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7)
他說著,手里的拐棍也在地上猛烈的敲擊了兩下,賀顧見他發(fā)作,倒似乎終于稱心如意了,也并不提醒此刻已然有些糊涂了的賀老侯爺,他賀家還有一個二少爺這事,只笑道:怎么,爹是不愿意做這國丈么? 正此刻,那方才被他支使開的小廝卻領著幾個人拖著菜盤回來了。 賀顧松開了捂著寶音耳朵的手,又叫他們布了菜,笑道:今日是個好日子,皇上的封賞這樣厚,沒道理只有兒子一個人高興,爹也替我慶賀一二吧。 只是我如今不便飲酒,就不與爹作陪了。 他斂了笑意,遠遠看著賀南豐,淡淡道。 十日后,攬政殿。 裴昭珩處理了一整日的政務,等到日頭西斜一切了結的時候,殿中除了他,還坐著幾個被他叫進宮來做苦力的議政閣大臣。 賣了力,理當招待人家吃頓好飯,宮人們飛快的替皇帝設宴,布了菜,剛落座沒吃兩筷子,外頭卻進來一個年輕的內官。 幾個老家伙面面相覷,心知這位趙內官是個極為機靈的,如今在皇上身邊很是得用,若不是有要事,他定然不會在這時候進來打擾。 怎么了? 裴昭珩道。 稟皇上,昨日內務司已把這些日子篩選過后的三位中宮人選擬出,今早上又送去給太后娘娘、太妃娘娘看過了,二位娘娘屬意相同,都選了樊陽賀家的長女呢。 裴昭珩聞言,一副剛剛才聽聞此事的微訝,道:哦?樊陽賀家?朕記得那不也是永國公家的祖宅所在之處嗎? 齋兒笑道:回皇上的話,的確是永國公家的遠房堂親,只是已出了五服,關系卻也沒那么近。 又十分體貼的問道:皇上可要看看三位中宮人選的畫像? 八字便不必問了,內務司精挑細選出來的,自然是和天子合的不能再合。 裴昭珩無可無不可道:嗯,拿來朕瞧瞧吧。 幾位老大人在旁邊也聽的十分好奇,心癢難撓起來,龔昀更是方才就有些吃驚,他還真不知道內務司給皇上選后,選來選去竟又選到了賀家頭上,皇上心思深,即便他方才那副模樣,也不知此事究竟是不是他有意安排的。 嘖,真不知那賀家的遠房大姑娘長得什么神仙模樣,叫陛下即便心知肚明,倘若皇后人選出自賀家,朝中必然掀起軒然大波,也要執(zhí)意如此。 皇帝一點點攤開畫像。 余亦承在旁邊看見龔大人那副就差伸長脖子湊到皇上身邊的模樣,有些無語,掩拳干咳了一聲,只是龔大人卻仿佛壓根沒注意到,全副心思都在此刻陛下手里那畫像上。 王庭和王大人倒是很平和,只呵呵笑了兩聲,道:趙內官和內務司的公公們真是勤謹,這么短的日子,選后之事竟就有眉目了。 那頭皇帝手里的畫卷卻已經攤開了。 第一幅 齋兒道:洛陵吳氏女,年十三。 龔老大人微微蹙眉: 年紀也太小了些,和皇上難免有些不配。 第二幅 齋兒道:惠州徐氏女,年十七。 龔老大人仍是微微搖頭: 年紀雖還合適,可相貌未免過狐媚了些,此女望之實在有些小家子氣,實在不是本分端良、母儀天下之貌。 第三幅 齋兒道:樊陽賀氏女,年咳,年二十三。龔老大人微微哦,已經不是微微了,龔老大人的眉頭已然皺成了麻花。 年二十三是怎么回事?雖說太小了的確不合適,可二十三是不是有點而且這畫像這畫像上賀家這位大姑娘,也未免長得有點太太本分太端良了吧? 看看那粗成兩道杠的眉,比起張翼德也不遑多讓,看看那方的好似一塊地磚的臉,看看這敦厚的身形、呆滯老實的眼神 這這卻的確有可能是內務司按照我朝天子一貫征納后妃的標準選出來的,只是也未免太過標準了些,皇上能看的上么? 龔大人暗自搖頭。 他用余光悄悄打量了一下陛下的表情,不出意料的見到年輕的帝王看到那幅畫像,嘴角輕微抽搐了一下。 龔老大人不由心道,果然如此,即便陛下再賢德,男人的天性卻是不可改變的,這副尊容,恐怕即便賢德如陛下,也無法坦然受用吧。 裴昭珩的手指在那畫像上輕輕一撫,沉默了片刻,輕聲道:母后和太妃中意的,便是她嗎? 齋兒恭聲道:回陛下的話,正是。 皇帝聞言頷首,微微一笑,道:果然甚好。 龔老大人: 龔老大人:? 第141章 直到出了宮,乘上了太和門前回府的車馬,龔老大人仍有些心神恍惚 無他,方才他偷眼瞧見的樊陽賀氏長女那副畫像,實在是太過叫人映像深刻,以至于此刻都仍在龔老大人的眼前桓旋不去 余亦承叫了老友一路,卻始終沒得他反應,還以為他中邪了。 