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5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偏要繼承家產(chǎn)(穿書)、時間替我告訴你、雙快穿結婚指南、龍門少俠、優(yōu)質sao逼實在緊(高H)、穿到游戲世界當路人、艷陽不晚、末世之帶球跑(重生)、[綜漫同人]我的馬甲美強慘、都市透視醫(yī)圣
這次月考安排的和以往一樣,在四月的最后一天, 考完之后剛好朔望日放假, 也算是知道成績前的最后狂歡了。 張文海一手搭在方晉陽的肩膀上,一邊問:“剛剛那道題你是怎么答的?我最討厭截搭題了!幸好鄉(xiāng)試場上不會出, 不然我恐怕一輩子也考不上舉人了?!?/br> “考題留待之后再說,你先看看你的樣子, 東倒西歪的, 待會楚兄看見了,小心他說你。”方晉陽無情地將張文海的手推開。 “晉陽,我告訴你, 你再也不像以前那般善解人意了,怎么人人都變得和楚兄一樣了!那么的——” “哦,我怎么了?你們是在說我嗎?” 一只手輕輕地搭在張文海的肩膀上,楚辭帶著和平時一樣隨意溫和的口吻,卻讓張文海忍不住在心里尖叫起來。 “當然是變得和楚兄一樣,博學多才,見識廣博,端方君子,溫潤如玉,性情和暢,慈愛寬仁啊!” 說完,張文海慢慢回過頭,露出一個標準的楚氏笑容:“楚兄,你怎么來了?我和晉陽聊到楚兄人品之高尚,吾等佩服不已,心向往之?!?/br> 這番略微違心的話,前幾樣張文海是極其認同的,只是這最后兩項,還有待商榷。 楚辭微微一笑:“這個話題很有意義,可以繼續(xù)討論,不要停啊。” 方晉陽笑了,楚兄果然神人也,就連臉皮都厚的讓他們自愧不如。 張文海蔫著腦袋,剛剛他又想了很多夸人的詞,楚兄才放過他,他知道自己又輸了。不過他性子直爽,沒過片刻就忘了這回事,轉問起楚辭他們五月初一的打算。 楚辭是打算留在縣學的。 四月十五那日他帶著小遠回家,差點連個落腳的地都沒有,家人也勸他們,等五月十五日再回去,現(xiàn)在到處都亂糟糟的。 楚辭的嫂子被楚姑父和小姑姑接到家里去養(yǎng)了,說是家里太亂,磕著碰著就不好了。楚母和楚廣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又見他們是真心相邀,只能買上東西,把人送到了安家。 安家老太太原來是不太滿意和楚家的這門親事的,覺得她家人丁不興,她自己又是個沉默內(nèi)斂,不會來事的性子。后來楚辭年紀輕輕中了秀才,她才有所改觀,不像之前那般嚴厲。 現(xiàn)在她兒子仰仗著楚辭去縣里做了掌倉,雖說不是什么大官,但比起他原本的門房來說,已經(jīng)算是一步登天了。 這個月他從縣衙一口氣拿回來五兩銀子,老太太就差把楚姑姑當親生女兒看待了,話里話外都是維護之意。若楚姑姑哪個妯娌要多嘴,還會招來一陣斥罵。 所以這次楚母他們送沈秀娘上門時,原還有些惴惴不安,待見到安母的態(tài)度時,心才放下來。 似安母這種人,罵你的時候會讓你恨不得立刻投江自盡,夸你的時候卻又會讓你體會到飄飄欲仙是什么感覺。 這樣的人多了,原就不值當和他們計較什么。你只需讓自己強大起來,之后會發(fā)現(xiàn),周遭的一切不需要你動作,便會自然而然的發(fā)生改變。 …… 五月初一日,午后,楚辭又“小憩”了一會,起床時發(fā)現(xiàn)楚小遠不見了。昨天傍晚,鐘離鈺就被徐管家接回去了,雖然他再三邀請楚小遠一起,但還是被楚小遠堅定不移的拒絕了,美其名曰是要陪著小叔。 等楚辭走出學舍,找到楚小遠時,才發(fā)現(xiàn)他應該是另有打算的。 “小遠,你這手上的桃子是哪兒摘的?”楚辭發(fā)現(xiàn)楚小遠衣服上兜著幾個大桃子,嘴上還咬著一個,吃得滿嘴都是毛,不由好奇地問。 “小叔!”楚小遠眼睛一亮,“你快和我過來,后面的山上有好多桃樹,沒人看著也沒有狗守著,應該是不要的!我摘了好多,衣服都兜不下了,還有幾個在樹下面?!?/br> 看著眼前天真爛漫的楚小遠,楚辭不由苦笑,這傻孩子,居然把縣學的桃林當成是他們村后山那幾棵野生的歪脖子樹了。他不知道沒人看著是因為這是縣學里面,學子自然不敢偷摘,旁人又進不來。 “好,我陪你過去?!背o將他衣服上的桃子兜在自己懷中,然后牽著他的小手往桃林走,聽他嘟嘟囔囔地說著桃子的分配。 什么“最大的那個給小叔吃,第二大的給先生,最紅的那個給鈺兒吃,最漂亮的那個給師奶吃”之類的,楚辭在聽到“最小的那個給張叔叔吃”時,不由莞爾一笑。這臭孩子最記仇了,難怪會這么分,也怪張文海喜歡逗他們,而且經(jīng)常逗得他們哇哇亂叫才罷休。 將桃子全都兜回學舍后,楚辭給楚小遠布置了一張大字,讓他沉下心慢慢寫,然后便將身上的桃毛拍打干凈,整理好衣冠后,去了山長書房。 誰知今天是朔望日,山長也不在書房,楚辭只好去了山長家。 等他被山長的家仆迎進去后,眉頭不由一跳,臉上有了一些囧意,這一院子的夫子是怎么回事啊?! “你有何事上門來?是學業(yè)上有問題還是其他原因?若學業(yè)有問題,那正好,今天書院的夫子都在這里,你大可提問?!?/br> “唔……學生是來告罪的?!背o思來想去,還是說了出來,他本來想扯個謊,說些什么偶爾經(jīng)過,故進來拜訪之類的話,但紙包不住火,之后被人發(fā)現(xiàn),倒討個沒趣。 “告罪?”夫子們面面相覷,不知緣由。楚辭的名字每日都會被上課的夫子傳來傳去,心中早已把他當做優(yōu)等生的標桿,這樣的人,會犯什么錯呢? 待聽聞楚辭苦著臉把自家小侄頑劣,偷偷摘了縣學桃子一事說出來后,眾位夫子不禁都笑得前仰后合的,原來是稚童貪吃,他代侄受過來了。 忽而有一夫子面色嚴肅,看著楚辭:“既然是你侄子偷盜了縣學的桃子,為何不帶他一同前來請罪?” 大家都知他是想要試一試楚辭的辯才,便都不做聲,只旁觀著,看楚辭會說些什么。 楚辭懵了片刻,不知為何這面生的夫子一下變臉,等看見秦夫子老神在在的坐在原處喝茶時,心便安定下來,知道其中可能大有玄機。 他思忖片刻,然后說:“小侄在摘取桃林的桃子時,已事先打探過,發(fā)現(xiàn)桃林并無人犬守著,便認為這是一處無主的桃林,所以才上去摘了幾個。正所謂不知者不罪,這偷盜二字,請恕學生不敢認同?!?/br> “哦?不知者不罪?既然不罪,那你又為何來請罪?”這夫子繼續(xù)追問。 “小侄不知者不罪,但學生卻是明知故犯,還幫著他把其他的桃子也一同帶回家去。所以學生過來告罪?!?/br> “那你為何要明知故犯?”那夫子饒有興趣地追問。 “一來,小侄事先打聽好這是沒人要的桃林才去摘,說明他心中十分清楚不得偷盜一事,只是經(jīng)驗尚淺,才會誤判。他小小年紀便明事理,吾心甚慰。第二,小侄摘取桃子,只食其一,剩余的全都留下孝敬長輩與先生,其孝心可嘉。第三,孩童在天真爛漫之際,容易犯下許多錯誤,若此時嚴加斥責,給他冠以偷盜二字,反而會扼殺其天性,不若循循誘導,讓他自省其身,日后改過?!?/br> “綜其原因,學生才隱而不發(fā),先將他所求之事達成,然后再來告罪,最后回去再將這件事掰扯開來講給他聽。” “看你說的振振有詞,若他知道這桃林有主還去摘桃,你又做何說法,可還會維護?” 楚辭無奈了,只得說:“無大過矣,親親相隱,直在其中?!?/br> 楚辭這句話的意思是,法律規(guī)定,若犯的不是謀逆或者殺人犯法這種有違天理的大罪,那么長輩幫小輩掩飾罪責,是不能追究長輩的責任的,因為這是倫理道德的體現(xiàn)。 “好一句親親相隱,直在其中?!蹦欠蜃雍险拼笮?,此為孔圣人一句話的化用,原出處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你這學生果有辯才,不如到我們府學讀書去罷?!?