽到人這樣真心的夸唐瑾,他心下也是很舒暢的,這證明他教的好?。【退悻F在考不上,可人生還長著呢。 當下,唐老爺子就謙虛了起來:“哪有那么好,只是這孩子從小聰慧懂事,學習又用功,才學的好罷了?!?/br> 沈平當下就羨慕起來,哪一個夫子都想要一個不但態(tài)度認真好好學習又聰慧能學出成績來的孩子。他活了半輩子,教了好些年學生,半個都沒遇到自己主動努力的,都是被夫子被家長壓著學的。 他有經驗,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個孩子是真懂事真乖巧哪個孩子是調皮搗蛋裝乖巧。 而像唐瑾這么乖的學生,他也想要一個! 這樣想著,又覺得孩子自己乖是一方面,唐家人教的好是另一個方面。 在考場外遇到唐老爺子,他也是存了心接觸的。兩個學生一個本來就有親戚在這邊,這幾日日日跟著,考完了也不先回縣里;另一個家長今天也追來了,剛好把人都交了過去。 而這一接觸,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原本只是一時起意,如今他是怎么看怎么覺得唐家人好,可是自己女兒那樣的情況,人家怕是看不上他家了。 他怎么就沒有早遇到唐家人! 心下一邊懊惱,嘴上一邊感嘆著,“聽乖乖這樣說,這次定是能過了的。” 唐老爺子聽了高興,這下卻不說謙虛的話了,他覺得,以唐瑾說來的情況來看,應該能過。因為,題實在是出的太難了! 第65章 快訂閱65章 等回了住處,這大熱的天,唐瑾這一天下來身上出了很多汗,衣服濕了又干,渾身難受,就打水要洗一下。 他在洗澡的時候,唐老爺子就與沈平談起了余家的事。 唐嫻身為唐老爺子的長重孫女,雖然是個女孩兒,在十多個重孫子孫女里還是很受唐老爺子重視的,再加之他是唐瑾的長姐,婚嫁的對象他是一定要自己挑的。 不好的他看不上,好的里邊,萬一挑出來的不好,親戚里將來惹出什么事來,牽連到了唐瑾,那也是萬萬不行的。 唐老爺子又細細的打聽了余家的情況,沈平也有意想與唐家交好,說的都是實話,也不夸大不隱瞞。最后兩人決定,讓沈平再向對方那邊通個氣,看看那邊什么態(tài)度,要是愿意的話,家長可以見個面。 雖然現在很多都是盲婚啞嫁,可真疼家里的孩子,不但會看孩子意見,更會考察對方家長人品。嫁錯郞女人會過不好,有時候,娶錯媳婦更加可怕。 沈平說兩方家長都是用心的,見一面對方也會同意。 等唐瑾洗完澡出來時他們還沒聊完,他就坐在一旁聽,一直聽到了未尾。 完了后,唐老爺子笑問唐瑾:“過兩天我們去見余家家長,要是好了,去他們家做客,好不好?” 唐瑾一口應了下來。他知道,這做客自然得有個名頭,比如教導對方功課,就是個很好的借口。他聽沈平說來,這余家倒是挺好,以他們唐家目前的情況來看,他姐能嫁進去真的是特好的一門婚事了,比上次那個藍寶強多了。 這種事說好了,沈平就告辭回去了。他沒有直接回去,而是去了余家。 兩人雖是同窗,對對方很了解,但關系只是熟,并不是特別親密的那種。上次沈平來余家時余父很熱情的招待了他,閑聊了一會兒問起來意,知道是給他兒子說媒,就對這事很上心。這一次再見到沈平,更加熱情了,沒聊兩句,就問起了事情的進展來。 沈平說了唐家也有見面的意思,就跟余父細細談過,余父就想明天見面,只是怕自己太著急了,讓別人覺得自家兒子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沈平說唐家人在省城里等唐瑾考試的結果,是以只有這幾天待在省城里,時間緊點沒有問題,兩人就商量著去哪個地方見個面。 等兩人商量好了,沈平看時間有些晚,不好直接再去唐瑾那里,就第二天一大早才過去了。 他起的早去的時候天也才亮不久,原以為就算唐老爺子覺少起的早,唐五叔唐六叔不能在長輩面前偷懶也醒了,至少唐瑾年紀小應該是睡著的,沒想到他已經起來讀書了,不得不讓他心下感嘆一句難怪唐瑾書讀的好。 雖不用等人醒來,但也不會立刻就走,一來去的太早那邊沒準備好,二來唐老爺子還在給唐瑾上課,沈平坐在外邊的桌子上有些奇怪的問唐五叔:“你們不用去上課嗎?” 唐六叔也坐在一邊,聞聽此言立刻去看哥哥的臉色。 他是知道沈平對他們這樣熱情的原因,可是唐家人現在除了乖乖其他人是不會去科舉的,這要是被對方知道了…… 唐五叔面不改色的道:“乖乖讀書最有慧根,我爺把精力錢財人脈都花在了他身上?!?/br> 唐六叔心下覺得這樣說不說,好像他爺對他們多不好多偏心乖乖似的,不過想著他們暫時也不能去考科舉,這也是另一方面告知對方實情了,就沒出聲。 沈平聽后真的怔了一下,以他看來唐老爺子并沒有多偏心,于是道:“這樣啊,不患寡而患不均,你心下有些不平也是能理解了。” 唐五叔聽出了這句話里的試探,微笑道:“我沒有不平,乖乖念書的天賦的確是我家最好的,他若以后有大前途,對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br> 沈平看他被自己故意誤會沒有急著辯解爭論,也沒有起什么負面的情緒,而且心態(tài)很好,感嘆他這個年紀能不浮躁而處處穩(wěn)重又有眼光真是難得,又感嘆唐老爺子會教育后代明顯偏心卻能把孫子教的沒有私心也是厲害了。 等唐瑾讀完書,唐老爺子邀沈平一起吃了早飯,幾人才去約好的了戲樓聽戲。 唐五叔駕的車,唐六叔沒去,到了的時候,那邊人已經到了,來得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