余家府宅和龔府順路,龔、余二人又在議政閣共事多年,交情不錯,這才會同乘車馬,此刻外頭馬夫已將車馬停下,余大人心知是自己家到了,可卻又不放心扔下恍惚了一路的老友,心道,別不是上了年紀,方才在宮中吹中了邪風,這才不對勁了吧? 他正有些躊躇,琢磨著要不要叫車夫停下,和龔大人帶著的長隨打個招呼,卻忽然感覺袖口被一把拉住了。 扭頭一看,卻見龔大人正神情嚴肅的瞧著自己,道:老余,我看這事有些不對。 余亦承一時沒反應過來他在說什么,茫然道:什么不對?今日的奏報皇上不是都允了嗎,不過今日皇上瞧著倒是興致不錯,也難得沒有尋你我的錯處,難道元夫說的是這個? 皇帝當初仍在潛邸,未曾承繼大寶時,統(tǒng)管刑、工二部,就是出了名的眼里不容沙子,如今繼了位,面對著議政閣一眾兩朝、乃至三朝老臣,也并未氣弱,仍是一貫的作風,從不曾礙著誰的年事、德望已高,便降低要求,網開一面。 所以每每奏事,即便是龔昀、余亦承、王庭和上上去的折子,只要叫他瞧出不合適的地方,他也從不會如已經駕崩的皇父那般,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過了,都是一視同仁的打回來重辦。 王老大人心思深,平常倒從不多說什么,只笑瞇瞇的捧著折子回去乖乖重寫,末了還不忘贊幾句陛下如此用心,國朝之幸也;龔老大人性子卻急躁火爆些,早已經不知私下里多少次和老友吐過苦水了。 所以今日陛下難得沒有尋他們的錯處,余大人才會往這方面想,這倒也很合理。 只是龔大人見他完全不解其意,更急了幾分,道:什么呀,我說的是陛下選后的事! 余亦承愣了片刻,才道:喔,元夫說的是這個啊可內務司不是都選好了么? 方才聽趙內官說,太后娘娘和太妃娘娘都瞧中了同一個,這倒好,皇上最重孝道了,想必既然太后娘娘屬意,他必會遵從母命,好好成婚了。 我前些日子原還擔心,這回陛下雖是允了選后的事,可也不知是不是只為了敷衍咱們,畢竟內務司的人怎么辦差,不也都是聽陛下的?到時候若是選不出來,不了了之,朝中又得開鬧,屆時你我二人、敦睦兄夾在中間,煩也不夠煩的 龔昀聽他扯得牛頭不對馬嘴,不由得重重欸了一聲,打斷道:不是這些,你方才難不成沒聽見么,選出來的那姑娘是樊陽賀家的,長陽 他話到嘴邊,又想到如今賀家已然晉爵,連忙改口道:永國公的本家! 余亦承沉默了片刻,道:自然聽見了,只是不是說是已出了五服的堂親么?倒也也不算違背了先帝爺的遺詔。 是的,當初先帝駕崩,傳位與皇三子裴昭珩的那封遺詔上,除了囑咐清楚了傳位的事,還將一事另作囑托 日后裴氏子孫,不可再選京中勛貴、朝官之女入宮,尤其繼位得承大寶的,更不可以此為后。 足可見得先皇帝對陳家把持、禍亂朝綱這二十余年的陰影有多深,此舉自然是為防將來外戚弄權,只是眾人心中也隱隱有些預感,他臨終前都不忘特意將此事寫在遺詔中叮囑,心里提防著的那個,說不得便是當時已然深得三皇子信重的賀顧家中那個正當年華,又未曾婚配、一母同胞的親meimei了。 先帝的多心倒也不是沒有必要,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倘若賀子環(huán)真的搖身一變,從皇上的姐夫又親上加親,成了皇上的妻舅,這可完了以后賀家在京中,真不知要如何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了。 龔昀憂心忡忡道:你啊,怎么這樣死腦筋?即便是真出了五服,不也還是姓賀么?打斷骨頭連著筋啊,這門親事若真成了,屆時賀將軍見了新后,叫一聲堂姐,那中宮還能不幫襯著他?日日在皇上耳邊吹枕頭風?到那時候,入主中宮的是他賀子環(huán)的遠房堂姐,還是親meimei,又有何分別??? 我方才瞧了一眼,那賀大姑娘生的生的實在是一言難盡,這般尊容,皇上竟還能說得出甚好兩個字,說到底,立賀氏女子為后,豈不也是為了抬舉賀家?這事若傳將出去,必然朝野震動??! 我看此事干系重大,如今朝中有些分量,勉強還能說動陛下的,也不過只有你我、敦睦兄三人,這樣,我叫人去樊陽查一查那賀大姑娘的家世底細,兩日后叫上敦睦兄,咱們再議此事。 