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戰(zhàn)后,余岐進(jìn)行著修養(yǎng),余后之事交由秦子衿負(fù)責(zé)處理,再者,許昌一事已了結(jié),統(tǒng)一北方之計也可進(jìn)行到下一步,因此,余岐以曹cao性命為要挾令其忠心部下去找尋在外發(fā)展下線的呂布與曹氏姐妹。 “東漢末年的動蕩已在各方修仙勢力現(xiàn)世的情況下進(jìn)入白熱化,凡人勢力多于軍閥與士族,修仙勢力錯綜復(fù)雜,但也不可太過拖拉以免夜長夢多?!?/br> 余岐知道,以暴力掌控的王朝不會維持太久,以穿越者的角度來解讀,因此,還得需要一個有仁義之心的君主出現(xiàn)與自己這在世人所傳的“滅世魔頭”進(jìn)行一種對抗,但是那個人絕對不可以是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歷史人物,否則那冥冥中的天道干涉會將那人發(fā)展成什么恐怖模樣。 “兵者,兇器也,不可見于民?!庇噌]目低聲。 “若以法來制世,自然是好,只不過能否承受的住變法的過程與變法是否存在超前的可能性也得注意。”余岐的鼻息逐漸平穩(wěn),身體周遭暴動的靈氣也逐漸收斂入體。 “王莽之死就是一大例子,變法固然好,但太過于超前,以至于死于劉秀之手?!?/br> “但若存士族,太多心有所向,為自己做事也是留下潛在禍害,那么世間也就只剩下那幾位稍未有主的士者了。” 劉協(xié)已死,血鴉宮之手也已斬斷,天劍宗人三死兩逃。 三枚金丹入手以及多到駭人的錦囊袋財富令余岐有了想法。 “漢末時期,大多數(shù)入軍參戰(zhàn)要么被迫,要么為了吃飽飯,因此導(dǎo)致心在桃園,如果自己稍施仁義,鞏固軍權(quán),等待時機成熟,便可將漢朝老臣抹除?!?/br> “公孫鞅之法便可實用而其主將便是呂布了?!?/br> 將這計劃步驟再次重復(fù)檢驗一遍后余岐便開始全身心投入到養(yǎng)傷與修煉中了,畢竟這一次使用秘法造成的后遺癥實在太大,余岐也不敢保證沒個把月能修復(fù)過來,因此便將計劃全盤告知秦子衿與將權(quán)施于她手。 …… 那秦子衿雖說是女子,但其知識量也是極為淵博,而且行事果斷狠辣,在其剛上任時便有前朝士官出言不敬試探結(jié)果落了個滿門抄斬,此可為法之重。 余岐之說,“必罰”,由韓非之七術(shù)六微而駛。 君主決不能仁慈否則必定遭到臣下的危害,只可惜韓國國君愚昧,否則春秋之霸主,又豈會無韓國之名。 在此后,秦子衿可謂是將七術(shù)六微運用到了極致,但書畢竟是死的,人是活的,也不是全部按照書中所行,因此,在鞏固朝廷時,不忘街市之制,對待士族的壓榨也可謂是到了頂點,而對軍士的放任中也新加入一派與之相互對抗,此謂“參觀”也。 軍隊一方有了對抗不敢放肆,士族也被壓榨的死死,并且也時不時以利誘使其士變心從中將士族一派的合縱搞破。 畢竟,并不是所有士者都對漢朝至死不渝,小以施惠拉攏,不服從的,暗中除掉,這樣既不會影響民眾,也是一種對其他士者的敲打,也就一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至于士族反抗?哈哈哈哈,無權(quán)無勢的一派拿什么來蚍蜉撼大樹? 此后又過幾日,曹氏姐妹與呂布都已來到許昌,并且?guī)Я瞬簧偈窒?,?dāng)那些部下看到掌管新王朝的竟是一女子,也不由的心生別意。 畢竟呂稚和武則天只是兩個個別例子。 又過七日,新許昌皇宮中,百廢待興的新王朝用的國號都還是舊年號,每當(dāng)文武百官上書時,都實在令秦子衿頭疼不已。 “新王朝剛剛成立,又面臨著外患之眈,好在公子收獲了呂布這一號大將,以至于能夠威懾財狼,but,黃河以北的袁氏弟兄就是一個巨大威脅了。” 劉協(xié)的死亡,意味著劉氏皇血一派成為了香餑餑,而且也成了“四世三公”的攻打四方稱王借口,隱約已有幾分戰(zhàn)國時期風(fēng)味,楚莊王,齊桓公。 亂世顯,虎豹財狼盡出,許昌不比北上冀州,南邊也不如東吳一虎一霸王,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西南地帶的另外一名劉氏以及荊州之主。 “荊州嗎?”秦子衿仔細(xì)端詳?shù)貓D。因為他知道,故步自封下去,必然會等來其他勢力的蠶食,因此,選擇以攻為防。 就在這時,宮殿外突然襲來一陣微風(fēng),察覺到這一幕的秦子衿注意力也從地圖上挪開,面帶微笑看向遠(yuǎn)方。 并且在外cao練士兵的呂布與深院中修煉的曹氏姐妹也同察覺到這熟悉的氣息的巨大變化。 “幾日未見,子衿不僅修為見長,就連容貌也更加美麗了呢。” 話音剛落,一陣青色小風(fēng)顯于眼前,驟然散去,風(fēng)中包裹之人,修八尺有余,著青衣,目露銳利精光,似一位從天而降的謫仙。 “公子才是,稍不過七八日身體就痊愈,并且修為更是一大精進(jìn)。” “子衿好眼力,我這次也算因禍得福了?!?/br> “因禍得福?”秦子衿面露疑色查看余岐的變化,幾息后小臉驟變,取而代之的是微笑:“公子,從金丹中吸取出了靈氣?” 余岐笑笑,走近秦子衿靠近耳旁輕聲道:“三顆盡是煉化!” 聞言,秦子衿瞪大了美眸,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公子這一出關(guān)還真是帶給子衿不小的驚喜啊。” 秦子衿自問自己閱通古今,包括從凡人一躍修仙者的巨大身份變化落差也能立即承受改變,但唯獨余岐這以煉氣期的境界吞噬煉化三枚金丹,她還真有些覺得匪夷所思,若是別人,她定會覺得是胡言亂語,但從余岐的話語氣息中她能明確感受到一股龐大的氣息,難以言說的力量。 煉氣,筑基,金丹,余岐也知道自己以煉氣境界煉化吞噬金丹此舉實乃怪物,然無他,丹田深處那巨大深坑起最大效果,以至于使自己煉化三枚金丹之力也意猶未盡。 “修仙界的事情暫時放在一邊,子衿,我們得從平民生活抓起?!庇噌獪?zhǔn)備下一步大棋,賭的就是這個時代的諸侯們的仁愛之心。 “公子又何妙計嗎?”秦子衿詢問道。 余岐沉默片刻,說道:“國以民為本,斷不可因為有修仙者而放棄平民,相反,我們更應(yīng)該收攏八方難民?!?/br> “生活飲食方面會在一開始有些艱難,但也是一次收攏民心的好機會,這也是唯一一次名正言順替代漢朝的好機會?!?/br> 余岐畢竟是作為穿越者來到這個高武世界,前一世也就是普普通通家庭的他自然也了解底層社會的生活,因此對于一個時代平民的需求很是了解,無論是食物還是水源。 只不過該如何進(jìn)行,卻是個難事,余岐雖有現(xiàn)代化社會的智慧,能夠找尋材料制作工具,但,使用者是個難事。 “子衿,吩咐下去,命許昌城內(nèi)鐵匠趕赴許昌皇宮,并且……免除三年賦稅,至于改國開元之事,待到你筑基后再說,我近日將會去游說一些修仙勢力,許昌之事就交給你了?!?/br> 說到最后,余岐還是將早已繪畫好的農(nóng)作工具交給了秦子衿。 筑基之日,刻不容緩,余岐知道,自己此行一方面不光是為了游說他人,更多還是在于搶奪資源,反正世界這么多,自己又有模擬氣息的能力,到時候只需要表現(xiàn)的略像魔道中人進(jìn)行掠奪即可,而且,更多的想法是放在了其他幾位有名的隱世術(sh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