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清穿) 第44節(jié)
福晉先看了《聊齋志異》,很快便入了迷。 直到晚上胤禛回府,她還有些戀戀不舍,想要繼續(xù)翻看。 胤禛還是第一次見她這般表現(xiàn),不由好奇:“你在看什么書,怎么這般入迷?” 福晉將書遞給他:“張櫻書肆里賣的話本兒,我瞧著與其他書肆的并不一樣,很是讓人喜歡?!?/br> 胤禛接過,卻順手放到一邊:“張櫻還開了書肆?” 說完一頓,憶起錢億資料,其名下確實有一個開遍了大江南北的書肆,而且主營話本兒,據(jù)說還極賺錢。 一年少說要賺好幾萬銀子。 他也是因為這個書肆,才知道這時候的話本兒生意有多賺錢。 想罷拿起書看。 《聊齋志異》這書講的多是妖神鬼怪的故事,偏偏胤禛又是個信道信佛的,于是對這本書竟比福晉還要更喜歡。 只是他自控力更強,只看了四五個故事便逼著自己撒開了手:“這書倒不錯?!?/br> 福晉失笑:“對吧?我都看入迷了。” 說完又將《婦言》這本書即將交給張櫻的書肆出版的來龍去脈說了:“我倒不是覺得那書肆就一定要幫我出書,只是之前信誓旦旦答應了,還說不管這書寫成什么樣都能刊印售賣,等我將書拿過去了,卻又失言,實在有些……” 福晉搖搖頭,心里對那書肆 的觀感降到了最低。 胤禛也跟著皺眉:“左不過之前想要攀附上我家,所以一點兒余地沒給自己留,后來發(fā)現(xiàn)不妥,便沒了退路,只能硬著頭皮把自己吐出來的話又吞回去。這種人不值當生氣,以后少打交道便是?!?/br> 福晉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 胤禛又問:“那書呢,你這兒可還有樣本?我記得之前那本就不錯,后續(xù)張櫻說不行?改成什么樣了?” 福晉忙讓人取來:“內(nèi)容倒是沒什么改動,只是全文都改成了大白話?!?/br> 胤禛拿著書的手一頓,臉上多了幾分無措:“大白話?” 福晉一看他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由嗔了他一眼:“是的,大白話。這書你們這些男子又不會買,女子識字的都少,寫得太高深難免讓人看不明白,所以就干脆改了大白話?!?/br> 胤禛倒不是迂腐之人,認真思索后覺得福晉所言有理,便也不再多言。 他粗略將書翻了一遍,點頭:“雖然內(nèi)容淺顯直白了些,但確實能讓更多人讀懂看懂?!鳖D了頓,“這書何時售賣?說不定能給宮里的娘娘們送幾本進去?!?/br> 他記住了張櫻之前說的名人效應。 若這書想要讓更多女子知道,送給天下最出名的女子才是最恰當?shù)淖龇?。而這天底下,又有哪位女子比宮里的公主與娘娘們更出名呢? 胤禛記得,他有好些個meimei已經(jīng)到了適婚年齡,許是今明兩年就要被汗阿瑪賜婚給某位蒙古王公貴族了,將這書送給她們,也算是他這個做哥哥的一點兒心意。 還有幾個已出嫁的meimei,將這書送去也很合適。 提到公主,福晉也想起來了:“我記得十三弟的兩個meimei都到了適婚年齡?八meimei十八,十meimei十四,怕都是這兩年……” 胤禛嘆氣:“十三這兩年正拼了命地給她們攢嫁妝呢,這書他應該需要?!?/br> 福晉點頭:“那你明日帶給十三弟?” 胤禛自然點頭。 胤禛隔日就帶了兩本《婦言》給十三:“這是我福晉問了好些個嬤嬤,才編撰出來的書,雖然都是大白話,但里面的內(nèi)容都是行之有效的。 