/br> 穆元盛這話一出,立刻惹來縣學眾夫子驚怒,好不容易有個值得驕傲的學生,竟然被人挖墻腳挖到門口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上次月考后,最后去府學進學的是一個叫做蘇寧的學子,他考了第四名,前三名都不去,倒讓他撿了個便宜。 府學山長對楚辭還是充滿了好奇,故而安排了一個夫子過來交流學問,順便試探一二。 楚辭毫不猶豫,拱手答道:“多謝這位先生厚愛,只是楚辭一身學問皆是出自縣學各位師長,學生還未將他們的學問吃透,又怎敢擅入府學討教?到時候恐怕替夫子們蒙羞,恕學生不敢答應?!?/br> 夫子們都笑了起來,那穆元盛倒也不怒:“不錯,時刻不忘夫子教養(yǎng),是為學生本分。六月初咱們甘州府要在各大縣學之間選拔學子比試一二,屆時希望能看到你也在其中。” 第74章 進步了不少 五月初二, 學子們的返校日。 他們回到縣學, 將身上的包裹扔回學舍后, 立刻一股腦地跑到了登雀樓下查看成績。 張文海找到自己名字后,面有戚戚之色, 說道:“還好還好, 這次我雖是最后一名, 但好歹還在甲班。要是降到乙班, 那可就糟了?!?/br> “乙班怎么就糟了?以你的家境,還看得上那幾錢銀子嗎?”一個學子問道。 “你懂什么?”張文海翻了個白眼, “去了乙班,先生教的東西不一樣, 我還怎么和楚兄他們互通有無?我只有在楚兄他們身邊, 學業(yè)才能進步!” “……”那人被他理直氣壯的話驚呆了, 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 楚辭這次仍然是第一,陳子方第二, 江淮升到了第三, 方晉陽則成為了第四。一時之間,他們學社風頭無兩, 把其他人結的學社都比了下去。 有個學子有些感傷,對著旁邊的人說道:“以往掛在榜首的總是齊兄, 上個月他還在第三呢, 如今卻是不知道去何處了。唉,真是物是人非啊?!?/br> “你還叫他齊兄?”另一個學子有些嫌惡,“他做下的那些事時全然不顧讀書人的體面, 竟然將后宅陰私的手段拿到臺面上來了,真真叫人惡心!如今他已經(jīng)被提學和知府大人一同判了流放,此生估計再也見不到他了,不然我真要好好羞辱他一番才是!” 經(jīng)過他們身邊的楚辭搖了搖頭,這兩人,一個偽圣母,一個真小人,昔日跟在齊旭后面討好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有見過。如今一個臉上看似感傷實則內(nèi)心竊喜,一個毫不掩飾臉上的憤恨,似乎他與齊旭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看完成績后,縣學里突然敲起大鐘,聽鐘聲是從后山附近傳來的,大家有志一同,來到后山附近等山長他們出來訓話。 沒想到山長出來后,旁的什么都沒說,只是令縣學仆役拿出二十幾個竹筐,令他們五人結成一組,每組領一個筐子,去后山摘桃子。 有些書生小聲抱怨起來,認為山長此舉是把他們當雜役使了,可是等他們真正投入到勞動中去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收獲的感覺是如此甜美。 特別是,當山長讓他們排隊過去領桃子時,那種意外之喜更是讓上午剛經(jīng)受過成績打擊的學子們深受感動。 往年可沒這一出。一定是山長看他們心情太過低落,所以才給他們發(fā)桃子吃的!既然山長如此看好他們,那他們一定不能讓山長失望才行! 最近一段時間,學子們真的很認真,山長既欣慰又疑惑,不知他們?yōu)楹味分具@般高昂。 他只知道,以后桃林里會少了好多爛桃子,走進去賞景時,應是不會踩臟鞋子了。 …… 楚辭將他做的四書題拿去給秦夫子看時,秦夫子表示,他的四書題已經(jīng)有了火候,只要鄉(xiāng)試時不犯忌諱,那么考官一般都能取中。 鄉(xiāng)試重首場,重首題,一般來說,首題都是借古喻今,出的是四書上的文章,暗喻的卻是時事。如果不能結合時事作答,那么再好的錦繡文章,也只是一具空架子。 楚辭因為眼界的關系,看得總是能比別人深遠些,但具體的時事,他也是不太清楚的。幸好還有柳葉巷的那間酒館,每逢四夜晚,都會講一些最近發(fā)生的事情。 奈何縣學規(guī)矩嚴明,平日里無故不得外出,更加不可能允許這么多人外出。 幸運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外面書院的人,抄了他每次講的內(nèi)容,然后來縣學門口售賣。差不多只四五張紙的小冊子,就要賣五十文一本。 窮一點的學子一般都是湊錢合買一本。不過總得來說,縣學除了以前的楚辭之外,基本上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窮人。這里的窮,只不過是把錢花銷到了別的地方,然后在這里找補罷了。 楚辭雖然覺得挺貴的,但他還是每期必買,不買就跟不上潮流,久而久之,政治敏感度就會下降,對立志成為朝臣的楚辭來說,這可是絕對不能發(fā)生的事情。 在現(xiàn)代時,他也是訂了很多雜志的,像什么《鳳凰周刊》,《半月談》,《南風窗》之類的,他每期必看。 拿著這一期的時事新聞回到學舍,楚辭看得十分認真,他邊看還邊用筆在紙上記下自己的感想,或是說由此事想到的四書上的內(nèi)容,統(tǒng)統(tǒng)都不能放過。 夜里,袁山學社又開社了。除了最開始的八人外,學社里又增加了三四個人進來。這幾人的人品才學都是經(jīng)過了考驗的,若是沖動易怒或尖酸刻薄的,都不會收進來,那種人嘴上沒個把門的,很容易就會把學社里的事情泄露出去。 石桌上擺著的正是今天過來的時事新聞,大家都依照楚辭這個社長的要求,在旁邊的紙上注了很多東西。 楚辭再聯(lián)合大家一起,一張一張地討論過去,去蕪存菁。由專人將這些東西歸納在一起之后,大家發(fā)現(xiàn),原本薄薄幾張紙上的寥寥數(shù)語,經(jīng)過大家的理解,整合起來竟然有數(shù)十張之多,捏在一起厚厚的。 這本感想按照慣例是存放在副社長那里的,誰若是想看,借去抄便是了。偶爾也會有其他的學子相借,楚辭和大家商議過之后,得出的答案是借出去。 官場并不是你一個人奮斗就能成事的。如果后面沒有幫襯,沒有人相互扶持著一起走下去,那么這條路注定是走不長久的。就算僥幸上去了,也只會是曇花一現(xiàn)。 楚辭和其他學子一樣,都不準備做一個曇花一現(xiàn)的人。所以,科舉一途最開始的同窗之情,還是不能放棄的。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就算他只是做了個小小的吏員,說不定,哪天你還會有求于他呢。 相較于四書,楚辭的本經(jīng)進步也是飛快的。 他悟性很高,又刻苦努力,再加上許先生的悉心教導,說一句日進千里也是不為過的。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和那治了一兩年春秋的人,也沒什么兩樣了。 許先生曾暗暗想過,若是他和楚辭年歲差不多,然后兩人同時進場,說不定這解元之位,他是坐不上的。此子的學習速度真稱得上是迅猛異常??! 楚辭倒是沒發(fā)現(xiàn)自己的進步有多么神速,他只是覺得,好像近來破題的速度是比以前要快一些了,挨的罵也比以前要少一些了。 第75章 不做功課的后果 五月十日午時, 楚辭剛下了學, 就見門房朝他走過來, 說道:“楚秀才,你快去門口看看吧, 應是你家來人了。”