余亦承也漸漸聽的面色肅然起來,明白過來龔昀所言,的確不是危言聳聽,沉吟了片刻,點頭應了。 兩日以后,龔、余、王庭和王老大人三人,果然又在龔府的茶廳相見了。 只是龔老大人萬萬沒想到,他將心中所憂和那頭的王老大人和盤托出后,王老大人卻只捻著胡須,搖頭有些無奈的輕聲笑了笑。 王庭和道:賀將軍年少時得我開蒙,也叫我一聲老師,此事元夫并非不知,今日卻并不怕我偏私與賀顧,仍叫我來商議此事,是信重于我。 龔昀道:敦睦兄為官多年,品行如何,有目共睹,我自然是信得過敦睦兄的,也知道敦睦兄絕非趨炎附勢、攀附權貴之輩,今日實在是沒了主意,才會請你前來,如今陛下要選樊陽賀氏長女為后,這恐怕恐怕委實不妥,朝中能勸的動陛下的,也只有咱們幾個老家伙了,我這才想請敦睦兄,咱們三人一道進宮去勸勸陛下 王庭和卻搖了搖頭,道:我正要說,元夫若是為了此事,請恕我不會與元夫、重年共往了。 龔昀一怔,道:敦睦兄,你這是 王庭和看了看他和那頭沉默不言的余亦承,半晌才緩緩道:元夫、重年,我知你們二人也是一心為國,只是今上的性子,也過了這么些年了,難不成你們還看不明白么?選后的事,自打當初陛下答應時,他心中便早有打算,不是你我能干涉的了的,且不必說你我,就是先帝爺來了 王庭和言及此處,有些無奈的笑著搖了搖頭,后面的話雖不提了,但龔、余二人都是聰明人,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是啊,那年廢太子垮臺,盡管未立續(xù)儲,皇上卻也分明已在先帝心中坐穩(wěn)了儲君的位子,可只因著一點小事,卻也仍然能為了堅持心中所想,惹得先帝龍顏大怒 他從不是一個肯委曲求全、虛與委蛇的人。 龔府茶廳里一片靜默。 王庭和站起身來,拱手道:若無其他要事,敦睦就先告辭了。 余亦承澀聲道:敦睦兄的意思,難道是讓我們冷眼旁觀嗎? 王庭和本已轉身作勢要走了,聞言卻頓住了腳步,回頭看了看余亦承,他臉上笑意斂了幾分,淡淡道:前些日子,魯岳被發(fā)落了。 龔、余二人一愣,不知他忽然提那魯岳做什么。 趙秉直雖然無甚大才,性情又剛愎自用,但他那老師魯岳卻與他不同,的確是腹有詩書、明達事理之人,早年間我與魯岳也曾相交甚好,一向覺得他雖腦子迂了些,人卻不壞,德行也無虧,可后來還是與他分道揚鑣了,二位可知為何? 龔昀聽他這么說,才知道原來如今身居高位,把持議政閣首睽之位的敦睦兄當年竟也和那前幾日在朝會上丑態(tài)畢露的魯岳有過交情,不由得有些意外,道:為何? 王庭和仰頭閉目片刻,才重新睜開眼看著他們緩緩道:當年魯岳問我,我文章中的君子治世,有所為,有所不為何解,何為不為?我答魯岳,道義不正,不為;力所不及,不為。 他聽了卻嗤之以鼻,以為我所謂的力所不及,不過是昏懦退縮之托詞,非大丈夫所言,倘若心有一道,身向往之,則該當力破萬難,則該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九死其猶未悔 王庭和說到此處,搖了搖頭,道:人只有一命,魯兄卻要九死,這便是我與他的不同之處魯兄為了心中認死的道,可以九死,我王庭和卻不想如他一般,天下大道何其千萬,人力有涯,所能達者,也不過如滄海一粟,我自少時,便知讀書是為達則兼濟天下,而不是為著有朝一日能在攬政殿中撞柱而死,即便死的轟轟烈烈,即便死的留芳千古,天下皆知。 留著這條命,敦睦所能踐之道,能為蒼生、百姓所做之事,不知凡幾,則即便百年后于史書未留片墨,籍籍無名,心猶未悔。 他云山霧罩的說了一通,最后見那頭的龔昀、余亦承神色茫然,似乎并未聽懂的樣子,倒也不以為忤,只捋著胡須哈哈一笑,道:既如此,元夫兄、重年兄,在下便先告辭了。 等王老大人飄飄然離去,龔昀才有些摸不著頭腦的轉頭問老友道:敦睦方才那些話,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聽懂了么? 余大人沉默了許久,最后總結出十分簡明扼要的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