我府上的側(cè)福晉,除了自身底子好的原因外,也多虧了其中一個嬤嬤的照顧,才會那般順利地誕下孩子,產(chǎn)后也恢復極快。” “八meimei這兩年……她應該會需要這書?!必范G嘆氣,“還有十meimei,以后應該也用得著。你先收著,現(xiàn)在給她們,讓她們先學著可以,等她們出嫁的時候當嫁妝給她們也行,看你自己。” 畢竟宮里雖然有不少有經(jīng)驗的嬤嬤,但這樣的嬤嬤因為有本事也向來不缺好去處,根本就不會愿意跟著公主嫁到蒙古去吃苦。 這書,對那些下嫁蒙古的公主是真的很有用。 十三接過書,眼眶一下就紅了:“多謝四哥,我、我代她們謝謝你?!?/br> 胤禛嘆氣,半晌笑道:“有什么可謝的?我才是要謝謝她們呢。這書雖然有用,卻因為是大白話可不受歡迎,我還想借幾位meimei打響名聲,賣出去多賺點兒錢呢?!?/br> 十三破涕為笑:“四哥放心,我會讓八妹、十妹多幫你宣傳一下的,必不會讓你虧了本?!?/br> 胤禛笑著拍了拍他的肩,和他一起入了金鑾殿。 不只是胤禛將書送給了十三,福晉入宮的時候也帶了許多書,趁著給太后請安的時候?qū)唤o了太后,請她幫忙分給了有需要的后妃與公主。 不只是后妃與公主,福晉還讓人抄錄一部分送給京城其他皇家福晉。 一時間,整個京城有頭有臉的福晉格格都收到了這本書。 關(guān)鍵是這本書確實有用。 于是很快,就有不少人開始四處打探這書來自哪里,知道后又開始打聽這書什么時候開始售賣了。 也是這個時候,話本書城緊趕慢趕,終于趕上了這陣東風。 趁著所有人對這本書最好奇的時候,在書肆內(nèi)上架了這本專為女性編寫的書籍。 這書上架不到半個月,第一批的一千本便銷售一空。 第二批刊印一萬,緊跟著擺上了書架。 而就這時候,皇宮里的娘娘與公主幾乎人手一本《婦言》的消息開始在京城流傳,加上不少貴婦人確實買了這本書,書肆也信誓旦旦地說這書肆四福晉主持編撰, 內(nèi)容也是宮里嬤嬤的經(jīng)驗之談,還舉了四爺府張側(cè)福晉的實例…… 以至于消息傳開后,所有人都對這流言深信不疑。 于是,不少夫人小姐就跟趕潮流似的,不甘落于人后地讓人到書肆買了這本書。 恰在這時,萬眾矚目的國子監(jiān)終于建成。 老百姓對讀書的熱情空前激烈,對書籍的渴求也在短時間內(nèi)達到了新高,不少人讀不懂四書五經(jīng),便想著隨便買一本能看懂的書籍來附庸風雅,于是就瞄上更容易讀懂的話本兒,與最近風靡女性群體的《婦言》。 雖然自己用不上,但可以給老婆女兒看啊,至少不會買回去就放著落灰! 一時間,《婦言》銷量暴漲。 第50章 隨著《婦言》銷量的暴漲, 主持編撰這本書的四福晉與用來打廣告的張櫻,也走進了京城不少人家的視野。 四福晉到底沒有將自己的名字刊印在書上,也不允許張櫻的名字為人所知, 但二人的身份與姓氏,卻留在了書籍上, 為人所熟知。 所有人都知道四福晉出身烏拉那拉氏, 也知道四爺府有一個張側(cè)福晉。 張櫻還好, 只是因為生孩子的速度與產(chǎn)后恢復太好太快而被偶爾提及一兩句,四福晉卻成了不少女子感激的對象—— 若非四福晉,她們怎可能看到這本書? 連帶著, 烏拉那拉家那些未出閣的女兒的婚事, 都變得受歡迎起來。 這意外之喜, 讓四福晉愈發(fā)高興, 也愈發(fā)感激張櫻。 而書肆抓住機會, 趁著大家因為《婦言》這本書對四福晉的感激達到最頂點的時候,放出了這書其實一開始是用文言書寫, 后來還是四福晉和張側(cè)福晉擔心有太多人看不懂才決定改成白話的消息。 