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書迷正在閱讀:[金光布袋戲同人]紅絲誤懸、學妹總想掰彎我、穿書后女主她黑了、我的Alpha是個阿飄、揭棺而起的我被惡龍叼回了窩、[咒回]和海膽頭談戀愛、[綜漫]青春長伴、對門煮飯?zhí)贸粤嗽趺雌?/a>、誥命夫人:下堂后我成了首富、道長的功德簿[綜英美]
這便是同意了,沈清疏這才露出笑容,說了幾句客套話,能和平解決最好,她也不想以勢壓人。 再坐了一會兒,沈清疏便起身離席,后面的具體事情自然有周師爺洽談。 很快兩方擬定文契,幾家商人共同出資占股,縣衙以官府督辦名義占一半股,具體管理由商人來,財務可由縣衙監(jiān)督,所得利潤兩方均分。 在工人方面,優(yōu)先招收因此失去生計的小作坊主,原料統(tǒng)一采買,因為制糖步驟簡單有序,自然而然采用了流水線生產(chǎn)。 知道黃泥淋糖法后,因為太過方便,幾個出資商人都很憂心方法泄露,為此想了很多措施。 不過沈清疏覺得這是早晚的事兒,就這種消息傳播速度,岳水縣能占兩年先機也很不錯了。 以某位商人原本的糖坊為基礎,一座規(guī)模更大的糖坊擴建起來,岳水縣的百姓也都聽說了這件事,因為往年剩下給伢子們甜甜嘴的甘蔗,今年完全不愁賣不出去。 工廠里削皮榨汁,都在招募工人,干活勤快的話,一天能有二三十文的工錢,這時節(jié)農(nóng)活不多了,很多農(nóng)民都會到縣里做小工補貼家用,對他們來說,糖坊的活計十分劃算。 沈清疏也沒閑著,經(jīng)常跑到糖坊去看,甘蔗成熟以后,一捆一捆的運送過來,榨成甘蔗汁,再變成一捧捧雪白的白糖運出去。 她看了老式的“甘蔗床”榨汁機,本來還興致勃勃地想改進一下,但這時代的人力真是太廉價了,一個人累了馬上另一個人上去,大家只盼望多招些人,根本不需要節(jié)約人力。 這些是同做工的農(nóng)民交談得知的, 雖然被周師爺批評有失身份,但沈清疏并不在意,她在外很少穿官服,接地氣的跟著一蹲,遞半截甘蔗過去,她一張好看的笑臉,不一會兒大家就沒了戒心,說起話來滔滔不絕。 沈清疏對蜀地方言的理解力因此飛速進步,便是語速快些也能聽得懂了。這些做工的農(nóng)民來自附近鄉(xiāng)村,因為活計較為輕松,甚至有很多婦女和少年過來,他們不怕累,只怕糖坊不要她們。 一位老農(nóng)說:“管那些哦,比起下田頭點都不累,你做得多,肯定歸的錢越多噻。” 他一張臉黃得發(fā)黑,像是套了一層厚厚的外殼,皺紋多且密,深深地刻進皮膚里,盛滿了風霜和塵土。 他是一位佃農(nóng),沒有自己的土地,一家人都依附于村里一位地主,世代為他耕種,每年種地的收獲一半要上交,沈清疏知道后問他,從前朝廷發(fā)給的地呢? 老農(nóng)說,早就沒了,十多年前有次旱災,收成大減,沒辦法和地主借貸,結果第二年收成還是不好,借的錢利滾利,根本還不上,就抵了他的土地, 沈清疏又問他,縣里還有這么多荒地,為什么寧肯做佃農(nóng),也不肯去開墾荒地呢。 老農(nóng)就哈哈大笑起來,說她果然是富家子弟,秋冬季節(jié)才能墾荒,做佃農(nóng),每年辛苦勞作才夠一年食物,哪來的空余時間和儲備糧食去墾荒,地沒墾出來,人恐怕就先餓死了。墾荒少說也要累掉幾層皮,就算辛苦墾出來了,沒水渠,地也不怎么肥,一不小心還會被別人摘了桃子,怎么辦?所以寧做佃農(nóng),也不去墾荒。 老農(nóng)說完,聽到管事的在吆喝了,把粗瓷碗里的水一飲而盡,又去扛甘蔗了。 沈清疏出了糖坊門,默默想著這些天了解到的情況。 岳水縣靠平縣方向有一片沼澤地,她考察之后,認為很適合開荒,站在官府的角度,只要組織起人力挖河渠排水,平整土地,做好灌溉系統(tǒng),那兒就會變成一大片肥沃的良田。 最關鍵的是,沒有人站出來組織,每年除了賦稅,各鄉(xiāng)其實還要依法服徭役,但是那點人手數(shù)量有限,沈清疏想的是出錢募役來開荒。 所以她才要辦糖坊掙錢,空口白話的,拿不出糧食和錢,不可能強制百姓來開荒。 這年頭都是靠天吃飯,老天爺不高興了,多出點太陽或是多下點雨,都導致收成大減,百姓衣食無著,而地主則通過這些機會,大肆兼并土地。 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矛盾越來越尖銳,就會爆發(fā)起義,天下大亂,人口減少,然后重新分配社會財富,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 這是封建社會避免不了的人地矛盾,除非能進入工業(yè)時代,然而即便在后世,地主與佃農(nóng),也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因為資源是有限的。 沈清疏也沒有想到那么久遠去,當下她只是想通過開辦糖坊,開發(fā)荒地,能讓岳水縣百姓富裕一點。 這些都還要看白糖運到京城之后賣的怎么樣,第一批糖制作出來,在本地的反響很不錯,再過一段時間就要運到京城去賣。 為此沈清疏還給孟柏舟去了信,他家名下有不少商坊,推廣這種白糖相對比較容易,而且雙方也是互利共贏。 沈清疏回到縣衙時還是下午,她走到臥房,沒見林薇止人,進書房一看也沒人,不禁有些訝異。 林薇止在這邊不愛外出,她已經(jīng)習慣了一回家就看到她,她尋了負鞍問:“娘子人呢?” 負鞍覷她一眼,道:“少爺您忘啦,夫人的畫社不是開起來了么,下午才剛去了畫社。” 沈清疏一愣,才想起來好像今日正是第一次開課,她本來還玩笑說要同林薇止一起去,恭賀她開業(yè)大吉。林薇止卻堅決不準,說怕她嚇到那些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