同時沒忘煽動顧客情緒,連帶著把四福晉這個決定得罪了好些讀書人,所以四福晉只得自己親自將嬤嬤們的話潤色的消息,還有原本找好的書肆覺得白話登不上大雅之堂, 認為肯定不會有人購買白話寫成的書籍, 推翻了原本的合作約定,將這本書送回了四爺府, 差點兒導致這么好的一本書沒辦法面世的消息全都放了出來。 這消息一放出來, 《婦言》的銷量再次攀上高峰,而四福晉的名聲也愈發(fā)好了起來,她幾乎成了京城最受歡迎的女人。 短時間內(nèi), 四福晉收到的宴會邀請函都翻了好幾倍。 而話本書城的名聲也有了改善。 話本書城本就有不少受眾,但因為書肆的話本兒太過出名,甚至書肆的名字也帶了話本兩個字,所以導致愿意到書城購買書籍的,也基本都是為了話本兒而來。 話本兒與書肆幾乎形成了綁定關(guān)系。 之前甚至有不少人覺得,話本書城只賣話本兒,不賣話本兒之外的其他書籍。 而現(xiàn)在,只是一 本《婦言》而已,立刻就讓京城眾人對書肆的印象有了極大的轉(zhuǎn)變,他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家書肆不僅賣話本兒,還會賣《婦言》這種書。 那既然賣《婦言》,會不會也賣四書五經(jīng)等正經(jīng)書籍? 然后,書肆的生意就打開了。 國子監(jiān)落成,標志著清廷對科舉和讀書人的重視,顯而易見的是,讀書人的未來一片光明。百姓對讀書的熱情持續(xù)攀高,雖然也帶動了其他書籍的銷量增長,但毫無疑問,銷量增長最快最多的還是四書五經(jīng)。 不論是自己買來閱讀,還是給自家孩子看,還是送給親朋好友家的小孩兒…… 誰會不想家中出個舉人進士呢? 只是這些書每家書肆都有,你想要吸引顧客到你家購買,總得讓人愿意走進你家書肆。 《婦言》帶來的關(guān)注度,毫無疑問做到了這點。 只要你走進了書肆,無論是書架上擺著的琳瑯滿目的話本兒,最新熱賣的《婦言》,還是讀書人不可或缺的四書五經(jīng)和文房四寶,乃至律書與九章算術(shù)等書籍……這些書都吸引著你的目光,讓你恨不得全買回家去。 而只要你需要的,只要書籍沒有失傳的,這家書肆基本都能找到。 話本書城,又一次因為書肆里的書籍種類與數(shù)量,在文人群體中刷足了存在感。 而隨著京城的銷量走高,話本書城開在其他地方的分店也開始了宣傳營銷,各種來自京城的消息,伴隨著運往這些分店的書籍,而傳遍了大江南本。 《婦言》這本書也在老百姓當中,刷足了存在感。 - 張櫻對《婦言》的成功早有預料,畢竟之前那么多年,還從未有過一本書是專門寫給天下數(shù)量并不少的女性的。 而這本書的內(nèi)容,也確實對每一個女人都有用。 但也有超乎張櫻預料的發(fā)展—— 她原本以為,《婦言》的大賣一定會引來讀書人的攻訐與貶低,甚至可能會影響到了四福晉乃至四爺府的名聲。 畢竟民國時期那么多大佬推廣白話文運動,不也招來了一片罵聲? 但可能是這本書出來的時機太湊 巧,正好在國子監(jiān)建成的時候聲名鵲起,以至于本可能對這本書產(chǎn)生不滿的文人的注意力全被國子監(jiān)建成,以及此事背后所代表的康熙帝對讀書人看法的轉(zhuǎn)變所吸引,完全忽視了《婦言》全文書寫所用的白話。 當然,也可能是書肆打廣告的時候,提前將那些人攻訐的路堵上了? 或者,因為購買的人太多,擔心引起群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